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直播將於2021年1月5日11:00開始
敬請期待
掃描以上二維碼進入直播間
更多日常內容請關注抖音號(河南百姓健康):hnbxjk
直播內容
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 心內二病區副主任 牛思泉 談一活動就氣喘 這是咋了?(其二:急性心衰)
本次直播中,牛思泉主任將對以下問題進行解答:
1、啥是急性心力衰竭?
指急性心臟病變引起心排血量顯著、急驟降低,導致組織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症候群。無論既往有無心臟病病史均可發生。臨床上以急性左心衰較為常見,多表現為急性肺水腫或心源性休克,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急危重症之一。臨床表現為急性肺水腫的表現。病人症狀及體徵出現突然,進展迅速。病人突然出現呼吸困難,呼吸頻率可達30-40次/分,常有端坐呼吸,病人面色青灰,口唇發紺,大汗淋漓,極度煩躁不安、恐懼,咳嗽、咯粉紅色泡沫痰。聽診心率加快,心尖部可聞及舒張期奔馬律,雙肺布滿溼羅音及哮鳴音,嚴重者可出現心源性休克。
2、急性心衰好發人群有哪些?
高血壓患者、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患有重度二尖瓣狹窄的病人。
3、怎樣判斷心衰的嚴重程度?
通過分級分辨不同程度的心衰,有助於判斷病情和指導治療。目前我們常用的是紐約心功能(NYHA)分級。
NYHA分級:分為四級,主要依據患者自己的活動量和症狀表現。
Ⅰ級:日常活動量不受限制,一般活動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難或心絞痛。
Ⅱ級:日常活動受到輕度的限制,即平時一般活動可出現疲乏、心悸、呼吸困難或心絞痛,休息時即感覺好轉。
Ⅲ級:體力活動明顯受限,休息時一般沒有症狀,但小於平時一般活動量即引起心衰症狀。
Ⅳ級:體力活動完全受限。休息狀態下也出現心衰或心絞痛症狀,任何體力活動都會使症狀加重。
4、心衰患者生活中如何呵護自己?
A、控制飲食:原則為低鈉,低熱量、清淡、易消化、足量維生素、無機鹽、適量脂肪、產氣少的食物,禁菸酒,少食多餐,防止飽餐誘發或加重心衰,特別注意控制鈉鹽。
B、科學作息:是減輕心臟負荷的重要方法,包括體力的休息和精神的放鬆。休息方式和時間根據病人的心功能情況而定。心功能Ⅰ級應避免重體力勞動;心功能Ⅱ級應充分休息,可增加午睡時間和夜眠時間,可從事輕體力勞動和家務勞動;心功能Ⅲ級應嚴格限制體力活動,以臥床休息為主,但日常生活可以自理或在他人協助下自理;心功能Ⅳ級應臥床休息,自理活動由他人協助,對長期臥床病人,應經常變換體位,在床上常做呼吸運動和下肢被動、主動性活動,以避免壓瘡、肺部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肌肉萎縮等併發症的發生,待病情緩解後循序漸進增加活動量,以不引起呼吸困難和疲乏感為度。
D、預防病情加重:積極治療原發病;避免各種誘因;育齡婦女在醫生指導下控制妊娠與分娩。預防感染:1、注意預防感冒,防止受涼,根據氣溫變化隨時增減衣服,出汗後注意保暖;C、根據心功能情況適當參加體育鍛鍊。運動訓練可以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臨床症狀,可以降低神經體液的活性,減慢心室重塑,減緩心力衰竭的進程;3、冬春季外出最好戴口罩,儘量不去人口密集的場所。
E、遵醫囑按時服藥。
專家介紹
牛思泉 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心內二病區副主任
牛思泉,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心內二病區副主任,河南省房顫中心聯盟委員、河南省心血管專科聯盟學術委員會委員、河南省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學分會第二屆青年委員會委員、河南省醫學會眩暈醫學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委員。於2001年畢業於鄭州大學臨床醫學系,於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心內科從事心血管內科專業至今。於2008年進修於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於2009年於鄭州大學一附院心內科心律失常及植入器械培訓基地培訓,於2013年於德國帕德博恩醫院(St.Johannisstift Ev.Krankenhaus)專修起搏器植入技術。能夠獨立完成冠脈支架植入、射頻消融、起搏器植入、複雜先心右心導管檢查等介入手術,熟練掌握內科常見病、危重病的診療、搶救,獲省級科技進步獎1項、鄭州市科技成果獎2項,發表SCI論文1篇,學術論文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