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就在上個星期一,銷聲匿跡了將近兩個月的一個要好的朋友終於在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而且下面還配的是一張她家孩子背著書包去上學的圖片,說說內容:
"唉!折騰了我近兩個月了,這小子今天終於要去上學了,我要解放啦!哈哈!"
在下面有一長串的朋友留言評論:「恭喜獲得解放」、「趕緊出來約一下」」要不要今天去逛逛時裝街「等等......
但在這所有留言中我卻發現有一條留言很與眾不同,來自於附件的另外一位寶媽朋友張姐:「呵呵,趁現在還能笑你就多笑兩下吧,過兩天你就知道笑不出來了」......
其實,突然看到這樣一句留言,相信沒有孩子的朋友們看到這句話肯定是一臉問號,怎麼會要現在還能笑就趕緊笑,而過幾天又笑不出來呢?然後有孩子的父母卻能深深的體會到這句「笑不出來」背後的辛酸、眼淚和無奈。
1.艱難地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
從孩子開學起,就要在學校上課四五個月的時間,每周一至周五每天都會被父母「逼著」早睡早起,好不容易有個周末或假期,孩子就想徹底「放縱自我」,晚上想幾點睡就幾點睡,瘋狂的玩到很晚,然後第二天早上再睡到自然醒。
很多家長看孩子平時上學挺辛苦的,放假了就覺得應該讓孩子放鬆一下,也就隨孩子的意,讓孩子自己安排作息時間。
所以近兩個月的暑假讓孩子的生物鐘早已經適應了放假的暢快模式,因此重新開學後的「早起」成為很多孩子開學季第一件令家長十分頭疼的事。
喊不動、叫不醒,關掉鬧鐘繼續呼呼大睡,或者裝著沒聽見,最後只能由父母怒吼扯被子,孩子才勉強睜開朦朧的睡眼艱難地起床,然後再磨磨蹭蹭地洗漱換衣服,最後終於在父母無比焦急的催促下才急急忙忙的背上書包去上學。
如果想將孩子的作息時間的生物鐘重新調整回正常的上學狀態,至少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在這一周,家長們必須要比以往更早起床,要花更多的時間去叫醒孩子,催促孩子,否則,在這新學期才剛開始,孩子就要成為班上的「點名對象」了。
2.強忍困意早起準備早餐
你以為只是早起把孩子叫醒了就會完事了嗎?答案是NO,為了保證孩子一天辛苦學習以及生長發育所需的健康營養,所以營養均衡豐富的早餐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準備了。
為了能讓孩子吃上美味可口的營養早餐,並且還要趕上在孩子上學出門前能有時間吃,手機必須設定為早上五六點,只要聽到鈴聲一響,連掙扎都沒有,只能強忍著濃濃的睡意也得馬上爬起來忙手忙腳。
面對眼前今天的早餐,還得要苦惱的想好明天又要做什麼樣的早餐呢;並且還得一邊做忙著做早餐,一邊還要抽出時間去叫醒孩子起床,不然即使早餐做好了,孩子也沒有時間吃,那也是白搭。回想起在暑假的時候還能趁孩子早上的晚起,自己也能美美地睡上一個自然醒。
所以說開學後的清晨真的是讓很多的媽媽手忙腳亂,痛哭流涕,每天都跟打仗一個樣!
3.風雨無阻地接送上下學
相信很多家長都深有感觸,每逢開學季,準時的接送孩子上下學的問題,依舊是許多家長都必須面對的現實煩惱。
不管是颳風還是下雨(極端氣象當然除外),為了保證孩子能夠安全準時地在早讀前到達學校,因而很多父母都是選擇親自接送孩子,這對於那些身在職場的家長來說就意味著「遲到、請假、早退」一次兩次無謂,如果次數多了,還得看上司的臉色。
在接送孩子時如果學校離家比較遠的,很多家長一般會開車,因為時間比較好掌控,而且正常情況下,時間也很快,基本不會遲到。但是一般在孩子上下學的時間剛好就是上下班的高峰期,堵車就成了家常便飯的事了,如果遇到下雨天或者出個什麼交通事故,堵在半路上那是經常的事,所以就更是苦不堪言。
有時堵在路上真是心煩意亂,又無可奈何,眼看孩子上課的時間又越來越近了,哥長長的車龍一點動的跡象都沒有,此時孩子又在後座不停的催促嘮叨:「要遲到了、又要遲到了」...
本來就很煩躁,心急,再加上一聽孩子這樣的嘮叨,就仿佛是唐僧在念緊箍咒,一點點侵蝕家長的意志,相信很多家長都會在這個時忍不住崩潰的內心怒吼幾句:「,吵什麼吵?要不是你起床這麼拖拉,吃個早餐還磨磨蹭蹭的,下個樓梯還慢慢吞吞的,怎麼會遲到呢」
開車接送遇堵車堵得難受,那大不了就不開車唄,選擇坐公交車,但,完全也沒你想像的那麼好。
往往上學的高峰期也恰蓬工廠上班的高峰期,此時能帶著孩子勉強擠上去就已經在心裡默默的感謝老天爺了,更別奢望能有位置可以坐下來休息一下了。
上車後在顧著自己的同時還得要照顧著孩子,以防孩子在車上摔倒、被踩踏或者被擠難受。
這種快節奏周一至周五天天都是如此,令很多家長都倍感身心疲憊,但一邊是對孩子人身安全的擔憂,但另一邊也是對孩子的那份愛和本該有的責任,所以再苦再累,仍還得要咬牙堅持下去。
4.榨乾腰包給孩子報讀輔導班想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
在現在很多的父母思想觀念裡,都是想讓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想讓孩子打牢堅實的基礎,於是各種輔導班,興趣班,一個勁的為孩子報讀,有的家長還巴不得所有課程都報,開學後,就馬上開啟語、數、英的課後輔導之旅。
但據調查統計目前課後輔導班的市場價格一般在80-200元/每小時,按照每天下課進行兩個小時的輔導來計算,一天的價格就高達160-400元,一周就要800-2000元!
普通的工薪階層一月的工資大概6000元左右,然後,孩子除去周末一天也就280元,輔導班或興趣班的費用就佔到三分一到三分之二!
這筆開支可以說對於普通收入的家庭來講,課後輔導班興趣班無疑是給家庭開銷增加了很大的負擔,嚴重的甚至影響到了整個家庭的生活質量。
儘管面對如此大的經濟壓力,很多家長都感覺吃不消,但考慮到一方面自己因工作太忙而沒辦法抽出時間來親自輔導孩子學習,同時大部分的家長還沒有足夠的能力來輔導孩子的功課,因為現在的課程內容與以往已是大不一樣了,另一方面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落後於其他同學,所以即使是自己省吃省喝省用,也要咬牙堅決不省孩子課後輔導班的那筆錢!
有時靜下心來想想,對於孩子這方面的付出確實讓人矛盾而崩潰。
5.崩潰式輔導孩子寫作業
曾記得在2018年,一條「輔導女兒寫作業」到崩潰的朋友圈迅速紅遍網絡,一時間,各大網絡平臺都紛紛出現了各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到崩潰甚至是逼哭自己的各種場景。
其實,在現實中,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會發現,放假的時候,父愛如山,母愛如水體現得淋漓盡致,隨處都可見父母陪著孩子開心玩樂的場景,一副母慈子孝的感人風景畫面。
可是當孩子開學後,每當要給孩子們檢查作業,輔導功課時,曾經的父愛如山就會瞬間變為,「父愛如火山一樣爆發「,母愛如水,就會瞬間變成「母愛如洪水般傾瀉」,繼而出現的是各種跺腳、拍桌子、甚至扔書,怒吼、哭鬧彼此起伏。
其實很多的家長在每次吼完孩子之後又會立馬變得後悔了,在心裡產生很大的矛盾,糾結,一邊埋怨自己對孩子的學習沒有耐心,沒有方法,自責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好爸爸,而一邊也對孩子恨鐵不成鋼,恨孩子的學習能力有問題。
從這樣一條隨意一發的朋友圈說說,就能引起全國眾多類似家長共鳴的這個情況來分析,在家庭教育中,有關如何正確有效的輔導孩子寫作業確確實實是大部分父母心中的一個痛點,同時這背後也折射出無數家長們的在對待孩子學習的那份心酸和無奈。
小結:
其實,我每個人既是孩子的父母 ,也是父母的孩子,也是童年的學生時代走過來的,也同樣經歷過學習的階段,所以,在孩子求學階段,不管是放假期間,還是在開學季,每個孩子都會出現各種各樣,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問題點。
作為父母,永遠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我們應該要做的就是以一顆正確的心態,去積極面對孩子的各種問題,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行為,找到適合的方式,方法來教育孩子,孩子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關鍵就是在於對其正確的引導,」壞「孩子也可以變成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