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食品也要有「中文身份證」 一紙檢察建議掀起嬰幼兒進口食品...

2020-12-25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7月31日無錫訊 「我家寶寶最愛吃這一款兒童餅乾,之前包裝上沒有貼中文標籤不敢買,現在每一包上面都有正規的標籤,放心多了!"正在逛母嬰店的王女士發現貨架上未貼中文標籤的嬰幼兒食品「消失了」,這樣的變化都來源於一份檢察建議。

今年4月,江陰市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多家母嬰用品店店裡部分進口食品外包裝上缺少載明食品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繫方式等信息的中文標籤。承辦檢察官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進口的食品應當經我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依法檢驗,經檢驗合格後在外包裝上添加中文標籤,載明食品的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繫方式,後進入我國境內市場銷售。母嬰用品店銷售未添加中文標籤的進口商品的行為,存在較大的食品安全隱患,具有危及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的可能性,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為了保障嬰幼兒 「舌尖上的安全」,江陰市檢察院依法啟動公益訴訟訴前程序,向相關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建議其履行監管職責,維護消費者權益,守護嬰幼兒食品安全。相關部門收到檢察建議後,迅速成立專門工作組,對轄區內的219家母嬰用品店開展了專項整治,重點檢查在售進口食品標識、標籤是否規範、有無違法經營等情況,共立案查處9家,有效防範了嬰幼兒食品安全風險。

「舌尖安全無小事,消費者購買母嬰店的進口食品,應當享有消費知情權,清楚商品來源是否正規、經營行為是否合法。」江陰市檢察院第五檢察部主任方靜表示,該院將加大監督力度,督促職能部門加強對嬰幼兒產品等重點領域的監管,互相協作,信息互通,淨化經營秩序,守護舌尖安全。(費宇佳 梅錦華)

相關焦點

  • 進口食品要有"中文身份證" 檢察建議推動專項整治
    進口食品要有「中文身份證」   江蘇江陰:檢察建議推動嬰幼兒進口食品專項整治  正義網訊(記者盧志堅 通訊員費宇佳 梅錦華)「我家寶寶最愛吃這款兒童餅乾,之前包裝上沒有貼中文標籤不敢買,現在每包上面都有正規的標籤,放心多了
  • 進口食品要有「中文身份證」
    原標題:進口食品要有「中文身份證」   「我家寶寶最愛吃這款兒童餅乾,之前包裝上沒有貼中文標籤不敢買,現在每包上面都有正規的標籤,放心多了。」近日,正在逛母嬰用品店的王女士發現貨架上未貼中文標籤的嬰幼兒食品「消失了」,這樣的變化源於一份檢察建議。
  • 如何讀懂進口嬰幼兒配方食品標籤
    下面發布君將從食品標籤方面來談一談消費者如何解讀進口嬰幼兒配方食品標籤信息,購買到安全的進口嬰幼兒配方食品。1嬰幼兒配方食品標籤標示要求嬰幼兒配方食品是為滿足0~36月齡嬰幼兒營養需要配方食品。1.進口嬰幼兒配方食品的境外生產企業應當獲得海關總署註冊,且進口產品與註冊類別相符。3. 嬰幼兒配方食品及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必須經過科學評審,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還需經過臨床試驗後方可取得註冊證書。
  • 如何讀懂進口嬰幼兒配方食品標籤(海關答疑)
    我在網上海淘了一些進口嬰幼兒奶粉,標籤上的信息比較多,有些地方看不太懂。請問相關的食品標籤上都有什麼要求和關鍵信息?  深圳讀者  汪先生  汪先生:  恭喜您家多了一位家庭成員。  食品標籤是承載食品信息的重要載體,是消費者購買食品的重要參考,準確規範的食品標籤才能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 進口食品 沒「中文標籤」有貓膩
    同時,個別進口食品雖然有中文標籤,但應當填寫生產日期、保質期的地方卻是空白,只能推測包裝上用韓文標註的「生產日期」「保質期」。一款進口的「花生球」食品,顯示保質期為2015年11月18日,卻仍在貨架銷售。
  • 網購進口食品安全嗎
    在司法實踐中,進口食品領域是網售食品安全案件的高發區。那麼,網購進口食品安全方面有哪些突出的法律問題?消費者又該如何防範?案例一無檢驗檢疫合格證的進口奶粉能買嗎?新手媽媽米女士對進口奶粉情有獨鍾,經過精挑細選,她在一家網店購買了3罐日本某品牌嬰幼兒奶粉。
  • 網購進口食品安全嗎?
    對於食品進口流程,不僅進口商、境外出口商或代理商要嚴格把握,店鋪經營者要對進口商、出口代理商的資質與合格證明材料逐一審核查驗,而且消費者也要儘量規避相關風險,起碼在購買進口食品的時候,知道要查看進口食品的報關單、檢驗檢疫合格證明等,並且有查看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進口商、代理商備案信息的意識。
  • 三門進口冷鏈食品有「身份證」了!~~
    三門進口冷鏈食品有「身份證」了!在我縣,消費者在購買進口冷凍食品之前,可以通過該食品上的「浙冷鏈」溯源碼,來查看食物的核酸檢測報告等信息,進而確定是否可以放心購買。近日,記者在城區「七欣天」餐飲店內看到,冷凍生鮮櫃邊放置著一本「進口冷凍食品」管理手冊,手冊中張貼著幾張「浙冷鏈」溯源碼,分別對應了不同的商品。
  • 食品安全周科普小知識之——進口嬰幼兒乳粉選購一二三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寶爸寶媽選擇給寶寶購買進口的嬰幼兒乳粉。那一般會選擇從哪些渠道選購進口嬰幼兒奶粉呢?小C海外代購確實是現在很多寶媽的選擇,但需要注意的是,海淘嬰幼兒乳粉一般是按照國外標準生產的,沒有中文標籤,產品可能存在不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的情況,產品的營養含量也有可能不適合中國的寶寶。另外,海外代購一般都是個人操作,一定要注意可能存在的風險哦。
  • 杭州市蕭山區因銷售不合格進口食品被處罰
    摘要:進口食品有「價」無「證」,店家小心踩雷。近日,杭州蕭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轄區內一家因銷售無」身份證「的進口食品店鋪罰款29萬元,蕭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提示,經營者或消費者在選擇進口食品時,要到正規場所,自覺抵制買賣不良的進口食品。
  • 你淘來的進口葡萄酒、奶粉有「身份證」嗎?|一定認準!中文標籤...
    「如何才能選購到真正的進口葡萄酒?」「進口肉類產品的包裝應符合哪些要求?」「通過跨境電商購買乳品需要注意的事項?」市民關於進口食品的疑問都在28日舉辦的「進口食品安全社區行」主題日活動上得到了解答。點擊圖片登錄中國海關總署網站查詢部分進口食品的真偽本次活動由哈爾濱海關主辦,冰城海關承辦,以「尚德守法,食品安全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
  • 進口食品不可迷信「全英文」 不貼中文標籤有「貓膩」
    五道口附近的「Green Tree」店內的很多進口食品並未按規定貼有中文標籤記者近日在調查中發現,很多市民以為擁有全外文包裝的才是真正的「原裝進口」。真正「進口」必須有中文標籤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解釋,國內在售的「進口食品」有三大類:一是生產、包裝都在國外進行的;二是國內廠商到產區進口原材料,在國內進行處理、分裝、銷售;三是註冊商標在國外,但產地難以確定的。「其實只有第一種是真正的『進口食品』,當然也必須有中文標籤。」朱丹蓬說。
  • 檢驗檢疫提醒 進口食品接觸產品也要有中文標識
    近日,天津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查獲了一批自日本進口的不合格兒童餐具,不合格原因為無中文標識。目前,該批貨物已在檢驗檢疫部門的監督下完成了標籤整改。據了解,該批進口兒童餐具分為食物盤、零食盒、叉勺套裝等18種,共224.96千克,貨值約8.4萬元人民幣。
  • 進口奶粉中文標籤不能是加貼的紙條
    @消費者:進口食品不一定合格進口奶粉中文標籤不能是加貼的紙條武漢晚報訊(通訊員郭珊珊 記者馬輝)武漢海關今年已將6批不合格進口食品堵在國門之外。有關人員提醒消費者,買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一定要注意標籤,不能是加貼的紙質標籤。進口食品是不是一定合格?來自武漢海關的信息表明,並不一定。上月,武漢海關就查出14.6噸不合格進口蜂蜜。最近,又查出一批端午節用的不合格進口綠豆和糯米。據武漢海關有關人士透露,就武漢海關而言,進口食品的不合格率,要高於出口的食品不合格率,說明我國出口食品質量在穩步提高。
  • 冬季進口食品防疫指南,如何進口安全的食品?(收藏)
    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都在吃一些進口食品,尤其最近進口冷凍產品又開始出現新冠病毒了,所以我們就要從進口食品上面多多下功夫,那麼如何安全的進口國外食品?收到進口食品後我們防疫都有哪些步驟?下面和大家說一說。安全的進口國外食品的安全流程只有通過正常的渠道來進口食品,才能有效地拒絕病毒肆虐,進口安全食品資料流程是怎樣的呢?
  • 保障寶寶食品安全,米克叔叔輔食進口溯源流程全面解析
    本網12月14日訊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選擇進口食品的寶爸寶媽越來越多,從寶寶奶粉、輔食到零食等等,卻開始擔憂國外進口食品是否有保障。嬰幼兒是生長發育的關鍵期,所以兒童的食品安全牽動著千萬個家庭父母的心,特別對於寶寶食品安全的檢驗工序尤其關注。
  • 保障寶寶食品安全,米克叔叔輔食進口溯源流程全面解析!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選擇進口食品的寶爸寶媽越來越多,從寶寶奶粉、輔食到零食等等,卻開始擔憂國外進口食品是否有保障。嬰幼兒是生長發育的關鍵期,所以兒童的食品安全牽動著千萬個家庭父母的心,特別對於寶寶食品安全的檢驗工序尤其關注。
  • 進口食品真偽鑑別:有中文標籤不代表「假冒」
    本報訊(記者汪文漢 通訊員王毅 實習生張文卓)怎樣鑑別進口食品的真偽?進口食品上有中文標籤是不是代表假冒偽劣?10日,湖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進口食品安全社區行」全省首場宣講活動走進百步亭社區,向居民宣傳進口食品安全知識。
  • 進口食品缺中文標籤 專家呼籲不可迷信"全英文"
    北青報記者拿起收銀臺旁邊的巧克力,發現全是外文說明,並沒有中文標籤,臨窗貨架上擺放的各種小瓶洋酒,其外包裝上也未見中文標籤。  同樣的情況在五道口附近更為普遍。五道口地鐵站附近的「Green Tree」,主營韓國進口食品,大量膨化食品、飲料、拉麵、泡菜等各種各樣的食品布滿貨架,然而只有極少數的食品包裝上有中文標籤。
  • 跨境進口電商一周猛料:臺或將進口日本核災區食品,韓進口兒童用品...
    臺灣明年或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 臺海網消息:據報導,臺灣擬開放福島等5個日本核洩漏受災縣的食品進口,正式開放的時間可能是明年年初。 這一消息的傳出,引發網友的熱議。網友顯然對臺當局欲開放日本核災食品進口一事不滿,「詐騙集團罔顧全民食安,賣臺劣跡又添一樁!對馬當局不斷攻擊侮蔑的『主婦聯盟』怎麼不比照辦理、放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