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挼、擺、扎,這三個字不簡單!

2020-12-20 新華社新媒體

挼、擺、扎,這三個字不簡單!

半月談記者 黎華玲 王利文 楊伊文

踞渝南門戶、扼黔北要津的重慶市綦江區,近年來瞄準基層治理,因地制宜創新出「挼」「擺」「扎」的方言「三字經」治理舉措,成效明顯。

1

挼——法理情理相結合,剛柔相濟化幹戈

挼,ruá,在重慶方言中意為揉搓、摸、捏。對於基層治理而言,「有法依法,沒法靠挼」,要解決於法無據、於情有理的社會治理難題,需得結合法理與情理開展工作。

近兩年,綦江打掉6個涉黑涉惡犯罪團夥,其中兩起涉殘疾人。涉事群體的特殊性給綦江社會治理出了一道難題。綦江綜合治理中心主任文仁剛介紹,上百名殘疾人司機打著「愛心計程車公司」的旗號進行非法營運,壟斷部分線路市場。該「公司」還以殘聯名義恐嚇和圍攻同線路其他運營者,並要求入會交會費,敲詐勒索。

「特殊群體的工作就要靠挼,證據固定,幫扶到位,法治和情感都不缺席。」文仁剛說。抓捕前,公檢機關和殘聯等部門收集整合轄區內涉及殘疾人關愛與幫扶的政策,將殘疾人關心關愛工作落到實處。抓捕後,區裡成立工作組,對涉及的家庭一戶一個專班,不僅進行法治教育,還幫助這些家庭解決實際困難。

「殘疾人合法權益必須保護,做他們的工作要學會挼。」綦江區委書記袁勤華強調,挼不是退讓,是擔當,挼好基層工作,對維護社會穩定意義重大。

除了特殊群體,社區治理也得挼。2013年,曾是全國最大齒輪零部件生產企業之一的綦江齒輪廠轉制,原家屬區的7個工人村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古南街道綦齒社區因此成立。古南街道綦齒社區黨支部書記葉曉波介紹,綦江齒輪廠社會職能移交街道管理,歷史遺留問題較多、矛盾凸顯。

2019年,綦江齒輪廠「三供一業」(供電供水供氣和物業)分離移交工作啟動。不少居民對家用自來水水質產生疑惑,認為自己喝的是河水,拒交水費,也聽不進社區幹部講的政策。後來,社區組織居民代表到水廠實地了解飲用水的生產過程,這才徹底得到居民理解。「基層工作,光靠法治是不得行的,要學會和群眾挼關係。」葉曉波說。

2

擺——說法律、引根據、講道理

擺,有說、談、講解、陳述之意。「擺龍門陣」,在重慶方言中指三五人聚在一起聊天、拉家常。基層治理中的問題通過放到檯面上擺的方式,往往更容易解決。

在兩路社區「法治茶館」的牆上,鄉裡茶談四個字分外顯眼。在這裡,每個月有兩次法律主題的趕場日,土地糾紛、老年人權益、鄰裡矛盾等法律手冊免費為村民發放,並有法律顧問現場講解。

綦江東溪鎮二居社區居委會幹部和志願者在提醒臨街店主做好防疫措施 唐奕 攝

2018年,兩路社區準備修建一處高壓鐵塔,陳世全、陳應林等村民認為輻射大,極力反對,村幹部上門做工作多次無果。一次趕場天,陳世全到茶館歇腳,社區工作人員跟他坐一起喝茶聊天,一下就做通了工作。「喝茶的時候就不那麼有牴觸情緒,感覺和幹部之間沒有隔閡了。」陳世全說。

綦江除了創新「法治茶館」這一有效治理方式之外,律師駐村的模式也值得稱道。

永城鎮中華村的建卡貧困戶陳金學,在2007年把自家的3畝地租給了柑橘園老闆周代芳。2017年起,周代芳不再如期支付租金,陳金學多次要帳無果。2018年中華村開始推行律師駐村工作,由區司法局調配律師駐村。陳金學靠免費法律幫扶要回了租金。他算了一筆帳,如果沒有駐村律師免費幫扶,他請一名律師2000元左右,訴訟費50元,後期還可能涉及其他費用。「我當時想把他的水力設備破壞掉出口氣。現在看來,還是法律維權最好。」陳金學說。

有了律師駐村,普法講座日漸多起來。久而久之,村委會不僅增設了「鄉村大喇叭」,講法律、「擺」道理,也設置了議事廳。永城鎮中華村第一書記楊義說,村裡有小矛盾小糾紛,大家都可以坐到議事廳裡,心平氣和把事情「擺」出來,情、理、法相結合,幫助問題的解決。

3

扎——幹部給群眾紮起,群眾才會給幹部紮起

扎,重慶方言中念zǎ,日常用法有「紮起」「扎場子」等,意為支持,鼓勵,捧場子,給面子。袁勤華說,扎是社會基層治理中幹群的良性互動,只有幹部深入基層幹實事解難事,群眾才會支持政府工作,給我們的幹部紮起。

道德紅黑榜是石角鎮石角社區的一大特色。2019年,石角社區的餘澤進和商戶廖民豔發生了糾紛後沒有走法律程序,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報了仇」——用糞堵住了廖民豔的門鎖鎖眼。上了社區道德黑榜後的老餘意識到了自身錯誤,主動和商家和好,並承諾「下次再也不這樣做了」。石角社區書記周虹說,老餘現在改觀很大,主動給社區的工作紮起。

29歲的阿巴拜科日是新疆墨玉縣雅瓦鄉人,2015年11月和妻子來到綦江經營羊肉串攤,如今已是兩個羊肉串門店老闆。僱有5名員工的他,曾經違規佔道經營。城管執法隊員和社區志願者剛開始做勸導工作的時候,夫妻二人很不理解。執法人員耐心勸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還熱心地幫他們的經營出點子。

如今,阿巴拜科日一家在綦江安頓下來,生意越來越紅火,兒子入學的問題也得到解決。2019年初,阿巴拜科日向九龍社區捐出1萬元和大米、菜油等愛心物資,慰問社區25名困難群眾。文仁剛說:"讓基層群眾生活得放心、安心、溫馨,群眾就會反過來支持我們的工作,給我們紮起。"

居民主動參與社會治理,是居民扎的另一種呈現方式。疫情防控初期,石角社區需要緊急設立20個防控網點,周虹急壞了,一時間哪去找那麼多人?

沒想到不到一天時間,在社區黨員和志願者們帶頭下,一支包含黨員、退伍軍人、個體戶、學生、居民的防疫志願隊伍便組成了。防疫期間,每天來社區報到的志願者不低於80人。「越到關鍵時刻,我們的群眾就越是給我們社區工作紮起,這激勵了我們要把基層工作做得更讓群眾滿意。」周虹說。

同樣,綦齒社區成立了王昌元志願隊,並下設「管得寬」「馬上來」「理得順」「和之美」4個志願服務小分隊,開展便民利民、互助自治、困難幫扶、法律諮詢等服務7618人次,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社會氛圍。

靠著挼,擺,扎,綦江的基層治理接了地氣、有了生氣、聚了人氣。袁勤華說,以公眾參與構築社會治理的基礎框架,將制度邏輯帶來的壓力轉化為主體創新和實踐的動力,增強了群眾主人翁的意識,更好地實現了法治為本、德治為引、自治為基的「三治」融合。

(完)

相關焦點

  • 扎馬尾不洋氣?因為沒注意這三個細節
    扎馬尾大家都知道,幾乎是女生都扎過並且現在還在繼續保持這個髮型。但是你有沒有注意到,有人扎馬尾不好看,有人扎馬尾很特別?原因就在扎馬尾的細節上。因為沒注意這三個細節一、 扎馬尾之前不梳頭是不是每天早上急急忙忙地起床?眼看要遲到了,隨手一抓頭髮就那樣隨便綁起來?從今以後不要再這樣做了,早起五分鐘把頭髮好好梳理。很久不梳理的頭髮容易打結,用力一梳後,頭髮會大把大把掉,不想脫髮就好好梳發!
  • 兒童雙花苞頭簡單扎法圖解 其中這三個步驟很關鍵
    你想讓你家的孩子,像個活潑可愛的小仙女嗎?你想讓你家的孩子,從小走在時尚的前沿嗎?一款簡單易學的雙花苞頭,就能輕鬆滿足你的要求。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兒童雙花苞頭的扎法。我們用梳子仔細地梳理頭髮,這樣會讓頭髮更加柔順,紮起來的雙花苞頭也更加好看。然後,我們將頭髮分為大致相同的兩部分。這時候頭皮上會形成一道長長的痕跡,用頭繩先將右邊的頭髮綁起來。但是,這裡不需要綁得好看,因為我們還得再重新紮馬尾。二、扎雙馬尾我們拿來梳子,將左邊的頭髮梳理整齊。
  • 半月談|精準二字,是脫貧之戰的寶貴遺產
    精準二字,是脫貧之戰的寶貴遺產半月談評論員 字強2020年底,中國脫貧攻堅迎來全面收官。即將迎來全面勝利的脫貧之戰,將給我們留下怎樣的遺產?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精準扶貧的重要思想指引下,黨中央、國務院分別出臺文件,對精準扶貧工作模式的頂層設計、總體布局和工作機制等方面做了詳盡規制,其中明確「六個精準」「五個一批」,即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扶貧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
  • 半月談|消腫不了的大校額?小學一年級竟有二三十個班
    半月談記者 蔣芳一所小學在校生5000多人,其中,一年級招生人數超過1000人,班級超過20個;午飯時間食堂坐不下,學生不得不分時分批進餐;禮堂面積有限,開學典禮只能派代表參加;每天上學、放學時段,校門口擁擠不堪……最近幾年,各地出現了一些生源暴漲的超大中小學。
  •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有道理嗎?
    ,就好比今天這句「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咱們一起來看看什麼意思?第一,菜不擺三。咱們生活中家裡面來了客人,肯定是好酒好菜的招待,當然吃的是越豐盛越好了,不過要是人少的話,菜少些也不能擺三個菜,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說法,主要是人們對於一些字的諧音比較忌諱,像三的諧音是散,有離開的意思,人家難得來你家做客,吃飯的時候擺三菜,就有讓人吃完趕緊走人,不歡迎久留的意思,讓人覺得在下逐客令,這是不好的,應該來說,人們對一些字的諧音還是比較忌諱的,比如說送梨會被認為是梨的諧音
  • 公考| 半月談「曬筆記,亮學風」,尋找優秀筆記活動開始啦!(內附彩蛋)
    點滴記錄,領悟知識,學霸養成記不一般的品質,絕對物有所值1、帆布紋特種紙,精裝塑封,牢靠耐翻,就是不掉頁>2、4張目錄檢索頁+60張內芯,功能強大,滿足多種需求,科學有效記筆記3、內頁進口道林紙,韌性與舒滑兼備,128頁加厚,環保耐用、不透墨簡約而不簡單一本精緻、特別的筆記本
  • 每天看《人民日報》、《半月談》能提高申論水平麼?
    每天看半月談真的能提高申論作文水平麼?這是性價比最高的作文提分方式麼?中學作文水平還不錯,大學後就沒寫過作文,現在初中作文我都寫不出東西來,也不知道中學的時候是怎麼積累做到考試作文能寫出東西來的。現在讓我考申論,我只求材料裡能讓我抄出三段東西來,能把字數寫滿就很好了。
  • 諺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意思?多數人不知其意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直是人們心中衡量的標杆,除了很多有名的歷史典故之外,民間所流傳的諺語民俗也包含很多的大智慧,那麼俗語中有句:「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民間流傳的諺語其實比較通俗易懂,從字面來看,就大體能夠知道其包含的意義,雖然只有簡單幾個字,卻蘊含深刻的哲理跟生活經驗,甚至是生活中該遵守的規矩,那麼下面就來具體分析一下這幾句話的含義。
  • 這蛋糕太簡單了,不用裱花,隨便一擺就成功,成本20多元做了3個
    這蛋糕太簡單了,不用裱花,隨便一擺就成功,成本20多元做了3個今天就要跨年了,2019年您有什麼快樂和遺憾嗎?忘掉過去展望未來吧,2020我們會變得更好。還有幾個小時就到新年了,咱們吃點蛋糕慶祝一下,今天咱們不做大蛋糕了,做成小蛋糕,家人一人一個,豈不是更漂亮,擺盤好看,也可以和甜品店相媲美了。酸甜苦辣代表了人生,今天這個蛋糕除了辣,都有了,大家可還喜歡,其實它的做法特別的簡單,一個蛋糕胚,一點奶油,一點點你喜歡的水果,完全不用裱花,可以說,只要你動手做,就可以成功。
  • 三不擺串串?原廁所旁邊的?
    這到底是何方神聖,原來開在廁所旁邊的串串店為什麼會這麼火爆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扒一扒這原廁所串串店,火爆異常的原因!其一,三不擺串串在成都也是大有名氣—不乾淨不擺、不新鮮不擺、懸龍門陣不擺。說來有趣,幾十年前的成都人,對這三不擺另有其解:颳風下雨不擺、城管趕來不擺、老闆不高興不擺!可以說非常的成都了。
  • 半月談|西南交大陳玉鈺造假保研事件曝出「隱形加分」黑幕
    半月談記者在西南交通大學官網上搜索陳玉鈺母親和紅傑的相關資料顯示,有一篇發表於2018年,被SCI收錄的文章的第一作者是陳玉鈺,和紅傑是第三作者,其父親陳帆是第五作者。陳玉鈺的事件並非個例。一位曾當過「槍手」的博士說,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代工」過一個項目,課題不複雜,是關於空氣汙染物在密集建築中的傳播。他按照項目需要,做了建築物周圍流場數值模擬,說明建築不同密度對於氣流速度的影響,佐證試驗裡煙霧的流動跟計算吻合,再配上高清攝像的視頻,就拿去給導師交差了。「後來我才知道,這是替某領導的孩子參加一項全國性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做的。」
  • 在中國,一個字就能看出你是哪兒的人
    疆域遼闊、地大物博的中國是一個方言很多的人口大國在日常口語的方言中有很多字我們說的出來寫不出來的字今天由我變身語文老師帶大家認識一些既陌生有熟悉的方言字別dèn了!這裡的 dèn 寫為扽在新華字典中,扽的意思為「快速的拉動」北方地區的方言中就是這個意思比如扽衣角、把繩扽直有的南方也會用這個字但是讀音和意思不完全相同比如粵語裡,扽字發音像英語單詞「done」 想ruá你腦殼這裡的 ruá 寫為
  • 半月談評論:不要讓「月薪過萬」綁架社會情緒
    半月談評論員 王新亞4月23日,騰訊理財通等機構發布的《2019國人工資報告》顯示,工作10年但月薪高於1萬的人數不足三成。對於這則消息,網友的反應大致可分兩類,一是「驚詫」論,驚嘆於月薪未過萬的人佔比竟然如此之高,一是「拖後腿」論,自嘲收入沒有過萬,拖了統計數據的後腿。上述新聞其實都不算新了。月薪未過萬的群體是中國勞動者的主體——近年來,只要是嚴肅機構進行的統計,基本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而網友的反應每次也是大同小異,「扎心」、「拖後腿」是跟帖評論中出現最多的關鍵詞。
  • 《半月談》刊文:10年勞動必修課,這群孩子收穫了什麼
    《半月談》刊文:10年勞動必修課,這群孩子收穫了什麼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 12月10日出版的第23期《半月談》刊發記者王俊祿採寫的文章《10年勞動必修課,這群孩子收穫了什麼》。  20畝校園空地上的爭論  杭州市富陽區富春第七小學創辦於2009年,與一般校園不同,這所年輕的學校擁有20畝空地。  怎樣利用這塊土地,當時有多種議論。校長章振樂沒有急於表態,而是組織師生討論:當下教育的短板是什麼?
  • 斷、舍、離,多麼狠的三個字
    當我發現你背叛我的那一刻,我的心裡寫滿了無數個恨字,我恨自己無知,恨自己被蒙在鼓裡,恨不得殺了自己,可是卻沒有一個恨字,記在你的頭上。我要讓決心變為現實,我要與你老死不相往來,我想讓這豪言壯語銘記於心。
  • 半月談|「照護」脆弱的養老機構
    半月談記者 尹思源 邰思聰目前,國內防疫形勢趨於平穩,但屬於人員密集型社會服務的長期照護行業,防疫風險依然較高。半月談記者走訪了多地多家養老機構發現,長時間封閉、嚴重收支失衡等問題導致大量養老機構難以為繼,老人生活質量堪憂。
  • 簡單的丸子頭怎麼扎,三款類型任你選擇
    一、簡單基礎俏皮丸子頭 扎丸子頭的方法其實是很簡單的,只是想要扎出新意和創意感就比較的難了。這款丸子頭在經典樣式上面多了一些編發就比較的與眾不同了。
  • 捲髮怎麼扎簡單又好看,學會這5種就夠了
    其實扎發髮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好看且不挑人的。而且操作起來也比較簡單,那今天就給大家介紹5種簡單又好看的扎發髮型。    好看的高馬尾都有不塌、蓬鬆、高度合適等特點。只有這樣扎出來的高馬尾才有減齡、元氣的效果。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是指哪三盤?有道理嗎?
    有些諺語已經被人們遺忘了,但有些還被至今流傳著,他們通常包含著生活中的許多智慧,雖然言語簡單直白,但是卻能夠引起人們強烈的共鳴。就像我們今天說到的這句「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這句話到底說的是什麼呢?我們大家都知道中華是禮儀之邦,不管是衣食住行,還是在和人交往之道上都講究禮儀。就說吃飯吧,就有非常大的學問,餐桌禮儀意思是必不可少的。
  • 中國最簡單的三個字,僅有兩三筆,文學家:大部分人都不認識
    而在在這5000年的歷史下,人們也是發展出了很多的文明文化,有著非常多的文字的誕生,而且在中國還存在著很多的甲骨文類似的一些文字。所以說,中國是一個文化非常深厚的一個國家。中國的文化在世界上也是赫赫有名的,有著非常多的國家的人會對我們國家的文化產生一個很濃厚的興趣,而我們中國人是不斷的在把我們的文化給傳輸出去,那麼,中國最簡單的三個字,僅有兩三筆,文學家:大部分人都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