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個月嬰兒由於發育快,運動少,加上日常服飾包裹的比較嚴實,身體有些部位很容易藏汙納垢。而寶媽寶爸由於給孩子整理身體的時候,過於呵護,洗澡搽身不敢太用力,往往在孩子的哭鬧中草草結束,常會導致某些部位的衛生被忽視了,最終導致皮炎等疾病。
讓我們從頭到腳說一下那些部位容易被忽略吧。
1、耳朵
在清理耳朵時,父母們常常對耳朵正面和耳屎很在意,而忽略了耳背和耳根附近的清洗。
清洗耳朵不光要注意前面也要注意後面
2、脖子
孩子前幾個月發育很快,一天要吃多次奶水,這導致奶水很容易順著寶寶的嘴巴流到他的脖子深處。加上孩子的臉比較胖,孩子的脖子常常是好幾道褶皺,裡面特別容易積累汙垢。別把孩子的奶臭味當作是孩子的體香,有時候十有八九是孩子脖子溝深處汙垢的味道。
小心脖子臭臭哦
3、腋下(胳肢窩)
小孩子的包被一般都被大人包的嚴嚴實實,孩子容易出汗,特別是腋下汗腺比較發達,孩子洗澡的時候需要主要重點清洗。
腋下清理注意不要太大力了
4、手指縫
嬰兒的手由於特別小,寶媽寶爸給孩子洗澡的時候常常只是簡單衝洗,對指縫衛生不是很注意。小孩子由於無意識的抓動很多,手部容易拉扯到不少衣物纖維,有時候甚至是寶媽的頭髮,如果不小心發生纏繞,對嬰兒是很危險的。
孩子的手很嬌嫩 要注意定時檢查
4、雞,蛋和腿的褶皺處
嬰兒由於使用尿不溼,定時換前,總有一段時間,臀部和生殖器附近是被尿和屎給覆蓋的,這導致液體常常留在屁股附近,不但清理很麻煩,而且某些部位還很容易被漏過。
換尿布是件頭痛的事
這些部位包括:孩子大腿根部和蛋蛋皮的交接處,雞雞背面和蛋蛋皮的交界處,股溝和後背的交界處。以及孩子大腿上肌肉的褶皺處。
肉嘟嘟的大腿,一堆勾縫注意清理了
5、腳趾縫
不論是穿襪子還是小孩子慢慢長大後開始踢被子,小孩子的腳趾縫都是容易積累灰塵的地方,除了洗澡的時候注意,平時也要定期檢查。
幾天不檢查,腳趾縫就一堆髒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