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稱,原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已正式加入北京師範大學,將在北師大珠海校區籌建一所關於未來概念的設計學院。
這位曾享有「中國最年輕美術館館長」之譽的美術館人,總是讓人感到「意外」。從今年3月份卸任館長至今,高鵬從「高館長」華麗轉身成為「高老師」,將致力於藝術教育,成為人師,做藝術教育的擺渡人。這是9月10日教師節來臨之際關於藝術教育的好消息,祝高老師教師節快樂!
高鵬
01 深耕十年 選擇離開
高鵬進入藝術界的視野,更多的是從「作為80後館長上任今日美術館館長」帶來的關注和熱議開始的。
回想2013年,高鵬上任今日美術館館長,當時人們還很難想像,一個中國重要美術館的館長是30歲出頭的年輕人,也不知道當時仍年輕的80後會給困難重重的民營美術館行業帶來多大改變。
2015年 第一屆今日未來館「想像的未來」
七年來,高鵬帶領著一個年輕的美術館團隊,逐漸為國內的民營美術館探索出一條「造血」之路。在高鵬執掌下,今日美術館繼續打造「今日文獻展」等原有學術品牌,並快速推進有著「造血功能」的基金會和理事會制度,更先後成立「新媒體實驗室」、「今日藝術學院」,成功推出了「今日未來館」這樣具有探索精神,引領未來趨勢判斷的品牌項目。2019年,今日美術館也正式入選北京大學MBA案例中心,該案例已經應用在光華管理學院MBA的課程教學。
當中國民營美術館的發展逐漸迅猛,大眾對美術館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層面,所有人都認為今日美術館在高鵬的帶領下,應該繼續大展未來藍圖的時候,高鵬發布消息離任今日美術館館長,在美術館行業耕耘十年後,他選擇離開。
02 學為人師 行為世範
關於高鵬為何選擇離開今日美術館?為何加入北京師範大學?什麼是「未來概念設計學院」?關於高鵬未來的工作將會有哪些新的方向,我們帶著大家關注的系列疑問,邀請高鵬深度對話:
2018年,今日美術館受邀在羅馬國家現當代美術館巡展
藝術頭條:為什麼離開今日美術館?
高鵬:我一直感覺自己是幸運的,今年是我加入今日美術館的第十年,想停一停。特別是做館長以來,做的一些事情得到了很多的鼓勵和關注,同時大家也會對你有更高的期望。但有時候也會很無力,美術館的工作往往是呈現一個藝術思考的結果,當遇到一些並不認同的審美及文化價值作品的時候,作為館長心裡是很矛盾的,特別是當代藝術更加複雜,需要考慮的因素更多。
藝術頭條:為什麼是北京師範大學呢?
高鵬:選擇來到北京師範大學既可以說是瞬間的決定,也是長期思考的結果。十年對我而言有特殊的意義,時常會思考工作的意義是什麼?我已經不再是30歲的時候,站在當下思考的是未來十年值得付出的事業。
藝術設計教育是一個必然導出來的思維方向,覺得這件事值得做。基礎教育是之後我最想做的工作,去真正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為教育做一點真真正正的事。北師大是種子教育,是培養未來青年教師的地方,是基礎教育的地方,我覺得沒有什麼理由拒絕這份邀請。這是自己想從美術館領域進入到基礎藝術教育領域的一個最根本原因。
藝術頭條:從美術館進入北京師範大學,這所學校吸引你的地方在哪裡?
高鵬:北師大的校訓特別感染我,「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是一個多麼高的理想和準則。
北師大既有全面的通識教育,也有心理學和教育學等專業優勢學科,可以依託北師大的綜合性優勢,不斷優化現在的藝術基礎教育。據了解,北師大是全國45%的教材編撰地,我希望有機會也能夠參與藝術教材與讀物的編撰工作,盡最大可能做出自己的貢獻。
伴隨著新技術出現,世界走向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多元的,電子化的,新語言、新交流模式和體驗感的這樣一個未來。人的成長就是終身學習,不斷進行自我迭代。如同信息技術會升級,人只有不斷打破已有經驗,以未來社會人類生活模式和需求為根本,可持續地創新,才能面向更好的未來。
2019年 第三屆今日未來館「機器人間」
藝術頭條:誠然,教育美術館和學院的重要職能之一,在進入學院之時,你對藝術教育有怎樣的思考?
高鵬:目前的藝術教育,很大程度都是以造型思維培養為主,基本還是延用徐悲鴻先生建立的教育思想。改革開放後,現、當代藝術迅速被介紹到中國,目前又受到了全球數位化,虛擬化的衝擊,所以學院都曾經無所適從,老師不知道該怎麼教學生?現如今大家又面臨一個新的藝術課題和方向,這個方向從傳統的造型藝術、概念藝術,走向了一種數字思維。
數字世界的到來讓人的整個思維基礎模型和架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也是我曾經在今日做未來館的數字藝術時的一個最大感知改變。時代發生改變了,整個藝術教育的基本根基也應該發生改變,會從造型思維,觀念思維,導向培養基本數字思維的過程。當然,在未來的數字世界中更需要需要一些準則和社會責任,藝術家不光是一個社會的參與者和探討者,必須要有基本社會責任感。如果沒有社會責任感,未來的數字世界會更為混亂的。所以,具有前瞻性的基礎教育變得尤為重要。
2019年,世界圖像:徐冰《蜻蜓之眼》
藝術頭條:想像力、創造力,一直以來都是藝術教育領域在探討的問題,您覺得基礎教育該如何面對這個問題?
高鵬:創造力缺失源於基礎思維模型、結構的問題,不在這種創造力和開放性教育系統當中出來的學生,要求他們做創造力的事情,是不太可能去突破的。同時,他們也很難去理解,甚至尊重創造的過程。而現階段正需要我們重新審視到底什麼是創造力?如何去培養創造力?
無疑,藝術和設計是關於創造力的學科。老師不應該框定藝術與設計的一套方法和一個具體的結果,必須在不斷地培養和不確定中去挖掘學生創造力可能性。這個過程中不能直接給學生一個明確的「成功學」方法。在我的設想裡,不同領域的學者,老師以之為前提,共同討論設計不同的課程框架,呈現不同的教育方式。這些都和老師們的閱歷、學識、眼界、品味有關。很多學科和藝術雖然探索方式不同,但是本質上都是探尋真理和秩序,洞察宇宙和人心的奧秘。
中國需要這麼一群學者,老師,他們站在那裡就代表著中國藝術設計教育的希望,代表著中國藝術設計教育的水平。
藝術頭條:那您對接下來的工作有怎樣的具體規劃呢?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高鵬:首先,學校成立了「北京師範大學未來設計創新研究中心」簡稱「未來設計中心」(FDC),中心是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下設的研究型實體,中心將工作根植於科技與藝術的交叉領域,通過在科技,藝術,人文,社科等領域廣泛的跨界合作,形成學科互補的學術研究。另外,中心承擔籌建「北京師範大學未來設計學院」的工作,會先從研究生培養開始,明年正式招收藝術碩士。
目前,為中心規劃了「未來生活方式」、「未來藝術與科技」、「未來藝術設計教育」三個研究和教學方向。比如在「未來生活方式」方面,面向未來的文化形態,具體課程會包括東西方的傳統手工藝,時尚生活設計,產品設計,空間與環境設計,信息傳播與可視化設計等。在「未來科技與藝術設計」專業方向,會有AI人工智慧設計應用,新媒體互動設計,認知學科等領域,對接國際前沿學科,創一流學術研究成果。在「未來藝術設計教育」方面,會重點研發18歲以下的設計思維課程。目前中心已經聘請了7位不同領域的國內外資深專家和我一同工作。
最大挑戰是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進行跨學科研究的磨合。因為好多學者所談的AI和我們以前在藝術角度理解的AI是不一樣的,有一些灣區香港,澳門大學過來的教授,他們討論科技,他們討論的機器人,和我們自己站在藝術角度的理解是很不一樣的。不過,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好事,完全站在一個不同的平臺和領域去思考藝術設計教育這件事。必須要突破自己的思維局限,因為大家既需要已有的經驗範疇裡工作,又需要不斷地打破固有經驗。
今日美術館「Future雲端館」APP截屏5.今日美術館「Future雲端館」APP截屏
藝術頭條:為什麼選擇到珠海?
高鵬:選擇珠海是因為,2019年4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北京師範大學在大灣區珠海建設南方校區。也是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等重大任務。所以北京師範大學以後是以北京校區和珠海校區的「一體兩翼」辦學格局,打造和北京校區同一水平,統一師資的南方校區。
而且,珠海校區要求更高,創新實踐很多之前無法完成的教學改革,實現師大一直以來的教學理想。目前要求我們「高標準、新機制、國際化」,珠海校區已經建設了未來教育學院,一帶一路學院等,正在籌建未來設計學院。目標是打造中國基礎教育的「黃埔軍校」,推進學科交叉創新,助力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進一步強化服務國家基礎教育改革。
這也是我第一次長期在南方生活,算是一次重大的生活決定。但是,我很看好大灣區的未來發展。美術館的工作經歷,讓我愈發感受到基礎美育的重要性,在珠海校區有很多新機制,我的很多教育想法得到大力的支持和鼓勵。藝術教育是根本,設計可以更好地拉動大灣區的產業發展,這是我願意做的方向,這也是整個大灣區希望北京師範大學培養的方向。
後記:從6歲開始與藝術打交道,時間即將來到「不惑」之年的高鵬重新出發,往後的歲月願做藝術的擺渡人,把基礎美術教育當作終極目標,向中國乃至全球持續的輸出未來型藝術人才。
高鵬簡歷:
現任「北京師範大學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博物館協會美術館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央美術學院」理事,「今日美術館」榮譽館長。
先後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倫敦藝術大學,獲得本科至博士學位,北京大學博士後。曾任「2008年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景觀副經理,2015年達沃斯經濟論壇「全球傑出青年」聯席主席,獲「全球傑出青年-藝術使者」稱號,2015年「北京五四獎章」獲得者。
- END -
今日推薦——
一起漲知識
識別二維碼加入畫廊夏天藏家群~
本群是雅昌畫廊夏天用戶群,群裡有畫廊大佬、年輕藝術家和各界藏家。期待你的發聲,和大家自我介紹下讓更多人認識你吧!
預告下一場活動《聊聊藝術品的藏品管理》目前正在緊張籌備,敬請期待哦…
文末彩蛋 周一至周五 每天不同藝術課程
商 | 務 | 合 | 作
藝術頭條APP及電商平臺 | 雅昌拍賣圖錄APP及拍賣收藏 | 得藝Artplus電商平臺 | 雅昌藝術圖書 | 美術 | 藝術家服務中心 | 文博數位化
商業合作請聯繫:ad@artro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