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作為一個996的加班人員,宅家辦公的日子非常不好受,我的工作直接從996躍到711。這樣周而復始,一不留神就到了3月下旬,我都還沒有準備脫掉羽絨服呢,今天一看溫度,直接奔22度了!這是要讓還穿著毛茸茸的睡衣的我,直接從冬天空降到夏天啊。
往窗外瞅了一眼,小區的柳樹已經有點綠色了,玉蘭的花苞也半開了,還有一大坨金色的迎春花叢明晃晃的吸引我。很好,你們成功吸引到我了,決定了!我要下樓走一走,不管今天加班要加班到幾點。
扯了這么半天,我就是想說,春天來了!請問什麼時候能放我出去?從山桃、梅花、玉蘭、櫻花以及即將到來的鬱金香、海棠,我會錯過多少花期啊?
這個季節除了賞花,最適合的就是放風箏和蕩鞦韆了。
咱們先看來說說放風箏。
放風箏
小學課本上學過一首有關放風箏的古詩: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高鼎《村居》
活靈活現,讓我印象深刻。
風箏是春天的專屬,有人說放風箏是春分的風俗,有人說是清明的風俗。在我老家,大年初一一過,就有人放風箏。說是陽氣升騰,風箏容易上天。我自己兩次放風箏的經歷也都是發生在春天。
風箏發展到現在,各種花樣層出不窮,今天給大家看個清宮的風箏。
這個叫紙制鯰魚風箏。魚啊,就是年年有餘的意思。作為一個清宮風箏,它的寓意不會這麼簡單。咱們看看風箏正中間有個房子,房子裡有個瓶,記住,一會要考。
房子兩邊你再看看,是不是有好幾隻仙鶴在飛。你看看仙鶴的嘴上,啃得是個啥。
仙鶴啃這些棒棒幹啥呀?
首先啊,仙鶴啃得棒棒叫做「籌」。
咱們還得聯繫剛才的那個考點:房子裡的瓶子。仙鶴啃得這個「籌」是要往瓶子裡放,這是跟你說「海屋添籌」。
海屋添籌啥意思?
這其實是一個典故。宋蘇軾《東坡志林》卷二載:「嘗有三老人相遇,或問之年……一人曰:『海水變桑田時,吾輒下一籌,邇來吾籌已滿十間屋。』」另一個傳說是:「海中有一樓,內貯世間每人壽數,用籌插在瓶中,如令仙鶴銜一籌入瓶中,可多活百年。」故後人祝賀壽辰多用「海屋添籌」為祝頌詞,「海屋添籌」亦成為古代工藝品上常用的題材。
海屋,就是那個房子,是裝著時間的房子。仙鶴啃得棒棒,也就是「籌」,要往海屋裡的小瓶裡放,(總不能放地上,那也太不講究了),每一根籌,就是100歲。
總之啊,海屋添籌就是祝你更長壽的意思,這個圖像很常見,大家記住,下回別去博物館就認識了。
說完這個,咱們看看下邊這個海浪、祥雲、彩條,海水江崖紋,明清各種工藝品上常用的一種裝飾圖案,很常見,龍袍下擺上就有,象徵真龍天子主宰著江山社稷。
一個小風箏也是講究,倒是好看。花花綠綠的。在宮裡啊,放風箏的,都是皇子或者年幼的皇帝,他們怎麼放風箏啊?
來,咱們看個畫你就知道了。
《道光帝行樂圖》
這幅畫,畫了道光皇帝與皇子、公主玩的情景。正在放風箏的皇七子奕譞[xuān]、皇八子奕詥[hé]、皇九子奕譓[huì]。這幅畫中,皇子放的風箏也蠻簡潔的,他們是自己放風箏的。道光皇帝一臉慈祥的看著放風箏的娃,也不管在學習的孩子會不會眼饞,太扎心了。
說了放風箏,咱們再看看蕩鞦韆。
蕩鞦韆
小時候我喜歡玩鞦韆,每到周末,想玩我們縣城的鞦韆還得排隊呢。好不容易排到我,想蕩高一點,蕩幾次,過個癮,但又膽小,怕摔下來,而且還總容易頭暈,現在也玩不上了。
任熊大梅詩意
鞦韆者,千秋也。漢武祈千秋之壽,故後宮多鞦韆之樂。(《鞦韆賦序》)人的願望啊,從古至今就是長生不老,風箏上有,鞦韆也是因為「千秋」,寓意長壽,這才受到了帝王的賞識。
記得好多年前我第一次自己去故宮,走進翊坤宮,旁邊有個導遊指著梁上的兩個鐵圈,說是當年婉容曾在這兒蕩鞦韆。我當時想起來蔣雯麗的臉,因為小時候跟我媽一起看《非常公民》,印象深刻。
剛才我去故宮官網查了查,溥儀確實在這裡安裝過鞦韆,而且坤寧宮也有鞦韆。看來鞦韆確是清宮后妃的居家好玩具啊。
說到鞦韆,給大家介紹《月曼清遊圖》中的一頁。
《月曼清遊圖》畫的是宮廷嬪妃們一年12個月的生活二月是要「楊柳蕩千」。
咱們還在農曆2月,這幅畫也是應景,就來詳細看看,其他月份的咱們先不管。畫中最吸引人的就是站在鞦韆上的女子,裙角飛揚,宮廷仕女畫中難得的活力,看起來很開心的樣子。鞦韆後還有一人,應該是推鞦韆的。畫的左下角的湖石上有6美人小組,正在看她蕩鞦韆,也可能在排隊等待玩鞦韆。
咱們看看場景,左右兩邊都是柳樹嫩綠,畫面最前和最後,是淡粉色的桃花,告訴我們這是春天。規整的欄杆也暗示我們這裡是庭院。
這幅畫所在的《月曼清遊圖》深得乾隆皇帝的讚賞,後來還命人用象牙、玉石等進行雕刻了一套。
美是美,精是精,材料限制,少點活力。可能見到原作效果會好點。
焦秉貞《仕女圖》中有一幅也畫了鞦韆,畫中女子穿著藍色的衣服,身後有兩個姑娘推她蕩鞦韆,而上一個姑娘只需要一個人推,可能是比較尊貴吧。這個姑娘衣角也只是微微揚起而已,姿態還比較含蓄。
《雍正十二月行樂圖》二月踏青中,我也發現了蕩鞦韆。你看到了嗎?
看這裡!
在盛開的桃花見之間蕩鞦韆也太幸福了。
對鞦韆的印象一直很詩意,「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看了《甄嬛傳》之後,鞦韆的印象都變成「那年杏花微雨你說你是果郡王……」
放錯了,應該是這張。
好啦,這期內容到這裡就結束了。咱們下期繼續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