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 07:10:17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配音導演陳浩
他「是」《澳門風雲》裡的周潤發,「是」《道士下山》裡的郭富城,「是」《竊聽風雲3》中的吳彥祖,「是」《追龍》《葉問》裡的甄子丹,他也「是」海綿寶寶,還「是」最新出爐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李靖……陳浩,這個對大眾來說不太熟悉的名字,但他的聲音卻讓很多人記憶深刻,「李靖和海綿寶寶是同一個人配音」還曾登上了微博熱搜。正在熱映的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7天,票房已經突破了14億元,該片的配音導演就是陳浩,值得一提的是,陳浩還是一位土生土長的重慶崽兒。近日,陳浩接受了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的獨家專訪,講述了自己和配音有關的故事。
為《哪吒》配音就是在表演
《哪吒》的成功陳浩功不可沒
《哪吒之魔童降世》口碑票房雙豐收,電影的配音也受到了好評。哪吒的「煙燻嗓」,太乙真人的「椒鹽普通話」等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作為配音導演,陳浩功不可沒。導演餃子在接受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採訪時曾透露,《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配音借鑑了好萊塢的工作流程,不是等做完動畫片才開始配音,而是讓配音演員一開始就參與進來。
「確實,我們不是對著已經做好的動畫人物來配音,而是自己要演一遍。」陳浩說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他和他的團隊不能叫做「配音演員」,其實就是「演員」:「我們一開始拿到的只有劇本和一些簡單的人物形象,不像給其他電影或者電視劇配音一樣,有演員的表演可以參考。這就需要我們自己來表演,包括聲音、動作、表情等等。」陳浩回憶,在他們配音的過程中,會有攝像機全程拍攝,「我們的動作、表情,甚至一些抓耳撓腮的小動作,都會被記錄,這也會給後期動畫師創作人物的表情和動作提供幫助。」導演餃子給記者證實,確實有配音演員的表情和動作被用到了最後的電影中去。
陳浩在配音室
配音演員看似有了更多的發揮空間,但也給配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陳浩透露,為了讓哪吒的聲音更貼合「壞小孩」的形象,餃子和他都覺得小哪吒的聲線應該比較低,「我們就讓配音演員呂豔婷不停地發出這種聲音,這種發聲方式對於聲帶的衝擊很大,後來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呂豔婷才恢復了自己本來的聲音。」另一位配音演員綠綺給殷夫人配音,有一場戲陳浩想要收一個殷夫人介於哭與不哭的臨界點的聲音,不過很多遍之後陳浩覺得始終沒有達到最理想的狀態。於是陳浩故意在配音現場「狠狠地」批評了綠綺,在綠綺正哭得傷心的時候,陳浩不僅沒有安慰,反而說到:「不許哭,忍住,繼續配音。」這樣才有了觀眾們最後聽到了殷夫人帶著哭腔的臺詞。
北漂成為甄子丹「御用配音」
陳浩也是一位話劇演員
其實陳浩是一位話劇演員,走上配音這條路,有些意料之外。「我從1999年就開始在四川人民藝術劇院演話劇,當時很多老師和前輩都覺得,這個娃娃的臺詞還不錯,於是在他們有一些譯製片配音工作的時候,就會把我叫上。」陳浩從那個時候開始,就開始為譯製片中的年輕角色配音。
2002年,陳浩開始北漂。「不曉得是哪根筋搭錯了,我身揣1萬塊錢,成為了一名『北漂』。」陳浩用重慶話說到。交了3600塊錢的房租後,陳浩剩下了6400塊錢,「一個月600元的合租房,我交了半年房租,那時我就規劃,一定要節約錢,每個月花費不超過1000塊,我一定要至少熬過半年!」就和所有北漂的演員一樣,陳浩開始不停地跑組,「就留下一張照片,背後寫上名字、電話、身高等,然後就讓你回去等通知。」進組的電話陳浩一個都沒有接到,幾個月下來,帶的錢也用的差不多了。
電視劇《狼俠》讓陳浩成為配音演員
沒想到配音這份工作讓陳浩看到了曙光。當時電視劇《狼俠》需要找一位給劇中年輕角色配音的演員,「那個時間段,剛好圈裡所有適合年輕角色配音的演員都有其他工作,劇組一下子找不到合適的演員。」和陳浩合租的宣曉鳴(後來成為了周潤發的「御用配音」)把這個消息告訴了陳浩,讓他去試一下。「結果一試就成功了,可能是那會兒也找不到其他配音演員來吧。」陳浩自嘲到。10多天的時間,30集的配音陳浩掙到了4000塊錢,「當時我特別興奮,我一共才帶了1萬塊錢來北京,結果10多天就掙了4000多!」
從那時候開始,陳浩成為了一位配音演員,直到今天,陳浩為多部電影、電視劇、遊戲配過音,郭富城、吳彥祖、吳鎮宇、謝霆鋒、餘文樂等多位男明星都曾由陳浩發聲。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從2005年至今,甄子丹絕大部分的電影,都是由陳浩配音。「甄子丹是一位特別隨和、溫暖的人,他非常尊重我們配音演員,會經常對我們說『謝謝』『感謝』。」
想寫一部重慶元素的話劇
話劇《情書》是陳浩自導自演的作品
前文提到陳浩是一位話劇演員,其實他也是一位話劇導演。《情書》是陳浩自導自演的第一部話劇,自2015年首版上映至今,經常一票難求。「不止做配音演員,我還開過餐館,開過農家樂,這些都是我謀生的手段。」陳浩說自己從來沒有放棄話劇,「有機會,我也想帶著《情書》回到重慶,演給家鄉的父老鄉親,演給我的家人和朋友看。」
陳浩是一位土生土長的重慶人,17歲到成都上大學才離開。「到現在逢年過節我都會回重慶,每一次回去,都能看到,重慶的變化太大了。」在陳浩的記憶中,化龍橋、土灣、小龍坎、天星橋是他能夠隨口說出的地名,「我記得那時候的重慶高高低低全是矮房子,馬路邊邊就是山坡坡。現在再回來,重慶已經完全是一個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看起太巴適了!」陳浩說他知道近年來導演們都喜歡來重慶拍電影,「重慶這座城市拍出來會特別有層次,不論你想拍什麼樣的時間什麼樣的題材,重慶都能夠找到合適的地方。」
作為話劇導演,陳浩說自己也一直在想,是不是可以用重慶元素來創作一部話劇。「要是在我的話劇裡有一個重慶崽兒或者重慶妹兒,肯定會很精彩,因為他們都太有戲了!」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孔令強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