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悲劇背後,都有活命的機會|心理學:費斯汀格法則

2020-12-13 心理學神奇小小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今年不知為何,總有各種悲劇誕生。從杭州的殺妻案到長沙女子在旅行途中被男友殺害,甚至還有一家五口被滅門案等等。仿佛這個世界不好的事件越來越多,充斥著我們原本就不安的內心。

很多人正是因為這樣才把自己封閉起來,太多的悲劇讓我們來不及思考,而這些悲劇究竟是如何走到最後一步的?

遠離那些可以避免的悲劇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理論——費斯汀格法則,認為人生中10%的事件,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90%,則取決於你對選擇的反應。

也就是說,生活中絕大部分事情都是可以由自己掌控的,很多時候悲劇的發生,也是自己所導致的。生活雖然有很多不美好,可當你掌控好自己,其實也沒有那麼難。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不能用封閉自己去躲避悲劇的產生,畢竟慘案僅是個例,不能以偏概全,認為世人皆惡。對待人性,應當永遠保持辯證的思維。

保留人性的溫情,但同時,也不該太過抱有僥倖心理,認為這個世間處處美好。俗話說,防人之心不可無,許多悲劇產生的背後,都是因為對罪犯的太過信任。

東野圭吾曾經說過:「世界上有兩種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很多人,都帶著社會所賦予的角色面具,來粉飾搖搖欲墜的罪惡之心。所以,看事或人都不能只看表面,特別是女生,出門在外一定要小心,外面的世界沒有那麼安全,危險無處不在。

男生說再多花言巧語,也應該保持自己清晰的判斷力,不要被語言所迷惑。當女生陷入愛情時,很難保持自己平時的理智。

在沒有PUA(男性經過系統化訓練,運用各式各樣的技巧使女生沉迷,並產生迷戀,以至於女性會在這段關係之中遭受不同程度的情感虐待)一詞之前,很多女生都會遭受傷害,並且不自知。

隨著北大女生因遭受PUA,用自殺結束慘經歷一事,引起廣大網友們的重視,這個詞也開始被大家熟知。

很多女生表示,自己或多或少都遭受過一定程度的PUA,因為愚昧無知,差點失去生的希望。

這樣的悲劇,確實是因為當事人沒有掌控好自己的情緒所導致的,若不是太依靠男生被其牽著鼻子走,失去了理性思考,也不會陷入其中。

這些悲劇,與智商無關,高智商的人也會被捲入悲劇之中。很多時候是自己為悲劇製造了機會,給它發展壯大的環境,在任何時刻,我們都應該保持警醒,遠離那些可以避免的悲劇。

悲劇的背後,是活命的機會

很多人沒有那麼精確的判斷力,畢竟剛認識一個人,不可能看出其本質,大多都是憑藉自己的感覺與直覺在與人交往。

但這些偏主觀性的東西,也最容易讓我們感情用事,遇見悲劇,當你發覺自己正陷入危機時,也是一次讓自己逃離的機會。

生活中,難免會遇見那些煩擾人心的爛人爛事,當你發現時,請選擇讓自己遠離不開心的源頭。悲劇的產生從來不是突如其來,而是個體給予機會,願意忍讓壞人壞事,給了他們變本加厲的機會。

那些糟糕透頂的事情,想改變是不可能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的思維,選擇與它們保持安全的距離,惹不起就不惹便是。

當不小心陷入PUA的境遇中時,一定要冷靜處之,隨時記住,那些能讓你保持壞心情的人或事,都不是好的。真正愛你的人,從不忍心看你悲傷、難過。

任何時刻,我們都要保持居安思危的理性意識,你愛的人讓你陷入難堪時,就應該好好反思是否該繼續你們之間的親密關係。

在任何一場人際關係之中,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先愛自己。凡事多留一顆心,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人生苦短,我們都應該美好地活著。

相關焦點

  • 每一個悲劇背後,都有活命的機會 | 心理學:費斯汀格法則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今年不知為何,總有各種悲劇誕生。從杭州的殺妻案到長沙女子在旅行途中被男友殺害,甚至還有一家五口被滅門案等等。仿佛這個世界不好的事件越來越多,充斥著我們原本就不安的內心。——費斯汀格法則,認為人生中10%的事件,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90%,則取決於你對選擇的反應。
  • 「費斯汀格法則」的作用:改善孩子的「熊」脾氣,讓孩子變乖巧
    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脾氣太差,無法進行有效地管束,時常因此感到惱火。家長們不妨嘗試下"費斯汀格法則",說不定會得到意外的驚喜。"費斯汀格法則"的定義大致為: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只有10%是由事件本身屬性決定的,其餘90%是由你因這件事產生的反應導致的。
  • 一個故事教會你「費斯汀格法則」,孩子變得可控
    對於孩子的不可控,我們可以通過費斯汀格的「費斯汀格法則」示例,得到啟發。更加省力理智的對待孩子。「費斯汀格法則」案例在介紹「費斯汀格法則」之前,想講一個案例幫助家長更好的理解「費斯汀格法則」。卡斯丁看都手錶被摔壞了生氣得將打罵了兒子幾下,得知手錶是妻子拿到桌子上的,有怒懟了妻子幾句。原本處於好意的妻子被卡斯丁指責後,也非常生氣。於是早晨一家人都心情非常糟糕的卡斯丁沒吃早飯就出門了。
  • 熊孩子屢教不改,父母巧用「費斯汀格法則」,教育孩子事半功倍
    熊孩子屢教不改,父母巧用「費斯汀格法則」,不做無用功齊女士有一個5歲的兒子,從小就被家裡嬌生慣養,一直都是無法無天,對於這件事情齊女士也是非常無奈,對於一個媽媽而言,沒有什麼能比得上孩子的教育更重要,但是每當孩子淘氣不聽話的時候,齊女士單靠說教,根本沒有辦法震住孩子,
  • 學會「費斯汀格法則」,讓孩子乖乖聽話
    其實父母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受到了費斯汀格法則的影響。 什麼是費斯汀格法則? 費斯汀格法則講的是人在遭遇到一些倒黴的事情後,心態好會變得很差,然後指責都是這些事情讓自己的心情變差。人的這種心態容易導致他陷入怪圈之中,越是怪責是倒黴的事情讓自己的心情變差,心情就會越差,很久都沒有辦法平復過來。
  • 原來這叫:費斯汀格法則
    >分享人@eric萌 導讀:生活中,看似互不相干的事情,卻可能有著某種內在的聯繫,你的一個小小的舉動不僅會影響自己,也會影響到周圍的每一個人。最近,在翻閱在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洛的著作時,發現有一個費斯汀格法則,也同樣講到這種現象,且十分有趣。 ——丁丁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Festinger),有一個很出名的法則,即被人們稱為「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 用費斯汀格法則看蝗蟲入境雲南
    □ 張京徽    美國社會學家費斯汀格曾提出過一個很著名的法則,叫費斯汀格法則。這個法則是這樣說的: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如果用這個法則來看待似乎「多災多難」的2020年,其實你會發現,人們對一些事情反應有點過激。剛剛發生在雲南的黃脊竹蝗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 熊孩子屢教不改,家長巧用「費斯汀格法則」,不做無效溝通和打罵
    後來這個熊孩子被他表姐打得再也不敢來玩,事後有問那個熊孩子為什麼要推他姑姑,他表示只是為了好玩。對於熊孩子的管教,相信每個父母都是用了各種辦法,有的已經上了棍子,想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最後取得的結果都不怎麼好。那麼怎麼來管教熊孩子呢?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費斯汀格法則」。
  • 學會「費斯汀格法則」,讓你成功掌控孩子
    小偉只要上到街上,他的本性就會顯露,開始到處跑來跑去,還喜歡大喊大叫,有一次想要買一個玩具,小偉的母親沒有答應。誰能想到,小偉竟然敢直接拿著玩具就跑了出去,無奈小偉的母親只好付錢了。後來抓到了孩子,小偉的母親忍不住就是一頓打。打完之後,氣是消了,可孩子卻變得更加的膽大妄為了,既然連打都不怕了,他還怕什麼?
  • 聊聊「費斯汀格法則」與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剛好看到費斯汀格法則,來聊聊為什麼規律作息,睡眠引導或是自主進食等,降低父母的養育壓力,是為了給孩子更多「高質量的陪伴」。什麼是費斯汀格法則?「費斯汀格法則」是由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提出的,他認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的,而另外的90%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 聊聊"費斯汀格法則"與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剛好看到費斯汀格法則,來聊聊為什麼規律作息,睡眠引導或是自主進食等,降低父母的養育壓力,是為了給孩子更多「高質量的陪伴」。 什麼是費斯汀格法則?「費斯汀格法則」是由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提出的,他認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的,而另外的90%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簡單來說,就是生活中的事情只有10%是我們無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是我們能掌控的。
  • 費斯汀格法則:永遠不要對自己做這12件事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有一個很出名的行為理論,被人們稱為「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所以,費斯汀格法則就是為了告訴我們:當你做錯了1件事後,需要用9件事來彌補,但這9件事必須慎重選擇,否則你會追著錯誤,越跑越遠。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們無法避免的,但我們可以及時止損。
  • 「費斯汀格法則」的作用:改善孩子的「熊」脾氣,讓孩子變乖巧
    文|媛媛編輯|媛媛相信很多家長在生活中都有遇到這樣的孩子:在坐車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椅子一直在震動,回頭一看,是一個孩子在不停地踢你的椅子底部,你想讓孩子的家長管一管,孩子的家長卻只回你一句話:他還是個孩子。暴躁的你氣得不行,卻又無法真的對孩子動手,最後引發的只是無意義的爭吵,引來群眾的注視。
  • 讀書筆記:《改變你一生的108個心理學法則》
    它將深奧的心理學知識融會貫通於一個個妙趣橫生、飽含人生哲理的故事中,形象地分析了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深淺出地提煉了心理學法則給我們的啟示,以指導我們在生活中更好地趨利避害。全書共解讀了108個經久不衰的心理學法則,娓娓道來工作與生活中的細節和元素。將晦澀深奧的心理學知識融會貫通於一個個妙趣橫生、飽含人生哲理的故事中,形象地分析了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
  • 「費斯汀格法則」告訴你90%是家長造成的
    如今,隨著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與提升,父母不用再為一家人的溫飽問題發愁,也就有了更多的時間關注孩子的成長。也正是這種時間上的投入,讓很多父母開始發現,自己的孩子竟然存在好動難管教的情況。這一點讓不少父母表示困惑,覺得自己孩子以前明明很聽話,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同事小琳的孩子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 從心理學角度看15歲少女殺母案背後的悲劇根源
    大家只能在這個悲劇的事情中找出它的因由,並從中得到啟發和警示。希望以此為戒,避免悲劇重演。這齣悲劇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就是親子關係的失控。母親的出發點沒有錯,錯在了她的愛太沉重,太強權,太強勢。她從來不清楚女兒的內心是什麼樣子的,不知道女兒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愛強加到女兒身上,殊不知,過猶不及。本應相親相愛的母女竟然落得如此結局。女兒後來曾說,家裡一切都好,除了媽媽。
  • 心理學:看不透問題的本質,是因為你還不懂這個思維法則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思維圈法則,被許多高端人士推崇,這就是黃金思維圈,黃金思維圈是一種認知世界的方式,它能夠幫助我們快速認識這個世界的本質。2、黃金思維圈帶領你認識真正的世界為什麼高端人士都在用黃金思維圈,因為黃金思維圈的價值就在於讓我們更精簡看這世界,比如我們每天都面臨信息爆炸,很多人都不勝其擾,但是高手即使半個月不看新聞,也依然知道世界的本質是什麼。
  • 金錢心理學:世界上有百分之八十的悲劇都跟金錢有關|薦書
    金錢,幾乎是每個人都很難繞過的人生課題。雖然世界上有80%的喜劇都跟金錢無關,但是有80%的悲劇都跟金錢有關。它有時讓人捉襟見肘,有時讓人意亂情迷,有時讓人行為失當。不弄清金錢背後的人性,就有可能成為金錢的奴隸。
  • 人際交往心理學的24黃金法則
    當我們遵照這些法則行事的時候,我們就能增加自己的關係帳戶上的財富。1.儘可能鼓勵別人。你要稱讚他獲得的成果——即使是很小的成功。稱讚如同陽光,缺少它我們就沒有生長的養份。你的稱讚永遠都不會多餘。2.你要在任何時候都讓別人保留臉面。不要讓任何人感到難堪,不要貶低別人,不要誇大別人的錯誤。3.在別人背後只說他的好話。如果你找不到什麼好話說,那你就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