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綠色田野上書寫青春答卷——幾位「新農民」的返鄉創業故事

2020-12-25 新華社

新華社太原5月18日電題:在綠色田野上書寫青春答卷——幾位「新農民」的返鄉創業故事

新華社記者陳忠華、王皓

在山西晉中有一個「青年農民聯合會」,一群30歲上下的「新農民」,告別「海歸」、設計師和教師等身份,一頭扎進黃土高原,用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奮鬥姿態,在綠色田野上書寫著青春答卷。

(小標題)村裡來了「新農民」:從「海歸小資」到「核桃社長」

從穿梭於高樓大廈間的「海歸小資」,到奔波在田間地頭的「核桃社長」,再到策劃成立「晉中市青年農民聯合會」,33歲的程子昂在「新農民」的路上走得愈加自信。

程子昂是晉中市榆次區人,2011年留學歸來,先後在太原幾家公司任職,過著衣食無憂的「小資」生活。此時,父親在當地杜堡村搞起了林果豐種養專業合作社,經營起一大片核桃園。

「農民不愁種,就怕賣不出好價錢。」程子昂發現,營銷對傳統農民來說是個「短板」,但卻是年輕人的優勢。

從2014年開始,返鄉的程子昂一頭扎進了核桃園。從一個農業「小白」成長為「核桃社長」,在這條路上,他沒少吃苦頭。「剛回來時血氣方剛,但缺乏對農業知識的了解,在推廣和銷售過程中常吃『閉門羹』。」

為了突破難關,程子昂每天泡在村裡,向父親和有經驗的村民請教。當地政府和機構舉辦的農業培訓,他更是一場不落地去學習。

經過幾年攻關,合作社的核桃平均畝產超過300公斤。目前,程子昂的合作社已在晉中9個縣區建了示範園,推廣種植核桃6萬餘畝。 

一路走來,程子昂結識了不少回鄉創業的小夥伴,他們有家裝設計師、有酒店經理,也有學校老師。2018年8月,「晉中市青年農民聯合會」正式成立,程子昂擔任會長。有了這個平臺,這群「新農民」經常聚在一起,交流思想,共商「農事」,在田園上的根扎得更深了。

(小標題)「新農民」的新玩法:從「熱帶果園」到「魚菜共生」

在距離程子昂的合作社不遠處的楊梁村,一座火龍果種植園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採摘。園子的主人叫李富春,畢業於中國礦業大學。

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學建築工程的「80後」,能在黃土高坡上種出香甜可口的熱帶水果。

2005年大學畢業後,李富春在廣東做建築裝飾設計師。他發現許多熱帶水果品質非常好,但一經長途運輸口感就「打了折扣」。發現了其中的商機,李富春便利用閒暇時間去參觀熱帶果園。

2014年,經過詳細規劃後,李富春在老家榆次開始研究火龍果種植。經過兩年悉心培育,李富春的火龍果初次上市,就為他帶來40萬元的收入。到2018年,他的果園超過30畝,有1萬多名遊客前來採摘,「每一茬新果子都被一搶而空」。

不少農戶慕名前來,在李富春的指導下,山西各地已經建立了26家火龍果基地。隨後,他又培育出了芒果、檸檬等多種水果,園子變成了琳琅滿目的「熱帶果園」。

李富春種出了熱帶水果,而幾公裡之外,從西安科技大學畢業的周磊和妻子李麗麗,利用所學專業優勢,建起溫室大棚,搞起了「魚菜共生」循環生態農業。

「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是這一模式的核心「賣點」,用養魚的水種菜,魚進食排洩後,由微生物分解並提供養分,蔬菜吸收養分並淨化水體。「實驗完全從零開始,比如魚和菜的配比,就經歷了多次試驗,失敗了再重來,直到成功。」周磊說。

2017年,周磊的「魚菜共生」模式實驗養殖鱸魚4000斤、蔬菜3萬斤。2018年養殖的4000條新品種銀鱈魚也已預訂出去。目前,不少農戶來周磊的基地參觀學習,他也開始走出去,為更多的「魚菜共生」基地服務。

(小標題)圓夢在廣闊田園:有情懷,更需要汗水與奮鬥

這幾天,程子昂和青年農民聯合會的會員們正忙著他們的休閒農業觀光項目,讓更多都市人實現他們的田園夢想。

從英語老師轉型為農業技術培訓師,剛滿30歲的馬淵傑和小夥伴成立了設施農業技術團隊,活躍在田間地頭,幫助更多農戶種出高品質的果蔬;

辭去酒店經理,郝衛芳和丈夫張小軍一起回到農村,科學種植與創意營銷「雙管齊下」,把家鄉的富硒黑小米推向大江南北;

從南下打工到回鄉創業,盧飛飛邊學邊幹,痴心鑽研雙孢菇種植技術,克服資金、技術等重重困難,立志創出新模式,帶領鄉親們致富……

如今,「晉中市青年農民聯合會」已有60多名會員,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新農民」加入進來。

「這些充滿活力的『新農民』,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幫著農民賺,正在成長為助推鄉村振興的生力軍。」晉中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武建林說。(完)

相關焦點

  • 在希望的田野上 杭州臨安這場論壇喚醒返鄉青年綠色創業夢
    在「黨建領航、共話夢想」2019清涼峰鄉村振興青年創業創新論壇活動上,臨安區委組織部、區團委、鎮黨委政府等負責人和100多位回鄉大學生、返鄉農民工、退伍軍人等返鄉創業青年,齊聚在秋天的田野中,共話返鄉創業。臨安區清涼峰鎮位於浙皖兩省交界之地,是臨安的西大門,也是「浙西門戶」。
  • 把青春的詩行寫在田野上———記回鄉創業的大學生侯鵬華
    有人稱他為回鄉創業的大學生,有人稱他為后稷故裡的「豬司令」。還有人說他是有知識、有能力的新一代農民。他,沉默寡言,不善言談,但談起創辦的家庭農場和創業經歷,以及科學化的豬場管理,卻總是頭頭是道。爭做時代新農民大學畢業後,侯鵬華先後在瀋陽恆泰和廣西楊翔種豬場等企業實習,熟練掌握了採精、配種、保育等全流程實際操作技術。他所學的知識也得到了更好的鞏固,實踐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是雄鷹總想凌空而行,展翅藍天。
  • 自貢美女「農場主」返鄉創業 要讓更多人吃上綠色蔬菜
    陽光夢想  打造休閒觀光生態園  今年30歲的鐘玉淋出生在4月,2015年4月在為創辦的家庭農場註冊時,她用了「四月陽光」這個名字,「希望更多自貢人能吃上我們種植的綠色蔬菜,四月陽光能給大家帶去更健康的生活。」  早在2014年底,鍾玉淋就開始籌備返鄉創業。
  • 嶽陽華容縣:返鄉農民圓了創業夢
    嶽陽華容縣:返鄉農民圓了創業夢時間:2019-08-12 08:46       來源:華容縣人社局    「有了這10萬塊錢的啟動資金,我的柑橘種植規模就能繼續擴大,提高收入就有希望了」    近日,禹山鎮青山村村民趙壽山拿到了縣郵政儲蓄銀行發放的10萬元返鄉創業無息貸款,他是華容縣支持返鄉農民工創業政策的收益者之一
  • 海南十名返鄉大學生分享助力鄉村振興的創業故事
    12月17日,全省產業扶貧工作推進會暨百鎮千村建設、大學生農村創業現場會在瓊海舉行。會議指出,我省鼓勵支持大學生農村創業,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本版選登我省10名返鄉大學生創業事跡,號召更多青年紮根農村,助力鄉村振興。
  • 鼓勵大學生返鄉創業 我們能做什麼
    他們掌握的知識較為豐富,具備新時代網際網路思維,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強。  然而,大學生返鄉創業過程中依舊存在著不少問題,例如大學就讀專業與農村就業需求不匹配、難以融入鄉村的「圈子」、找不準定位等。如何進一步鼓勵大學畢業生返鄉創業,參與鄉村振興,成了今年省兩會不少代表和委員的討論焦點。
  • 新時代農民返鄉創業探索出立體生態種養模式 稻花香裡蛙聲鳴 生態...
    在天津市津南區北閘口鎮北義新莊村,稻田裡沉甸甸的稻穗渲染著豐收的光景,耳邊傳來陣陣蛙聲,南宋辛棄疾詞中的場景,如今成了不少新時代農民創業故事的寫照。天津市部分涉農區發展「水稻+」立體生態種養模式,通過農業合作社的形式,帶領當地農民在稻田裡實施養殖致富。
  • 271戶農民返鄉的背後
    像邵國峰一樣,春曉街道三山村這個戶籍人口6901人的海邊鄉村,近三年間有271戶農民從城區或其他城市返回村裡建房居住、創業,青年農民返鄉創業勢頭越來越猛,鄉村活力如潮水般澎湃湧動。「從北侖城區開車到村裡只需半小時,環境優美『顏值高』,創業成本較低,這是我返鄉創業的主要原因。」
  • 鄉村振興好青年|李國敬:碩士研究生返鄉創業 本土人才點燃青春新希望
    為引導鄉村「好青年」發揮典型帶動作用,激發廣大青年群體紮根農村服務發展的熱情,鼓勵廣大青年返鄉創業,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共青團廣饒縣委推出《鄉村振興好青年》專題報導,走近鄉村創業青年,聆聽他們的創業故事,感受他們的創業之路,弘揚他們的創業精神,將鄉村「好青年」產業發展聯盟作用積極發揮,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 [人民日報]澄邁「城歸」大學生返鄉創業
    「咖啡女神」潘少丹辭職返鄉,白手起家設立Tao Cafe咖啡店,又興建綜合健身館,資產數百萬元;「地瓜大王」王文克不當白領當「新農民」,把橋頭鎮綠色富硒地瓜打造成「地瓜中的勞斯萊斯」,一斤賣到26元;回鄉投資黃牛養殖的「80後」小夥兒李傳炳,養殖100多頭黃牛,年利潤約50
  • 河南省2020年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園區、 示範項目和返鄉下鄉創業...
    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實施意見》(豫政辦〔2016〕135號)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河南省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縣評審認定辦法(試行)等三個辦法的通知》(豫政辦〔2017〕25號)規定,省推進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審定,現將2020
  • 2019年全國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博覽會在南京舉行
    11月19日,由農業農村部、中央網信辦和江蘇省政府共同主辦的2019年全國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博覽會在南京舉行。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出席主論壇並作主旨演講,省委副書記、省長吳政隆在主論壇上致辭。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餘欣榮主持主論壇。
  • 農民創業: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新力量
    當前脫貧攻堅呈現哪些新特點,還有哪些難啃的「硬骨頭」?本版特約請專家撰寫文章,提出細化建議。 全文速讀—— ●鄉村振興戰略持續實施推進,新時代農民正在就業創業中實現轉型,農民企業家不斷湧現,「全國2.8億農民工進城打工,700萬人到農村創業創新,並且還在快速增加」。
  • CCTV《創響中國》鼎力支持返鄉創業,助力新農村蓬勃發展
    2015年上半年連續4個月,國務院頒布了5份文件,鼓舞大學生和農民工返鄉創業。2016年6月,國務院再發紅利,對返鄉創業的大學生和農民工提供低息貸款補助。黨中央不斷釋放支持創新創業的政策利好,在頂層設計和國家戰略層面,給了返鄉創業者充份的政策扶持。
  • 鄉村振興好青年|韓軍:從綠色軍營走向綠色農場 用行動譜寫赤子之歌
    為引導鄉村「好青年」發揮典型帶動作用,激發廣大青年群體紮根農村服務發展的熱情,鼓勵廣大青年返鄉創業,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共青團廣饒縣委推出《鄉村振興好青年》專題報導,走近鄉村創業青年,聆聽他們的創業故事,感受他們的創業之路,弘揚他們的創業精神,將鄉村「好青年」產業發展聯盟作用積極發揮,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 鄉村振興好青年|韓軍:從綠色軍營走向綠色農場 用行動譜寫赤子之歌
    為引導鄉村「好青年」發揮典型帶動作用,激發廣大青年群體紮根農村服務發展的熱情,鼓勵廣大青年返鄉創業,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共青團廣饒縣委推出《鄉村振興好青年》專題報導,走近鄉村創業青年,聆聽他們的創業故事,感受他們的創業之路,弘揚他們的創業精神,將鄉村「好青年」產業發展聯盟作用積極發揮,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 河南省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縣和返鄉下鄉創業助力脫貧攻堅優秀項目...
    &nbsp&nbsp&nbsp&nbsp河南省推進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nbsp&nbsp&nbsp&nbsp河南省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縣和返鄉下鄉創業&nbsp&
  • 在希望的田野上——臺灣農民大陸創業記
    在希望的田野上——臺灣農民大陸創業記 2009-05-12 13:45     來源:新華社     編輯:張方翼  「我先民仍冒險而進,剪除荊棘,備嘗辛苦,以闢田疇,成都聚,為子孫百年大計者,其功業豈可泯哉!」
  • 洹畔民生丨鼓勵返鄉人員敢創業爭創業
    該基地由返鄉農民郭先魚於2013年和其女兒呂淑玲、女婿申長運創辦,項目總投資4000萬元,佔地100公頃,是以種植優質薄皮核桃樹和蘋果樹為主,集種植、養殖、林果採摘、觀光休閒、住宿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園。    郭先魚常年在山西做生意。隨著年齡的增長,年過半百的她有了返鄉創業的念頭。恰在此時,林州市出臺了一系列關於發展坡地經濟的優惠政策。
  • 適合農民返鄉創業的3個項目,投資小利潤大,農民為啥無動於衷?
    導語:適合農民返鄉創業的3個項目,投資小利潤大,農民為啥無動於衷?隨著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農民如今也變得越來越好了,比起城市來說,農村的創業項目也有很多,就在近年來,也有很多的年輕人學業有成之後也開始走上了返鄉創業的道路,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帶動家鄉的農民一起賺錢,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其實對於農民來說,還有很多的創業項目都適合做,投資小利潤大,就比如下面這3大項目,可是一直以來農民明知有這個行業,卻一直無動於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