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唯一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敬了一個標準軍禮~

2020-12-25 騰訊網

文末點個"在看",讓海滄君跟您不迷路

一次參軍,

一生光榮!

海滄抗美援朝老兵吳桂佑

獲頒抗美援朝紀念章

一個標準軍禮,70年不改

感動在場所有人~

12月22日,海滄區為轄區內唯一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吳桂佑舉行紀念章頒發儀式。

吳桂佑的孫子吳藝琪表示: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退役軍人關懷工作,專門為爺爺頒發紀念章,作為家屬我們倍感榮幸,深感意義重大。

我代表我們家感謝黨和政府,請相信我們一定會傳承和發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為了幸福生活努力奮鬥。

此情此景

令軍轉幹部出身的

東孚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吳奕欽

情不自禁賦詩一首:

破陣子 紀念抗美援朝七十周年

領袖定邦偉略,大軍跨越邊江。仗劍援朝凝碧血,鏖戰經年驅敵狂。威名激戰揚。

七秩時光飛逝,勿忘志士兒郎。聳立豐碑魂猶在,敢挽驚濤護國強。氣吞何慨慷!

吳桂佑

1932年出生(檔案記錄1929年出生),1951年3月於福建省建甌縣入伍,1957年8月25日從八五零七部隊復員。1951年,吳桂佑隨部隊出國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抗美援朝勝利回國後,吳桂佑繼續服役建設鷹廈鐵路。1957年復員後,他落戶在海滄區東孚鳳山。

七年部隊生涯中,吳桂佑從一名普通戰士、炮兵學員,成長為副班長。1951年,吳桂佑隨部隊出國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三年裡,吳桂佑參與到工程搶修,炮兵連等戰鬥中,無論條件多艱苦,他都勇敢作戰,堅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任務。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抗美援朝勝利回國後

吳桂佑繼續服役建設鷹廈鐵路

他積極學習混凝土工程知識

為鐵路建設做貢獻

鷹廈鐵路海堤段建設場景

1957年復員後

吳桂佑落戶在海滄區東孚鳳山

2010年拆遷居住在天竺花園

吳桂佑檔案

吳桂佑的檔案記載:

該同志政治立場堅定,不計較得失,任何環境中經得起考驗,工作積極能圓滿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任務,在完成任務中不怕困難,能吃苦,服從命令執行指示好。

這就是對他革命光榮的寫照!

吳桂佑一直珍藏著參加抗美援朝的兩枚紀念章:1951年入朝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贈的抗美援朝紀念章1953年勝利日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贈的「和平萬歲」抗美援朝紀念章

區人武部相關負責人深情講到:

獎章是老兵個人的榮譽,也是吳老家人的光榮,更是東孚鄉親和海滄人民的驕傲!作為新一代,我們要向吳桂佑老兵學習。學習他服從命令、聽黨指揮、勇往直前的堅定意志;敢打必勝、前僕後繼、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吃苦耐勞、連續作戰、攻堅克難的頑強作風;堅守信念、樂於平凡、無私奉獻的崇高品格。

抗美援朝的英雄壯舉,黨和人民不會忘記。吳桂佑老兵和並肩作戰的犧牲戰友,將永遠銘刻在民族復興的史冊上,浴血奮戰的偉大勝利將永遠銘刻在和平事業的史冊上。

向吳桂佑老兵致敬!

祝吳桂佑老兵幸福安康!

文案/編輯:方銳

資料:區人武部、東孚街道

校對:彭建文

轉載是動力 分享是美德

相關焦點

  • 光榮轉身,退伍老兵敬上最後一個軍禮
    戰友為他們戴上大紅花儀式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全體官兵肅然起敬,齊聲高唱中隊長宣讀了退役命令「光陰似箭,轉眼間我們這批老兵即將脫下這身心愛的橄欖綠……」即將退役的上士於佔勝走上臺前,代表全體老兵許下承諾
  • 敬上最後一個軍禮,退伍老兵向武警部隊旗告別
    114名胸掛光榮大紅花的退役老兵莊嚴地舉起右手,兩行熱淚奪眶而出,向武警部隊旗敬上最後一個標準的軍禮。禮畢,卸銜!退役老兵的右手遲遲未能放下,他瞪大雙眼注視著鮮豔的旗幟,想把這抹紅與綠永遠銘記心頭。退役老兵何顏明強忍住淚水說道:「當兵這5年來,從一名懵懂無知的社會青年逐漸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武警戰士,我學會了戰勝自我,學會了不斷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在未來的徵途中,我會用我在部隊學到的本領,繼續努力奮鬥、不忘初心、爭取再創輝煌!」「若有戰,召必回!」儀式上,全體退役老兵向軍旗宣誓的錚錚誓言,響徹整個營區。
  • 在天安門廣場,他們敬上最後一個軍禮!
    在天安門廣場,他們敬上最後一個軍禮! 又是一年退伍季 一批退伍老兵告別軍營 開啟新的人生…… 再敬一個軍禮!
  • 95歲老兵敬軍禮致謝!東沙街開展優撫對象和義務兵家屬慰問活動
    接到「八一慰問」時95歲老兵李光從輪椅上站起來敬了個軍禮感謝黨和政府對他的關心關愛每探訪一位老兵,街領導都詳細詢問老戰士的身體狀況在慰問95歲老兵李光時,街領導耐心詢問其近況,叮囑老人一定要照顧好身體,有什麼困難要跟街道反映,街道將盡全力幫助解決。李光聽後非常激動,從輪椅上突然站立起來,舉起右手敬起軍禮,感謝黨和政府對他的關心關愛。
  • 「我現在還能說朝鮮語」 江津珞璜鎮95歲抗美援朝老兵的「家國記憶...
    12月11日,今年已95歲高齡的抗美援朝老兵陳啟林正和村民們講述著自己當年從軍的故事,時不時還講起了幾句朝鮮語。老人耳聰目明,口齒清晰,回憶起過往崢嶸歲月神氣十足。陳啟林老人家住重慶市江津區珞璜鎮小嵐埡村,1949年12月30日,陳啟林積極響應號召,應徵入伍,1951年入朝作戰,在艱苦卓絕的戰鬥中,陳啟林做過通訊員、廚師、步兵,立下三等功。1955年4月退伍復原。
  • 微電影《老兵軍禮》原型主人公講述他們的故事的點滴
    他們是曾歷經戰火硝煙的錚錚男兒,他們是一個時代真正的見證者。他們是英雄,卻悄悄隱退在歲月中。他們的故事歷經滄桑,平凡而偉大。他是我們身邊一位熟悉的長者,是我們故事中的主人公。微電影《老兵軍禮》系列片根據盂縣老兵們戰爭年代經歷改編而成。微電影原型主人公講述他們的故事的點滴……微小中有偉大,平凡中有感動。在直接面對老兵、傾聽老兵心聲的過程中,也收穫了感動、創作激情和成就感。這幾部微電影是獻禮抗美援朝70周年暨抗戰勝利七十五周年的一份特殊禮物!
  • 最後一個軍禮獻給軍營,最後一聲珍重送別老兵
    12月6日,陸軍第80集團軍鐵拳勁旅退伍老兵帶著對軍營的眷戀和戰友的不舍,踏上返鄉歸程。他們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軍營,數載軍旅鑄就了他們忠誠奉獻、艱苦奮鬥、拼搏進取的軍人品質。來時,懵懂少年郎。走時,鐵血男兒漢。
  • 這位開國將軍在2015年閱兵式上一個標準的軍禮,感動了國人
    在這一天,我們舉行了罕見的以往每十年國慶舉行的閱兵儀式,基本上都會在09年、19年、29年這些年的國慶時候才舉行閱兵儀式,而在2015年9月3日這一天的閱兵儀式上我們向世界展現了我們的國力,在閱兵儀式上還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那就是為新中國做出貢獻的的將領的代表,在到了天安門那一刻向國人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這一幕感動了國人。這裡面就有一位張玉華的將軍。
  • 抗美援朝老戰士
    聽著老舊收音機裡循環播放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福建省閩侯籍老兵葉家如的思緒仿佛回到了70年前戰火紛飛的朝鮮,那兒有他不能忘卻的紀念和火紅的青春。1950年10月,中華英雄兒女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2030名福建省閩侯籍熱血青年報名參加志願軍,葉家如、周章鑾、周禎榮、楊學清、徐啟柱也在這批志願軍隊伍中,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他們拋頭顱、灑熱血,誓死捍衛祖國的尊嚴。
  • 我的抗美援朝|永葆革命本色的抗美援朝老兵徐振明
    這就是通化,解放戰爭中四保臨江的主戰場、三年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支前的功臣地區。它轄下的集安,繼丹東的大橋被炸後,成為抗美援朝運輸的唯一通道。作家志願者們說,連接中朝的鴨綠江大橋是火車橋。一部分志願軍戰士從橋上徒步過去。江面有幾座浮橋,都是架設在水裡,志願軍們踩著浮橋,淌著水過去。鐵路橋隨炸隨修,更多的人力、物資運輸、後勤保障,都是從浮橋過去的。
  • 赫山為80餘名抗美援朝老兵發放70周年紀念章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抗美援朝老兵趙德明的軍功章和一些老物件。赫山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為老兵趙德明戴上紀念章。……10月23日下午,在益陽市赫山區國富小區,赫山區退役軍人事務局一行人為抗美援朝老兵趙德明送上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並致以慰問。趙德明老人今年87歲,曾於1952年光榮入伍,次年赴朝參戰,先後在反擊119、堅守023等戰鬥中榮立二等功兩次,三等功一次。
  • 國防科大開學季,七旬老兵成網紅,網友:一個軍禮我已淚流滿面
    筆者沒有看到老人如何教育孫女的文章,其實也不需要看,也可以想像到,這位老兵平日裡是如何對孫女嚴格要求的。在國防科大門口,衛兵見到這位身穿舊軍服的老兵時,敬佩油然而生,刷地敬了一個軍禮,老人停下腳步,回敬了一個乾淨利落的軍禮!此時此刻,熱血在老人的胸腔裡激蕩,那些在軍營裡的燃燒歲月,一定如放電影一樣,在他的腦際回放吧?
  • 上甘嶺戰役老兵尋當年部隊終圓夢:我終於見到家人了
    王創舉一邊說著一邊敬軍禮。這時,鼻子裡插著氧氣管的94歲抗美援朝老兵趙永成在家人的攙扶下,從病床上坐起身,舉起了右手。此前一直說話含糊不清的他,使勁清了清嗓子,說:「我是連長!」病床上的趙永成老人雖然事情已過去一個多月,王創舉依舊難掩內心的激動,他對記者說,軍人的那種感情有時候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我們兩代軍人終於見面了,也算完成了老連長的心願。
  • 王楠一家人在家敬軍禮,丈夫郭斌與兒子姿勢標準,女兒有樣學樣
    不過,照片中的三個人都是背對著相機,並沒有露出正臉,他們的動作則是在敬軍禮。從照片上可以看到,王楠一家人正在觀看山東衛視的節目,電視中有兩人正穿著軍裝進行表演。可能是看到興起,郭斌與兒子、女兒不由自主地行起了軍禮。郭斌與兒子站在兩旁,父子二人站得筆直,敬軍禮的動作也非常標準。尤其是郭斌,左手還貼近褲子,看起來好像專門學過。
  • 湖北潛江消防突擊隊為退伍老兵送物資 老人行軍禮致謝
    「謝謝你們,我給你們敬個禮!」在潛江市金陵寺社區一居民樓裡,75歲程老爺子對著送來米麵的「119黨員突擊隊」消防指戰員行了個軍禮。   3月5日,潛江市消防救援大隊「119黨員突擊隊」在開展社區便民服務時,得知家住4樓的程忠華夫婦因上了年紀上下樓不便,加之疫情期間小區封控不便採買,便委託社區幫忙代勞。
  • 永康老兵建「抗美援朝」紀念公園
    10分鐘後,他就來到了位於該市華豐橋邊的"抗美援朝"紀念公園。"這裡的老展覽館有點小,不少展品都沒法陳列。"徐其林說,市裡正準備擴建,增加310平方米的展覽面積。  徐其林今年76歲,是一位曾入朝參戰的志願軍老兵。這些年來,他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抗美援朝"紀念公園的建設和管理上,不計報酬,不怕辛苦,樂此不疲。
  • 尋訪抗美援朝老兵|呂志斌:用生命保障前線軍需
    編者按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志願軍指戰員以堅定的革命意志、頑強的戰鬥作風和崇高的獻身精神,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為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新華日報、「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中國江蘇網·新江蘇與江蘇省軍區政治工作局、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聯合開展「尋訪抗美援朝老兵 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大型全媒體新聞行動,在全省範圍內尋訪健在的志願軍老戰士,聽他們講述當年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向不畏犧牲保家衛國的「最可愛的人」致敬!「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 退伍老兵路過老部隊下車敬禮
    鄭熙潤見狀詢問車主車主回答:這是他們曾經服役16年的老部隊今天出差路過這裡只想向曾經堅守的地方敬個軍禮哨兵了解情況後向退伍老兵敬了個標準軍禮老兵又向哨兵回禮雖是簡單的軍禮卻飽含哨兵對老兵的敬意老兵對曾經軍營的不舍
  • 只會說一句英文的志願軍老兵,卻俘虜了20多名俘虜兵!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的率領下,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由此拉開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序幕。當時的戰士很多人不會說英語,但是在我們採訪一位志願軍老兵時,他卻說:英語,我只會一句,卻很管用,只要一喊出來,對面的敵人就會乖乖舉手投降。
  • 老兵記憶——興國縣部分抗美援朝老兵的故事
    原標題:老兵記憶——興國縣部分抗美援朝老兵的故事   「當你早晨坐上第一輛電車駛向工廠的時候,當你扛著犁耙走向田野的時候,當你喝完一杯豆漿、提著書包走向學校的時候……請你認識到這是一種幸福吧。因為只有你認識到這是一種幸福,你才能更深刻地了解到我們的戰士在朝鮮奮不顧身的原因……」這是作家魏巍在《誰是最可愛的人》中寫的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