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12日,安平縣第二中學在縣教育局的幫助和支持下,開展了為期兩天的以「像雷鋒那樣——我是一個兵」為主題研學實踐教育活動,這也是落實了國家課程計劃和課程要求的重要一環。
學生教官身著統一整齊迷彩服,軍姿列隊,集合宣誓,準備出發。經過一周的精心組織和安排,學校近千名師生參加了此次研學實踐教育活動。按照「活動有方案,行前有備案,應急有預案」的要求組織執行,通過集中實踐、集中食宿的方式,把課堂搬到了課外,讓孩子們親自參與到社會實踐中來,感受中華傳統美德和傳統文化、感受特色地域文化,感受走進大自然的快樂,讓孩子們在「我是一個兵」的角色體驗中,培養「守規矩、會感恩、求上進」的教育目標。
∨
∨
董子園
11日上午,研學實踐教育活動團隊到達景縣廣川董子園。研學一行人前往董聖殿參觀,觀摩董仲舒名言錄以及相關書籍,進一步了解董仲舒思想,領略其中「民族大興、天下大治」的文化理念。同學們紛紛表示將歷史課本搬到了眼前,更深刻理解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董子思想。
隨後,研學團隊到達武強國防教育基地,在教官的帶領下觀看展區內各項演示,滅火訓練、CQB訓練場、緊急救護訓練、智能精度射擊系統、模擬射擊等等,認真聽取了教官的細心講解,體驗了基地裝備設置,同學們表示感受到了強大的國防力量,立志將來用實際行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周窩音樂小鎮、世界樂器博物館
在周窩音樂小鎮、世界樂器博物館,同學們仿佛置身於音樂天堂裡,身邊充斥著音符的律動。大家紛紛走上前來,親身感受樂器的魅力,如痴如醉,學生們也從諸多樂器中感受到了悠悠中華藝術底蘊的深厚與長久歷史。
12日上午,研學實踐教育活動全體成員在閭裡孫敬學堂開展了隆重的升旗儀式,並走進孫敬學堂,學習禮教文化。
禮儀文化泱泱中華,文明歷史源遠流長。古代賢德善良之人進入學堂等重要場所均有莊嚴禮儀,稱之朝闕禮。孫敬學堂博古知今,把「朝闕禮」作為入堂第一禮,伴隨著晨鐘敲響,懷揣敬仰之情,虔誠之心拜先賢,莊嚴肅穆入學堂。
一拜謙虛好學得慧心;
再拜知聰識理能進步;
三拜悟性開通增智慧。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孫敬學堂·文廟尊萬世師表孔子、闡道醇儒董仲舒和博學鴻儒孫敬三位先賢聖闕,行敬拜先師之禮,揚中華尊師美德。「不學禮,無以立」,向先師行禮,傳承和踐行儒家文化「以禮養正、以禮立人」的精神。
「廟,尊先祖貌也。」孫敬學堂文廟供奉孔子、董子、孫敬三位先賢,朝拜聖賢先師,弘揚傳統文化,尊師重教之風。文廟行香,意義深遠,學子們敬香祝願學業大成、金榜題名。
「讀蒙經 習古禮 學國藝」,學生們在親身參禮的過程中感知禮、踐行禮,通過莊重嚴肅的儀式表達求學之誠心、尊師之敬意,知禮懂禮學禮用禮,做知禮明孝之彬彬君子。
最後一站,研學團隊來到中國馬業名城,安平縣文化體育活動中心,在講解員的帶領下了解了馬的文化背景,觀看了恢弘震撼,充滿視覺衝擊力大型沉浸式馬舞劇《飛馬滹沱》,同學們在成長的地方更深刻了解到安平縣境內流淌著的龍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