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聯網率達99.7% 信息化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2020-12-09 新浪財經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全國中小學聯網率達99.7%

本報北京12月1日電 (記者吳月)1日,記者從教育部獲悉:目前,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聯網率已由2015年的69.3%上升至99.7%。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教育信息化由起步應用階段進入融合創新階段,對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支撐推進教育現代化的作用日益明顯,中國特色教育信息化發展路徑贏得世界各國普遍認可,為「十四五」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努力實現讓億萬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教育信息化發展,離不開網絡基礎環境的支撐。「十三五」期間,教育部與工信部聯合實施學校聯網攻堅行動,大力推進學校聯網和提速降費工作。目前,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聯網率已從2015年的69.3%上升到99.7%,出口帶寬達到100M的學校比例從12.8%躍升到98.7%。

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基本形成,成為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農村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已整合開發英語、音樂、美術等學科數字資源6948學時,與基礎教育階段所有學科教材配套的資源達5000萬條。建成203個國家級職業教育資源庫,認定1291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401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慕課學習人數達3.1億人次,獲得在線課程學分的高校學生突破8200萬人次。

教師信息素養和應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十三五」期間,通過完成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1.0、啟動提升工程2.0,累計培訓1000多萬名教師。如今,全國有超過80%的中小學學科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

信息化支撐教育治理現代化成效顯著。「十三五」時期,建成學校、教師、學生三大教育基礎資料庫,實現全國所有學校「一校一碼」、師生「一人一號」。

教育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工作有序推進,共享教育基礎數據達2.1億次,支撐600多項地方業務開展。

相關焦點

  • 信息化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全國中小學聯網率達99.7%
    本報北京12月1日電 (記者吳月)1日,記者從教育部獲悉:目前,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聯網率已由2015年的69.3%上升至99.7%。教育部科學技術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教育信息化由起步應用階段進入融合創新階段,對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支撐推進教育現代化的作用日益明顯,中國特色教育信息化發展路徑贏得世界各國普遍認可,為「十四五」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努力實現讓億萬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 教育部:全國中小學聯網率達99.7%
    12月1日,記者從教育部獲悉:目前,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聯網率已由2015年的69.3%上升至99.7%。教育部科學技術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教育信息化由起步應用階段進入融合創新階段,對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支撐推進教育現代化的作用日益明顯,中國特色教育信息化發展路徑贏得世界各國普遍認可,為「十四五」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努力實現讓億萬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 中小學教育聯盟網提供免費教育資源 推動網絡扶智
    2020年全國網絡扶貧暨數字鄉村發展工作現場推進會進行中在會議末尾,舉行了網信企業與未摘帽貧困縣結對幫扶項目集體籤約。其中,依託創新人才教育研究會和「國家基礎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聯盟」等創建的中小學教育聯盟網,為貧困縣免費提供了中小學各學科課程資源,助力貧困地區教育數位化,推動網絡扶智。
  • 「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這些成效 | 教育2020...
    目前,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聯網率已從2015年的69.3%上升到99.7%,出口帶寬達到100M的學校比例從12.8%躍升到98.7%。其中,52個貧困縣已實現了學校網絡全覆蓋,99.7%的學校實現了百兆帶寬。95.2%的中小學擁有多媒體教室,學校統一配備的教師和學生終端數量分別為1060萬臺和1703萬臺。
  • 教育信息化對促進教育公平作用日益明顯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一級巡視員高潤生在介紹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有關情況時表示,「十三五」以來,教育信息化已由起步應用階段進入融合創新階段,對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支撐推進教育現代化的作用日益明顯。全國中小學聯網率已從2015年的69.3%上升到目前的99.7%,出口
  • ...資源共建共享聯盟秘書長王軍:藉助「信息化技術」東風 聯合優勢...
    成立於2005年的「國家基礎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聯盟」便是這樣一支推動教育公平與質量提升的重要組織力量,聯盟通過網際網路實現了對全國各地優質基礎教育資源的共建和共享。近日,環球網記者對國家基礎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聯盟秘書長王軍進行了專訪,深度解析聯盟的發展過程及重要意義,並探索聯盟在教育幫扶、網絡扶貧新模式上的開發及運用。
  • 探索教育信息化模式 讓農村學生共享優質資源
    當下,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使命。對於農村基礎教育而言,信息化不僅是提升教育質量的有力手段,更是促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路徑。全國各個地區基於地方實際,正在探尋農村基礎教育信息化的可行辦法。  農村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種:  一是政府主導模式。《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提出重點改善和發展農村教育。
  • 第一場:介紹「十三五」期間國家教育改革發展、教師隊伍建設、教育...
    目前,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聯網率已從2015年的69.3%上升到99.7%,出口帶寬達到100M的學校比例從12.8%躍升到98.7%。其中,52個貧困縣已實現了學校網絡全覆蓋,99.7%的學校實現了百兆帶寬。95.2%的中小學擁有多媒體教室,學校統一配備的教師和學生終端數量分別為1060萬臺和1703萬臺。
  • 我國95.2%的中小學擁有多媒體教室
    今年內各級各類學校將實現網際網路全覆蓋據介紹,目前,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聯網率已從2015年的69.3%上升到99.7%。其中,最後「摘帽」的52個貧困縣已實現了學校網絡全覆蓋,99.7%的學校實現了百兆帶寬。
  •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印發《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2016年全國中小學網際網路接入率要達95%
    推動將信息化基礎設施納入學校建設標準和基本辦學條件。結合精準扶貧、寬帶中國和貧困村信息化等工作,加快推進薄弱校網際網路接入,實現全國中小學網際網路接入率達到95%,其中10M以上寬帶接入比例達到60%以上。
  • 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專項督導報告
    督導情況如下:   一、各地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基本做法  各級黨委、政府充分認識教育信息化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大影響,強化組織領導,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組織優質教育資源開發,大力促進信息化應用,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
  • 教育部:2014年教育信息化7大工作月度推進總結
    3月12日,教育部印發《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確定了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思路、工作方式、核心目標,部署了推進信息化基本條件建設、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推動"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取得新進展、深入推進教育管理信息化、加大教育信息化培訓力度、全面推動戰線教育信息化工作
  • 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成就回顧
    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破解制約我國教育發展的難題,促進教育的創新與變革,是加快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邁進的重大戰略抉擇。教育信息化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優勢,注重信息技術與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進教育公平和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廣泛共享、提高教育質量和建設學習型社會、推動教育理念變革和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獨特的重要作用,是實現我國教育現代化宏偉目標不可或缺的動力與支撐。
  • 教育部發布《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專項督導報告》
    督導情況如下:  一、各地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基本做法  各級黨委、政府充分認識教育信息化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大影響,強化組織領導,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組織優質教育資源開發,大力促進信息化應用,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
  • 加強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 推進基礎教育信息化深層次發展
    當前,同步我國現代社會發展進程,教育改革與發展正產生深刻變化,推進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轉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更好地發展中國學生核心素養。全國教育大會以來,中央先後發布了關於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三個重要文件,建立了「四梁八柱」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制度體系,為基礎教育發展、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保障。推動基礎教育深層次變革,加快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
  • 推動教育均衡發展,讓優質教育惠及鄉村
    來源:環球網教育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我國長期以來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使城鄉教育之間一直存在差距。如何把更多優質資源投向農村教育,一直是教育工作者關心與探討的議題。為了給農村教育注入更多的新鮮血液,給農村孩子帶去更多的希望。依託國家基礎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聯盟,中小學教育聯盟網(以下簡稱聯盟平臺)在十五年前應運而生。
  • 寧夏154萬學子共享優質數字教育資源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柴葳)近日,作為寧夏自治區教育信息化應用融合的舉措,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與中教雲集團旗下中教雲智籤署戰略協議,中教雲數字課程教材雲平臺正式入駐寧夏各中小學,為全區154萬學生提供數字教育資源,幫助教師提升信息化教學水平。
  • 天水秦州區:打造教育信息化2.0,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近年來,天水秦州區搶抓義務教育全面改薄項目的機遇,在2018年實現了全區各中小學班班通多媒體教室設備全覆蓋。為了進一步推進全區教育信息化2.0行動,深度推進各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11月20日,秦州區在天水市公園小學組織開展了2020年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活動。
  • 肥西:深化智慧校園建設 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近年來,安徽省肥西縣把智慧教育作為推動教育改革發展的關鍵之舉、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支撐,把鄉村智慧學校建設與應用作為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普惠共享的重要抓手,優先保障、強力調度,項目建設有序推進,融合應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