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一生經歷了兩種生活,在年輕的時候,家中富裕,李清照的父親也一直在培養女兒讀書,所以李清照從下就打下了很好的文學基礎,在這樣悠閒的生活中寫出來的自然是描寫悠閒生活的詩歌。她早期的《如夢令》中的「沉醉不知歸路」就能表現出這個少女的靈動活潑和愛玩的性格,那個時候可真是衣食無憂。
但是人生總是沒有這麼一帆風順,後來因為國家之間的動亂,李清照流落到南方,過著和以前大不相同的生活,所以時常感嘆自己的遭遇,今天要推薦的詩就是在這樣混亂的背景之下寫出來的,讀者隔著文字都能感覺到李清照內心濃厚的愁思,這首詩就是《武陵春·春晚》,其中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人人皆知,卻不知更讓人心酸的後一句,也很少有人知道全文,都是淚
《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這首詩的大意是:我住的地方風也停了,地上的泥土散發出一點點清香,樹上的花瓣都已落盡,每天早晚都疲倦地懶得梳頭打理自己。現在變化太大了,以前和現在的人和事都變得大不相同,想說話但是眼淚卻先流了下來。聽說雙溪那邊的春色還不錯,想要去划船賞景。但是只怕船都載不動我這沉重的愁思啊。
在這首詩中李清照並沒有矯情地說自己有多難過,但是卻用一種獨特的方式把自己的愁思寫下來了。為什麼說是最重的愁思呢,因為在這美好的春天,本來就應該享受景色和生活,但是自己卻因為國家面臨著困難之境,而自己心愛的丈夫又因病早已去世,仿佛世上只剩下了自己一個人,孤零零的,看到這樣美好的春景,身邊卻沒有人能夠陪自己一起欣賞,就連聊天都沒有人做伴,作者心中的愁思苦悶連雙溪都載不動。
作者除了把愁寫具體,還有一個很明顯的側面描寫。一個女子無論如何都希望自己能夠整整齊齊漂漂亮亮的,但是作者在早上起來以後就不想打理自己,恐怕是覺得就算是打理了也沒有人欣賞吧,心中只剩下了濃濃的愁思,已經不在乎外表如何了。
一個不平凡的女子的一生註定是充滿波折的,從年輕時期衣食無憂的生活到最後連一個欣賞自己的人都沒有,這其中的艱難又有多少人能體會呢,對於李清照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與小編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