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隊轉業前的任正非
正當任正非高高興興從北京參加十二大回部隊時,就接到了中央軍委下發了《軍隊體制改革精簡整編方案》。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份方案要求基建工程兵集體轉業到國務院有關部門和所駐省、自治區、直轄市,也就是說基建工程兵這個兵種即將被取消了。
多年的亦兵亦工生活,讓任正非充滿了自豪感。當時,他的級別是技術副團職,相當於中校。這個團級幹部的職位對一個從軍者來說也不低了,有多少人能從一個兵爬到副團長的位子上,真是太不容易了,所以他很珍惜。
當時,遼陽化纖廠已經建好投入生產,無論是工作條件還是生活條件,都與籌建時有了很大的改變。任正非身上穿的軍裝是部隊發的、工資和生活津貼是部隊發的、吃的飯是部隊食堂燒的,他已經習慣了這種供給制的軍隊生活方式。而如今,他和戰友們只得脫掉身上的軍裝,轉業到地方工作,老實說他當時心裡有一萬個不舍,這也成了他一輩子的遺憾。
鐵打的軍營流水的兵,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1982年任正非只好隨著百萬大裁軍的隊伍,隨妻子從祖國的東北遼寧南下,轉業到南方的新興城市深圳的南油集團,分配在南油集團下的一家電子公司任副總經理。
好景不長。部隊的生活比較單純,而地方的工作卻充滿著複雜性,每天要面對形形色色的人,與他們交談、與他們相處、與他們工作或者做生意。好人當然是佔絕大多數,但難免有那麼幾個歪瓜裂棗,他會設下陷阱、坑你騙你,讓你痛不欲生。1987年,習慣於在基建工程兵部隊研究所與繪圖筆、繪圖紙和機械打交道的任正非在經營中,一不小心就被壞人騙走了200萬元公款。當時的200萬,至少相當於現在的2000萬元,這麼大的數目不僅受到公司的開除處理,而且被騙走的錢還得到時還上。
任正非回憶起那段灰色的日子臉上感到痛苦
意外的沉重打擊,讓任正非一時不知所措。他曾請求公司保留公職,被騙的錢可以逐月從工資中扣除,但沒被公司允許,單位裡的有很多人都認為他再也翻不了身了。隨後,妻子也跟他離了婚,這些無疑對他是雪上加霜。
沒有工資發,生活就失去了經濟來源,原來小日子還算過得不錯的任正非,一下就從天上掉到了地下,生活即刻陷入窘境。他上有老父老母,還要照顧身邊6個弟妹的生活,一家人無奈從一所大房子,租擠進一套小房子裡,甚至把陽臺改作廚房用。為了節省開支,他母親經常在菜市場收攤時,去撿菜販們扔在地上的黃菜葉,以維持最低的生活標準。逢年過節,母親到菜市場購買點死魚死蝦吃一下就算美味了。
窮則思變,當時已44歲的任正非無現成的路好走,便被逼上梁山踏上了創業的道路。那時,深圳工商局要求註冊公司最低也要有2萬元的資金。他便通過集資的方式,東借西湊籌集到2.1萬元錢,在困境中註冊成立了一個作坊式的公司。正如當年父親為他取名一樣,他給公司取名為「華為」,寓意「中華有為」,並甘願為中華的崛起而為之!1988年,他的作坊式小公司就在一所破舊的民宅中開業了。
任正非創辦的華為公司最早就誕生在這所破舊的民宅中
深圳最初是從一個小魚村演變成經濟特區,華為公司也是這樣轉型的。最初任正非中從香港進電話程控交換機交出售的,後來有了資金便開始自己生產。1991年9月,任正非租下了深圳寶安縣蠔業村工業大廈三樓作為研製程控交換機的場所,50多名年輕員工跟著他走進這棟破舊的廠房中,開始了他們充滿艱險和未知的創業之路。
任正非在洽談業務
任正非把整層樓分隔為單板、電源、總測、準備4個工段,外加庫房和廚房。他和工人們在機器的高溫下揮汗如雨夜以繼日地作業,設計製作電路板、話務臺、焊接的電路板,編寫軟體,調試、修改、再調試。在這繁忙的工作中,他格外認真仔細,幾乎每天都在現場檢查生產及開發進度、開會研究面臨的困難、分工協調解決各式各樣的難題。
早期的華為公司生產車間
每當遇到吃飯時間,為鼓勵大家的工作積極性,他就和公司其他領導在大排檔與員工聚餐,由他自掏腰包請大家吃飯。後來,華為公司總部搬到深圳市龍崗坂田華為工業園,任正非總算熬過了創業的艱苦歲月,並獲得了創業的初步成功。
華為集團公司總部大樓
有道是:失敗是成功之母。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任正非從被騙到艱辛創業的經歷,無疑是千千萬萬創業者的榜樣。若你也是創業者,或者你有獨特的經歷、感受,請寫下你的評論,或加個關注並轉發出去,為任總、為華為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