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教育」的時代早已來臨,教師再也不必拘泥於三尺講臺。
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讓教育更加滲透在學生的生活中,也讓教育方式顛覆了傳統。自疫情爆發以來,網絡在線課程已成了大勢所趨。在短視頻流量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我們不難看到有不少網紅教師們的身影,他們因其獨樹一幟的教學風格而深受廣大網友們的喜愛。
疫情雖無情、教育要用心!
沒趕上文化名人大潮,也沒上過百家講壇,華中師範大學教了一輩子書的戴建業,竟然在抖音上坐擁粉絲五百萬。一口湖北腔調講述著傳閱古今的唐宋經典,一個個幽默生動的小故事不禁吸引來大批網友駐足。
一提到法律,大家都不禁地嚴肅起來。誰能想到中國政法大學的教授羅翔能讓刑法知識變得如此受眾青睞。每每有熱點新聞,熱心網友們都要問一下「元芳」。貼合時政的學理分析,不僅讓書本上的知識學以致用,也能讓網友們更加的懂法捍衛自己的權益。一到案例分析時間,就有齊刷刷的「張三」刷屏。
「寵粉愛粉」的羅教授還就《名偵探柯南》講了一期的罪案分析,條理清晰,有理有據受到網友的一致好評,更是收穫了新一代斷案大師的頭銜。
小孩子總是活潑好動,特別是剛剛啟蒙的孩子注意力更是很難集中。傳統填鴨式的教學不僅讓孩子難以掌握真正的知識重點,還可能讓孩子產生來逆反心理。溜號、不注意聽講、答非所問都是常見的現象,久而久之甚至讓孩子產生厭學的心理。
太原市三小的葛雅琦是一名語文老師,在她的課堂上你絕對看不到這樣的情景。工整規範的板書,活潑可愛的教學風格,師生高頻的互動,又唱又跳帶動出的課堂氣氛,緊緊地抓住了每一個求知孩子的內心。這種把知識點變成歌、舞的表現方式不僅讓孩子喜歡,也讓網友們紛紛發出相見恨晚的感嘆,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遇見這樣的負責又會教的老師。
「評書講師戴建業」、「法老羅翔」、「兒歌皇后葛雅琦」等等,這些教師走紅的背後不禁讓我們引發深深的思考。從學校上課到網絡課堂,從課本知識點到故事化教學,從黑板到智能屏顯,從呆板規範的「手靠背」到易唱易舞活靈活現,教育方式以及教育風格的改變對教育事業的推動和教學效果的影響,能否重新定義好老師,能否反哺線下課堂教學標準?
仔細研究不難發現,這些網紅名師的教學風格各異,但他們也都存在共通之處。
第一,在教學交往上,以鼓勵為主激發孩子的興趣。
第二,在教學評價上,學生更掌握主動權。這有利於教師找到更合適的方式不斷的完善去進行深層次的教學。
第三,在教學準備和實施上,團隊協作、各分其職又協調統一,課堂更加精緻精準乾貨滿滿。
第四,高頻互動調動情緒調配是提升學生注意力的關鍵。
時代在與時俱進,教育也一直在路上。為響應號召,教師和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在努力提升親和力和凝聚力,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也反向推動了教育事業的發展,這是相得益彰的舉措。
改變課堂的交流方式,利用新鮮事物引發學生的興趣,乘勝追擊採用「網際網路+教育」的新模式,把知識點用表演的方式來抓取學生的記憶點鞏固強化。這不僅讓孩子愛上了學習,也讓知識更加普及化,也提高了國民教育素養的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