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這位剛剛被達特茅斯學院全獎錄取的X同學嗎,隔天她發來了自己的「感悟」和幾天來的心路歷程,不得不說,小編為她的優秀、勇氣和努力感動。
以下是X同學的自述。
15號早上三點,每隔一個小時醒一次的我一個翻身下了床。從十一月一號交完申請到現在一個多月我似乎已經慢慢讓自己接受這個現實——我只有千萬分之一的可能性被我的女神校親睞。
達特茅斯。一年前第一次接觸到她的校友後,我就深深地愛上了這個在深山裡的常青藤。在確認選校後才意識到在兩年前達特茅斯已經從need-blind變成了need-aware。在今年申請她的全額獎學金無疑是自找死路。
我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一直知道要如何達成我的目標。可是在及其錯綜複雜,充滿不定性和多變性的美國申請面前,我人生中第一次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帶著這樣的迷茫,以及心中的一點自視甚高,我找到了國內最知名的留學指導機構-啄木鳥。因為較高的標化,我被陳老師親自接見。第一次見到陳老師的時候,我唯一的感覺就是這位「叔叔」(特別年輕)格外大籌帷幄,淡定自如。在與我短暫的談話中,陳老師一針見血地以旁觀人的視角點出了我的幾大特點。
一直以來,在國內的教育標準下,我的確算得上德智體美勞樣樣發展。可是,正是這樣一種特點,在美國申請中,成為了我最大的軟肋之一 。活動沒有專注性,人物塑造不夠集中。所謂jack of all trades, master of none就是我這樣的孩子了。陳老師給予我最大的幫助就是點出了我最突出的特點,並且在我原有的活動上進行加深,升華。 現在回憶起來,當時短短的一個小時談話給我整個申請墊下了最最堅實的基礎和正確的方向。
之後的半年, 在每天為學校的功課焦頭爛額的時候,魯老師和徐老師一直定期與我溝通申請細節。正是這樣一直不間斷的跟蹤和努力讓我可以在ED申請前一個月才開始正式寫文書以及落實其他申請細節。啄木鳥純美式的申學指導意在「指導」而不是「輔導」。所以無論是陳老師還是魯老師,都是作為啟發者和教育者的身份在讓我更清晰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潛力。這也是為什麼我整個申請會突出於其他申請者,因為我的每一個字都是我自己的,而每一個人的氣質都是獨一無二的。
在整個申請季中,尤其是文書階段,陳老師也經常在繁忙中抽空回復我問題。有的時候甚至是上飛機前五分鐘。記憶最深刻的一次是陳老師剛剛出差到賓館,已經是半夜1點了,他卻不忘回復我對於文書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他縝密的思維和超強的邏輯能力讓我的文書擁有了所謂的「美式思維」。魯老師和我時不時的頭腦風暴讓我的文書不僅特切個人特點,而且獨特,新穎。我的文書每一句話雖說都是我自己寫下的人生的血與淚,但是同時也是陳老師,魯老師,Chris集體的智慧和完善。誇張一點講,我相信我的文書在國內乃至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個一模一樣的。正是因為文書的獨特和感人,最後達特茅斯招生官在我原有申請的獎學金基礎上慷慨地多加到了全獎。正是因為文書的具有個人性,才給我整個申請埋下了一個充分的context,讓招生官可以在一個真實,完整的背景故事下理解我的標化成績,gpa, 活動,人生經歷等等。
被常青藤錄取是運氣的結果——全世界那麼多標化成績優秀,活動出眾的孩子。被常青藤錄取也是一種必然——早早地找到了女神校並且為之努力,匹配的活動和感人的文書。達特茅斯的錄取也許不能完全複製,但是去爭取的這個過程和努力卻是可以借鑑的。
15號早上五點 。那一瞬間,滿頁面的煙花和那大大的congratulations,我愣住了,心停跳了幾秒鐘。不知為什麼那一瞬間並沒有哭也沒有大笑,而是默默合上了電腦給老師發送信息。這樣的驚喜來得太快到我已經懵住,一直到爸爸媽媽開心地擁抱住我,我才真正緩過來。原來我真的進了夢寐以求的達特茅斯,而且爸爸媽媽也不用再為我的學費而擔憂了。
這一段申請經歷下來,通俗地講,有苦有樂,但是更多的是更加清晰的自我認識和成長。有糾結有迷茫,但是很多時候都有經驗豐富的老師和伯樂在前面引導我給我力量。有運氣也有幸運,但是這一切的運氣和幸運都是建立在堅實的基礎和過硬的申請材料上。可能是因為成長,經歷,了悟太多,乃至這樣的喜訊帶來的更多是反省和展望,而不是狂喜和自傲。
無論如何,這段旅程,我成功的走到了終點。我希望我的經歷可以給更多想申請女神校並且在猶豫是否申請獎學金的孩子們一點信心。如果我可以在need-aware的情況下用自己的實力申請到全獎,那麼我相信,你也可以。等待我的是四年更加艱難和有趣的旅程。那麼你呢,你準備好了嗎?
本文是啄木鳥教育原創案例,其他機構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