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大學生歐全:把「論文」寫在家鄉的熱土上

2020-08-28 冷月無聲照萬年

記者 周瑞華 通訊員 吳婭萍 實習生 黃妍嘉

「到了,這是我們鎮回鄉創業的大學生歐全的葡萄園。」7月30日,冒著炎炎烈日,衡南縣三塘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肖功利帶著記者來到大廣村,走過雜草叢生的機耕道,進入被防護網「嚴密保護」的果園裡。



彎下腰才能看到的葡萄,特別甜

這個葡萄園有點不太一樣:葡萄藤的整體高度僅及人的肩部,一眼望去,大棚內是一片綠油油的葡萄葉和藤:「葡萄呢?」

「葡萄在架子下面,要彎下腰才能看到!」一個年輕聲音傳了過來。彎腰一看,嚯!果然另有乾坤。只見葡萄架下一串串紫黑的葡萄隨風搖曳,距離泥土不過一尺。葡萄園見得多了,這麼矮的,記者還是第一次見到。隨手摘下一顆葡萄品嘗,好甜!像蜜一樣。葡萄的芬芳和泥土的芳香交織在一起,令人心曠神怡。



這時,歐全過來了,曬得黝黑的臉上掛著豆大的汗珠,帶著淳樸的笑容,說:「這種葡萄是特地從廣西引進的,它比較矮,味道很甜,抗風能力比較強,在本地種還蠻合適種的。」

歐全還沒說幾句,就聽見有人喊買葡萄,請他過去計量收款。歐全像一陣風一樣跑過去了。

農大畢業回鄉,續寫「論文」

2013年,歐全從湖南農業大學園藝專業畢業後,前往廣州一家農技公司擔任技術員。兩年後,他毅然辭職。他說:「我覺得打工不太自由,一切按部就班,種什麼都按固定的程序。我喜歡農村,喜歡研究種什麼東西更好,所以就回村了。」

因為大學的專業與農有關,歐全回村馬上大展拳腳,搞水果種植,同時種大棚西瓜維持果園開支。幾年過去,果樹都掛果了,他涉足的範圍也廣了:葡萄20畝,無花果和奈李各有五、六畝,草莓有4畝;田腳地尾則種了少量西瓜、香瓜、蜜柚、柑橘等,一方面自家品嘗,一方面做些研究。此外,他與人合夥在山上開了蜂場,有50多箱蜜蜂。閒下來時,他還自己搞醡菜加工。醡菜是由豆角、刀豆、蘿蔔、茄子、黃瓜皮、豆豉、生薑、辣椒等各類蔬菜醃製成的醃菜,這種土特產在網上很受顧客歡迎。

面對採訪,歐全很謙虛:「我搞的名堂不少,現在還談不上成功。但是,對種植業我越來越有心得了,感覺很踏實。」

歐全跟泥土打交道,開始村民不理解,懷疑他能不能吃得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苦。畢竟他是村裡為數不多考上了一本的大學生。他說:「農村的條件是差點,天天呆在果園裡,蟲子和蛇都很常見,蚊子就更多。但父母非常支持,我也有信心把產業經營好。」

衡陽小夥與苗族姑娘搭檔創業,很暖心

其實,支持歐全的不僅有父母,他的踏實肯幹還吸引了鳳凰縣一位女大學生。2015年,他把美麗的苗族姑娘龍春梅娶回家,一起創業。夫妻倆在先後往果園裡投入了30多萬,引進各種果苗。歐全和父母管理果園,他負責技術,學平面設計的妻子負責營銷。

水果種植並不簡單,種下苗後,要修枝、套袋、除草、覆膜、施肥等。每個步驟,歐全都親自上陣,實在忙不過來才請人幫忙。種植之路也有坎坷。不久前,歐全看奈李長勢良好,想多澆水迎接豐收。不料,奈李受不了高溫下澆水,幾百株奈李幾乎都毀了!

「有些東西像葡萄要勤快,有些卻不能太勤快。」歐全有了深切的體會,但並不灰心,「每種植物的種植方法不同,這次是有點急了。」吸取了教訓,歐全準備多探索,引進其他品種對比試驗。

水果保質期不長,銷售是難題。最初,他與妻子開淘寶店,但開店成本高、管理時間有限,就放棄了。精心生產的水果賣到農貿市場價格又太低,他們就嘗試在朋友圈做微商推銷,現在的客戶幾乎都來自微商。主要渠道是客戶來果園採摘。在採訪中,記者發現有不少開車來的客戶。

「客戶覺得水果不錯,一傳十十傳百,漸漸地,客戶就多了。」每逢葡萄上市旺季,他們還要請幾位大學生打臨工,在國道邊擺攤賣葡萄。歐全欣慰地說:「目前,我們的毛利每年近30萬,比前幾年好多了。」

今年雖然受了疫情的影響,但他的果園已走上了正軌,當初村裡人的質疑也變成了認可。下一步,歐全準備創立自己的水果品牌。對未來,這位步入而立之年的年輕人信心滿懷:「現在國家很重視農業,我相信一切會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論文查重-大學生創業論文1000字的動筆技巧
    #論文查重所以,很多大學生都想創業,想寫創業論文,但是大家對大學創業論文了解得不多,所以很多同學寫不好。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大學生創業論文1000字究竟怎麼寫?一、大學生創業論文1000字有何要求?1000字的創業論文不算太多,相對於大學大多數課程一碰就來的 2000-5000字論文來說,其字數要求是比較少的啦,當你再寫的時候也不能大意。畢竟,「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因此創業類論文該有的內容,你還是應該有寫到才行。比如創業項目的名稱,合伙人,創業目的,背景音樂,發展前景以及未來計劃安排等。
  • 黑龍江省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 畢業論文可寫商業計劃書
    畢業論文可寫商業計劃書  《方案》要求,各高校需改革畢業論文的撰寫模式,強化論文的創新性和實踐內容,把撰寫社會調查、可行性報告、商業計劃書等作為論文選項。通過課堂教學、實驗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第二課堂、社會實踐等一系列活動,來提高人才質量。
  • 「商機無限」貞豐返鄉創業發展協會:根植家鄉熱土 創業帶富鄉鄰
    貞豐縣返鄉創業發展協會堅持「根植家鄉熱土、創業帶富鄉鄰」理念,以整合優勢資源和抱團取暖發展的模式,吸引大批在外貞豐籍創業者返鄉創業,協會通過推進黔貨出山、招商引資、愛心幫扶等舉措,助力家鄉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 羅莊區大學生暑假看家鄉!聽聽他們怎麼說
    家鄉,生我養我的地方,一草一木伴隨著我的成長;家鄉,魂牽夢縈的熱土,一點一滴寄託著無限的希望。無論走得多遠,根都植於家鄉的熱土。面對園區的騰飛發展、新興產業的快速推進、個人發展的無限可能,學子們對羅莊的產業開發前景、創新創業政策、就業環境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改觀。
  • 青春之花在家鄉熱土上綻放
    據了解,為了這次「我和我的家鄉」千名大學生返鄉實踐行動的順利開展,開封市提供了1000個分布在全市各個鄉鎮和街道的實踐崗位,讓大學生在家門口就能實習。此舉贏得開封籍大學生的積極響應,報名人數遠超預計。經過篩選,報名的2000多名大學生中有1000名獲得了實習機會。「不搞一陣風式的假期實踐行動,開封此次『我和我的家鄉』返鄉實踐行動將持續一年時間。」
  • 把青春的詩行寫在田野上———記回鄉創業的大學生侯鵬華
    有人稱他為回鄉創業的大學生,有人稱他為后稷故裡的「豬司令」。還有人說他是有知識、有能力的新一代農民。他,沉默寡言,不善言談,但談起創辦的家庭農場和創業經歷,以及科學化的豬場管理,卻總是頭頭是道。情系家鄉黃土地出生在農村的人,自然對農村有著不一樣的感情。侯鵬華正是一個熱愛農村、熱愛農民、熱愛這片黃土地的青年。從侯鵬華記事起,他的父母就在這片土地上辛勤地耕耘。他們在耕田種糧的同時,辦過磚瓦廠、辦過養豬場、管理過蘋果園,常常是早迎朝霞,晚送斜陽,不畏驕陽酷暑,不懼雨雪風霜。
  • 大學生不會寫論文,怎麼破
    寧波大學國際貿易專業大四學生張婕(化名)向記者透露,她周圍不少同學寫論文是從各類文獻中複製粘貼,通過顛倒順序等方式來獲得通過,更有甚者會直接找淘寶上的槍手代寫。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大三學生林媛(化名)覺得,周圍抄襲論文的情況很少。
  • 大學生不會寫論文,怎麼破?
    因為自身積累不足、缺乏相關訓練以及本科論文不受重視等原因,大學生論文抄襲現象普遍存在於校園之中。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2名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6.4%的受訪者周圍存在抄襲課程論文的情況,67.3%的受訪者認為這是嚴重的學術不端。64.0%的受訪者認為大學生抄襲論文是因為缺乏知識積累和研究能力。
  • 大學生有沒有寫論文的必要?
    大學生以後找工作,又不用寫論文,那麼,他們寫論文,到底有沒有必要呢?「連基礎的定義都能弄混,定義都錯了,整個論文的框架也都不存在了呀。只能全盤否定哇。」「上四年大學我有沒有教?開題報告,我有沒有指導?論文寫出來狗屁不通,你要寫的論文是你腦子裡的東西,你都說不清楚,我怎麼指導?直接幫你列提綱?還是直接幫你寫論文。」
  • 「青鳥計劃」走進濰坊醫學院——濰坊市大學生就業創業座談會召開
    濰坊青年青春建功新時代1月10日,由共青團濰坊市委、濰坊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濰坊醫學院團委、學生處、學校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聯合主辦的「青鳥計劃」走進濰坊醫學院濰坊市大學生就業創業座談會在濰坊醫學院舉辦
  • 為什麼中小學生寫作文,大學生要求寫論文?
    大家都知道,中高考要寫作文;而大學生想要畢業,則必須完成論文。看起來都是寫文章,這裡面區別大了去了!寫作文是中國流傳了幾千年的一種考試方法,就是用寫文章來評價你的智慧程度。在中國古代,秀才、舉人、進士的差別就在於寫文章水平的高低。文章寫得最好的會被皇帝賜封狀元。一個家族如果出一個狀元,那是極其榮耀的事,會永久記載在家譜中成為後人的驕傲。
  • 返鄉大學生「放羊班」有啥不一樣——革命老區甘肅慶陽大學生返鄉創業群像
    來到新時代,這片紅色熱土上,仍然活躍著一批有志青年。他們從高校畢業後,毅然反哺故土,在農村這片廣闊天地施展拳腳,辦企業、搞電商,空巢化、老齡化的農村因此悄然生變。(小標題)大學生養的羊明顯更肥哩!仲夏,姬永鋒結束了一天的授課。班上的四十多名學徒,都是返鄉大學畢業生,他們接受培訓後,即將奔赴各鄉各村去「放羊」。
  • 大學生如何寫好一篇畢業論文
    現在很多的專業都是需要進行論文的撰寫,的那麼對於現在的當代大學生我們越來越多,多的論文撰寫都是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出發,再進行一些實時性和專業型的評價。所以現在大學生應該怎樣寫好一篇畢業論文呢?畢業論文的好壞決定著你畢業成績如何,當然其中的專業知識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再進行寫論文的時候,我們進行的第一點是查查自己的專業知識,這樣就可以在進行撰寫了之後,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加入到其中。
  • 大學生不會寫論文:近九成受訪者認為應設論文課
    64.0%受訪者認為大學生抄襲論文是因為缺乏知識積累和研究能力  寧波大學國際貿易專業大四學生張婕(化名)向記者透露,她周圍不少同學寫論文是從各類文獻中複製粘貼,通過顛倒順序等方式來獲得通過,更有甚者會直接找淘寶上的槍手代寫。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大三學生林媛(化名)覺得,周圍抄襲論文的情況很少。
  • 青春長沙創業熱土:長青創·品牌講學堂「開課啦」!
    紅網時刻長沙12月21日訊(見習記者 蔣雨岑)麓山腳下,創新創業正絢爛如花;當打之年,青年企業家奏響雙創華章,迎來群雄奮起的「創時代」。12月20日,「長青創·品牌講學堂」暨長沙市青年企業家協會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揭牌儀式在湖南大學禮堂舉行,圍繞品牌創業指導、品牌塑造指導、品牌守護攻略、智慧財產權保護、創業趨勢走向等,青年企業家與大學生代表們進行了一場思想與靈魂的碰撞。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湖南省委副主委、長沙市委主委、長沙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國海,湖南大學副校長蔣健暉出席並分別發表講話和致辭。
  • 指導學生創業可算科研成果和論文
    文/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廖濟堂    大學生是創新創業主力軍,但高校系統化的創新創業教育才剛起步,一直以來,我省高校都缺乏專業、專職的創新創業教師,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激勵力度不夠,教師動力不足。江西中醫藥大學去年專門出臺規定,教師指導學生創業獲獎,可計入科研成果、可抵核心期刊論文。
  • 近三年人才淨流入率保持全國第一 杭州緣何成大學生「雙創」熱土
    「雙創日」開幕式上,杭州人才碼2.0版——大學生「青荷碼」推出,該碼主要面向新引進應屆大學畢業生,推出雙創服務、政策服務、生活服務、繽紛活動、全科服務等5類服務,實現大學生領碼「一次申報」、服務「一碼歸集」、政策兌現「一鍵直達」,再次刷新了杭州服務大學生「雙創」的速度。  據統計,杭州現有大學生創業企業1.8萬多家,帶動就業8萬多人。
  • 被央視點名的大學生:支持家鄉我捐錢,投資創業只選北京,別怪我
    對於農村人來說,一輩子最容易改變自己或者家族命運的就是高考,但是要實現真正的逆襲,還是要選擇競爭最為激烈的地方,因為那裡有著最公平的環境,一群被央視報導過的湖南農村大學生的選擇或許可以說明這一切。大學畢業之後,一心想要出人頭地的傅治綱並沒有選擇留在家鄉的企事業單位工作,而是只身前往北京,這並不是因為他不想為建設家鄉出力,而是因為那裡的環境更加公平、機會更加豐富,為了省錢和證明自己能吃苦,他硬是選擇坐23個小時硬座。
  • 衡水市冀州90後女大學生徐梓焱在家鄉田野上的創業夢
    她是一個剛剛從中央傳媒大學畢業的90後女大學生,她是一個人們眼中的「白富美」和「富二代」,她是一個投資2000萬元的農業開發科技公司的總經理。這看似不搭界的三者卻匯聚在了一個人身上,這個人就是衡水市冀州南午村鎮西古頭村的女孩徐梓焱。
  • 大學生發表論文硬指標建議取消?我們可能不用寫畢業論文了!
    一提到「論文」二字,令很多大學生都頭疼不已,每當到了畢業季,無數大學生為了論文而焦頭爛額,所以這一建議的提出引起了學生們的強烈共鳴。但要注意的是,該建議是取消對研究生和本科生發表論文的規定,並不是取消寫論文,更加不是不用做科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