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慈菇,一味常見的草藥」

2020-12-17 18勤耕耘
山慈菇

山慈菇又稱:毛慈菇、草貝母、金燈花、獨蒜蘭等。注意!山慈菇雖然是一味草藥,但是配製成草藥需專業人士和經驗豐富的草醫,因為這山慈菇含有一些生物鹼和秋水仙鹼,所以它還是有毒的!「是藥三分毒」……

山慈菇

1,山慈菇喜歡生長在土壤肥沃的雜樹林下,有的生長在松樹林下,還有的生長在少植被的礫石地上。這山慈菇在我們家鄉也稱之為「獨蒜蘭」,因為根莖像極了一枚獨蒜,而且它開的花類似某種蘭花,所以才稱為獨蒜蘭。

山慈菇

2,山慈菇一般用於配製中草藥,其藥用於:呼吸道疾病、支氣管炎、咽喉痛、哮喘、止咳、消炎消腫、化痰、痛風、鼻咽癌以及清熱解毒等症狀。

山慈菇像極了獨蒜

3,這山慈菇除了入中藥,它開的花還是有些觀賞價值的。有的移植種在自家小院、盆栽擺放在陽臺。山慈菇花它特有的香味,移植盆栽到室內,能讓人聞了有種神清氣爽的感覺。

盆栽山慈菇又稱金燈花

相關焦點

  • 常見的慈菇到底能不能生吃?
    在我們生活中很多人喜歡吃慈菇,慈菇也叫剪刀草、燕尾草。慈菇屬於一種多年草本植物,在中國的南北方都有分布生長。慈姑味道可口,營養豐富,是非常好吃的蔬菜。那麼慈菇可以生吃嗎?許多的人對慈姑比較陌生,其實慈姑跟藕一樣,是生長在泥土裡面的。那麼慈菇的小尾巴能吃嗎?慈姑怎麼做好吃?接下來和小編一起看看慈姑的做法!
  • 餐桌上常見的慈菇,你真的了解嗎?
    百聞美食,每天為大家介紹關於食材的知識大全,今天的主題食材是:慈菇。慈姑,又名燕尾草。屬澤瀉科植物。李時珍說:「慈姑一根歲產十二子,如慈姑之乳諸手,故以名之。燕尾,其時之象燕尾分叉,故有此名也。」。那麼,慈菇都具備什麼樣的營養價值,食用後給我們帶來的好處是什麼?慈姑含有秋水仙鹼等多種生物鹼,有防癌抗癌腫、解毒消癰作用,常用來防治腫瘤。
  • 狗尾巴草居然是一味草藥,還有這些功效
    多年以後,我才發現,原來這狗尾巴草其實也是一味草藥,味甘性平,具有清熱除火,利尿消腫,明目等功效;適用於風熱感冒,砂眼,目赤疼痛,黃疸肝炎,小便不利等症,外用治頸淋巴結結核。對於狗尾巴草的藥用功效,其實最大的功效在於對眼科疾病的治療,所以狗尾巴草又有一個別名——光明草。在《本草綱目》中如是記載:「莠草秀而不實,故字從秀。穗形象狗尾,故俗名狗尾。
  • 慈菇的一生
    地下有球莖,黃白色或青白色,球莖就是我們熟知的可食用部分,慈菇。中國長江以南各省區廣泛栽培。日本、朝鮮亦有栽培。印象中春節是吃慈菇的季節。首先說炒,我選擇了慈菇大蒜炒肉肉片和慈菇可分開炒,也可以先炒肉片,翻炒5-6下,然後加入慈菇,慈菇快熟時加入大蒜。因喜歡肉滑嫩的口感,我這次是肉片炒好乘出,鍋內留油再適當添加少許。
  • 農村常見的「狗尾巴草」過去農村娃都愛玩,如今是一味珍貴的草藥
    現在這一種野草去是一味珍貴的草藥,大家見到的話還請珍惜。小優覺得這一種野草不用多加介紹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不過,它的藥用價值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它全株都可以入藥,據說對祛溼,疏通筋骨有很好的作用。狗尾巴草除了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之外,還有其觀賞價值。現如今也有一些城裡朋友喜歡種植它,它的生長要求不高,而且好打理。
  • 朗讀計劃 | 鹹菜慈菇湯
    歡迎來到本期的朗讀計劃今天帶給大家的是汪曾祺先生的經典文章《鹹菜慈菇湯》這是一段樸實的文字但承載著的卻是濃濃的鄉愁下雪天,我們家就喝鹹菜湯,不知是什麼道理。是因為雪天買不到青菜?那也不見得。除非大雪三日,賣菜的出不了門,否則他們總還會上市賣菜的。這大概只是一種習慣。
  • 農村大哥進山尋找草藥,有多種功效還美味,客家人喜歡用來煲湯
    很多朋友應該都是非常清楚,特別是在農村裡生活長大的朋友,生態環境不同於大城市的農村,有山有水氣候宜人,這樣的生態環境給了許多動植物良好的生長環境。因此人們可以在農村裡看到許許多多的野生植物,種類繁多的野生植物出門就可以遇到,而要說有最多的野生植物地方還是那荒地以及山間了。
  • 略帶苦味的慈菇怎麼做好吃?與黃芽頭一起煮,是你意想不到的美味
    慈菇,也有人稱茨菇、茨菰、燕尾草、白地慄等,每年到了冬季,便是慈菇上市的時候。慈菇的味道有點甘也有點苦,也正因為這隱隱的苦味,所以並不如別的蔬菜那般受大眾的喜愛。老一輩的人對這慈菇是非常的熟悉,我爸說他們小時候慈菇吃得挺多的。我問他以前是怎樣做慈菇這道菜的?
  • 山慈菇(毛慈菇)行情較為堅挺
    山慈菇(毛慈菇)自從2018年年底600元左右開始,價格開始一路飆升,截止到2020年目前市場可供貨量較少,持貨商惜售心理較強,貨源以小批量交易為主,行情較為堅挺,統貨在1650元左右;產地四川、湖北、陝西、吉林地區庫存量較少,野生貨源逐漸減少,家種剛剛開始,經銷商惜售心理亦較強、對未來前景分析透徹,現統貨多要價在1800元左右。
  • 客家人常見的天然草藥,你都認識嗎?
    客家人喜歡喝用各式草藥煲的湯水調理身子和治病,也大多都懂得一些草藥的知識,常常是屋前屋後,路邊地頭的野草就是一味藥。對於草藥,老人們常說:不知的當是草,知道的就是寶。一語道盡了草藥之妙。那麼,哪些是客家人常見或是常用的草藥呢?小編簡單選取了十來個做為例子。藥用價值:木棉的根、莖抽取物可用做收斂劑、鎮痛劑等,它的汁液可用以治療痢疾,它的根皮、莖皮和刺,磨成粉製成藥膏可用來治療粉刺。木棉花曬乾,可以用來泡茶、煲湯、入藥。
  • 煲雞湯,加入一味草藥,既驅寒暖胃,又是女人調經養血之寶
    每日一美食,紅姐每天都會跟大家分享客家美食,感恩自然所賜予毎一種食材的特性,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煲母雞湯,加入一味草藥,既驅既驅寒暖胃,又是女人調經養血之寶。艾草,是客家人常用的一味草藥,它不單止在初春時可以摘葉子的來煮雞蛋湯,還可以拿來做各式各樣的餈粑。在端午時節,可以把它連根拔起,清涼乾淨,曬乾備用一年,既為艾根。客家人煲雞湯都會放上艾根,艾根有哪些功效呢,看似簡單的草藥,但進入客家的餐桌有幾十年的歷史。
  • 慈菇祛溼和治痔瘡效果好
    【慈菇的功效與作用】慈菇球莖:味甘、澀、性微溫,入肺、心經;可斂肺,止咳,止血,實腸;主治:痰核瘰癧、腫塊瘡癤、肺熱咳嗽、喘促氣憋、心悸心慌、水腫、小便不利等病症。慈菇不僅可作蔬菜,而且還有藥用功能,鮮慈菇切碎,加上適量的冰糖和豆油煎煮,臨睡前服用可治療肺結核引起的咳血。
  • 豔山姜這味民間草藥,別再當砂仁賣,本身就是很好的烹調香料
    豔山姜又開花夏初於莖頂開出彎垂的花序,一般每串花束只有一兩個花苞在開放。花苞晶瑩皎潔,先端紅,花白色。細心觀察,你會驚奇地發現,完全開放的唇瓣如張開的小嘴,可以看到門潔白的門牙和喉嚨的血紅硬顎!豔山姜,別稱砂紅、土砂仁、野山姜、玉桃、月桃、豔山紅、枸姜、良恙、良姜、良姜、大良姜、大草寇、草寇、草扣、灟水月桃、虎子花及熊竹蘭等,姜科山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3米。具根狀莖;叢生。單葉披針形、緣波狀,葉色黃綠相間;葉色秀麗,葉片黃綠條紋相間,易識別。葉鞘作纖維原料,葉子用來包裹食物,魚肉。花色為橙、紅、白複色,花期4~6月;花期5-7月。
  • 荒地裡這種草,30年前農民當柴燒,現今身價暴漲是一味名貴草藥
    荒地裡這種草,30年前農民當柴燒,現今身價暴漲是一味名貴草藥。野生植物從古時候開始就被廣泛使用,它就是其中之一。全草均有藥用價值。一株株看起來很稀疏,葉片跟根莖一樣吸取到所有人的嚮往,葉子從綠色漸變成紅色, 是一種多年草本植物,一些老中醫在以前就用它做了草藥,藥效極高。
  • 慈菇(茨菇)的家常做法,好吃到停不下來!
    炸慈菇片食材:慈菇、油做法:1、慈菇洗淨兩頭去蒂,用刀削去皮。2、慈菇切成薄片,切的越薄越好。3、將切好的慈菇片放入水中,淘去邊棉的澱粉,瀝乾水。4、熱鍋倒入適量玉米油,慈菇一片一片放入鍋中。5、慈菇片炸制微黃用漏勺撈出。
  • 「生物燻蒸法」為生病土壤煎一味綠色「草藥」
    【解說】茄子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食物,但是從菜園到餐桌,它走過的路卻並不容易,其中就有黃萎病這一攔路虎。黃萎病又被稱作「作物癌症」,是由土壤中的有害病原菌引起的,可使作物葉片發黃植株枯萎,這種病害發病率高、危害大甚至會造成絕收,對產量影響嚴重。所以如何為生病的土壤消毒是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一環。
  • 農村路旁的一種野草名叫「五匹風」,是常見的一味草藥,你認識嗎
    所以他的別名也有非常多啊,比如說,有的人也叫它這個無心草,還有人叫他五爪草,五匹風,這種植物呢,其實他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民間草藥,它的功效主要有清熱定驚,止咳,化痰,解毒,活血的一些效果。如果藥用的話,可以在在5月和9-10月挖取全草,抖淨泥沙,揀去雜質,曬乾即可用了。
  • 民間草藥:鐵線草
    這是一種常見的雜草,廣布於我國黃河以南,生長於曠地、溪邊和田野間。因其莖細而柔韌,常用以鋪建草坪和球場。 (《草藥手冊》) 3、治吐瀉:鐵線草18g。水煎服。(《草藥手冊》) 4、治水腫:狗牙根、桐樹白皮各12g。水煎服。(《草藥手冊》) 桐樹白皮治痔瘡,淋病,丹毒,跌打損傷。
  • 這種野生植物學名叫做草珊瑚,人們還叫它接骨木,是一味民間草藥
    有在農村裡生活過的朋友應該都是非常清楚,農村是一個生態環境和大城市有著很大不同的地方,有山有水氣候宜人,這樣子的生態環境給了人類、動植物等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種類繁多的野生植物就喜歡生長在農村裡,對於這些野生植物各有各的特色,它們更是都有一個名字的植物,很多名字也是許多的文藝。
  • 太白山草藥、生藥考證研究活動圓滿結束
    (從左至右分別是:列當科植物——枇杷芋;蓼科植物——掌葉大黃;百合科植物——太白貝母)本次考察共計辨識採集了70餘種太白山草藥的圖像信息,覆蓋了菊科、薔薇科、五加科、鱗毛蕨科、傘形科、玄參科、蓼科、百合科、杜鵑花科、毛茛科、列當科、龍膽科等20餘個植物科。除對植物原生環境和植株形態進行了真實記錄拍攝外,考察隊還對每一種藥用植物的藥性和主治功能進行了詳細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