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招華,一個擁有高科技製造冰毒技術的大毒梟,警方與之進行了長達八年的較量;
一場跨越時空的追捕,在2005年的驚蟄時節落下帷幕;
製毒販毒的經過,觸目驚心!
追蹤緝捕之路,跌宕起伏!
6月25日晚11點15分,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記事》欄目推出國際禁毒日特別節目《驚蟄》!次日5點10分,11點10分,下周五14點10分重播。
劉招華,40歲,一個臭名昭著的大毒梟,在毒販中間被稱為「教授」,有著製造冰毒高科技技術,從1997年發案到被緝捕的逃亡生涯中,劉招華在寧夏、廣州、福建等地先後製造冰毒高達幾十噸,對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危害。警方對他的追捕從1997年2月發出通緝令開始,一直持續到2005年3月5日劉招華在福建歸案,警方與狡猾的劉招華進行了長達8年的艱苦較量,具有很強反偵察能力的劉招華一次次在警方的追捕中脫逃。
2004年11月24日,公安部門改變以前只靠警方自己追捕的工作方式,通過中央電視臺向全社會發出公開通緝令,狡猾的劉招華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從桂林到廣州,從廣州到福建,警方在廣大人民群眾協助下布置的天羅地網逐漸收緊, 2005年3月5日,這一天正好是中國農曆的驚蜇時節,警方將蜇伏在福建的劉招華一舉緝拿歸案。
本片講述的正是警方在追捕劉招華的8年過程中發生的一幕幕驚險曲折的故事。
附:驚蟄的來歷
「驚蟄」,中國農曆立春後的第一個節氣,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代表著春天的到來,也代表著大地上的一切萬物開始甦醒。農諺「驚蟄至,雷聲起」,說明到驚蟄節氣,打雷的機會已大增;而「雷打驚蟄前,高山頂上好種田。雷打驚蟄後,爛泥巴裡也種豆」,則是說第一聲春雷若在驚蟄前打響,則雨水多,若在驚蟄後打響,則雨少天旱。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劉招華」,共找到7,307個相關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