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冀州90後女大學生徐梓焱在家鄉田野上的創業夢

2020-12-17 河北新聞網

    她是一個剛剛從中央傳媒大學畢業的90後女大學生,她是一個人們眼中的「白富美」和「富二代」,她是一個投資2000萬元的農業開發科技公司的總經理。這看似不搭界的三者卻匯聚在了一個人身上,這個人就是衡水市冀州南午村鎮西古頭村的女孩徐梓焱。

    按下紅手印,15年的青春年華就要播撒在這裡

    1992年出生的徐梓焱,就讀於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2014年年初還沒畢業時,就開始考慮是就業還是創業的問題。她相繼到武漢、北京、唐山、衡水等地考察項目,考慮過做婚紗攝影,也想過做房地產投資一類。「從股市走向、國家政策、現代人的消費需求各個方面考量」,徐梓焱最後決定回家鄉創業。這其中當然也有家人的原因,母親希望女兒能留在身邊更放心,徐梓焱也認為有父親的指導與幫助,自己創業可以少走彎路。

    2014年4月,南午村鎮的谷王莊要大面積流轉土地,徐梓焱在父親徐懷新的支持下,流轉了1000畝土地,籤訂了15年的承包合同,投資2000萬元,成立了河北聚美康農業科技開發公司,開展種植養殖旅遊一體化循環大農業經營。提到當時籤合同,徐梓焱笑笑說:「當我按下紅手印時,心裡就在想,15年啊,我最美麗的青春年華,就要和這塊土地綁到一起了。」

    當年春天,徐梓焱在流轉的土地上全部種植了白蠟、楊樹,其間套種玉米900畝,買了3臺大型拖拉機,一輛雙排汽車。她說,這期間出現了一些小問題:由於人工施肥不恰當,使玉米減產;收玉米後,又由於儲存不當,出現部分黴變。同時,徐梓焱還建設了標準化的養殖區,養殖狐貉貂。一開始引入水貂後,水貂出現了厭食、拉肚子的症狀,後來,她按照水貂原有的生活習慣改造了舍區,將原來餵食衡水湖的魚改為餵食海魚,再與雞架、鴨肝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使狐貉貂吸收足夠的蛋白質等營養,解決了這一問題。目前,徐梓焱共養殖737隻狐貉、780隻水貂。

    「富二代」成為「創二代」,才能實現人生價值

    在很多人眼裡,徐梓焱屬於那種「白富美」、「富二代」,長相端莊俊秀,可謂楚楚動人,父親經營著大小三家企業,資產幾千萬元,自己不用創業也能過上富足的日子。在被問到她小小年紀為啥偏偏要創業時,徐梓焱說可能是遺傳了父親的基因。

    對於父親為自己出資2000萬元創業的事情,徐梓焱認為父親對自己最大的幫助並不是錢,而是創業的品質以及寶貴的精神財富。「父親不是我的靠山,但他是我的偶像!『富二代』成為『創二代』,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提起父親徐懷新,徐梓焱的幸福與驕傲溢於言表。

    「就算沒有父親的資金支持,我還是會自主創業的,只不過起步會慢一些。但肯定還是要自己做些事情!」徐梓焱說自己是射手座,不喜拘束,喜好自由。

相關焦點

  • 衡水市90後女大學生變身軍營最美「話務員」
    衡水市90後女大學生變身軍營最美「話務員」 ——衡水學院學生公培鳳的軍旅生活本報記者 夏曉婷公培鳳今年24歲,是一名90後,在河北省軍區服役兩年。與老師和同學們告別後,公培鳳踏上奔赴部隊的徵途,穿上了魂牽夢繞的綠色軍裝。從幽靜平和、張揚個性的大學校園到操槍弄炮、「直線加方塊」的綠色軍營,巨大的現實落差讓公培鳳有點措手不及。新兵訓練初期,三公裡、緊急集合、衛生救護等軍事科目訓練中,公培鳳好幾項名次排到了最後。「300米的跑道,3圈跑下來累得我氣喘籲籲,感覺都虛脫了,緊接著就開始掉隊。」
  • 懷化90後女大學生返鄉創業,把青春種在桃園裡
    在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有這樣一位女大學生,她放棄對口專業輾轉返鄉,不畏艱難、受盡冷眼,種下幾片桃林。她每日奔波於山頭田間,日曬雨淋、風吹雨打,睡在田間的簡陋板房裡。
  • 在希望的田野上 杭州臨安這場論壇喚醒返鄉青年綠色創業夢
    在「黨建領航、共話夢想」2019清涼峰鄉村振興青年創業創新論壇活動上,臨安區委組織部、區團委、鎮黨委政府等負責人和100多位回鄉大學生、返鄉農民工、退伍軍人等返鄉創業青年,齊聚在秋天的田野中,共話返鄉創業。臨安區清涼峰鎮位於浙皖兩省交界之地,是臨安的西大門,也是「浙西門戶」。
  • 衡水市第十三中學與冀州中學比較不分上下
    衡水市第十三中學,近年來教學質量突飛猛進,在衡水市教育體系中實屬第三梯隊。衡中系列、二中系列,十三中緊追其後,第十三中學和下面縣城的省示範性高中相比較,哪幾所學校更強呢?如果拿十三中學和冀州中學相比,其錄取分數線不差上下,分數線是差不多的。
  • 把青春的詩行寫在田野上———記回鄉創業的大學生侯鵬華
    有人稱他為回鄉創業的大學生,有人稱他為后稷故裡的「豬司令」。還有人說他是有知識、有能力的新一代農民。他,沉默寡言,不善言談,但談起創辦的家庭農場和創業經歷,以及科學化的豬場管理,卻總是頭頭是道。情系家鄉黃土地出生在農村的人,自然對農村有著不一樣的感情。侯鵬華正是一個熱愛農村、熱愛農民、熱愛這片黃土地的青年。從侯鵬華記事起,他的父母就在這片土地上辛勤地耕耘。他們在耕田種糧的同時,辦過磚瓦廠、辦過養豬場、管理過蘋果園,常常是早迎朝霞,晚送斜陽,不畏驕陽酷暑,不懼雨雪風霜。
  • 衡水市最具發展潛力的縣,不是冀州,不是安平,而是這個縣
    衡水市是河北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位於河北省東南部。大家最熟悉的便是衡中、衡水老白乾、衡水湖。那麼您知道衡水市最具潛力的是哪個縣嗎?衡水市所轄共12個縣、市、區。冀州歷史悠久,上古時期,黃帝劃野分州,冀為"九州之一",大禹治水後,重新劃分九州,冀為"九州之首"。河北的簡稱"冀"就源於此。冀州是傳統的種植基地,土地肥沃,重工業少,經濟相對落後,依託距離衡水市較近優越的地理位置,逐步發展輕工業。饒陽縣地處河北省東南部,以長安君封饒而得名。
  • 台州80後女大學生創業:穩紮穩打 摸索前行
    浙江在線08月10日訊一直以來,台州民營經濟發達,創業氛圍濃厚,吸引著眾多有志青年。近幾年,在台州,一批80後女大學生也紛紛踏入創業浪潮,並交出漂亮答卷。天台種糧大戶楊嬌陽、創辦眼鏡零售服務公司的鮑丹月、在路橋創辦財務管理公司的阮雙雙等,都曾經是台州女大學生的創業代表。  這一群體,受到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
  • 陝北「90後」女大學生回鄉賣特產,幫杏農增收20多萬元
    原標題「90後」女孩大學畢業返鄉賣特產:幫扶鄉親施展理想不後悔「這片土地養育過我,我也想帶給他點什麼。」康煥說,對於自己的選擇,她從來不曾後悔。對於年輕人而言,家鄉同樣可以成為施展理想抱負的沃土。康煥出生在榆林市清澗縣馮家溝村的一戶普通的家庭,大學畢業後,她毅然選擇回鄉創業,在短短的幾年內,通過電商平臺,幫助杏農增收20多萬元,在今年,更是擔任了村支部書記,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 浙商大學生休學一年回鄉創辦家教中介機構 實現創業夢
    問及為何選擇教育行業進行創業時,高炬焰認為,經濟越發展,教育行業機會就越多,創業更容易立腳。他想做類似淘寶網的O2O教育平臺,為教員、教育機構以及學生、家長搭建在線平臺。  「恰好學校有鼓勵休學創業的彈性學制,大一結束後就決定休學創業。」高炬焰說,經過反覆對比考慮,他最終選擇回情況更熟悉的家鄉成都創業。
  • 《浙江省90後大學生創業狀況調查報告》出爐
    4月19日,《浙江省90後大學生創業狀況調查報告》在中國首屆新媒體創業大賽校園選拔賽浙江工商大學賽點首度對外發布。報告顯示,已在自主創業的大學生佔受訪者的26.67%,超過90%的受訪大學生有創業衝動,這一數據遠高於去年調查機構提供的70%多的數字。
  • 劉張豪:90後大學生村官的寵物創業夢
    如東縣岔河鎮玉林村90後大學生村官劉張豪瞅準了「寵物」商機,憑藉著對電商環境的敏銳察覺,創辦了「八旗愛寵」。      今年29歲的劉張豪,是如東縣岔河鎮玉林村黨總支副書記。2014年,劉張豪初到玉林村工作的時候,發現村裡寵物犬、孔雀、鴿子、兔子等傳統養殖業比較多。村民甄燕是當地的養殖大戶,家中養了30多條寵物犬。
  • 「在希望的田野上」鄉村振興報告團走進重慶文理學院 6位報告人被...
    華龍網記者李文科 攝  重慶日報訊 (記者慄園園)4月3日,「在希望的田野上」鄉村振興報告團成員,走進位於永川區的重慶文理學院,為該區800餘名青年幹部、高校學子作了一場精彩的報告。  報告會結束後,6位報告人與永川區青年代表以及文理學院學生代表開展座談。針對參加「三下鄉」活動前期需要做些什麼準備、創新農業合作社運行機制、吸引人才返鄉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和交流。
  • 衡水市未來最吃香的區縣,冀州、安平無緣,你覺得是哪裡?
    衡水市,不僅是京津重要的農副產品加工供應基地,同時還是環渤海經濟圈和首都經濟圈的「1+9+3」計劃京南區,而且還設立了衡水經濟開發區,未來發展會更加迅猛,如果說衡水市管轄的區縣(市)中,哪個區縣未來最吃香呢?衡水市未來最吃香的區縣,我認為不是冀州區,也不是安平縣,而是深州市。
  • 三臺:90後大學生夫妻返鄉創業,「以雞之力」譜寫濃濃家鄉情
    何欣懿、李康寧,這對90後夫妻。作為土生土長的三臺人,這些年不管走到哪兒,故鄉和故鄉人總讓他們魂牽夢縈。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的號角吹響,「回鄉創業、回饋故裡」的想法便開始在他們心中萌芽。「一開始,資金有困難,技術上缺口也很大。」何欣懿說:「但是既然下定了決心要幹出一番事業,我們也絕不退縮!」夫妻倆經過一番努力,在政府的支持下,資金得到解決,並且還打通了通往養殖基地的道路,把水電等基礎設施接到養殖基地門口。同時,夫妻倆還通過去有經驗的雞場實地學習養殖技術、鑽研養殖類書籍、請教當地獸醫等一系列方法來攻克了技術難題。發展養雞產業致富,不忘帶動鄉親增收。
  • 陳濤:在希望的田野上起航
    大學畢業的他,放棄大城市的優厚待遇,毅然回到家鄉發展養殖業。面對親人的不理解、創業的艱辛,他始終堅守初心,默默奮鬥,他堅信, 家鄉這片希望的田野大有作為。順河鎮陳濤的創業故事耐人尋味。2018年,已經在外工作四年的陳濤決定利用自己大學所學的專業知識回家創業,發展養殖。那一年,他才26歲。年輕的陳濤在老人小孩居多的村子裡顯得有些突兀,父母、親友都反對他回家發展。陳濤:剛回來很多事都要親力親為,生活條件比外面也要艱苦很多,這就是家裡不理解的原因。
  • 希望的田野上「新農人」:用科技播種「開心農場」
    新華社發80後小夥放棄白領工作,紮根農村種植蔬菜、水稻;90後姑娘大學畢業後回歸農村,建起了家庭農場……在中國農村,活躍著一批80後、90後年輕人,他們帶著夢想、激情回歸田園,又利用所學知識闖出一條和父輩不同的農業之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現代職業農民。
  • 90後回鄉創業做棕墊
    90後回鄉創業做棕墊 12月3日,王英在編制棕床墊的機器上裝棕線團。     25歲的王英是江安縣留耕鎮四重村人,2011年從職業學院畢業後,懷揣著創業夢的她,2015年回到家鄉,和父母親一起創業,招聘村民採用當地盛產的棕櫚樹葉為原材料編制山棕床墊,年收入達40餘萬元。 王承偉 攝(視覺四川)
  • 95後女大學生路璐開「自拍館」創業,月入萬元_大學生創業
    95後女大學生路璐開「自拍館」創業,月入萬元_大學生創業 創業第一步網2017-07-25 14:12:05 閱讀(735)
  • 開化:硬核舉措招引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
    近年來,開化縣聚焦大學生這一極有活力的群體,相繼出臺一攬子招引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的新政策、新舉措,積極為開化籍大學生回鄉打開路徑、拓寬渠道、搭建舞臺,讓大學生在反哺家鄉中見證青春、接續奮鬥、實現夢想。「搭平臺」優化人才生態今年是90後青年汪小山回開化創業的第5個年頭。2015年,大學畢業後,汪小山回到家鄉,創辦開化縣山溪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政府的幫扶讓我們堅定了創業信心。」
  • 創業不分年齡 看看這些50、70、80、90後……
    11月9日,距離第二屆創業大賽報名已經過去10天了,參賽者從50後的大爺到90後的在校大學生,他們放棄退休閒暇的生活、他們放棄高薪職位、他們放棄玩樂的生活,他們努力實現同一個夢想——「創業夢」。  方便的充電車棚  90後女大學生傾心3D列印 巧克力列印店今年要開5家  威海熊印加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3D列印行業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