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藝術教育人才培養的美育使命

2020-12-15 中國社會科學網

  關於「美育」概念的解釋,教育學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來講,美育是審美教育;從狹義來說,美育是藝術教育。在「網際網路+」和政治、經濟、文化飛速發展的當今時代,人們對於藝術的審美追求越來越高,需求也越來越廣。高等藝術院校作為培養專業藝術教育人才的搖籃,肩負著美育的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的回信中強調「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紮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他在全國教育大會的講話中又指出,「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這都體現著黨和國家領導人對美育的高度重視,為新時代專業藝術教育弘揚中華美育精神指引著方向。高等藝術院校專業藝術教育人才培養,首先要站在「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完善美育體制機制,將中華美育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在藝術教育的理論層面和實踐過程,讓藝術教育人才從心裡熱愛藝術、提高藝術創作和品鑑能力。其次要加強藝術教育教學目標、方法、手段等方面的變革,從而肩負起專業藝術教育人才培養的美育使命。

  落實美育教育 推進美育實施

  樹立美育在高等藝術教育專業人才培養中的首要地位,是在藝術教育中全面貫徹落實美育的思想保證。這需要重視三個問題:其一是加強藝術教育人才培養的美育意識,不僅要求藝術專業教師掌握美育基本知識,將中華美育精神貫穿於藝術教育教學全過程,而且要加強教學質量和效果監測;其二是不僅要開設各類藝術理論課程或藝術欣賞課程,以提高藝術教育人才的藝術修養和美育理論素質,而且也要在課外活動中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美育活動,以提高藝術教育人才的美育實踐創造能力;其三是通過高等藝術院校制定嚴謹的教學計劃和組織實施方案,加大教學投入和執行力度,確保美育實施,達成美育目的。

  此外,在貫徹落實美育的過程中,還有幾個關係要注意:首先是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結合。進行美育教育時,必須貼合政治導向,著重體現思想性,採用思想健康的藝術形式來教導青年一代。同時不能忽略藝術的內在規律。故在藝術教育中思想性與藝術性要保持統一,才能促進美育的發展。

  其次是普及和提高相統一。只有提升藝術專業人才的文化藝術興趣,提高他們的主動性,才能對其產生積極影響。這就要求藝術形式能隨機應變且通俗易懂、喜聞樂見,既要有娛樂性,還要能寓教於樂。充分利用高校學習氛圍,不能只停留在基礎的文化藝術教育層面,也要在提高美育實踐能力方面下功夫。高等藝術院校開辦高水平專業藝術活動、理論講座或專業技能的培養課程,讓有愛好、有天賦的藝術青年們的基礎有所提高並能穩定發揮,實現美育工作的深入開展。

  最後要將教育性與娛樂性相結合。美育僅僅是作為一種手段,並不是最終手段。學校通過美育教育來指導學生提高對美的認識、理解,並使其能正確入門藝術教育;再通過良好的美育條件提升青年的審美能力和取向,樹立良好的美育觀念,讓藝術青年們主動參與立美、審美,以達到提高美育素養和藝術情操的目標。

  完善美育途徑 建構美育體系

  通過一些數據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高等專業藝術院校中的美育與藝術教育實施途徑有一些差異。進一步理清它們的關係有助於高等專業藝術院校的美育實施。我們應加強對高等專業藝術院校美育實施途徑的思考,讓中華美育真正落實到專業藝術教育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之中。

  藝術教育是美育的存在方式之一,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要在專業藝術教育中全面貫徹落實美育,完善美育途徑、建構美育體系是重要保障。想完成此目標,關鍵是要樹立美育在高等專業藝術教育中的地位,開設專門的美育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以此為基礎,學生才能真正理解美育的基本內容,從而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美、欣賞美並認識美,進而能夠創造美。將美育作為一門基礎課程來學習是深入推進高等專業藝術院校踐履美育的重要手段。應開設美育必修課和選修課,在課堂內外加強對學生的美育引導,營造積極有利的美育環境,讓師生們主動關注學習美育知識,接受美育的薰陶,從而在美育中達成培養專業藝術教育人才的目的。高等專業藝術院校不僅要開展課堂理論教學,而且還應關注課外美育的實踐。通過理論與實踐操作的結合來更好地為藝術教育人才培養提供理論依據,提高美育實踐能力。

  在當前這個飛速發展的新時代,以美育知識為理論基礎來促進專業藝術教育人才的美育實踐,能更好地幫助塑造優秀人格,從而達到美育的目標。高等專業藝術院校還應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美育實踐活動,在校內外營造良好的美育氛圍,引領藝術教育人才踴躍、主動參與美育實踐。讓他們靈活運用美育理論和多種措施,將美育從課堂拓展到課外,從校園拓展到社會,從而為美育的貫徹落實創設有利的環境。

  美育涉及面較廣,但它離不開具體事物和形象,同時還要確定具體對象。普通高等專業藝術院校的美育教育所涉及的問題大抵於此,即學生著重關注美育的常識性知識,理解並能普及,且能提出並回答美育是什麼?美是如何構成的?我們該如何欣賞美?如何將美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這樣一來,學生既能完善自我,增強立美與審美能力,也能愉悅身心、陶冶情操。這是高等藝術院校開展專業藝術人才培養的美育目的,即不僅能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專業藝術教育人才,而且也對貫徹落實美育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強化美育意識,創設積極有利的美育環境,發揮美育在專業藝術人才培養中的地位與作用,完善美育實施體系,將黨的美育路線方針全面貫徹落實在專業藝術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和過程,是高等院校藝術教育踐履美育的重要體現。

  (作者單位: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相關焦點

  • 讓藝術教育回歸美育本源
    魯曉龍攝/光明圖片藝考出現應試傾向  美育對於青年學子身心健康成長,成人成才有著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作用。現階段我國中小學的美育貫穿教育教學的全方位、全過程,美術教育、音樂教育等組成的藝術教育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讓感受美、認識美成為可能,更是拉近了和美的距離,讓創造美、成為美得以實現。
  • 校企合作新領域 青島華夏職業學校打造美育藝術教育培養新平臺
    華夏職業學校校長陳作亮與蘇諾共同為東方元素少兒模特(華夏)美育藝術學府揭牌  青島華夏職業學校副校長馬瑞香表示,學校將圍繞提高藝術素養,強化美育育人功能,發揮學校藝術專業優勢,校企聯姻,師生聯手反哺服務社會,創新美育藝術人才培養機制,提高美育藝術人才培養能力。
  • 以美育人:以美育培養時代新人
    9月10日,習近平同志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又強調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下面我談三點學習的初步體會和認識。 美育是培養傑出人才的必需 我們所處的新時代需要培養大批的傑出人才、拔尖人才、國際一流水平的人才。
  • 藝術教育新時代—美育將全面納入中考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為目標,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學校教育各學段,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工作原則  ——堅持正確方向。
  • 中辦、國辦:把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
    《意見》指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學校教育各學段,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健全面向人人的學校美育育人機制,縮小城鄉差距和校際差距,讓所有在校學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機會。
  • 當前美育和藝術教育關係的若干認識問題
    前者是以培養藝術專門人才為目標的,按藝術門類分為音樂教育、舞蹈教育、美術教育、設計教育、戲劇教育、影視教育等專業,分門別類培養從事藝術創作、製作、表演等的人才。在這類藝術教育中,也需要培養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也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根本任務,但同時,大量的藝術專門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是為培養專門人才服務的。後者則是面向全體學生的通識教育,以美育為主要目標導向,以提升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為主要目標。
  • 「藝體朝陽,乘勢而上」成都龍泉二中致力培養高水平藝術人才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為全面落實四川省成都市龍泉第二中學「素質教育、個性彰顯、人人成才、幸福人生」的辦學理念,堅持五育並舉,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學校將高水平藝體人才早期培養工程作為藝體特色教育新的增長點和突破口。
  • 從西方現代藝術教育看中國美育之路
    然而,在新的時代語境下,隨著全球發展將創新納入主要考量,以及中國社會迎來建設「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新目標,高校將提升綜合素質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作為目標。在我國藝術學科建設已經得到不小發展的當下,美育還可以進一步提出新的訴求,即我們當下的美育建設如何在更適應當下個體發展與社會發展需求下加以拓展。
  • 數據谷中學美育藝術虛擬班開班啦
    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一批特長、文化雙優生,推動學校美術、音樂等藝術教育工作提檔升級,為重慶八中等高中名校,為清華美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等知名藝術高校持續輸送特色人才,我校決定從本學期九月起正式開設美育藝術虛擬實驗班。
  • 「讓藝術教育回歸美育本源」,說出了藝者的心聲
    「讓藝術教育回歸美育本源」,就這樣一句話走進了大多數藝術家的心中。近些年來,很多藝術考試脫離了教育的本質,美術生的考試應試性越來越強。藝考熱可謂是高燒不退,培訓機構也在一夜之間遍布在全國各地。美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塑造美好心靈具有重要作用。
  • 教育部會議:加強學校的美育教育 網友:藝術專業師範生的好機會
    曾幾何時,美育教育「弱於體美」是客觀事實,一直沒有引起學校和學生的足夠重視。日前,在全國學校美育工作會議中,教育部有關領導不斷提出要加強學校美育工作,切實解決實際中遇到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
  • 美育成果展繽紛
    喜慶的音樂,燦爛的笑容,活潑的表演,熱烈的掌聲……2020年11月 13日,由廣東省文化學會、廣東省舞蹈家協會、廣東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發展促進委員會指導,廣東省文化學會青少年文藝專業委員會、澳門舞蹈家協會主辦的粵港澳2020年青少年美育成果展演在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劇場拉開帷幕,來自幼兒園
  • 《高校美育意見》出臺 公共藝術課程學分修滿方能畢業
    日前,教育部下發《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簡稱《高校美育意見》)中對高校公共藝術課程建設,專業藝術教育,藝術師範教育以及高校普及藝術教育等方面都提出了具體要求。  在高校公共藝術課程建設方面,《高校美育意見》提出「每位學生須修滿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方能畢業」。
  • 大眾美育「湖畔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山東藝術教育中心落成
    近期,少兒師資培訓及少兒藝術教育課程也將全面啟動。同時,中心內以人文美學、藝術生活為定位的信尚書店已於今年7月開業,邀約國內作家、導演、藝術家舉辦過多場主題沙龍講座活動。信尚美術館此次開幕的《為新中國造型——周令釗先生百歲藝術展》,充分體現了該美術館依託公共教育優勢資源,放大央美專業背景,以普及推廣大眾美育為目標,為百姓策劃看得懂的藝術展覽的理念。
  • 美育,不應是單純的專業訓練
    所以,要實現美育發展的宏偉理想,關鍵還是怎麼做的問題。  不能簡單搬用專業藝術育人模式  從門類來看,美育屬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本質不同。但現實中,總有人不去釐清二者的區分,而簡單搬用專業藝術育人模式。這種認識的偏頗就自然會導致教學行為的偏頗。最終,造成美育理想與美育實際存在著若干脫節,美育理論與美育實踐難以恰當匹配。
  • 確保美育教育在校園落實落地、開花結果!青理工這個學院勇擔當!
    ——教育部長陳寶生青島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牢記歷史使命和時代擔當,堅守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創意經濟與多元文化大背景下主動謀求轉型升級和跨越式發展,充分發揮藝術類學科在工科院校人才培育中「文化滋養」作用,主動擔負美育使命,強化美育教育,凸顯美育價值,發揮美育功能,傳承美育精神,
  • 讓美育重回少兒藝術教育的中心
    而其中最值得擔憂的在於,美的教育——這一本應出於少兒藝術教育中心的東西正在流失。   我國近代美學和美育的先行者王國維曾經說過,「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為完全的人物而已。」也就是說,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人格完全的人。另一位傑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梁啓超則說,「美術的功用」,「是把那漸漸壞掉了的愛美胃口,替他復原,令他常常吸收趣味的營養,以維持增進自己的生活康健。」
  • 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 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教育體系
    明確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為目標,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納入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學校教育各學段。三是確立工作原則。《意見》確立了美育工作堅持三項原則:「堅持正確方向」——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靈,增強文化自信。
  • 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 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教育體系...
    明確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為目標,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納入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學校教育各學段。    三是確立工作原則。《意見》確立了美育工作堅持三項原則:「堅持正確方向」——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靈,增強文化自信。
  • 未來為什麼藝術教育無法被取代??國家要把美育變成必修??
    最近,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為目標,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把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學校教育各學段,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