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上並沒有完美的媽媽,我們所有人都盡力做到最好,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上,有些方面你可能做得很成功,可有些方面你會做得非常失敗。
就像我,每天都會通過言行來傳遞給女兒媽媽是多麼地愛你。我不介意孩子穿上心愛的小雨靴在雨中奔跑,儘管濺起的水花把褲子打溼。我會每天晚上陪孩子讀繪本,做遊戲,一起度過一天最溫馨的時刻。
然而,我也會暴露出很多缺點,剛剛換好的床單,一不留神就尿了,我忍不住對她大喊大叫。家裡明明已經有很多玩具,看見新玩具就要,害得我每次路過玩具店都蒙住她的眼睛。心血來潮給她弄了一頓兒童營養餐,她毫不客氣地把胡蘿蔔,西蘭花通通地挑出來。忍無可忍的我,徹底爆發。自己省吃儉用地給她報了興趣班,人家根本不屑一顧。我開始如唐僧一般嘮叨沒完,進而很多情緒湧上心頭自責,愧疚,生氣等。我常常在想,養孩子太難了,沒辦法,這就是現實。
我也曾想像過一幅美麗的畫面,媽媽帶著孩子去公園玩,金色的陽光鋪滿草坪。媽媽穿著一件白色的連衣裙,留著迷人的長髮,一手拿走剛採的小花,一手牽著宛如童話裡出來的小公主,母女二人一起享受暖心的場景。慈祥的媽媽不用擔心還沒洗完的髒衣服,不用去做那些沒完沒了的家務,不用雞飛狗跳地輔導功課。
這樣的畫面令人愉悅,但不真實。真實的生活裡有,有骯髒又有美好,有焦慮也有快樂,有艱辛也有舒心,有疲憊也有感恩,有沮喪也有愉悅,這就是一個媽媽不完美的真實生活。
蠟筆小新這部動畫片,陪伴我們走過漫長的歲月。曾經覺得小新的媽媽是一個沒事喜歡大呼小叫,脾氣暴躁又愛貪小便宜的中年大嬸。婚前認為,女人變成這個樣子是多麼可怕。有了孩子後才明白,這就是大部分女孩婚後最真實的寫照。
孩子和老公還沒有起床,自己已經開始準備早飯。
聽到哪裡有促銷活動,一定是最快的。
看見喜歡的鞋子,幻想著自己穿上的樣子,又一想自己也沒有什麼機會能穿,就放下了。
從前,少女美伢也是家中的小公主,後來,為了生活變得嘮叨暴躁。
媽媽,並不是一生下來就是媽媽,她曾經也是一個愛漂亮的小女孩,是生活改變了她的模樣。
現在的你可能變成了成年後的美伢。可是,美伢沒有丟掉自己,依然是那個深愛著家人的媽媽,一個愛做夢的「成年女孩」。
在知乎上,有人曾提問「當媽以後最大感受是什麼?」看到很多扎心的回答,其中有位網友這樣說;當媽以後,她做了兩年的全職媽媽,沒有收入手心向上,總是看老公的臉色。嚴重的睡眠不足,使她眼袋和黑眼圈更加嚴重。兩年的時間裡,她沒有和閨蜜逛過一次街,沒有參加過一次聚會,自由對於她而言,仿佛是上輩子的事。全家人一起吃飯,只有她一手抱娃,一手吃飯,任何人都有拒絕照顧孩子的理由,只有她沒有。
後來,她決定出去工作,享受久違的自由。一晃時間過得很快,孩子已經上小學了,學習使家長瘋狂,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憤怒、吼叫、崩潰、挫敗感通通襲來。後來,她漸漸地認識到了自己的孩子就是個普通人,是2/8原則中的8的部分。所以她不再那麼焦慮,學著和自己和解,她就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她的孩子亦是如此。
人到中年,上有年邁的父母,下有不懂事的孩子,我們是他們的依靠,所以,不敢離職、不敢請假、不敢生病,能做的就是讓自己堅持,再堅持一下。
有這樣一個照片,一個人讓孩子做一道連線題。左面兩個選項,分別是爸爸,媽媽。右邊是10項家庭生活內容(做飯,洗衣,打掃,陪學,陪玩,接送孩子,賺錢,玩手機,打遊戲,買玩具),讓孩子連線。果然,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他發現了爸爸的最大的長處——賺錢、玩手機、打遊戲,剩下的都是媽媽在做。爸爸在不知不覺中,把媽媽塑造成了超人。
《再請回答1988》中,聽說神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到了媽媽的年紀,媽媽仍然是媽媽的守護神。
哪一個瞬間讓你覺得當媽很幸福?有一次,孩子姥姥來看孩子,知道孩子喜歡吃榴槤就買了一個大個的。孩子看見姥姥帶來最喜歡的水果很開心。全家一起吃,只剩最後一塊的時候,孩子拿起來分給了我。
姥姥說,最後一個為什麼不給姥姥吃?
孩子一臉真誠地說:「給媽媽吃,她也愛吃,我心疼媽媽。」
沒有想到還是會說,「心疼」二字,頓時眼睛有些酸澀,眼淚不知不覺掉了下來,原來所有的付出都在孩子眼裡。當媽媽也可以很幸福。
凱特·布蘭切特曾說,完美和不完美都是我,對自己,我總是說Yes.
無論我們的身份如何改變(媽媽,妻子,女兒,社會打工人),不變的是對自己的愛,好好愛自己,好好愛家人。沒有過不去坎,記住你不是一個人在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