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洛川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和縣委、縣政府關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部署要求,聚焦村莊清潔行動、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垃圾汙水治理等重點任務,立足實際、因情制宜,強化工作舉措,全力促進鄉村「顏值」再提升。
環境衛生整治 讓鄉村更有「面子」
寬闊整潔的水泥路,家家戶戶門前擺放整齊的柴垛,巷道兩側迎風搖曳的花兒……一幅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美麗畫卷正在果鄉洛川徐徐展開。
「以前公路沿線、田間地頭的廢棄反光膜四處亂飛,果園裡果樹枝條亂堆亂放,各家門口汙水橫流,大家對此都以習為常,畢竟人老幾輩都是這樣過來的。自從縣上把我村確定為示範樣板村後,蘆白的環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你到我村走一走、看一看,就像生活在風景畫裡似的,群眾心情好了,發展產業的勁頭也更高了。」鳳棲街道辦蘆白村年逾七旬的史大爺樂呵呵地說道。
同蘆白村一樣,目前洛川縣已建成各具特色的示範樣板村5個、重點達標村44個。其中,精心打造了中國蘋果第一村---阿寺村,傳承蘋果產業發展史,弘揚蘋果文化;牢記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殷切囑託,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恢復田園風光,把昔日苦焦的黃連河村建成了「塞上江南」;發展創意農業,在京兆村建設蘋果主題公園、慢行步道、觀光長廊,使果園、公園和美麗家園渾然一體;保留鄉村生態風貌,留住鄉愁記憶,改造後的塬畔村「綠樹村邊合、銀杏鋪滿地」,濃鬱的鄉土氣息、生活氣息撲面而來……在2019年第二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上,阿寺村成功入選全國70個分會場之一;黃連河村登上央視「我的美麗鄉村」首期節目。
今年以來,由洛川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鎮街、村組同步配合,深入開展了村莊清潔行動春夏戰役。各鎮街村組組織動員群眾,以創建的11個示範樣板村和61個重點達標村為重點,集中整治生活垃圾、殘垣斷壁;重點整治公路沿線、田間地頭的廢棄反光膜、果袋及果樹枝條亂堆亂放,進一步綠化美化環境,努力實現區域衛生乾淨、整潔、有序。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組織鎮村開展衛生無死角監督,對亂圍亂堵、亂倒亂排現象及時進行整改;同時,利用微信、農村大喇叭、黑板報等宣傳載體,加強思想教育,強化宣傳引導,讓群眾自覺投身到村莊衛生清潔的熱潮中來。
據不完全統計,在全縣村莊清潔行動春夏戰役中,全縣農村共清理垃圾2000餘噸,參與人數累計達4萬餘人次,回收廢棄果樹枝條30萬噸、回收廢棄反光膜1900餘噸。張貼各類宣傳告知、橫幅1700餘處,發放相關宣傳資料1.5萬餘份。
推進農村改廁 按下鄉村「美顏鍵」
「洛川是旱塬,農村的廁所都是旱廁,如廁環境差、氣味難聞。加之,農村人也不講究,廁所連個門也沒有,也不分男女。而現在上完廁所水一衝,乾乾淨淨,方便多了。」8月20日,洛川縣鳳棲街道辦蘆白村村民史青芳提起戶廁改造讚不絕口,這也成為如今大多數洛川農村群眾日常如廁的一個新常態。
2018年4月,延安市把洛川縣確定為「廁所革命」試點縣,由此,「廁所革命」在果鄉大地全面展開。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在各鎮及相關部門的全力配合和通力協作下,洛川縣的「廁所革命」取得新突破、邁上新臺階。2019年10月,全國農村戶廁建設技術指導培訓會在洛川召開,「洛川做法」「洛川經驗」受到業界高度讚譽,在全國範圍內被推廣。
截至目前,洛川縣已建成無害化衛生廁所4770座,佔全年目標任務5000座的95.4%,完成投資1670萬元。其中,9個整村推進村創建達標,累計建成整村推進村18個。全縣農村衛生廁所累計31803座,普及率達89%,54所農村學校全部完成無害化改造,達到二類縣省市驗收標準。與此同時,支持有條件的鄉鎮、村組,在機關院落實施無害化改廁2個、在村組活動室實施無害化改廁14個;投資145萬元,為改廁整村推進村配發抽糞車50輛,並落實專人負責運營維護,為糞汙抽運、資源化利用提供了基本保證;召開專題會議4次,細化完善了廁屋建設、廁具安裝技術標準,並以此製作成PPT演示文稿,逐鄉鎮、分片區開展改廁技術培訓,發放改廁倡議書3萬餘份、改廁宣傳培訓資料1萬餘份。推行改廁工作周調度制度。圍繞工作目標,緊扣時間節點、盯牢改廁質量,先後開展改廁督促檢查4次、起草印發督查通報2次,下發督辦函6份,全面加快工作進度,確保改廁任務如期完成。
洛川改變著廁所,「廁所革命」影響和促進著洛川群眾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洛川以廁所之「點」帶鄉村振興之「面」,農村的「廁所革命」的動機也從「為了衛生」轉變為「為了舒適」。「廁所革命」這一裡子工程加速了美麗鄉村建設進程,洛川縣先後湧現出「蘋果第一村」阿寺村、「塞上江南」黃連河村、「人在畫中遊、景從鄉村來」的蘆白村等美麗村莊。「廁所革命」不僅僅帶來文明習慣上的改變,也帶來了健康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進而轉化為經濟效益,迸發出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勃勃生機。
創新治理體系 讓鄉村「顏值」永駐
環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建設天藍、地綠、水淨的美麗家園,關乎著洛川23萬大塬群眾的健康福祉。洛川縣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與具體業務部門協作,經過細緻分析,結合實際制定了《洛川縣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實施方案》,督促各鄉鎮對轄區內的生活垃圾非正規堆放點進行排查,建立工作檯帳,嚴格實行整改銷號制度;對鳳棲街道辦西關村、安民村,土基鎮柳家莊村、西故現村等16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情況進行「回頭看」,確保整治動真格、無死角、不反彈;投資399.5萬元,新建成京兆垃圾分類資源化利用處理站,輻射帶動周邊9個村莊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繼續推行戶收集分類、村監管、公司轉運、鎮處理「四位一體」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新購置清掃車2輛、垃圾轉運車22輛,配備垃圾箱117個、分類垃圾桶687個。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理率由2019年年底的72.4%提高到95.9%。
回望過去,方能知曉來時的路。
展望未來,信念篤定才能行穩致遠。
洛川縣通過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極大地增強了廣大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探索出了一條新時代具有洛川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通訊員:劉文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