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汐若
巴爾扎克說: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於弱者是萬丈深淵。
天才不多,我們大多數人是普通人,所以,沒有人喜歡苦難,苦難於很多人來說就是萬丈深淵。
然而,有這樣一位女人,她叫吳勝明,生於1933年,在長達80多年的人生裡,卻經歷了無數次的苦難。這種苦難的挫傷力,有如山崩地裂,排山倒海般衝擊著她的生活。
讓吳勝明在生死邊緣苦苦掙扎的三次大挫傷是入獄,女兒自殺,出獄創業的被騙。
這些痛苦的經歷讓吳勝明的人生充滿了傳奇,也活成了傳奇。那麼,這三次經歷是怎樣的一個過程呢?她又是如何度過這些難關的呢?在《吳勝明自傳》這本書中都有詳細的記載。
同行舉報,上海「大姐大」入獄,被判死刑國家計劃經濟時代,市場管轄很嚴格。為了穩定物價平衡供需矛盾,國家嚴禁商人囤積居奇、投機倒把。而與之相對,商人若能弄到緊俏物資,就能獲得巨大利潤。
為了獲得巨大利潤,吳勝明鋌而走險,因為她認為,「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不走偏鋒,怎麼能掙大錢?
為了掙大錢,吳勝明通過打通各種渠道,倒賣500多萬元的布匹。而上海有個同行比她先賣這款布。當吳勝明的布匹一到,上海同行的布就沒有了市場。
當上海賣布同行找她商量,是不是可以吳勝明的布提升兩元,上海同行的布下降兩元時,吳勝明果斷拒絕,並且回復,沒有商量的餘地。
於是,這位上海同行就去工商局舉報她,說她走私。
警方通過對她仔細調查,搜集到了她投機倒把的相關證據,查封了她三個公司,沒收了她全部的財產。
53歲那年,吳勝明鋃鐺如獄,被判死刑,她一手創建的商業帝國,辛辛苦苦打拼的江山,土崩瓦解。
女兒自殺,精神支柱倒塌,決定自殺吳勝明得到女兒自殺去世是在女兒18歲生日那天,是監獄隊長告訴她的,監獄隊長告訴她,她女兒已經去世2年了,是在16歲生日那天自殺身亡的。
得知驚天噩耗,吳勝明當場暈了過去。
吳勝明在監獄裡苦苦煎熬,就是為了有一天和女兒團聚。當這唯一的精神支柱破滅了,她的人生忽然就沒有了意義。她當時只有一個念頭,追隨女兒而去,自殺。
她那天,偷偷的在縫紉機上取下一枚刀片,藏在衣兜裡,等晚上大家入睡了,就用刀片劃向自己手腕,等身上血流光了,就安安靜靜的追隨她的女兒而去。
但是,她的舉動被監獄隊長觀察到了,在收工時把她叫到辦公室,開導她:「吳勝明,你一定要扛過去,千萬別想著死。」並且,遞給她女兒的遺書。
她反覆的讀著女兒的遺書,熱淚盈眶,最終在監獄隊長的開導下,在女兒的遺願下,堅強的活了下來,當然,她衣兜裡的刀片也被監獄隊長給收走了。
那一年,吳勝明61歲。
重新創業,被騙百萬,站在烏雲底下問蒼天吳勝明出獄後,心裡一直裝著女兒的遺願:創建養老院。
有個叫張某的老闆找他合作一起種植葡萄,並且表示等葡萄園項目賺錢了,就一起建養老院,完成吳勝明的心願。
經過吳勝明反覆考察,信息核實,她決定和張某合作。
沒想到一個月後,張某突然消失了,並且捲走了吳勝明四次籌借的97萬元。
當吳勝明知道這一消息時,她覺得她的天塌下來了,她又回到了一無所有。
那天晚上,天下著大雨,她就站在烏雲底下問蒼天,那種悽慘的瞬間,刻骨銘心。她問自己,倒下,還是站起來,如果倒下,所有朋友對她的希望,幫助她的朋友,對她的期望,都倒下了。
她勸自己,既然生生死死的關,都過去了,為什麼創業這一關,過不去呢?我一定要堅強的站立起來。
那一年,吳勝明72歲,創業被騙百萬,刻骨銘心的痛之後,她又一次站了起來。
對於所經歷的這一切,吳勝明在序言中說,世上沒有救世主,也沒有人願意陪你走最艱難的路,只要希望和信念不倒,沒有人可以打倒我。
吳勝明就是用這樣一種信念」只要希望和信念不倒,沒有人可以打倒我」,一次又一次面對命運對她苦難的煎熬,而最終走向幸福的人生。
更難能可貴的是,《鳳凰涅槃:吳勝明自傳》這本傳記,是吳勝明本人用了兩年時間寫的。正是自己親身的經歷,很多細節之處都特別感人,讓人潸然淚下。
如果說《富蘭克林自傳》被認為是改變了無數人命運的「美國精神讀本」,影響了無數人循著他的成功路徑提升自己。
那麼,《鳳凰涅槃:吳勝明自傳》這本書將影響著無數人對於「苦難」的認識,對於「挫傷力」的認識,並且可以在她身上吸取到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就是,當「苦難」來了時,擦乾眼淚,鼓勵自己一定要走下去,哪怕是披荊斬棘。
本文為李汐若原創,歡迎關注。原創不易,請勿抄襲,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