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最高檢直接辦理公益訴訟第一案 萬峰湖生態受損問題整治效果顯著

2020-09-17 黔西南政法

近一年來,在最高人民檢察院的統一部署下,經過貴州、雲南、廣西三省區檢察機關的共同努力,「一水連三地」的萬峰湖生態環境改善明顯,正逐步恢復往日碧波蕩漾的景象。

這是記者日前在跟隨最高檢萬峰湖專案組現場辦案時了解到的。

萬峰湖橫跨黔、滇、桂三省區的五縣市,是珠三角地區的重要水源地。近年來,受養殖業無序發展等因素影響,萬峰湖違法網箱養殖、搭建浮房等問題突出,生態環境迅速惡化。2019年12月,最高檢決定對萬峰湖流域生態環境受損情況立案調查,這是最高檢直接立案辦理的第一起公益訴訟案件。

現場會

據悉,該案立案調查以來,四級檢察機關充分發揮一體化辦案優勢,截至今年9月10日,專案組共摸排案件線索53件,以掛牌交辦方式交三地檢察機關25件,地方檢察機關已立案20件,磋商解決問題15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14件。

最高檢直接辦理萬峰湖公益訴訟案,得到了三省區黨政機關的大力支持,形成了跨區域協同治理、黨政和檢察司法協同治理的合力。統計數據顯示,專案組督促行政機關在廣西拆除養殖網箱面積535960平方米,水上浮房682個;在貴州拆除回流網箱面積1188平方米、雨棚33個;在雲南清理湖面釣臺、浮動設施154個,涉及湖面水域面積約8.1平方公裡。

記者在現場看到,如今的萬峰湖湖面視野開闊、水質清澈,曾經縱橫交錯的非法網箱和浮房已經難覓蹤影。「以前一走到湖邊就能聞到死魚死蝦的味道,現在湖水也清了,來旅遊的人也多了,我們對治理效果很滿意。」生活在萬峰湖邊的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居民申義建說。

現場辦案

專案組調查結果顯示,經過近一年的綜合整治,萬峰湖水質已得到明顯改善,因投料養殖導致水體黑臭現象得到根本扭轉,「上下遊不同行,左右岸不同步」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專案保護萬峰湖生態環境的直接目的已基本實現。

萬峰湖專案組組長、最高檢副檢察長張雪樵表示,下一步,檢察機關將繼續改善萬峰湖湖水質量和生態環境,強化岸上汙染問題治理,著力推進萬峰湖流域治理的長效機制建設,把萬峰湖生態文明建設、脫貧攻堅以及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統籌起來,實現常態化、現代化社會治理目標。(文/白陽)

來源 :新華社

相關焦點

  • 最高檢直接辦理公益訴訟第一案 萬峰湖生態受損問題整治效果顯著
    新華社貴陽9月16日電(記者白陽)近一年來,在最高人民檢察院的統一部署下,經過貴州、雲南、廣西三省區檢察機關的共同努力,「一水連三地」的萬峰湖生態環境改善明顯,正逐步恢復往日碧波蕩漾的景象。這是記者日前在跟隨最高檢萬峰湖專案組現場辦案時了解到的。
  • 最高檢直接辦理公益訴訟第一案!萬峰湖恢復生機活力
    近一年來,在最高人民檢察院的統一部署下,經過貴州、雲南、廣西三省區檢察機關的共同努力,「一水連三地」的萬峰湖生態環境改善明顯,正逐步恢復往日碧波蕩漾的景象。這是新華社記者日前在跟隨最高檢萬峰湖專案組現場辦案時了解到的。萬峰湖橫跨黔、滇、桂三省區的五縣市,是珠三角地區的重要水源地。近年來,受養殖業無序發展等因素影響,萬峰湖違法網箱養殖、搭建浮房等問題突出,生態環境迅速惡化。
  • 萬峰湖專案組現場辦案!最高檢直接立案辦理的第一起公益訴訟案
    9月1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在貴州省興義市召開萬峰湖專案生態環境保護區域協作機制建設推進會。作為最高檢直接立案辦理的第一起公益訴訟案件,在四級檢察機關一體化辦案模式下,萬峰湖專案取得了積極成效,得到了三省區各級黨政領導的大力支持,進一步強化了協同治理萬峰湖的共識,為解決「上下遊不同行,左右岸不同步」這一普遍性問題提供了範本。湖水連三省,湖面映萬峰。
  • 最高檢直接立案辦理 萬峰湖流域生態環境治理目標基本實現
    9月1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萬峰湖專案現場辦案工作在貴州黔西南州進行。這一案件是最高檢直接立案辦理的第一起涉生態環境保護公益訴訟案。萬峰湖,因「萬峰」環繞而得名,屬珠江源頭南盤江水系,迂迴盤繞著黔、滇、桂三省(區)五縣(市),是雲貴高原上的一顆平湖明珠,更是「珠三角」經濟區的重要水源供給地。
  • 關注| 萬峰湖專案組現場辦案!這是最高檢直接立案辦理的第一起公益...
    作為最高檢直接立案辦理的第一起公益訴訟案件,在四級檢察機關一體化辦案模式下,萬峰湖專案取得了積極成效,得到了三省區各級黨政領導的大力支持,進一步強化了協同治理萬峰湖的共識,為解決「上下遊不同行,左右岸不同步」這一普遍性問題提供了範本。湖水連三省,湖面映萬峰。時值金秋,地處滇黔桂交界處的萬峰湖天氣依然陰晴不定。
  • 央視|最高檢直接立案辦理 萬峰湖流域生態環境治理目標基本實現
    這一案件是最高檢直接立案辦理的第一起涉生態環境保護公益訴訟案。萬峰湖,因「萬峰」環繞而得名,屬珠江源頭南盤江水系,迂迴盤繞著黔、滇、桂三省(區)五縣(市),是雲貴高原上的一顆平湖明珠,更是「珠三角」經濟區的重要水源供給地。
  • 公益訴訟一體化辦案的必要性
    因此,構建公益訴訟檢察一體化辦案制度有明確的法律依據。(二)有較充分的實踐基礎2019年12月11日,最高檢對萬峰湖流域生態環境受損問題直接立案辦理,抽調廣西、貴州、雲南三省(區)相關檢察機關辦案人員成立專案組。
  • 每周法治熱點:最高檢公安部通報鮑某涉嫌性侵案調查情況•陳國強受賄案一審宣判
    65名公職人員  •科技部通報九起論文造假等違規案件查處結果  •最高檢、公安部聯合督導組通報鮑某某涉嫌性侵案調查情況  •最高檢加強刑事案件辦理流程監控  9月15日,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陝西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陳國強受賄一案
  • 【公益訴訟】六枝特區檢察院辦理的一盜伐林木刑事附帶民事案庭審效果好
    9月1日,六枝特區檢察院辦理的嚴某某盜伐林木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經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後當庭宣判,支持該院訴訟請求,判決被告人嚴某某犯盜伐林木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千元;責令被告人嚴某某承擔補植補種的義務,並保證存活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 海洋大省:公益訴訟破解海洋生態環境難題
    為遏制該犯罪勢頭,2019年11月21日,海南省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就張某晟、徐某才、章某等人生態資源侵權案,依法向海口海事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訴請法院判令張某晟等人承擔非法盜採海砂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賠償修復費103.1萬元,並承擔評估鑑定費10萬元。法院判決支持檢察機關的全部訴訟請求。
  • 最高檢發布檢察公益訴訟十大典型案例
    在公益訴訟工作中,檢察機關與行政機關目標一致,通過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兩者能夠形成合力,共同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社會問題。作為「百度外賣」「美團」「百度糯米」等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的經營地之一,海澱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責任重大,在收到檢察機關檢察建議後,其積極採取措施,下線問題商戶3000餘家,成效顯著。
  • 「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檢察公益訴訟十大典型案例公布
    中新網8月29日電 今日,最高檢檢委會委員、第八檢察廳廳長胡衛列通報了「攜手清四亂、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檢察公益訴訟十大典型案例。包括河南省鄭州市惠濟區「法莉蘭童話王國」違法建設破壞生態環境案、甘肅省岷縣「慕麗水岸」茶樓影響行洪安全案等。
  • 一起破壞生態環資案檢察刑行民三箭齊發
    一起破壞生態環資案檢察刑行民三箭齊發最高檢發布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暗紅色水體、褐色油渣散發出刺鼻氣味、「浙北第一庫」裡遍布地籠、「長江之腎」裡非法捕撈……12月1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在浙江湖州發布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
  • 內蒙古:積極探索公益訴訟「三檢合一」模式
    小案件大意義  公益訴訟主要集中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資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這些領域發生的案件,損害的是公共利益,與具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缺乏法律規定的直接利害關係,公益訴訟是法律救濟的新的重要渠道,2017年7月1日,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正式施行。
  • 最高檢、國鐵集團聯合發布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最高檢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的獨特優勢,積極穩妥辦理鐵路安全生產領域的公益訴訟案件,推動解決了很多鐵路沿線重大安全隱患和周邊環境治理難題,為加強鐵路運營安全、推進平安鐵路建設、服務平安中國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 最高檢:英烈名譽受損親屬不追責的檢察機關可提起公益訴訟
    中國網12月25日訊(記者 金慧慧)今日,最高檢發布了以公益訴訟為主題的第十三批指導性案例,曾雲侵害英烈名譽案入選。曾雲在微信群公開發表言論,侮辱謝勇烈士名譽,造成了較為惡劣的社會影響。江蘇省淮安市人民檢察院經訴前程序徵求謝勇烈士近親屬意見後,對曾雲行為提起民事公益訴訟,依法追究了曾雲侵權責任。
  • 【視頻】最高檢、國鐵集團聯合發布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最高檢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的獨特優勢,積極穩妥辦理鐵路安全生產領域的公益訴訟案件,推動解決了很多鐵路沿線重大安全隱患和周邊環境治理難題,為加強鐵路運營安全、推進平安鐵路建設、服務平安中國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 檢察公益訴訟全面實施三年辦理案件31萬餘件!一起來了解公益保護的中國智慧
    三年來,檢察機關共辦理訴前程序案件27萬餘件,其中向行政機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26萬餘件、發出民事公益訴訟公告1萬餘件;提起訴訟1萬餘件。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廳長胡衛列表示,檢察公益訴訟設置訴前程序,以檢察建議的方式督促行政機關自我糾錯、依法履職,確立「訴前實現保護公益目的是最佳司法狀態」的目標追求,充分展現了公益訴訟獨特的程序價值。
  • 最高檢發布第三批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
    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檢察院辦理的姚某某等汙染環境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受汙染的河道流經蘇浙滬三省市,最高檢、公安部、生態環境部聯合掛牌督辦,檢察機關三級聯動,共護水域生態安全。在統籌推進上下聯動同時,檢察機關不斷加強與行政機關、社會組織的協作聯動,凝聚保護合力,並通過跨區域協作,構建長江上下遊生態環境資源協同保護機制。
  • 辦了2萬多起公益訴訟案件後,河北得到了什麼?
    三年來,河北檢察機關始終堅持以專項帶動全局,全面提升公益訴訟辦案質量效果,先後部署開展了「護航藍天碧水淨土」「白洋澱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專項檢察監督」「守護海洋」「違法違規礦山採砂場治理」「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和「英雄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等系列公益訴訟檢察專項活動,為保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