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萬噸成熟上市,一斤2元還賣不動,果子就要腐爛,果農懶得摘

2020-12-25 騰訊網

雖然立秋節氣已過,早晚都能感受到涼爽的感覺,但是南方白天的氣溫還在30℃以上,依舊炎熱。此時的可以說是處於夏秋交接的時間段,成熟的水果品種也非常多,獼猴桃、黃桃、皇冠梨、冬棗等都大量地出現在市場上。行情與去年相比,可以說好很多,絲毫沒有半點受疫情的影響,也還沒聽聞有滯銷的情況。但似乎水果的行情都是一波一波的,階段性的好行情或階段性的滯銷難賣,盈虧都是幾年一次或隔年一次,比較明顯的就是有產量大小年的水果了。

近期福建泉州的龍眼迎來成熟,據了解總產量有5萬噸,但是一斤2元還賣不動,果子就要腐爛,果農懶得摘。福建的龍眼品種主要有東壁、福眼、松風本等,品質好,甜味高,一直深受當地人的喜愛,種植歷史也十分悠久。在每年荔枝過季之後,龍眼接棒上市,總能快速佔領市場,成為夏末的熱銷水果。因此很多農民都會選擇種植龍眼,尤其是在20年前,閩南地區幾乎每個村,都有好幾棵樹齡幾十年的龍眼老樹,每到成熟的季節就有人去採摘。

以前農民們種龍眼,採摘龍眼,基本都是自己家吃。對於龍眼樹基本都沒有進行管理,以至於影響龍眼生長的,像龍眼雞或是寄生在龍眼樹上的寄生植物,總是非常常見。但如今的龍眼已經商品化,成為市場上熱銷的水果。每年的市場需求都很大,最為明顯的是進口的龍眼,以及廣西、海南等地能四季供應的龍眼,不分季節的上市,總是不愁銷路。而如此分散的上市時間,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競爭壓力,價格時常保持在6-8元一斤。

但與更靠近熱帶的兩廣和海南相比,福建的龍眼成熟季節比較固定,一年只成熟一季。並且近些年來,泉州的龍眼種植面積並沒有太大變化,加上龍眼是典型的具有(產量)大小年的農作物,每次遇到產量大年,總產量就能達到5萬噸,而今年剛好是產量大年。如今出現的情況卻是一斤2元(市場價,而收購價就幾毛錢)仍賣不動,很多果農都有困惑,龍眼的品質並不差,甜度也高,在當地口碑很好,為何別的省份產的龍眼都能賣過來這,本地的就賣不出去呢?

其實,泉州龍眼品質好不假,但唯獨名氣不夠大,因為兩廣和海南的龍眼能四季供應,常年在市場上混跡,名氣自然夠大夠響亮,尤其是儲良、石硤等品種。雖說泉州龍眼大年時有5萬噸產量,但比兩廣和海南的產量少太多,至於出現難賣甚至滯銷的情況,主要就是集中上市的結果,而兩廣和海南的龍眼出現滯銷的情況則比較少。其實龍眼和荔枝有很多相似之處,最明顯的就是保鮮期短,龍眼雖比荔枝保鮮期長,但常溫下也不超過7、8天,如果沒賣掉又不曬乾的話,很容易就出現腐爛現象。

但對於如今市場價格低還賣不動,農民都懶得去採摘了,尤其是一些老樹,樹枝不牢固,攀爬危險性高,採摘時常有人跌落的事情發生。其實龍眼的用途很多,製成龍眼乾就是其中最常見的形式,曬乾後能泡酒,能用於各種食品添加。但在泉州當地,這一產業並不完善,以至於龍眼無路可銷。

相關焦點

  • 往年8元一斤,如今2元一斤賣不動,果農:一畝虧800元
    今年水果的價格起起伏伏,大多數下跌得厲害,比如前一段上市的西瓜和桃子,賣不出去的情況下就只能採取降價的措施,果農辛苦種植一季水果,到了豐收的季節,賣出好的價錢,只能虧本。無花果也算是一種稀有品種,前幾年在市場也有一定的名氣,有很多人可能還沒有吃過,在網上有很多人購買,除了銷售鮮果外,無花果還可以加工成果乾的飲料,在市場上也比較受歡迎,一些種植戶通過種植無花果也賺了不少錢。每次到了無花果成熟的季節,就有很多收購商來產地收購,果農也不用擔心銷售的難題。
  • 產地600畝,往年果子7元一斤不愁賣,今2元批發賣不動,果農難了
    的確,每逢進入豐收的季節裡,總是會出現果農賣貨難的現象!去年秋天,花牛蘋果滯銷;今年入春後,受疫情的影響,草莓也出現了賣貨難的現象,而在近期,隨著夏季的到來,不少果農和菜農也遇到了類似的難題,比如說山東的櫻桃,河南的洋蔥,而在四川,有網友給筆者留言說,當地的果子也遇到了銷路難尋的現象!據網友反映,在四川簡陽市雲龍鎮,當地胭脂脆桃的種植戶楊大姐也遇到了煩心事。
  • 熟了也不想摘,8毛一斤,不夠人工費,吃貨:水果店沒降價
    今年的農產品滯銷,似乎已經成了常態,之前的大蒜低至了5毛錢,農民根本就沒有多少利潤。而最近一段時間,南方地區上市的荔枝和芒果,也出現了滯銷的情況,今年的收入水平比去年要低得多。現在上市正當季的油桃,也是桃子中的一個品種,因為外皮沒有絨毛,更容易清洗,消費者也更喜歡。因為果農的油桃已經賣出去了一部分,果樹上沒有採摘的果子已沒有多少。但是價格卻跌入了谷底,有的果農,即使成熟了也不想採摘。 6月中旬,是油桃上市的旺季,很多產區的油桃也開始成熟進入市場。
  • 往年8元一斤不愁賣,如今2元批發都賣不動,果農:還有銷路嗎
    的確,果農在收穫季節總是很難出售其產品。去年秋天,花牛蘋果不再銷售;自今年春天以來,連草莓都變得很難銷售。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夏天的到來,許多水果和蔬菜種植者,例如山東的櫻桃和河南的洋蔥,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在陝西,當地的早酥梨也面臨著銷路難的問題。
  • 海南30萬斤芒果賣不掉,產地6毛一斤,市場卻賣6元一斤,到底咋了
    天氣越來越熱,也到了水果和蔬菜紛紛上市的季節。前段時間就有蒜農提到,剛開始大蒜五元1斤,但是只用了十天的時間,大蒜身價狂跌十倍,一直到了5毛錢1斤。而到了現在,大蒜的價格一直持續低迷。大家都知道,不管在市場上還是在網上,購買的芒果都在6元錢一斤,而稍微好一些的芒果可能還要更貴。但是目前在海南果園裡,芒果的價格已經跌到了六毛錢1斤。而正是這樣,還有多達30萬斤的芒果依然賣不動。很多海南的果農在今年剛開始就發現了了不好的苗頭,不只是海南的芒果價格直線下降,其他的產品也是出現了市場低迷的現象。
  • 30萬斤上市賣不動,產地積壓,種植戶很著急,吃貨:等10元3斤
    比如說今年的無花果,今年在山東威海地區,有30萬斤上市賣不動,產地堆成小山,種植戶也很著急,可一些消費卻保持觀望態度,希望價格降到10元3斤再買。無花果是一種比較有特色的水果,原產地在阿拉伯的南部地區,後來傳入到我國,在廣西、廣東、山東等地有大量種植。
  • 砂糖橘價格回落,果農著急銷售,紛紛採摘少量已成熟的果子賣掉
    近期砂糖橘產量未增價格先落,如今的價格大概是兩塊多一斤,一些極品果也就是接近3元左右。隨著砂糖橘價格的持續回落,果農內心也是有些著急了,害怕再不賣就沒有好行情了,於是也不管果園裡的果子熟了多少,先賣了一些再說。
  • 5年前一斤賣60元的釋迦果,現在一斤10元賣不動,果農:炒過頭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5年前一斤賣60元的釋迦果,現在一斤10元賣不動,果農:炒過頭了現在我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快,與國外的交流也越來越多,比如說在農業方面,我國的農作物出口到其他國家,而其他國家的農作物也會引進到我國,這不光是為了農業上的交流,更是為了提高市場農產品的種類,增加農民的收益,當然面對越來越多的新鮮水果,很多消費者也是比較好奇,總想買點來品嘗下
  • 柚子成熟的季節,人們買不起,果農卻賣不了,這是怎麼回事
    現在已經進入北方冬天,氣溫逐漸下降,我國嶺南地區也感覺有點冷,嶺南地區基本上都是山地,當地的水果種植特別發達,適合種植很多水果,所以當地的水果通常是便宜,現在大量上市的柚子,例如價格很便宜,幾分錢一斤賣不出去,出現了嚴重滯銷的現象,甚至出現腐爛,柚子豐收後,種植者一直很高興,但現在葡萄柚不賣了
  • 又一水果被「害慘」,沒成熟就採摘,批發價大跌2元,果農:怨誰
    在夏秋之際,不少果實都進入了成熟上市期,不過今年的水果行情並不是太好,很多水果都賣不出好的價格。就拿黑布林來說,過去一斤可賣20元左右,如今才不過賣出了5元,即便價格這麼低,還是沒多少人購買。如今的哈密瓜也已經上市,但銷售行情依舊不是太好,市場一斤也才1.5元。
  • 曾一斤賣8元,今80萬斤上市,果農一畝虧1000,吃貨卻嫌貴
    如今已是秋季,很多的水果進入市場中,不過受今年大環境的影響,這些水果的產地價通常都不是太高,就拿柚子來說,看似超市裡賣出了4-5元一斤,實際上地頭價才不過1元左右,這樣的低價果農根本就沒有多少利潤,可即便是這樣又能怎麼辦呢?畢竟客商決定價格,大家也只能選擇聽從。
  • 50萬斤賣不動,一斤才賣6毛錢:天氣越來越熱,馬上就要變質了
    隨著5月份的到來,真正的水果旺季了,果農開心的時候,吃貨幸福的時候。但是今年果農真的豐收開心?就拿海南芒果來說,如今已是芒果上市的高峰期,海南各地的芒果都在逐步的成熟,雖然我們在市場買芒果的價格還是5塊錢左右,但是農民手裡的收購價卻不是太高,一斤才6毛錢,這是咋回事?據說海南的芒果滯銷量已經超過了50萬斤,儘管價格不斷下滑,走貨量依舊不是太順暢,果農們甚是愁苦,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眼前的滯銷問題。
  • 被電商坑慘的水果,曾經一個賣10元,如今8毛一斤還賣不出去
    說起來水果滯銷這個事情,我算是感觸比較深的,去年水果成熟的時候,我的朋友圈裡面幾乎全是,什麼地方的水果滯銷,果農在果園裡面痛哭,我每次看到之後,都覺得果農好可憐,所以就會下單買一些水果,可是買回來之後發現,質量參差不齊,有的好有的壞,其中最讓我難以忍受的就是黑布林。
  • 果子才剛上市,價錢從3塊掉到8毛,明年還敢種嗎?
    果子才剛上市,價錢從3塊掉到8毛,明年還敢種嗎?最近筆者遇到了些奇葩的事,自己深有體會不得不在此嘮叨嘮叨了。這是個很奇怪的現象,它牽動著千萬農民的心,不知道有多少農民已開始吃不下睡不著了。筆者作為一個柚子原產地的千萬農戶之一,今年自己家的柚子也還沒有人上門購買,大街上還是依舊冷冷清清,隔壁家的婦女去年這個時候已經早出晚歸忙碌著給別人打零工了,今年這時候卻坐在門口嗑瓜子。曾經每年都去撿套袋的老人,現在一大早坐在門口觀望誰家摘柚子了,從早到晚能盼來一家就高興地手舞足蹈了。以上種種異常現象,說起來最擔心的還是那些種植的農戶了。
  • 6000噸上市沒有銷路,又有30萬公斤賣不動,吃貨:你倒是降價啊
    農產品是這樣的情況,水產品也是這樣的情況,今年5月份的時候,山東乳山地區的生蠔降價很厲害,大批養殖戶在這個期間集中打撈上市,出現了賣不動的現象。除了生蠔以外,又有一高檔海鮮水產品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福建連江地區養殖鮑魚的地區,說是有6000噸鮑魚上市以後,沒有找到銷路,當地的養殖戶也非常焦急。
  • 果農日收幾千斤果子,紛紛表示不賺錢,怎麼回事?
    果農紛紛表示今年沒賺錢,白幹。首先,今年火龍果產量低。普遍來說,今天火龍果產量都不高,果子也不太大,所以總產量低。人工比果子貴果子大批量成熟的時候,自己採摘不過來,得請人,還不是請一個兩個,至少得請十個八個,一人150元工作四個小時,一個上午就1500元,果子才賣幾毛錢一斤。日摘幾千斤果子,果農直呼不賺錢。
  • 價格暴跌:30萬斤滯銷賣不動,收購商還在瘋狂壓價!農民:錢被誰掙了?
    比如說去年的無花果,去年在山東威海地區,有30萬斤上市賣不動,產地堆成小山,種植戶也很著急,可一些消費卻保持觀望態度,希望價格降到10元3斤再買。無花果是一種比較有特色的水果,原產地在阿拉伯的南部地區,後來傳入到我國,在廣西、廣東、山東等地有大量種植。
  • 從20元一斤跌到5元一斤,草莓價格「大跳水」,背後原因值得看看
    導讀:從20元一斤跌到5元一斤,草莓價格「大跳水」,背後原因值得看看新冠肺炎的出現對經濟產生了直接的影響,表現明顯的應該就是餐飲業了,根據有關的報導,各城市的西貝已經關門轉讓,曾經在旺季收入高達近萬億的餐飲龍頭,現在也沒落了
  • 芒果受凍長斑賣不動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刊
    芒果因受凍長了斑點,品相不好,導致收購價低廉,果農愁銷路。據調查,僅三亞南濱農場芒果園的受災損失就達到約1億元。南濱農場在了解果農受損後高度重視,決定減免受災果農30%的土地租金,以幫助果農渡過難關。  芒果掛枝頭無人來收購  近期,本報三亞記者站陸續接到三亞崖城、南濱地區的芒果農的求助電話。這些農民普遍反映近期芒果收購價格低廉,大量芒果積壓賣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