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新年第一篇公號,一上來就搞知識性這麼強的文章,是為了預祝我們在新的一年裡,學習會更出色。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要學習啊?答案是:腹有詩書氣自華,腹有中醫病不怕啊。(我給自己的才華跪了)
一直以來,都有媽媽在後臺焦慮地詢問,小兒是否能服用人參,有人參的八珍粉小兒到底能不能吃?人參中真的有激素嗎?
看來科普一下人參的知識很有必要了,吃不吃八珍粉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正確認識一下這個藥食同源的好東西。
《神農本草經》裡關於人參的描述是:「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被列為中藥中的上品。
翻開《中藥學》,人參被歸在補氣藥的第一位。
其藥性為甘、微苦、微溫。歸脾、肺、心、腎經。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養血、安神益智的五大功效。
主要應用在五個方面。
1、體虛欲脫,肢冷脈微。
人參甘溫補虛,能大補元氣,所以常常用於危急症的救治。凡大汗、大吐、大瀉、大失血或大病、久病導致的元氣欲脫,氣息微弱,汗出不止,脈欲微絕的危重症侯,一般都會用到獨參湯,也就是單用人參,大量濃煎服。
張景嶽先生在《景嶽全書》裡就記載了「獨參湯」的應用。有一次他兒子病後哮喘,呼吸困難,氣息續斷,他就用的是獨參湯,立刻讓孩子轉危為安。
2、脾虛食少,肺虛咳喘,陽痿宮冷。
人參入脾經,可以補益脾氣,和炙甘草、姜、大棗一起被歸為「脾四味」。凡是脾氣虛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者,都適宜用人參滋補,比如益氣健脾的四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
人參也常與黃芪、白朮相配伍,補氣攝血,治療脾虛不統血證,比如歸脾湯。
入肺經,因此人參也長於補肺氣。凡是肺氣虛弱,咳嗽無力,氣短喘促,聲低懶言,咳痰清稀,自汗脈弱者,都可以用人參配伍黃芪、五味子、紫菀等藥進行治療,比如補肺湯。
入腎經。和鹿茸、肉蓯蓉等藥相配伍,有補腎陽、益腎精的作用,可以治療腎陽虛衰,腎精虧虛,陽痿宮冷等證。
3、氣虛津傷口渴,內熱消渴。
人參雖然可以補氣,但是生津的能力很強。常與石膏、知母同用,治療氣津兩傷,短氣、口渴、口舌乾燥、汗多。比如人參白虎湯。也常用於治療消渴病或者氣陰兩傷者。
懶家鋪子裡的八珍粉之所以用人參,就是因為它既可以生津止渴,又有補益脾肺腎之氣的功效。對於出汗多,氣虧津傷的小兒或者老人很是適合。
人參之所以給人以大熱的感覺,主要和服用量有關。如果一次服用太多,當然會有上火的症狀。另外張錫純先生在《醫學衷中參西錄》的「人參解」裡也說到,人參本性溫,之所以會燥熱,和有些人工種植時會往土中灑砒石末有關(砒石末可以防蟲)。
小兒多為稚陽之體,常見多汗體熱,但也絕不能因此就說人參不能服用。脫離劑量和症狀談論藥物藥性,都是不合理的。再說人參本身就有氣津雙補的作用。
4、氣血虧虛,久病虛羸。
人參補益脾胃,能補氣以生血、養血。與白朮、當歸、熟地黃等配伍,可以治療脾氣虛衰、氣虛不能生血,氣血兩虧,久病體虛,比如八珍湯。
5、心氣不足,驚悸失眠。
人參補益心氣、安神益智。因此常用於治療心氣虛弱,心悸怔忡,胸悶氣短,失眠多夢,健忘等症。比如在滋陰養血、安神定智的歸脾湯和天王補心丹裡,人參都是要藥。
現代研究裡,對於人參的化學成分也有詳細的解析。人參裡主要含有人參皂苷、多糖、揮髮油、胺基酸、有機酸、黃酮類、維生素類以及微量元素等成分。沒有任何關於激素的論述。
在純西醫的藥理作用分析中,也提到的都是人參對人體有益的作用,比如增強抵抗能力,改善脾胃症狀、增強記憶力,抗衰老等,也沒有任何有關激素的記載。
唯獨提到服用人參有不良反應的,是濫用人參症候群,也就是過多過度服用人參,會導致病人出現一些興奮、失眠、亢進、性慾增強、食慾減退等症狀。
因此正常情況下,少量服用人參,不管大人還是孩子,都非常安全有益,絕對沒有任何副作用,更不會有「激素」。在中醫裡,參、姜、大棗、甘草被稱為脾四味,是補養脾胃最好最常用的四味藥。
大家千萬別被電視裡吃完人參流鼻血的畫面誤導了,他們一次吃一根,而我們的日常用量可以為一次2克,每天2次。
懶家八珍粉裡人參的含量也不高,完全在安全食用範圍內,用多了倒不是怕你們流鼻血,而是太貴。
那些擔心人參有激素的媽媽們,希望這篇科普文能改變你們的一些看法,如果它真的有激素在裡面,就不會被國家衛計委列為藥食同源的產品了。
懶家八珍糕做法徵集這事兒你們都知道了吧,我們已經收到不少郵件了,大家都好能幹啊。如果你也有好手藝,趕緊來投稿吧,入選後有禮物哦。等你們。
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新年禮物,來自一位5年級的小朋友。謝謝你,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