可以接收offer嗎?你不能對背景調查掉以輕心

2020-12-09 不曾忘記111

餘姐

全文2528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

精心製作簡歷;找工作,看工作要求,投遞簡歷;與不同的HR和獵頭重複目前收入結構、期望工資、婚姻、是否有孩子或孩子多大的隱私幾十次,然後經歷一場鬥智鬥勇的面試,最後,迎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得到口頭的offer或書面的offer迪鬆了一口氣。

就像1500米賽跑的終點,我覺得我終於可以躺下休息了,我不知道這是最壞的方法。

根據我們自己的過往數據匯總,大約30%左右的offer中發出的中會在背景調查中中發現更嚴重的問題,大約30%左右會在背景調查中中發現一些不一致但不嚴重的問題。

加上一點:由於候選人中的許多人只有在收到offer向原公司提出辭職後才能調回,我們的背景調查將在offer之後發送,但offer中將強調,如果背景調查失敗,offer將無效。

保留誠信,簡歷可以適當打包,但要基於事實。這是處理背景調查的基礎,但有時我們應該了解規則,以避免不必要的誤解。讓我們談談背景調查。

01背景調查中調查的事項是什麼

一般來說,公司對候選人的背景調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身份信息:身份證驗證;

2、教育信息:查看候選人提供的教育信息是否可以在學習信息網上找到,如有特殊情況,也會找學校核實;

3、工作經歷:查看工作經歷背景有兩種方式:一是查看社保和個人納稅記錄;公司可以通過做背景調查的公司和網站進行查看,也可以要求候選人自行列印提交記錄;二是與候選人原單位HR或領導、同事核實;

4、工資證明:工資證明一般要求有工資卡的銀行記錄或以前的工資條,以及有原公司材料公章的工資證明等;

5、過往工作表現:包括辭職前的工作崗位、主要負責人、辭職原因、是否存在勞動爭議、是否解除勞動合同、過往工作表現、與同事的關係等,等,此項主要通過查詢相關公司的聯繫方式查找HR,或通過候選人提供的參考來理解。對於更重要、更敏感的職位,有可能委託給第三方背景調查公司;

6、是否有犯罪記錄;

7、是否為相關公司的法人、股東、高級管理人員等。

02背景調查方式

1、公司HR自己做背景調查

公司的大部分背景調查都是由HR完成的,先通過如果沒有問題相關渠道查詢身份信息和教育信息,再查詢候選人過往工作信息。一般來說,HR聯繫方式首先是通過網際網路等多種方式聯繫上一公司的HR部門進行背景調查,如果找不到HR,他會試圖找到其他同事、熟悉公司的人等,如果找不到情況下,他將找到候選人提供的引用。

2、通過第三方網站

市場上有很多專門從事背景調查的網站,這些網站都與政府有關部門的信息聯繫在一起,可以查詢候選人身份信息、教育信息、社保繳費記錄、犯罪記錄、是否為法人、股東,相關公司高管等,可通過第三方網站查詢。

3、委託專業背景調查公司

對於更重要的職位,公司也可以將背景調查外包給專業公司,他們進行全面調查後,將向公司出具背景調查報告,公司將通過將簡歷和面試獲得的信息與背景調查報告進行對比,判斷背景調查是否通過。

03背景調查處理方法

1、不要冒險,誠信是最好的傳球

不久前發生的事情:19歲剛開始,我為技術部門僱傭了一名高級開發工程師,後來,他拒絕了我們的offer,但我們互相加了微信。今年底,他問我有沒有機會來我們公司,碰巧今年我們還有招聘需求,所以他把簡歷推薦給了技術部門的主管。

技術部的負責人也說他可以再面試一次,我安排了下面的招聘專家。結果,招聘專家給我反饋說,他在第一輪面試後被要求回去,當被問到原因時,是因為候選人誰來公司面試是為了響應公司防疫要求,需要提前如實告訴我兩周的行程安排,他說他沒有離開上海。我在面試時失言了,我回到了我的家鄉。

雖然這件事與他本人的工作經歷無關,但我們相信他可以在這些事情上撒謊,而且誠信這個問題值得懷疑,所以我們決定終止隨後的採訪。

2、有缺陷的簡歷提前與公司溝通

只有在畢業證中沒有學位證書,或者有不取得畢業證等客觀原因時,才可以在HR正式背景調查前積極說明情況,公司認為可以理解的,不視為簡歷造假;

如果原公司採用勞務派遣形式,或同一集團內有多個法人實體,且其勞動關係在多家公司發生變化,也需要事先與公司溝通,避免簡歷與社保、個人納稅記錄不一致,導致判斷背景調查未通過;

如果是另一家公司(通常在小公司註冊)的法人、股東或高級管理人員,也需要事先與公司溝通,如果不涉及商業利益衝突,則取決於公司是否允許,如果不是,他可以將相關角色更改為其他人。

3、有些無害和不同的情況需要事先解釋

工資是最有可能出現背景調查和簡歷信息不一致的地方。我對此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公司願意給一個人的工資是綜合在公司的工資制度和候選人的能力評估之後做出的決定,與候選人的原始工資沒有直接關係。

因此為了迎合新公司跳槽加薪一定比例的做法,虛報合理的收入範圍,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工資證明與簡歷上的工資不同,可以解釋為工資中沒有支付某些補貼福利等。

4、平時多結交好關係,注意積累自己在職場的口碑

你永遠不知道哪一天同事會成為別人的目標(尤其是HR,emmm……你真的需要更好地HR),因此你應該處理好職場中的同事關係廣結善緣,注意樹立自己的專業靠譜和樂於助人的良好職業形象,對關鍵時刻可能會做很多幫助。

最後,回顧一下的內容:雖然在求職過程的早期階段非常困難,但是獲得offer並不是放鬆的時候,我們必須注意背景調查,如果可能會在公司引起誤解,我們應該儘量提前溝通,如果有什麼不好的地方,我們應該事先考慮一下原因。最重要是什麼:在目前的背景調查方法下,沒有僥倖心理,都還需要以誠信為原則,才能很好地度過這一階段。

余杰,上市十多年的HR作家,三毛人力資源專欄作家。注意您的工作場所,在工作場所多拿乾貨。

相關焦點

  • 拿到offer就萬事大吉了嗎?你能順利通過背景調查嗎?
    前兩天,收到一個這樣的留言:小A同學接到了不錯的offer,在offer中提到會在入職前進行背景調查,小A表示只做過一份工作,沒有誇大自己的工作經驗,為什麼還要做入職背景調查呢?招聘網站上那麼陌生的來信,我可以說從沒採納過。當然你可以說這是個人行為,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從沒有接觸過的人相對來說就更不信任,需要提交更多的資料來證明自己。正常的背景調查涉及到的證明人有上級領導、同事以及在職期間的HR,不過謹慎一點的公司,他們還會在背調範圍之外,到行業裡打聽你的職業口碑。
  • 背景調查:是先發offer,還是先背調?
    身邊一些HR朋友,由於他們最近才開始接觸到背景調查,對於其流程還不是很了解,對於背景調查環節以及offer的先後順序更是一知半解。正確的順序通常應該是這樣的:收到正式offer—候選人提離職—書面授權提供個人信息—企業或者背調公司展開背調—入職新公司當然,一些剛接觸背景調查的HR會問:我都發了offer,再去告訴候選人需要背調嗎?萬一背調過程中出現什麼問題,那我之前的工作豈不是都白做了?
  • offer前的最後一道坎,背景調查的意義!
    大家都知道,正規的招聘流程基本可以分為招聘職位發布、篩選簡歷、初試、複試、背景調查、發放offer、錄用入職、試用合格、工作轉正等。從招聘流程中可以看出來,背景調查是在發放offer之前,公司為了規避風險,因此要做背調。很多人已經過通過了層層關卡,但是最終倒在了背景調查這一塊。
  • 面試後沒發offer就要做「背景調查」憑什麼?
    跳槽過程中會預到一些腦殘或是自以為事的企業,面試後沒發offer沒經過應聘者書面籤字同意,擅自對應聘者做背景調查,小編今天就一次性講清楚「背景調查」到底是怎麼回事。背景調查規範流程:offer之後,入職之前,經過應聘者書面籤字同意才可以進行。
  • 科普|拿到工作offer後你應該知道什麼是「背景調查」
    Background Check,即背景檢查,是美國的僱主用於核實準員工過去的教育及工作背景,是否有犯罪記錄,信用及金融情況的重要流程。通常而言,申請者接受offer後隨時都可能收到背景檢查的通知,通過背景檢查才可以正式入職。這裡不得不提一句,有同學肯定遇見過某些公司在發放Offer前就要求申請者進行背景檢查的情況,此時你是完全可以拒絕的。
  • HR是怎麼做背景調查的?調查哪些內容?
    02 哪些公司會給員工做背景調查?所有崗位都需要做嗎?在國內未經本人授權就對其進行背景調查是違法的,因此HR在你面試的時候,或者發送offer的時候,會讓你籤署一份背景調查授權書,裡面會有一些個人系想你,後面還會有一句類似「本人同意企業對自身情況做背景調查,並且承諾提供信息真實有效,若存在虛假信息個人承擔一切後果」的描述,所以如果企業背景調查結果沒有通過最後決定不錄用,也是有正經依據的。
  • 背景調查規避候選人對企業帶來的風險
    思考: 1.為什麼要做背景調查? 2.背景調查針對的群體有哪些? 3.背景調查具體調查什麼? 4.背景調查要調查到什麼程度?
  • 為什麼一些公司在做了背景調查後公司會取消offer
    很多時候企業在錄用一些員工的時候會經歷很長的一段程序想什麼電話面試了,見面面試了等等一系列的程序,其中最重要的就要數背調了,很多時候會出現,明明公司已經給你發offer了但是最後會出現公司取消offer的情況,今天衢州人才網就來說說這個事情。
  • 找工作時,應該先發offer,還是先做背景調查呢?
    找工作時,應該先發offer,還是先做背景調查呢?如果對一家公司不了解,發過去offer恐怕也很容易吃閉門羹,起碼要有基本的行業認知,不能做金融的工作給做機械的公司發offer吧!與此同時,還要注意這家公司是否適合自己。
  • 作為HR,這些背景調查「套路」你知道嗎?
    無論公司要求的學歷標準是怎麼樣的,你都需要對員工學歷的真實性進行調查。你可以去專業的學歷網站進行調查,也可以找學校進行驗證。2.個人資質 - 候選人以前的工作單位,離職原因關於簡歷中公司和職位造假的現象並不鮮見,面試中提到的辭職原因也或多或少都有所隱瞞。如果你想找到一個好的員工,你應該仔細審查候選人所提供的以前的工作單位和辭職原因等等。
  • 成功通過阿里面試,卻因為背景調查拿不到offer,栽在這兩個字上
    前不久一位程式設計師就在網上吐槽,本來自己都已經成功通過面試了,但是在背景調查的時候,自己卻不合格,被公司pass掉了。這位程式設計師在某科技公司從事後臺開發工作,本想著憑藉自己的工作經歷和項目經歷,進入阿里沒有什麼問題。再通過面試的時候,他別提多開心,就差向全世界宣布他喜悅的心情了。可是阿里背景調查公司的一則電話,讓他的心情跌落了谷底。
  • 面試過了,公司要做背景調查,如何應對?
    背景調查通俗來講,就是HR通過調查來佐證你在面試中的回答,一般情況下,這一步過了,下一步就是發放offer。那麼問題來了,1、背景調查會調查哪些內容?2、為了面試成功,有的回答添油加醋,背景調查時又該如何應對。3、我還在職,做了背景調查又沒被錄用,在公司還怎麼混?
  • 你有掛在背景調查上的 offer 嗎?你是怎麼看待背調這一行為的?
    一是對於面試的情況,尤其是在面試過程中對於候選人自己介紹情況真實性的驗證;二是對用人單位比較關心的問題,但是又不方便深問候選人的問題進行驗證;其核心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從多角度,判斷候選人是否合適公司的崗位,能不能成功引進?能不能存活?是否存在未知的風險?
  • offer隨時撤銷:你還在犯這種低級的錯誤嗎?
    溫馨提示公司發出的offer屬於「要約」,即一方發出,接收方確認後,形成法律效益。被錄用者接受offer,即具法律約束。如果用人單位出爾反爾,就會給被錄用者造成信賴利益的損失,導致損失的發生。根據誠信原則、先合同義務,用人單位需要賠償被錄用者的經濟損失。
  • 面對跳槽時的「背景調查」,這篇文教你正確的做法
    既然有這麼多不可靠的情況,我們還要做背景調查嗎?要做。如果你想確認求職者面試時說的情況是否屬實,則大可去做背景調查,會很管用。但當你打電話給某人,去探尋另一個人昔日的工作表現時,這中間便參雜了很多讓意見變得不夠客觀的因素。這是做背景調查時必須要注意的地方。
  • HR通知入職卻不發offer,這種公司要去嗎?
    【提問背景】我讓HR發offer給我,她說可以,但和我說簡訊比較方便。我發了她郵箱,她立即發了我offer,但offer的內容很隨意,和她簡訊上和我發的內容一樣,只寫了報到時間,入職要帶的東西。薪資,試用期啥都沒寫,我和她說一般正規公司offer上都有薪資和試用期等,她說她們公司就是這樣。具體薪資試用期合同會去公司再籤。這種公司靠譜嗎?就怕到時候籤約薪資不一樣。【回答】值不值得去要看個人自己情況。
  • 原來入職Offer還可以合法撤回?關於Offer,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並且在offer末尾最好要有可以代表公司的相關人員的籤名和聯繫方式。除此之外,如果需要,公司還應該在給求職者的offer中附入職資料準備情況說明,例如身份證、學歷證、離職證明等等文件,當然該說明除了在offer正文中提及,還可以以郵件的形式額外通知求職者。發出Offer前要考慮什麼因素?
  • 企業發出offer後撤回,可以嗎
    當應聘者在有效期限內正式答覆並確認後,屬於對上述要約所作的承諾,承諾一旦生效,即對雙方產生約束力,因此offer是不能輕易取消的。同時,對於普通求職者而言,收到offer卻被毀約,無論從經濟還是心理上,都會被嚴重影響。
  • HR如何低成本地做好背景調查?
    背景調查,是一個企業對於某個崗位面試合格予以錄用之前對既往工作單位、任職時間、任職崗位、工作表現、離職原因等方面的調查,並將最後的調查結果和簡歷以及面試情況的核對是否一致而決定是否重新錄用此候選人的一個環節。本文將從背調時間、方式、內容及提問技巧來進行闡述。
  • 準備留英的寶寶,offer和CAS的區別,你還不知道嗎?
    向學校遞交申請之後,如果通過學校審核就會獲得學校的 offer ,有的同學得到的是 condition offer (有條件 offer ),這時我們需要滿足有條件 offer 裡面的條件,比如雅思達到學校要求,才能換取無條件錄取通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