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美育教育。
——教育部長陳寶生
青島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牢記歷史使命和時代擔當,堅守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創意經濟與多元文化大背景下主動謀求轉型升級和跨越式發展,充分發揮藝術類學科在工科院校人才培育中「文化滋養」作用,主動擔負美育使命,強化美育教育,凸顯美育價值,發揮美育功能,傳承美育精神,在促進學院專業學科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培養「跨專業、厚基礎、寬口徑」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同時,為豐富校園文化活動、濃厚文化育人氛圍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院把「初心」和「使命」融入到藝術與設計學院工作全過程,貫穿到教學、科研、學科、管理服務等各個環節,覆蓋到學院發展、教師成長、學生進步的全過程。學院舉辦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通過與部隊共建、學生社會實踐等「開門辦教育」、探索服務區域發展新模式,師生創作研究成果在各級各類大賽中取得了突出成績,湧現出朱宏軒、王偉業、張珊珊、劉健、張萌、王晨等一批先進典型,發揮了應有的文化使命與擔當。在教學中,堅持立德樹人,激發和喚醒學生創新、創造潛力,充分點燃學生們的智慧火焰。針對本科教學缺乏創新意識的問題,制定整改目標:一是帶頭進行創新型教學改革研究。二是「走出去」、「多交流」、「多學習」組織骨幹教師外出學習觀摩、提高創新意識。★帶領骨幹教師到北京參加「2019中國高校教學管理創新峰會」,在峰會中,聆聽了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專家講座,學習到以「學生為中心」、「專業認證體系的教學改革」、「教學保證體系如何建設等問題」,受益匪淺。★帶領系主任到山東工藝美院、山東建築大學、山東科技大學等高校交流學習。與潘魯生院長、邵力民院長、薛娟院長等就設計學教學改革進行深入探討,並參觀了各校的實驗室、學生作品展等,在交流中,明確設計手段已經從平面走向立體,從靜態走向動態,從單純的視覺走向感官的多維聯動」為視角,更明晰新時代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的創新發展路徑,以及設計學科專業面臨的問題、設計學科的責任等方面問題,進一步清晰解決這些問題的前提是要回歸設計的本分,加強專業基礎跟學術研究。★帶領骨幹教師參加山東省教育廳體藝衛處舉辦的「第5屆山東省美術與設計教育論壇」。在論壇中,老師們與會中外專家們圍繞設計思維與過程中的挑戰、傳統文化與設計、文化創意產業的新型態探索、感性原理與設計應用等前沿主題展開深入學術探討交流,形成了學界與業界、學科與學科間的多元交流,激發出高水平的思想互動,體現出強烈的創新意識。
近期學院聘請專家劉棟年、田蔚元、劉雅然等進課堂進行專業講座;帶領青年教師參觀美國馬科斯·弗拉克斯(Marcus Flacks)的《士林典藏–稀見木作小文房》;與魯作家具博物館館長等行業資深設計師深入交流。同時,組織社會知名設計專家和校內師生共同舉辦手繪展,讓師生感受手繪是建築師思想軌跡的表達、是溝通的橋梁、是見證創意的火花、是理念的表達!無論是簡單笨拙的筆觸,還是輕鬆流暢的線條,無論是無拘無束寥寥幾筆的快速勾勒,還是詳盡的理念表達,只要能清楚表達設計意念,不必過多關注技法和圖面效果,抓住稍縱即逝的設計靈感,淋漓盡致快速準確地表達出設計意圖,將意到圖的設計構思與設計實踐完美升華,就是手繪表達的本質。通過此次展覽,讓師生進一步了解基礎教學的意義以及課程之間的相互關係,建立專業自信,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在學院的積極推動下,老師們大膽進行教學改革。孫建華老師在理論教學中,讓學生用戲劇表演的方式詮釋「園林前世今生」,授課形式新穎獨特,深得學生喜歡。李明明老師的陶藝實踐課,同學們發揮獨特想像力,表現形式多樣,將手工技藝發揮的淋漓盡致,課堂效果極佳。
為深入貫徹落實學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活動的要求,學院圍繞「不忘初心找差距,牢記使命勇作為」這一主題,從思想引領、實踐育人、校園文化建設、學風建設等方面開展了系列活動。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旗幟鮮明地開展思想引領。先後開展了「不忘初心,築夢青春」十九大在身邊主題交流活動、尋找「青年政治佳」、愛國主義影片觀影等活動。常態化組織開展「青年大學習」「學習強國」「築夢新時代」「藝堂好課」「藝本好書」「學習榜樣」等系列主題學習教育活動,引導廣大同學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我心中的祖國」主題演講活動
牢牢把握網絡輿論主陣地,營造育人氛圍。依託學院「藝院新媒體」平臺,推出藝術思潮專欄(榜樣分享、藝術精選、聚藝新知、藝術大講堂)和新聞速遞專欄(學院快訊、社會實踐、學習十九大、黨建永遠在路上)。同時在微博、QQ等新媒體平臺傳播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教育實踐活動,團結凝聚廣大同學聽黨話、跟黨走,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學院微信公眾平臺的愛國主義教育及社會實踐宣傳等欄目
結合藝術與設計學院學生的專業特色和優勢,為各地鄉鎮進行鄉村規劃、環境美化(牆繪)、祠堂修復、文藝匯演等。多支服務隊受到省級以上表彰,湧現出一批優秀典型,諸多社會實踐成果在地方得到實際運用。1部作品入圍第三屆全國大學生「我心中的思政課」,2部作品入圍山東省「青年政治佳」,1支團隊獲得國家級優秀社會實踐團隊。青年政治佳團隊
積極參與各類志願服務,從首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到常春藤社區服務中心、再到小百靈殘障兒童康復中心,都留下了藝術學子的身影,志願服務成為新時代的校園風尚。積極開拓育人基地,與青島海軍某部隊建立了軍民合作共建單位,定期組織師生進行文藝匯演,多次組織學生黨員、學生骨幹赴部隊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加強專業教育,開展《丹青寫未來——王偉業從教30年教學及創作實踐畫展》、「手繪也瘋狂」環境設計草圖方案展、「泥火藝匠、瓷韻風華」陶藝作品聯展、奧雅設計專業分享會、 「藝客」大講堂新媒體運營和營銷策略、藝客」大講堂朱東生教授民族聲樂講座、「珊逢盛世,歌唱祖國」等系列專業活動,增強學生專業自信心。鞏固基礎工作,早操嚴格落實 「日檢查、周通報、月評比」的制度,出臺早操周報、月報,幫助新生養成良好習慣。加大對上課出勤、課堂秩序的監督、檢查工作,杜絕在課堂睡覺、吃飯、看報、玩手機等各種違反課堂秩序的行為和現象發生,保證上課高出勤率和良好的課堂秩序。
加強宿舍文化建設,以舍風帶學風。啟動藝術與設計學院第二屆「藝韻」宿舍文化節,嚴格落實「亮寢」宿舍達標升級方案,開展寢室裝飾大賽和舍徽設計大賽打造窗明几淨、溫馨宜人的宿舍環境,具有「藝術特色」的宿舍文化;開展黨員、學生幹部宿舍掛牌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學生幹部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提高學生科技創新能力,舉辦「設計+「科技文化節。開展服裝設計大賽、產品設計大賽、環境設計大賽、藝院好聲音等活動,打造特色鮮明、主題突出的創新活動品牌,展現藝術學子紮實的專業基礎和良好的精神風貌。依託專業優勢,凝練美育特色。分團委擬設立藝術中心(成立藝舞團、藝韻室內合唱團),舉辦「炫藝節」,開展豐富多彩文藝活動,為學校美育建設貢獻力量。青小理薦讀
我校首次榮獲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獎!該獎為面向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最高榮譽獎
青島理工大學2020年新年賀詞:嚴謹勤奮承重載,求實創新譜新篇!
喜訊!我校4項成果獲山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數量位列省屬高校第一!
才貌雙全、成績優異,保研海大!她的人生信條——「保持熱愛,奔赴山海」!
前方高能!青島理工大學的「學霸筆記」原來長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