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音樂圖什麼?這是最好的理由

2020-08-18 北京羅蘭數位音樂教育

要想成功幸福,從小熱愛藝術!

周海宏

•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曾任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

•音樂美學家、音樂心理學、教育學家

孩子為什麼一定要學音樂?

這個話題與「藝術有什麼用」有關。我先拋出我的結論:

要想成功幸福,從小熱愛藝術!

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因為人有兩大心智能力:一個是理性,一個是感性,對應的。

理性,是科學素質的核心

感性,是審美素質的核心

理性思維的代表領域是科學,科學徵服了世界;感性思維的代表領域是藝術,藝術美化了世界!理性素質給我們認識世界、徵服世界的力量;感性素質是我們體驗幸福人生、創造美好生活的前提。

理性與感性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不可偏費。

遺憾的是,在中國當前的教育環境中,感性教育是嚴重不足的!時至今日,在許多中小學中,仍然存在著音、體、美動撤停課,音樂教師、教學樂器、設備嚴重不足的問題。家長朋友:在通往人生幸福與事業成功的道路上,如果,你不從小培養孩子感性素質的話,你就會使孩子一生的幸福化做泡影;如果,你妨礙了孩子感性素質發展的話,你就親手扼殺了孩子未來有可能獲得的成功!

為什麼?首先,從人生幸福的角度說:缺少藝術教育的孩子幸福少。

一個人要想獲得一生的幸福,他不僅要擁有獲得幸福生活條件的素質,還要擁有體驗幸福生活感受的素質!

幸福是人生的體驗,體驗幸福是需要素質的。擁有感性素質是體驗人生幸福的前提!為什麼有的人可以任憑生活環境髒、亂、差?為什麼有的人經濟收入提升後,仍然過著單調、乏味、缺少幸福感的生活?

從根本上分析,就是由於感性素質低。

由於感性素質低,所以才會沒有對美的追求, 才會對髒、亂、差、枯燥、單調、乏味的生活毫不在乎。感性素質低的人,缺少美的體驗,不會享受生活,凡事就問有用沒用,一切與實用生存功利無關的事都認為沒用;

感性素質低的人,生活情趣少、情感不豐富;良辰美景視而不見,天籟之音充耳不聞,珍饈佳餚食不甘味,從來不看電影,從來不聽音樂,從來不欣賞美術,沒有任何的生活情趣,旅遊的時候,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到點拍照,回來啥都不知道……

這樣的人有再多的錢,也缺少幸福感。

「窮的就差錢了」,說的就是這樣的人!

這就是為什麼我要說:感性素質低的人幸福少!缺少藝術教育的孩子幸福少。其次,從事業成功的角度說:缺少藝術教育的孩子成功難。

請大家想一想,蘋果為什麼成功?

是因為,把技術變成藝術,讓產品成為作品!對產品審美品質的追求,是蘋果成功的核心原因。小康社會,是人的感性需求全面升級的社會!所謂的消費升級,就是從實用向審美的升級!

在消費升級的時代,外觀難看、工藝粗糙、缺少人性關懷的產品缺少市場競爭力,難逃慘遭淘汰的結果!國民創新能力不足,追根溯源,查找來自人的原因,就是由於缺少藝術教育、審美教育!

小康社會、消費升級的時代,是競爭審美力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企業家和員工的感性素質、感性智慧,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具有生死攸關的影響。

在已經到來的競爭審美力的時代,一個缺少藝術教育的人還想成功,就和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還想成功一樣難。

請各位家長記住我的話:

在未來的社會生存競爭中,

缺少藝術教育的孩子成功難!

感性素質發展的關鍵期在童年,孩子在幼年、童年一定要接受充分藝術教育。錯過了幼年、童年充分的藝術教育,會使孩子「贏在起跑線,輸在終點站」!每個孩子一生至少要學一件樂器。這在歐美發達國家早已是教育的常態!

學琴的根本目的不是培養毅力、不是開發智力,更不是考級、加分,學琴的根本目的應該是:

通過學琴熱愛音樂

通過音樂熱愛藝術

通過藝術熱愛生活

通過生活體驗幸福

通過藝術教育,提升孩子的感性素質、感性智慧!讓藝術教育為孩子未來的成功鋪路,為幸福增色添彩。

為了防止學琴的結果走向「學了一門技術,恨了一門藝術!」良好的學琴教育,必須要以審美為核心,以快樂為抓手。讓孩子的童年與藝術之美相伴,讓學琴為孩子的幸福童年增色添彩!

每個孩子每個季度應該不少於一次看演出、聽音樂會——要像語、數、外的學習那樣列入孩子的日常活動計劃。家庭中應該有適合孩子聽的經典音樂作為背景,就像家庭裝修改善視覺環境一樣,讓孩子的聽覺環境充滿了美!

相關焦點

  • 學音樂圖什麼?這是最好的理由~
    孩子為什麼一定要學音樂?這個話題與「藝術有什麼用」有關。我先拋出我的結論:要想成功幸福,從小熱愛藝術!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人有兩大心智能力:一個是理性,一個是感性。每個孩子一生至少要學一件樂器。這在歐美發達國家早已是教育的常態!
  • 讓孩子學樂器,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理由
    你知道學樂器學音樂最受益的是「誰」嗎?是大腦中的「胼胝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越學越沒勁,最後樂器也只能放在家裡落灰。但讓孩子自己來選?家長在篩選時,應該有清晰的目標學樂器是一種「長線投資」,時間投入、教育付出可能很大,所以我們要想清楚:讓孩子學樂器,是希望收穫什麼?
  • 陳潔:學音樂,其實是學什麼?
    學音樂,到底有什麼「用」,雖然你學了很久卻並不清楚♫ 學音樂,究竟該怎麼學,你換了無數老師還是沒有答案作為80後教育新力量的代表陳潔從小在國外接受良好的教育她有豐富的一手教育資訊更具備開放的視野、心態>此次,陳潔教授接受了橄欖古典音樂的專訪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談談對當下音樂教育的看法1、您13歲就考入世界頂尖音樂學府——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從此就開始了音樂家生涯,能介紹一下童年的學琴歷程嗎?
  • 你是在學樂器?還是在學音樂?
    這是近日我對一位讓孩子放棄學科才有「充分」時間準備全國音樂決賽的家長所做的回應。只見家長怔怔的望著我,似乎被我的話給絆住了,不知該如何回答。但事實上,我提出的是非常根本的問題,同時也想請所有正在努力學習音樂的孩子與家長認真的想想:「你到底是在學音樂?還是在學樂器?」
  • 學音樂最好的年紀,第一是5歲,第二是現在!
    很多想學音樂的成年人都被年齡的問題所羈絆:「我已經錯過了學音樂最好的年紀,現在開始太晚了吧?」然而事實是,學音樂最好的年紀,第一是5歲,第二是現在!完全沒有音樂基礎的老人,從事著跟音樂完全不沾邊的工作,卻有著對音樂如此濃厚的興趣,年齡又有什麼關係呢?
  • 學打鼓為什麼是最好的音樂啟蒙?
    或者是這樣的但在你眼中熊孩子卻是這樣子的經常聆聽優美的音樂,音樂中豐富而優美的旋律及節奏感,便會自然地融入右腦中,使其在日常的說話、用詞、作文,甚至表情都會自然地流露出優美的節奏旋律感,因此,有選擇、有計劃地進行幼兒音樂教育,對其成長後的氣質、人際關係、情商等方面是有很大作用的。打擊樂為什麼是樂器最好的啟蒙?
  • 我為什麼堅決要讓孩子學音樂?因為有這10個理由!
    增強記憶力熱愛音樂特別是學習樂器的孩子,可以更加有效的創造、存儲和檢索記憶。因為學習樂器的過程,就是對大腦的全面鍛鍊。2. 培養堅持不懈的品質,創造成就感學樂器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練習,會讓孩子更有耐心。這其中也會有短期、中期和長期的目標,一旦孩子達成,會很有成就感,而且更加自信。
  • 音樂啟蒙=學樂器?可以從「玩音樂」開始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音樂老師》一書中提到:「2-5歲屬於音樂啟蒙黃金期。,至於選什麼樂器玩具,玩博君首推鋼琴。因為德國漢諾瓦音樂和戲劇學院音樂心理學和醫學研究所與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研究實驗發現:學鋼琴能提高聽音辨別能力和雙手協調能力。7歲之前開始練鋼琴的人,大腦有關區域有一個自我優化的過程,不需要很大的灰質體積就能穩定、高效地起到調節作用,還可以提高未來的學習效率。另外相關音樂專家表示:鋼琴具有音域寬廣、音色優美等特點,是學習視唱、練耳、作曲等的基礎課程。
  • 孩子為什麼要學音樂?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關注 長期以來,圍繞「孩子為什麼要學音樂」這個話題人們展開了無數次討論,大家觀點各異,各分千秋。作為一名琴童的家長,我無時無刻不在關注類似這樣的問題,直到我看了一段來自周海宏教授的訪談,我得到了最好的答案,在這裡希望與大家分享。
  • 音樂哥說藝考:學音樂的人都有什麼特點?寫得很全面,都這了
    不過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選擇音樂藝考生的人大多是文化成績不理想,生活隨意紀錄懶散,甚至目中無人,總之有很多不好的標籤都貼在了音樂藝考生的身上。如果你也是這麼認為的,那只能說你的眼界真的很一般。那麼,學音樂的人有什麼特點呢?根據我多年對迎接藝考生的培訓和了解,總結出以下幾個特點。
  • 學音樂和不學音樂的孩子有什麼差別
    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都在學習音樂,而且相當一部分的孩子是在家長的逼迫下學習。而音樂學習不是一個短期的學習行為,想要學有所成,勢必需要經過長年累月的勤學苦練。很多家長可能都沒有意識到,學習音樂除了讓孩子掌握一技之長,還能給孩子帶來什麼。實際上,學習音樂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這種影響會伴隨孩子一生。與不學音樂的孩子相比,學習音樂的孩更優秀、有格調。
  • 什麼時候學音樂不晚?成人可以學鋼琴嗎?
    每個人小時候都有夢想,我的夢想其中之一就是能夠學鋼琴。不知道為什麼對鋼琴毫無抵抗力。只要一聽到鋼琴的聲音,整個人立馬就會被吸引過去。相信大部分人也和我一樣,小時候由於家庭條件,或者周圍環境的原因,沒有,也沒法學習這門樂器。
  • 孩子學哪種興趣特長最好?因為這4點理由,我選了它
    他很興奮,「葫蘆娃,葫蘆娃,風吹雨打都不怕」,一路上翻來覆去的唱這首歌。這還是我第一次聽他主動唱歌。這首「葫蘆娃」我也不知道他是從哪裡學來的。我們在遊泳池裡玩了一個鐘頭。除了最開始的幾分鐘,阿呆膽子野了,跳水、拍水,「明天我還要來」,嚷個不停。
  • 什麼樂器最好學?無基礎最易入門的樂器盤點!
    我們經常看到別人用一雙靈活的手通過小提琴鋼琴吉他尤克裡裡等等演奏出優美的音樂。對於熱愛音樂的人來說,學一門樂器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只是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樂器,卻是一件難事。今天小迷妹就幫大家分析一下,無基礎易入手的日常樂器有哪些。
  • 宋丹丹退休學鋼琴、陳道明彈琴上熱搜,學鋼琴最好的時間是什麼?
    在《明日之子》第三季中,我們有幸看到了擔任導師的宋丹丹彈奏鋼琴的片段,作為一位表演藝術家,宋丹丹無疑是成功的,她塑造了非常多的經典形象讓人過目難忘,但是在60多歲的年齡,她竟然從零開始學鋼琴,這讓很多人都覺得佩服。宋丹丹在先導片中這麼問道:「我不懂音樂,是不是不能做這件事?」
  • 胎教音樂什麼時候聽 聽什麼音樂最好
    很多準父母對於音樂胎教情有獨鍾,用音樂進行胎教不僅可以舒緩孕媽的情緒,同時還可促進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那麼胎教音樂什麼時候聽?聽什麼音樂最好呢?很多孕媽想要培養寶寶的音樂細胞都會選擇古典樂,其實一些舒心、催眠、緩解情緒的純音樂都適合作為胎教音樂。
  •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音樂?這五個理由絕對夠,原來學音樂好處這麼多
    音樂藝術是人類最廣泛熱愛和樂於接受的藝術門類。有人曾說過「音樂是天使在唱歌」,也有人說「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其實音樂的好處遠遠不止這些,它就像一個大大的禮盒,裡面有很多讓我們驚喜的禮物。也許孩子年紀小的時候無法完全領略,但在慢慢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會發現,這些東西值得用一生的時間來去領略、去享受。
  • 幾歲開始學音樂最好?研究表明原來如此!
    但是,大部分的教學仍然主張:有關鋼琴、提琴、橫笛和吉他這類正式的樂器,最好延遲至孩子五歲以後再學習。在這個年齡之前,孩子們最需要的是,藉由聆聽各種音樂,享受韻律的身體擺動,製造各類聲響,唱歌、舞蹈及彈奏一些簡單基本的幾拍樂器等經驗,先累積樂音的概念來豐富心靈的成長。在幼兒肢體發展還不協調的時候,最重要的不是讓他拿起樂器,而是先讓他學會聽到音樂。
  • 胎教音樂什麼時候聽最好?
    胎教音樂什麼時候聽最好?2017-09-13 17:35:08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胎教音樂什麼時候聽最好?  準爸爸準媽媽你們準備好音樂胎教了嗎?音樂胎教的各種好處已經被大家熟知,但很多準媽媽,尤其是頭胎的準媽媽對音樂胎教的實際操作還有很多疑問和誤區,其中關於什麼時間聽胎教音樂效果最好疑問最多。  準媽咪秦:我現在懷孕兩個月是不是可以開始音樂胎教了?  準媽咪孫:懷孕已經六個月了,聽朋友說最好給肚子裡的寶寶多聽音樂胎教,以後更聰明,但是現在還來得及嗎?
  • 分享:音樂就是最好的富養
    什麼是富養?真正的富養,不是給孩子最好的生活,而是讓他認識最好的自己,從而自己去追求想要的生活。而音樂是家長能給孩子的最好的富養。音樂作為人的第二種語言,擁有各種豐富的表現形式。不論是唱法還是樂器,孩子都有各樣的選擇,總能在紛紜之中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音樂作為一種興趣愛好,是可以陪伴孩子一生的。那麼,在音樂中孩子能學到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