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13日 14:53 來源:深圳晚報
參與互動(
)
深圳晚報記者 楊慧 文/圖
一個具有高度智慧的巨人,俯首坐在那裡沉思,右肘放在左膝上,左手託著下巴和嘴唇,陷入冥想之中。那壓彎的肋骨和緊張的肌肉似乎要被智慧的火花爆炸開來。近日,這座舉世聞名的雕塑《思想者》的複製版在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前面大操場的右角揭幕。雕塑高大宏偉,人文歷史與校園綠樹交相輝映。令人驚訝的是,這座《思想者》雕塑竟然是由3D列印技術在幾天之內製作完成的。該雕塑本體部分為1.82米高,平面最大0.9米,臺基高50釐米,長寬1.3米的臺座上,整體高度達2.32米。
偉大的法國藝術家羅丹在設計《地獄之門》銅飾浮雕時,花了很大的心血塑造了這一尊后來成為他個人藝術的裡程碑的圓雕《思想者》,它是被預定放在未完成的《地獄之門》的門頂上的。後來獨立出來,放大3倍。為了這個形象,羅丹傾注了巨大的藝術力量和很長的創作時間。如果說羅丹當年的《思想者》是以卓絕的藝術魅力給雕塑史記豎立了一塊裡程碑,那麼這座3D列印技術列印的「思想者」也標誌著深圳的建造和雕塑正在進入劃時代的革命。
形在雕塑意在建築
據悉,這座《思想者》雕塑是深圳市科技重點項目「3D列印技術在建築建造中的應用」的一個實驗品。從3D技術開始興起以來,深圳市政府非常重視3D列印技術的發展,在2013年的科技項目中重點安排了「3D列印技術在建築建造中的應用」的重點研發課題,委託深圳市嘉達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實施。課題實施單位制定了「三步走」的3D列印建築建造研發方案。經過2014年整年的研發,嘉達公司、深職院和3D列印專業公司深圳市三帝夢工場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一道,成功完成了這個課題,走出了完美的「第一步」,研製出了機高2.4米,可列印工件尺寸為1.2米的大型3D印表機「ZGLUBAN」,列印出大型雕塑「思想者」。
該項目技術的實際開發者,深圳市三帝夢工場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文進希博士告訴記者,3D列印技術在建築建造上的應用將是建築史上劃時代的革命,將把人類真正帶入建築的工業化建造時代。它將徹底改變幾千年來人類建築文明史,改變建造的生產方式,極大地提高生產力。對於建設美麗中國,在建築領域快速實現黨的十八大的理想「中國夢」的藍圖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一般創作羅丹《思想者》這樣的作品,要技藝高超的藝術家耗費一年或更長的時間,耗費的時間和金錢應折合數十萬元以上。而採用3D列印,只要將雕塑在電腦3D模型上顯現出來即可在幾天之內列印出來,節省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可以很快地列印出具有各種特色的城市文化作品,如在晚上發光的雕塑等。
對雕塑行業產生巨大影響
中國每年投入建築的投資應在萬億元以上,建築設計模型製作費用為建築總投資的千分之一計,我國的建築模型製作市場應在每年10億萬元的規模,產值可達10億元。如果將來用於建築本體的部件或全建築列印建造,其經濟效益將會巨大到難以估計的;深圳市住建局的岑巖告訴記者,隨著3D列印建築建造技術的完善,人們可以簡單地將具有奇異構思的藝術建築物、具有特殊結構和形狀的建造物、城市和會場建築物的浮雕如九龍壁這樣的藝術品快速經濟地建造出來。同時可以有效地實現國家節能減排的發展戰略目標,最大限度地降低碳排放量,保護地球和我們的美好家園。3D列印比工廠化生產具有更高的工業化程度,實現的環保效益更高。城市美化中的附加價值更為明顯,我們可以在短短的時間內給城市建造很多具有人文歷史的雕塑。
相對於手工雕塑,3D印表機的優勢在於能夠實現極為規整、複雜和精確的形象,並且非常便於進行等比例放大和縮小,在這些方面3D列印技術可以替代傳統的雕塑技藝,對於雕塑行業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著名藝術評論家,深圳市城市設計中心藝術總監孫振華告訴記者,3D列印雕塑對於雕塑行業的影響是顛覆性的,但是也無法全面取代雕塑家的工作。因為即便塑造的過程可以由機器代勞,但3D列印的核心——三維設計稿的建立,仍離不開強大的空間想像力、良好的審美能力等專業素養。此外正如攝影無法取代繪畫,機械製品難以表現手工塑造的特有美感,在大多數產品都實現大批量生產的今天,手工的微瑕反而是極為可貴的,因此而造成的獨一無二也正是手工雕塑的最迷人之處。當代的雕塑家們一定也都清楚地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如何利用這種新技術使其與自己的創作需要相結合。
3D列印的《維納斯》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