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
拐賣兒童案
一名男嬰被人打著送養的旗號
以6萬元價格通過QQ群販賣
而發布信息、聯絡買家的人
竟是其親生父親
這並非個案
網絡社交平臺上有不少非法送養群
交易雙方用暗語標價
從幾萬元到十幾萬元不等
有的孩子甚至還未出生便被「預訂」
還有黑中介「一條龍」辦理
出生醫學證明、親子鑑定
幫助落戶
50元入群明碼標價6萬元
賣掉親生兒子
「我原先有個家庭,後來因工作原因離婚了,有兩個孩子。兩年前認識了現在的女友,有了十個月的兒子。不久前她突然走了,把錢都帶走了,我帶著孩子什麼事都做不了……」
這段慘痛的經歷把QQ群裡不少網友打動了。殊不知,這是黃某某編造的故事。
今年1月,由於與女友多次發生爭吵,加上酒水生意經營慘澹,黃某某花了50元加入一個網絡送養QQ群,決定瞞著女友把兩人所生十個月大的兒子送養。
在近300人的大群裡,他的「悲慘」經歷迅速引發關注,有不少人通過QQ、微信、電話找他私聊。他提出,以6萬至10萬元的「保證金」送養兒子,並承諾其後老死不相往來。
家住河北的鄧某夫婦被黃某某選中。雙方以6萬元的價格達成交易,未滿一歲的孩子被帶回鄧某老家。
辦理該案的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王彥琳介紹,鄧某和妻子婚後多年無法生育。親生父母送養孩子,在鄧某看來是「乾淨」「合法」的。
不久後,黃某某的女友返回廣州,從手機聊天記錄裡發現了兒子被賣的真相,隨即向警方報案。近日,白雲區人民法院以拐賣兒童罪判處黃某某有期徒刑6年,並處罰金4萬元,追繳其違法所得6萬元,予以沒收。
揭秘送養黑產:
生娃、買賣、辦證一條龍
今年4月,為打擊網絡送養兒童的不法行為,網絡平臺對涉及「兒童送養」的違規內容和群組進行了清理和整治。大眾網絡平臺遭到打擊,網絡送養轉入更為隱秘的角落,從大眾化網絡平臺潛入母嬰社區。
在「寶寶知道」社區內,一個標題為「2020年,我想領養一個女孩」的帖子中,有125條回覆:「六歲了,你要不要女孩」 「我有個預產期十月份」……
(目前相關帖子已搜索不到)
百度搜索「寶寶知道,送養」字樣,仍然可以看到大量相關帖子。
但點進去均顯示已刪除。
在一個名為「SL班同學群」的送養微信群,一名群友於10月7日發送了一個紅包,並留言「補8,誠心領男寶」。知情人解釋,群友交流用的是圈子裡的暗語,「S」代表送養,「L」代表領養,「補8」的意思是領養方願意出8萬元的補償費。
一個名為「XX班同學群」的微信群裡的非法送養信息(10月17日翻拍)。圖源:新華社
在另一個名為「未婚先孕交流群」的QQ群,一個群友稱:「本人經濟困難,老家在貧困山區,年齡還小,沒結婚,送養一個女孩,預產期12月8號,最好這兩天過來見面談。」
這是一個QQ群裡的非法送養信息(10月17日翻拍)。圖源:新華社
潛伏在網絡販嬰圈12年的打拐志願者上官正義告訴記者,如今,不法分子對入群人員的審核更加嚴格,要提供身份信息、繳納數百元認證費才能入群,而且QQ群和微信群會時常更換。
據了解,有的媽媽不願意暴露自己的身份信息,於是,在黑中介幫助下,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給孩子辦理出生醫學證明。
中介還會提供造假的親子鑑定報告。
上官正義提供的一個案例顯示,在男方、女方、孩子均未到場的情況下,用假名字、假照片和中介備好的假血樣,廣東華醫大司法鑑定中心作出了孩子與男女方為親子關係的司法鑑定報告。但實際上,孩子與這對男女毫無血緣關係。
目前,廣東華醫大司法鑑定中心已停止受理司法鑑定業務,接受調查。
多方合力
斬斷不法利益鏈
幾年前,公安部曾指揮全國20多個省區市統一行動,一舉摧毀4個特大網絡販嬰團夥,打掉多個以網絡送養為名的買賣嬰幼兒網站、QQ群,解救了近400名被拐賣嬰兒。
網絡送養兒童實際上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絡的隱蔽性和便利性進行人口買賣,屬於嚴重違法犯罪行為,必須嚴厲打擊,絕不能放任。
王彥琳建議,網絡平臺理應進一步加大對相關內容的管控,謹防給不法交易提供便利。公安、網信等監管部門也要暢通監督舉報渠道,建立快速處置機制。
此外,對於非法開具出生醫學證明、虛假親子鑑定的人員要嚴厲處罰,對相關機構要嚴肅清理整頓。
多位人士建議,出生醫學證明的信息管理要進一步完善,方便異地核查。衛生行政部門與公安、街道等部門協同推進,將出生醫學證明與戶籍管理聯網對接,建立一個全國互聯互通、可查證識別的信息管理數據化平臺。
來源:新華網、FM93交通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