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稱他為回鄉創業的大學生,有人稱他為后稷故裡的「豬司令」。還有人說他是有知識、有能力的新一代農民。
他,沉默寡言,不善言談,但談起創辦的家庭農場和創業經歷,以及科學化的豬場管理,卻總是頭頭是道。
他就是稷山澤豐園家庭農場總經理侯鵬華。
情系家鄉黃土地
出生在農村的人,自然對農村有著不一樣的感情。侯鵬華正是一個熱愛農村、熱愛農民、熱愛這片黃土地的青年。
從侯鵬華記事起,他的父母就在這片土地上辛勤地耕耘。他們在耕田種糧的同時,辦過磚瓦廠、辦過養豬場、管理過蘋果園,常常是早迎朝霞,晚送斜陽,不畏驕陽酷暑,不懼雨雪風霜。他們不怕失敗、敢為人先、科學種田、科學管理的思想和行動,更是深深地影響了侯鵬華,也在他幼小的心靈裡播下了不怕吃苦、迎難而上的種子。
在初中及高中求學期間,侯鵬華也利用假期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農活,對神奇的黃土地也產生了深深的迷戀之情。高考時,他毅然地在高考志願書上填報了瀋陽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專業,並被順利錄取,實現了自己的第一個夢想。
爭做時代新農民
大學畢業後,侯鵬華先後在瀋陽恆泰和廣西楊翔種豬場等企業實習,熟練掌握了採精、配種、保育等全流程實際操作技術。他所學的知識也得到了更好的鞏固,實踐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是雄鷹總想凌空而行,展翅藍天。侯鵬華想自己創業,他思念家鄉、眷戀家鄉的黃土地,立志做一名新型職業農民。2015年,他毅然辭職,回鄉創業,準備實現自己的第二個夢想——建立一個種養結合的家庭農場。
在家人的幫助支持下,經過多次考察和反覆論證,侯鵬華多方籌資350萬餘元,於2016年3月啟動建設澤豐園家庭農場。農場建設初期,他就對豬舍建設高標準要求,按照批次化、自動化、數位化的管理理念,採用自動料線、自動飲水的餵食措施,並配有空氣能地暖、風機水簾,在溫度控制上實現了恆溫調控。
為確保豬舍乾淨整潔,他設計建設了400立方米的沼氣池和1500立方米的化糞池,實現了沼糞綜合利用。在農田管理上,他購置了拖拉機、播種機、自走式打藥機等全鏈條機械,初步實現了「金扁擔」的目標。目前,該農場已形成了「租地種糧—產糧餵豬—豬糞下田」的「低成本、低汙染、高品質、高效益、可循環、可持續」的種養結合經濟模式。
經過4年努力,今年上半年已初步建成一座佔地16畝的現代化、自動化養豬場,並流轉承包了150多畝土地,達到了存欄70頭母豬、1000頭育肥豬、年產玉米100噸、小麥80噸的運行規模。
帶動鄉親共致富
侯鵬華深深知道,一個企業要發展,必須要掌握核心技術,必須要有科學發展的理念。
侯鵬華的澤豐園農場堅持「綠色·生態·高效·循環」的經營理念,不斷探索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實行種田科學化、澆水節能化、打藥機械化、養殖自動化的管理辦法。他還利用自身專業優勢,在非瘟防控上探索和創新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再發展模式。目前,該農場正在進行改造擴建,今年年底將達到「存欄150頭母豬+年出欄3500頭育肥豬+200畝農田+6輛農用機械」的規模。
在經營好自己農場的同時,侯鵬華一直沒有忘記鄉親們。如今,在他的帶動下,15家農戶依靠農場增收致富。
據了解,未來5年,澤豐園農場將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力爭2025年形成「存欄400頭母豬+年出欄3500頭育肥豬+年出欄6000頭小豬+500畝農田+10輛農用機械」的規模,為周邊100餘家農戶提供機械服務,帶動更多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侯鵬華一直行走在追夢的路上,他把青春的詩行寫在了希望的田野上。(蘇國榜)
【來源:運城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