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案紀實|「世界第一毒梟」劉招華

2020-08-14 深度新聞

你能控制住你的手不申請別人的口袋;你能控制住你的腳步不邁進監獄的大門;你能控制住自己的雙眼不去攝人心魄;但是你根本無法控制自己的肝臟分泌多少酶,胰臟分泌多少胰島素,自己的心跳,血壓以至於大腦裡的潛意識;而這一切,只有藥品可以做到。這是電影《黑冰》裡的經典臺詞,毒品的危害之大可見一斑。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在中國禁毒史上值得銘記的一場較量。

時間回到1996年,西安某大學一位退休的教授在實驗室接待一位福建口音的年輕人。他以研製保健品「洋蔥晶」的名義來和教授請教一些關於如何讓結晶體更美觀的問題。教授看小夥子虛心好學就專門在實驗室為他指點。然而這位好心的教授萬萬想不到這個小夥子哪裡是研究洋蔥晶的,他時將要製造一起驚天大案。

幾個月後,也就是1996年8月。在位於福州繁華地帶的展覽中心旁,兩個毒販正在車裡進行交易時,被警方抓獲並當場繳獲冰毒5公斤。經審訊得知兩人名叫陳文印、張明輝,而他們幕後的大老闆名叫劉招華。這個劉招華是誰呢?他被人們稱為「中國第一大毒梟」。他製造的冰毒多達31噸,製造的冰毒濃度高達99%,這項技術在全世界也屬罕見。這個劉招華就是找大學教授請教問題的小夥子。那麼這個劉招華是如何走上製造販賣冰毒的不歸之路?警方抓捕劉招華的過程當中,又經歷了哪些驚心動魄的較量?

根據陳文印、張明輝的交待,警方立即趕往劉招華位於福安市賽江邊上的別墅,這裡其實也是他的製毒工廠。而當警方到達這裡時,廠房裡早已是人去樓空。在兩個看似簡陋的廠房裡,警方發現了反應鍋、空氣壓縮機、氧氣罐、防毒面罩、冰櫃、封口機等大量用於生產和儲存冰毒的設備。以及各種製造冰毒的試劑和原料,然而在多達四十中的化學製劑中,竟然沒有發現麻黃素。這就奇怪了,一般來說,麻黃素是製造冰毒的必備原料,沒有麻黃素有怎麼可能大量生產冰毒呢?其中有一個發票引起民警高度的注意,那就是一張購買苯基丙酮的發票,量很大。專家講說他就是用苯基丙酮作為前提材料進行化學合成。

麻黃素在世界各國都是管制藥品,在我國管制的尤為嚴厲。劉招華搞不到麻黃素,就想到用一種化學原料合成冰毒。他研究後發現,洋蔥晶和冰毒結晶的方式相似。他就以研製洋蔥晶的名義從某高校的一位化學教授那裡了解到捷徑的方法。這就是我們開頭講到的那一幕,沒過多久高中尚未畢業的劉招華竟然自己動手配料,不用麻黃素,也將合成冰毒這一高難技術自行試驗成功。

製毒工廠人去樓空,在罪大惡極的劉招華去了哪裡?上面的圖片就是劉招華的別墅,在別墅周圍,劉招華設立了暗哨,24小時有人警戒。如果發現異常的情況,接到通知的劉招華會從別墅裡的暗道逃走,暗道可以直接連到外面的河道。從暗道鑽出去的時間大概只需要一分鐘左右。但是,如果外面的人要進來,至少需要花10到20分鐘的時間。從暗道到河邊的距離是150米,河道旁邊停著一艘小小的快艇,乘坐河邊的快艇可以在3分鐘之內遠離主河道。因此,當警方趕到劉招華的別墅時,他早已逃之夭夭。隨後,福建省公安廳發出了通緝令。但連續兩年的時間,劉招華如石沉大海,音訊全無。

劉招華沒有出國,也沒有整容,他甚至還公然的出現在了審判陳文印、張明輝的庭審現場。當時他就坐在聽眾席的角落裡,靜靜的聽完了對兩人的審判。原來,劉招華曾經告誡過陳文印、張明輝二人說,如果他們一旦被抓,只要守口如瓶自己就有辦法保兩人平安。陳張二人聽信了劉招華的謊言,最初,審訊時拒不交代。但是,一審被判處死刑的結果讓兩人明白劉招華欺騙了他們。正是在庭審現場他發現他的馬仔會把他供出來,所以棄場而逃,當警方獲得準確的信息是劉招華做的,是在哪裡做的,製毒工廠已經是人去樓空。這是劉招華和警方的第一次較量。在這次較量當中,劉招華僥倖逃出,從此銷聲匿跡。一直到兩年後的另外一起大案發生。1999年11月4日,警方在廣州破獲了一起400公斤的海洛因毒品案。意外發現劉招華製造12噸冰毒。要知道12噸這個數字是當年全世界查獲冰毒數量的2倍。而這12噸毒品的製造者居然就是消失了兩年之久的劉招華。

根據被抓獲的毒販交待,當時劉招華住在廣州的總統酒店818房間。警方迅速出動,趕到廣州總統酒店,而恰在這時候劉招華也剛剛從外邊回到酒店。就已經危急時刻,劉招華竟然沒有立刻扭身逃離現場,而是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他和偵查員乘坐同一電梯,看到偵查員按下了8樓,劉招華立即按下了7樓。而在11月4日當天,廣州警方出動了大量警力,對市區進出關口、交通要道進行戒嚴。尤其是對離開廣州的可疑車輛進行盤查,而且盤查的非常嚴密。公共汽車、計程車、私家車連同拉貨的汽車都一一被檢查。走出總統酒店的劉招華很清楚,廣州的各個交通要道都會設有抓捕他的關卡。警方一定會嚴查出入廣州各個路口的車輛,於是劉招華選擇一個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出逃方式--自行車。對於劉招華來說這自然是最好的偽裝,劉招華就這樣騎著自行車在,警方的重重包圍下逃離的廣州。而這已經是劉道華第二次從警方的眼皮子底下溜走了。

劉招華到的下一個逃亡地點會是在哪裡呢?他選擇了一個北方的沿海城市青島。到了青島之後,由張華沒有繼續製造冰毒,而是潛伏在青島的一套民房當中,開始從事了彩票業務,而且劉招華自己也愛買彩票。當時他身上裝著500萬現金,但是心裡還是忍不住想要購買來試試自己的運氣。說來也巧劉招華這一買還真讓他中了個一等獎,這下十分迷信的劉招華覺得這是老天爺在幫自己,說不定他還能東山再起。按照劉招華自己的說法,他五行缺木。而桂林兩個字中剛好包含了三個木。所以,桂林將會是他的福地。不僅如此,在劉招華的所有化名中都帶有一個木字。在桂林,他開始使用李森青這個名字。

2000年。劉招華以李森青的名字落戶在廣西桂林全州縣。他安營紮寨生兒育女,而且在當地小有名氣。這位「李總」的鄰居說,他對人還算是和藹,就是比較小氣,活脫脫一個帶小市民氣息的有錢人。這一次,劉招華偽裝的很成功。事實上逃亡過程中的劉招華還成為了當地政府的座上賓。因為他儼然是個實力雄厚的投資商。他在桂林市臨桂縣鳳凰林場租下了24000多畝的土地,宣稱要在三年內完成總投資達3億元的項目。那麼,他租下那麼多林地要幹什麼?劉招華自稱做冰毒自己並沒有成就感,而種植紅豆杉讓自己很有成就感,因為他種植的紅豆杉面積是全世界最大的。都而實際上,他租下的鳳凰林場是丘陵地帶根本不適合種植紅豆杉,劉招華的公司先開闢30畝地用於育苗,可是最後都無法存活,只剩下300多株倖存。但這掩人耳目的生意,由於場面大,聲勢足給劉招華增強了許多神秘色彩。

劉招華既狡猾又囂張,他不按照常理出牌,認為最危險的地方反而是最安全。這是他幾次成功逃脫追捕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在廣西桂林的幾年間,劉招華大張旗鼓地經營自己的事業。更誇張的是他居然毫不避諱讓自己上報紙,甚至成為了當地的名人。2013年2月6日,桂林晚報整版報導了一個居民勇鬥小偷的故事,而這個勇抓三個小偷的居民,竟然就是改名換姓的劉招華。在採訪中,劉招華自稱36歲,練過多年的散打。畢竟這個劉招華,他還有過從軍從警的這種經歷。那個殘留的正義感或者說他職業的對小偷對罪犯的這種厭惡,他是會有本能反應的,他都可能不用深思熟慮,他就會做出說你既然是小偷,而我記憶當中,我就是警察,那我一定要搞定。

這樣的劉招華讓人有些看不懂,種植紅豆杉,抓小偷,難道他真的要金盆洗手了?實際上這都是他刻意製造的假象。對劉招華來說,他怎麼可能就此安心的生活,沒有什麼比製造冰毒更暴力,所以他所做的一切不過都是為他的日後重操舊業所做的種種準備。製造冰毒在他的眼裡便是生命當中一項偉大的事,沒有什麼比這個事業更加冒險,更加刺激。2003年下半年,劉招華又看中了臨桂縣古定村一個巨大的天然山洞。謊稱要投資1億3000萬元在這裡開辦一個洋蔥晶廠,實際上是為再次開始的秘密製毒做準備。就在劉招華準備重操舊業的時候,公安部懸賞20萬元向全國發布了A級通緝令,劉招華位列5名嫌犯的首位。

通緝令一下發,馬上就有人舉報他。經過警方核實,李森青就是劉招華,他改名換姓已經在桂林躲藏了4年。通緝令發布當晚,桂林警方就立刻部署了給劉招華的抓捕行動。灕江花園185號是劉招華在桂林的住處。當警方到達這裡時,劉招華已經在兩個小時之前出逃了。公安部A級通緝令的下達讓劉招華感到不安。當天晚上,他沒有返回灕江花園,而是選擇了直接駕車逃離。他和同夥李華一起逃到廣西陽朔鎮,躲進了一個空軍廢棄的雷達站。躲到雷達站後,劉招華還是不安心,他指使李華將車輛沿原路開回桂林,然後丟棄在桂林汽車站附近,再讓李華換乘公共汽車返回陽朔,他就想給警方造成錯覺劉招華已經坐火車跑了。

之後劉招華和同夥李華開始了16天的山洞生活。與此同時,警方也把搜捕範圍擴大到山洞和廢棄的營房等偏遠地區。當上百人的搜索隊伍趕到這個廢棄的雷達站的時候,又一次撲了空。狂妄的劉招華離開時,還在洞口處用化名留下了「李森青到此一遊」的字樣,而在洞穴的深處,劉招華則公然寫上了自己的真實姓名。他自恃清高,在他眼裡沒有幾個人是他對手。通過一次又一次逃脫警方的追捕之後,劉招華慢慢的在心理上開始產生他比警方還要厲害的錯覺,慢慢的就是有一種比較扭曲的滿足感。

劉招華逃亡的這8年,除了瘋狂的製毒販毒就是不停的編造身份編造謊言。毒販為了利益,常常鋌而走險。劉招華認為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2005年春節前夕,福建警方發現了劉招華的第三任妻子李小青出現在福安並且租了一處房子。警方嚴密監視但並沒有動她的意思,故意讓李小青以為福安是安全的的,讓她給劉招華放出消息讓他回來。大年三十晚上警方發現了一個形跡可疑的人,但是不是劉招華警方還不能確定。福安街27號是流動人口最密集的地區,警方決定,將在這裡找到合適的觀察點,在對可疑人員進行監控。但一個星期以來,嫌疑人始終沒有走出過房間。到底是不是劉招華,警方內部也產生了爭論和疑問。最後警方決定果斷出擊,至此經過8年的逃亡,中國第一大毒梟劉招華終於落網。

這8年的生死逃亡求生的這一欲望的本能無時不刻在折磨著劉招華。他不想被抓,更不想死。在被捕的這一刻,為了掩蓋內心的恐懼,他表現的格外的狂妄。被捕後的劉招華氣焰十分囂張,一直到案件進入開庭審理階段,劉招華的飛揚跋扈仍然沒有絲毫收斂。2006年6月26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就劉招華案件進行了公開審理。對於自己的罪行,劉招華始終在掩飾狡辯,他的言論讓人聽起來是如此的荒誕。2007年6月22日劉招華因製造、運輸、販賣毒品罪被廣州中院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沒收個人全部財產。隨後,劉招華提起上訴。2008年,廣東省高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經最高法核准2009年9月15日,劉招華被執行死刑。

製毒,販毒和吸毒一樣,都讓人上癮。就像劉招華自己說的那樣,從你幹上毒品的那天起,死亡就是最終的結局。

(來源:世界大案要案紀實)

相關焦點

  • 大案紀實——「世界第一毒梟」劉招華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在中國禁毒史上值得銘記的一場較量。經審訊得知兩人名叫陳文印、張明輝,而他們幕後的大老闆名叫劉招華。這個劉招華是誰呢?他被人們稱為「中國第一大毒梟」。他製造的冰毒多達31噸,製造的冰毒濃度高達99%,這項技術在全世界也屬罕見。這個劉招華就是找大學教授請教問題的小夥子。那麼這個劉招華是如何走上製造販賣冰毒的不歸之路?
  • 大案紀實——"世界第一毒梟"劉招華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在中國禁毒史上值得銘記的一場較量。然而這位好心的教授萬萬想不到這個小夥子哪裡是研究洋蔥晶的,他時將要製造一起驚天大案。幾個月後,也就是1996年8月。在位於福州繁華地帶的展覽中心旁,兩個毒販正在車裡進行交易時,被警方抓獲並當場繳獲冰毒5公斤。經審訊得知兩人名叫陳文印、張明輝,而他們幕後的大老闆名叫劉招華。
  • 世界大案要案紀實:「世界第一毒梟」劉招華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在中國禁毒史上值得銘記的一場較量。然而這位好心的教授萬萬想不到這個小夥子哪裡是研究洋蔥晶的,他時將要製造一起驚天大案。幾個月後,也就是1996年8月。在位於福州繁華地帶的展覽中心旁,兩個毒販正在車裡進行交易時,被警方抓獲並當場繳獲冰毒5公斤。經審訊得知兩人名叫陳文印、張明輝,而他們幕後的大老闆名叫劉招華。這個劉招華是誰呢?他被人們稱為「中國第一大毒梟」。
  • 一代毒梟,劉招華
    傳奇毒梟劉招華要用冰毒打開外國大門的男人劉招華,出生於福建省福安市。
  • 中國頭號毒品案告破內幕:王小丫與毒梟面對面
    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6月10日播出了中國頭號毒品案告破內幕的節目,以下是節目內容:   今天來關注中國頭號毒品案——「7.28」大案,這是一起繳獲冰毒數量世界第一、查獲製造冰毒設備全國第一、繳獲毒資全國第一的特大案件。而且它還是我國緝毒史上投入警力最多的一次戰役,是警方與內外毒梟的一場生死較量。
  • 毒梟劉招華身後的劉氏大家庭 生活拮据家破人亡
    中國最大毒梟調查  記者調查時發現,作為腰纏萬貫的毒梟,劉招華在福安的老家至今依然是家徒四壁,他家人的生活十分拮据。劉家姊妹,每個人背後都有悲慘和不幸的故事。他們對劉招華的記憶凝固在1996年。  「劉招華和家人的關係一點都不好。」
  • 連載|世界頭號毒梟劉招華的生死迷途(3)
    1997年1月9日,也就是劉招華的「冰」工廠被搗毀的那個日子,劉招華已動身前往廣東普寧。在那裡,他跟舊友陳炳錫相遇,彼此催生而成的竟是無人可以替代的世界頭號毒梟!劉招華先是在普寧制「冰」,而後流竄寧夏建立屬於他的「冰」世界。
  • 他是中國第一大毒梟,立志用毒品打開外國國門,卻被判處死刑
    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國門,中國人民從此淪陷,漸漸的,成為了外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這個曾經被稱為「福壽膏」的東西,千金難買,讓大多數中國人沉醉,到了現在,毒品也一直都是攸關生命的東西,緝毒每一年,都是很嚴重的事情,今天,我們要說的中國第一大毒梟,落網之後,曾經說:我要用毒品打開外國的國門
  • 一代"愛國"毒梟劉招華,31噸冰毒只賣給外國人,自稱為民族英雄(一)
    在1999年的一天有緝毒警察有一個轟動世界的案件,當時繳獲了12噸的冰毒,可謂當時全世界的繳獲量的兩倍。而這一切的幕後毒梟劉招華卻稱,這僅僅為他製造半個月的量。就這樣一個極聰明且自負的劉招華,一直招搖在警察眼前,試圖瞞天過海躲避追查。
  • 中國第一大毒梟,曾製毒31噸遠銷歐美、被抓後說:我沒害中國人
    中國頭號毒梟,竟揚言為報國家仇!【引言】製毒販毒,罪大惡極之事。然而,毒梟們以身犯法,其數不可估算。有一位叫劉招華的毒梟,在被公安逮捕歸案之後,依然面不改色心不跳,&34;地流露出自己一貫而來的偉大志向:向歐美國家輸出毒品,為中國洗刷鴉片戰爭的恥辱。真真是可嘆,可笑,又可氣。
  • 他是世界第一大毒梟,向歐美售賣毒品31噸,被捕後:我沒害中國人
    這位堪稱為「世界第一大毒梟」的人名叫劉招華,1965年3月5日,出生於福建省福安市賽岐鎮,家裡條件不好,兄弟姐妹又多,全家人的經濟負擔都壓在父親的身上。所以劉招華從小也很懂事,學習上的事情從來不需要父母操心。劉招華上高中那會還在省級的化學競賽中拿過將,但是因為家裡的條件實在太差了,供不上他上大學。
  • 大案疑案偵破紀實:國內在逃五大毒梟之首辯解要把冰毒賣到國外
    劉招華,1965年3月5日生於福建省福安市賽岐鎮,39年後的2004年,此人作為國內在逃五大毒梟之首,被中國警方懸紅緝拿,30萬獎金亦是前無來者。在其死後,因為視頻中劉招華笑眯眯的一段吹牛加狡辯的話:「……人家曾經用鴉片打開中國的大門,我也應該可以用冰毒打開他們的大門,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使得他再一次火爆起來。
  • 《紀事》:警方與大毒販劉招華的八年較量
    劉招華,一個擁有高科技製造冰毒技術的大毒梟,警方與之進行了長達八年的較量;  一場跨越時空的追捕,在2005年的驚蟄時節落下帷幕;  製毒販毒的經過,觸目驚心!  追蹤緝捕之路,跌宕起伏!  6月25日晚11點15分,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記事》欄目推出國際禁毒日特別節目《驚蟄》!
  • 中國最牛毒梟,把31噸毒品賣到歐美,被抓後稱:為報鴉片戰爭之仇
    當時歐美國家的侵略者將大量的鴉片運輸到了中國,很多國人在吸食鴉片後上癮,整日躺在家裡抽鴉片,不管是精神還是身體都一天天的被消耗,就像是一個行走的傀儡一樣,東亞病夫這個稱號也隨之而來。此後,在中國就一直有毒品的流行,不過隨著國家對於毒品的大力打擊,如今吸毒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少了。
  • 《劉招華的往事》
    作者:蘭小晴劉招華說:他個人的計劃是想讓他生產的'冰'佔領全世界,一個屬於他劉招華的'冰'世界!
  • 中國福建毒梟:向歐美販賣31噸毒品,庭審時說:報了鴉片戰爭之仇
    作為曾經的5大毒梟之首,劉招華就是一個這樣的人。生來聰明,後天條件也很好,只可惜造化弄人,被逼走上一條不歸路。小時候的劉招華,十分聰明,又懂得孝敬長輩,深受鄰居們的喜歡。上學後,劉招華的成績很優秀,特別是在數理化方面,表現出巨大的天賦。
  • 新中國第一文物大案,首開刑偵紀實劇先河,公安局長人生「逆轉」
    講述人民警察與犯罪分子鬥智鬥勇故事的懸疑刑偵劇,一直是螢屏上深受觀眾喜愛的題材,在上世紀90年代至20世紀初,紀實犯罪刑偵劇更是風靡一時,湧現出《12.1槍殺大案》、《西安大追捕》、《中國刑偵1號案》、《犯罪升級》、《濟南7.9大案偵破紀實》等佳作。
  • 他是中國最大的毒梟,被問及為何販毒時,他的回答讓人哭笑不得
    1965年,劉招華出生於福建省福安市賽岐鎮。劉家共有5個孩子,劉招華在家裡排行最小,但這並沒有讓他得到更多的照顧。劉招華的家庭很貧困,只靠父親賣豆腐維持生計,但父親也在他12歲的時候去世了,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在鄰居和同學眼中,劉招華很聰明也很懂事。
  • 他是中國版「絕命毒師」,犯全球最大冰毒案,一身本領卻走了歪路
    他被稱為「中國第一大毒梟」,高中學歷的他,憑藉年少時對化學的愛好,一手研發出了當時領先世界的冰毒製造方法,被緝毒隊專家稱為「天才」。 他就是劉招華,因一句「人家曾經用鴉片打開中國的大門,我也應該可以用冰毒打開他們的大門」而走紅。
  • 中國大案紀實-揭秘90後美女毒梟
    1江門23歲女毒梟,湖南女子左某早年輟學南下打工,因誤交損友,染上賭品,最終走上「以販毒養吸毒」的不歸路。90後美女懷孕被拋棄無奈販毒,5個月的準媽媽:男友跑了,我什麼也不會幹。江門23歲女毒梟,「6·26」國際禁毒日過去了,鶴山籍販毒嫌疑人羅某以為「嚴打期過去了」,7月4日晚,他在某賓館停車場販毒,被民警抓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