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精準育人的「學工繡娘」
2019江蘇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提名人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歐珊
歐珊,女,現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理學院團委書記、輔導員,累計帶過7屆本研學生,GCDF全球職業生涯規劃師。7年中,她科學調研學生發展問題背後的根源,以優良學風浸潤、引領學生的思想品德、價值觀念、行為方式、意志情感,努力成為營造優良育人環境的「學工繡娘」,一針一線用情用智、任勞任怨織就學生成長成才之路。工作期間主持、參與課題6項,發表論文5篇。曾獲評省高校輔導員工作案例一等獎、省高校統戰工作實踐創新成果、全國青少年高校科學營先進工作者、校優秀共青團工作者、校學生工作優秀獎、校本科生學風建設工作先進個人等獎項。
輔導員工作千條線、一根針,如何精準入手、構圖、運針?帶過工科、文科、理科,也帶過預科、本科、研究生,無論是從調研數據還是親歷感受,她認為一個班級擁有良好的學風可以引領學生的思想、滋養向上的朝氣、培養堅定的意志,集體良好的氛圍能讓學生彼此激發出最大的潛能。就像習總書記說的:「一所高校的校風和學風,猶如陽光和空氣決定萬物生長一樣,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成長」。
在工作實踐中,她巧用「精準學風建設」串起各項工作,為繡出絢麗的青春之花細針密縫、久久為功。
7年來,她所帶的學生中每年都有班級因為學風好、凝聚力強、學生成就多彩而獲評省先進班級。她本人也多次榮獲校優秀學生工作獎、校學風建設先進個人。
每屆新生進校的第一學期末,她都會做一次詳細的適應性調研,去深入探尋、剖析學生當中存在的問題,抓住關鍵點、牽住牛鼻子。她在梳理中發現很多常見的心理、人際問題,背後都有學風問題的影子:把學習等同於「刷分」,缺乏遠大抱負,動力不足、方法不對,淺嘗輒止,沉溺遊戲等。根源都在於缺乏正確的學習動機和強大的學習動力。怎麼解決這些學生學習背後的「思想根源」?她下了一番「繡花」苦工,精雕細琢,努力向學生提供具有引領力的思政「精品」。
一方面,她邀請第一課堂老師走進第二課堂,用師生叢遊的氛圍帶動學生。她邀請思政教師走進小微化、互動強、交流深入的「新時代講習所」,用信仰的力量帶動學生追夢,學生們寫下的100餘篇、近2萬字的學習感悟既是對新時代的認知,也是信仰力量的內化,更是對想學、要學的激勵和驅動。她邀請專業老師成為第二課堂裡學生的「1+4」導師,1名教師全面指導1個宿舍4名學生,4年一貫,堅持7年,從學習、科創、生活、情感等多方面帶領學生成長,在學生中形成向學、向上的叢遊氛圍。
一方面,學生在哪裡,她就把思想工作做到哪裡,每天堅持與學生談話,每周進課堂、進宿舍,深入學生、凝聚學生、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當發現貧困學生冬天還沒有羽絨服時,她悄悄買了,悄悄放到學生宿舍書桌上,夾上一張手寫卡片,鼓勵學生不畏眼前困難,發奮圖強。當學生畢業後,微信給她發來當年那張卡片的照片時,學生說:「千言萬語只有感謝,千山萬水我會奮鬥」。2020年疫情期間,她積極在「雲端」凝聚學生,化身B站「女主播」,上好戰「疫」思政課,白天黑夜的理思路、找素材,6天時間寫下了2萬餘字的備課筆記和講稿,在40分鐘的直播網課中,她用好疫情活教材,鼓勵學生向院士、科研人員這些「該追的星」學習,用在山頂上找網課信號的真實故事點醒窩在溫暖被窩的學生。直播吸引了2.6萬人氣,「中國加油」、「努力學習」的彈幕佔滿了屏幕。她還想辦法把變教育對象為教育主體,由學生主講「夢想公開課」、發起「青春反思會」,通過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習的自主性,幫助學生尋找學習的快樂。
學風建設是南航教育新時代大學生「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的重要抓手。歐珊發揮理學院基礎學科優勢,全心投入南航「學生學業發展與支持中心」建設,細針密縫紮實學風建設,久久為功為學校思政教育提供環境、文化和精神支撐,「精準」提升思想工作實效性。
在這裡,她有機整合各方資源,緊密跟蹤第一課堂教學,請名師給學生講學習方法,聘任朋輩學導團開展小班輔導,邀請校友回來舉辦「鳳回巢」跟學弟學妹分享交流;針對學生成績情況,她按需組織開展學業指導,對拔尖學生「推一把」,幫助他們加入「大牛」老師科創團隊,對普通學生「帶一下」,舉辦核心課程、主題競賽沙龍營造集體學習氛圍,對落後學生進行「一對一」幫扶;對接受學習輔導的學生,通過建立成長追蹤機制,把學習成績提上來的學生,聘任回到學支來做教員,讓小學支煥發出大生機。
在這裡,她邀請資深教師,每學期面向全校學生開展「名師說課」10餘場,開展大型基礎學科模擬考試20餘場,舉辦「數理幫」小班輔導70餘班次,組織優秀學生和學困生結對100餘對。在這裡,預約小班輔導要「搶課」,線下報告要「搶座」,想請「五星」金牌教員還要「搶人」。中心每年服務全校本科生7000餘人次,助力學生先後在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全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中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等專業賽事中榮獲全國一等獎,實現了多年來的新突破。
在這裡,她的藏族學生巴桑次仁,通過基礎學習加油站,從大一不能跟上老師的普通話授課速度,到大三獲評三等獎學金、學校十大傑出青年;學生智鑫培,通過主題沙龍工作坊,結識了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共同取得全國物理學術競賽一等獎;學生顧揚,以「滿績點」加入學支中心3年,從普通「小老師」變成學支第一任學生主任,以10餘門主幹課程「百分」保送上海交大,他的百分成就了學支,學支也成就了他的百分。
這樣一個學生需要時能想得到、找得到、用得好的平臺,迅速在師生中普及。如今,學院的小中心已經發展升級為學校學業與發展支持的大中心,以「精準輔學」為宗旨,各學院都有分中心,學生教員200餘人,惠及全校幾乎所有專業學生。2019年,她所帶的少數民族預科班也逐步走進中心,預科生連續兩年無留級情況,100%順利升入本科,相關工作成果先後獲評「全省高校統戰工作實踐創新成果」、「省高校輔導員工作案例一等獎」。
學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歐珊堅持因材施教,精益求精,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全面發展。針對拔尖學生,她首創「新視界」沙龍,積極邀請不同學院、不同學科的專家以及企業人士來給學生們講解數學、物理知識在民航、通訊、管理、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實際應用,給學生們「開眼」,堅定了學生對專業的選擇,她的學生中理學院實驗班推免率高達100%,平均績點4.2,70%的學生選擇了繼續學習數學。
學習動力有了,氛圍好了,學生開始自己琢磨怎麼更好的自主學習,有學生提出因為理科數學科目多,難度大,需要請老師出題、由學生自發組織「周測」來檢驗平時的學習效果。她幫助學生搭建平臺,起初開頭很難,但她也沒灰心,而是細心梳理出「難點課程」,一扇一扇敲開老師辦公室的門,逐一真誠溝通。第一學期,雖只有4門課程嘗試,成效卻讓老師豎起了大拇指,越來越多的老師主動找來尋求合作。兩年來共計16門課程開展周測。縱向對比,學生平均學分績點提升了10%,研究生報考比例和錄取率逐年提升。
優良的學風氛圍對優秀學生形成強大虹吸力,2019年學生升學率達56.76%,創歷年新高。同時,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了繼續從事基礎學科研究。學生們也實現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我會學、學得好」的喜人轉變。
每一個學生的夢想她都記在心裡,落實到行動中。她鼓勵擁有藝術夢想的學生孟一鳴拍攝南航無人機表演並製作成音樂MV,全網播放量超1000萬;支持有創新夢的學生張天立在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等多項全國賽事中摘金奪銀、設計製作的高移速武裝射擊機器人獲得專利;喚醒迷茫中的學生沈俊從掛科90%逆襲為二等學業獎學金獲得者……她認為,精準服務學生個性化的需求,繡山是山,繡水是水,讓每朵青春之花都能絢麗綻放,才能真正做好一名「學工繡娘」。
7年精準學風建設的堅持,她還有了很多既意外又可喜的收穫,院長、系主任們和學生們更親近了;專業老師和學生有了更多的交流平臺;校友們也時常「回家」看看,給學弟學妹的學習支持指點……
「精準思維」是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說,繡花落腳在一個「繡」字,繡的是精細精準、不跳針脫線;繡的是穩紮穩打、不急躁冒進。而新時代大學生正是百花園中待放的花朵,需要輔導員穿針引線、俯身育人、精準滴灌,歐珊相信,只要深愛著這份事業,必將迎來時代新人的茁壯成長、綻放芳華!
出品丨曉南曉航工作室
素材來源丨學生工作處、理學院
責任編輯丨王偉、趙燕喃、趙慧文
文字校對丨彭麗
值班編輯丨朱凱凱、宋煒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