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潛江:教育結碩果高考創佳績 探索教育高質量發展路徑

2020-09-03 人民網湖北頻道

盛夏桃李競芬芳,莘莘學子傳捷報。8月24日,湖北潛江市喜報接踵而至:全市共7人(潛江中學聶美倫、張冰燕、郝文琴、聶衍傑、鄧雨傑,廣華中學燕來嘯、張鑫堯)圓夢北大;600分以上學生人數248人,比去年增加110人,增幅達80%;重點本科上線率達25.23%,各項指標較往年均大幅上漲,為該市教育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潛江中學5人被北京大學錄取

傳奇源自耕耘,成績來自拼搏。翻看今年高考「成績單」,一串串亮眼的數字,格外提振人心。緣何高質量?唯有強根基。滿樹的繁花碩果,離不開沃土雨露。潛江的高考佳績離不開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全體教育人員的傾心付出。

近年來,潛江市委市政府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加大教育資源投入力度和教育人才培養力度,不斷優化教育布局、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師待遇,以實際行動回應群眾新期盼,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描繪出一幅潛江教育奮鬥新時代的生動畫卷。

補短板 解教育高質量發展之「急」

教育公平,民心所向。縮小城鄉和校際之間的差距,讓每個孩子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體現了教育公平性、普惠性的核心價值。曾經,大班額現象是潛江市教育發展之痛,成為均衡教育路上的阻力,更是市委市政府不斷強調、著力解決的一件大事。

5月28日曹禺小學項目開工

近年來,潛江把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作為工作重點,加速補齊基礎教育短板,強力推進中小學校建設。投資20億元,實施高新區中學、高新區小學、曹禺中學泰豐校區、曹禺小學、市職教中心、潛江中學新校區、市第三實驗小學、市實驗初中、市機關幼兒園泰豐園等9所學校建設。學校建成後,新增義務教育學位近10000個,將基本解決城區學位緊缺問題。

目前,高新區小學和曹禺小學正式開工建設,計劃在明年秋季開學;潛江中學新校區建設項目已進入徵地和可研相關前期工作;職教中心整體搬遷項目進展順利,新建10棟單體建築即將全部封頂。同時,積極向上爭取資金7917萬元,完成校園旱廁改造項目18個,圍牆建設項目38個,13個新建校舍、運動場項目已進入施工階段,確保秋季開學前投入使用,確保學生「有學上」「上好學」。

興隊伍 抓教育高質量發展之「本」

師資建設是教育穩步發展的引力,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潛江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若干措施》,全力培養和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實施教師人才梯隊培養「寶塔計劃」,啟動名優教師領航、骨幹教師遠航、年輕教師啟航的教師專業成長「三航計劃」,打造潛江名師千人團隊。

三年來,評選出潛江名師25名、學科帶頭人56名、骨幹教師177名、教壇新秀220名。王芳、劉傳鋒兩位教師分別獲評「全國模範教師」和「全國優秀教師」,張安芳、丁琴名師工作室榮獲「湖北名師工作室」稱號。

同時,加大教育人才引進力度,潛江每年引進新教師300名,優質學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佔比顯著提升。經過幾年的努力,教師待遇不斷提升,職業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城鄉之間教學質量差距進一步縮小,城鄉學校逐步達到優質均衡。

抓改革 培教育高質量發展之「源」

教學質量是動力,是一所學校的風景線與生命線。改革是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動力,潛江市把深化教育改革作為教育發展的活力之源,深入推進辦學體制改革,一系列品牌教育項目落地規劃,致力於做強潛江教育品牌,打造實驗品牌、曹禺品牌、華師品牌。

潛江市曹禺小學(泰豐小學)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教學綜合樓、學生食堂、體育館、圖書館、學術報告廳、250m田徑運動場等教學及配套設施,總建築面積20420平方米,總投資近1.2億元,設計辦學規模36個教學班,可提供學位1620個。

華中師範大學與湖北德之風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合作投資19億元,建設項目包括華中師範大學潛江附屬中學、學術交流中心和華師百學匯,項目建成後可與市民之家、龍展館、文化中心、紫月湖公園等休閒文化項目形成一個佔地1.2平方公裡的教育文化產業片區,進一步提升潛江市文化教育產業發展。

潛江市文化教育項目陸續開工,教育產業發展進一步提升

教育信息化改革持續深化,以網絡教學為契機,遴選授課平臺,快速實現了全市所有中小學校網絡教學全覆蓋,師生在線整合資源能力和高效應用資源能力逐漸提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為實現精準管理、精準教學、精準評價打下堅實基礎。

「市管校聘」改革穩步實施,改革方案順利落地,配套政策建立健全,各級各類學校全面推行,潛江市被省教育廳授予全省「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示範區稱號,在全省「縣管校聘」專題培訓會上作交流發言。辦學體制改革深入推進,鄉鎮區域內鎮小與村小、中心幼兒園與公辦附屬園集團化辦學成效顯著,組建24個教育集團,輻射11個鄉鎮、50所學校,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進一步擴充。

潛江用「過程的精細」保障「結果的精彩」,全力打造「品質教育」。高考成績一年比一年好,「學生嚮往度」超出預期,「社會美譽度」有口皆碑。

下一步,潛江教育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努力打造保障更加有力、結構更加合理、服務更加優質、發展更加均衡的現代教育新格局,基本構建起創新型開放式現代化教育體系,不斷探索教育發展新路徑,力爭在全省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躋身全省教育第一方陣。(圖/文 羅珊珊 吳虎)

(責編:周倩文、周恬)

相關焦點

  • 天道酬勤創佳績 求真教育結碩果——南陽市三中王堂校區跨越式發展探索
    天道酬勤創佳績 求真教育結碩果——南陽市三中王堂校區跨越式發展探索2020年中招,南陽市三中王堂校區再創新高:參加考試的333名考生中,第一批次高中上線84人,錄取84人;第二批次高中上線213人,高中錄取和上線人數位居宛城區鄉鎮學校前列!
  • 敦品立志育英才素質教育結碩果
    敦品立志育英才 素質教育結碩果      四月春光好,及第傳捷報。 去年以來,我縣教育按照敦品為基、立志為要、成才為本的育人目標,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發展,開創了我縣素質教育嶄新局面。2017年高考各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2018年全市高三質量監測,我縣三所高中入圍全市十強。
  • 【盤點•跨越】合作辦學結碩果 生態教育譜新篇
    我校秉持「品鑑優美、追求崇高」的生態教育理念,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尊重學生個性特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力塑「近知、近仁、近勇」的學校精神品質,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以毛劍鋒校長為核心的學校領導班子帶領下,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度學生考試成績屢創新高,收穫累累碩果:高考篇天道酬勤創佳績,力行高考試牛刀。2017年高考,我校實現了強勢突破,各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
  • 天道酬勤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赤壁教育結碩果 一中高考創佳績
    昨日,記者從赤壁一中獲悉,該校在2019年高考成績實現重大突破的基礎上,再上新臺階,再創新輝煌。全校文理科600分以上人數134人,比去年增長131%,淨增76人,首次突破百人大關。預計錄入985重點大學人數有望突破100人,錄入211重點大學人數預計205人,將創歷史記錄。
  • 石門實驗中學(獅山):有為教育再結碩果 2020年中考獲佳績
    在南海區中考成績總分排名中,該校排在南海區前600名的學生高達95人,南海區前1500名高達205人,創歷史新高。除此之外,今年石門實驗中學屏蔽生亮眼,特尖生突出,屏蔽生和中考文化科單科總分第一的人數均居南海前列。亮出漂亮成績單2020年中考,石門實驗中學再次向家長、社會亮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 喜報 | 宣化區2020年高考再創佳績
    宣化二中高三學子在2020年高考中再創佳績,喜獲豐收!本科上線235人,藝術提前批上線206人,上線率82.7%,文科理科領軍班學子100%上本科線,音樂、美術、書法、傳媒、體育各專業本科上線率分別為86.1%、71.7%、80%、79%、91.6%,創歷史新高!五年本科平均增長率144.5%,續恆毅輝煌!優質領軍成績耀目,文理雙優不辱使命。
  • 婁底市工貿職業中專學校單招獲佳績 「三得」教育結碩果
    婁底市工貿職業中專學校單招獲佳績 「三得」教育結碩果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聶日紅 賀玲)婁底市工貿職業中專學校在堅持以培養中等職業實用技能人才為主的同時
  • 鹽亭中學向全縣人民報喜,2020年高考再創佳績!
    2020年高考佳績:高考本科上線1166人,比去年增加95人;重本上線271人,超去年84人;第一名均為應屆畢業生。精細管理、低進高出、高進優質,抒寫鹽中發展傳奇;立德樹人、提質升位、幸福教育,彰顯嫘祖教育品牌。鹽亭縣2020年高考再創輝煌,再攀新高,抒寫了鹽亭教育新篇章!
  • 淄川區教育科研工作再結碩果
    近日,隨著各級課題申報評選工作的結束,淄川區教學研究室教育科研工作捷報頻傳、喜結碩果。淄川區教研室科研科結合上級文件要求,認真紮實組織開展各級各類課題申報評選工作。本學期,先後組織申報了山東省教育科學規劃「疫情與教育」專項課題,其中3項課題獲立項;組織申報了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課題,被淄博市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擬推薦5項課題參加省級評選,其中4項課題予以立項,立項率創歷史新高;組織申報了淄博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課題,共有13項課題立項;組織申報了淄川區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共有136項課題立項。
  • 看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徐州五中路徑
    作為徐州現代教育的發源地之一,曾經的徐州五中正在漸漸褪去暗淡的輪廓,晉升全省四星級高中的時間裡,在邁向高質量發展的路上,這裡正以蝶變之姿態走向「新」生。數字,是高質量最好的註腳:高考成績節節攀升,2017年,文化本科達線首次超過100人,2018年,文化本科達線107人,一本生源培養率100%,2019年高考,徐州五中150餘人超本科線,一本指標完成率為220%,6位中考市區4000名左右的學生高考達一本線!
  • 白銀區教育高質量發展成效喜人,碩果飄香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9月8日,記者從第三十六個教師節暨第三屆感動校園人物表彰大會上獲悉,今年白銀區高考再創歷史新高,13名考生進入全省前百名,600分以上考生達到99名,應屆生一本上線率達到43.96%,5名學生被清華、北大國內頂級名校錄取,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的勤耕不輟和嘔心瀝血。
  • 專題 |「首府首縣」教育續輝煌 蓮塘一中高考創佳績 七位南昌縣學子被北大、清華錄取 包攬南昌市理科前三名
    全國百強名校蓮塘一中 「青荷」教育再續輝煌七位南昌縣學子被北大、清華錄取 包攬南昌市理科前三名  荷香悠悠結碩果,昌南教育譜華章。蓮塘一中全校師生依託南昌縣本地生源,弘揚「愛崗敬業,團結協作,開拓創新,拼爭一流」的蓮塘一中精神,發揚校園青荷文化傳統。
  • 再創佳績!翔安高考有了新突破~
    十年寒窗綻英華,辛勤耕耘結碩果咱翔安的考生在今年的高考裡再創佳績捷報頻傳小編收到了來自新店中學、內厝中學、翔安一中三所學校的高考喜報一起來看看他們的好成績吧~翔安一中文科最高分蘇詩瑩同學高考成績603分;理科最高分黃耀宗同學高考成績603分。
  • 2020年廣州增城中學高考成績喜報!600分以上52人再創佳績!
    2020年廣州增城中學高考成績喜報!春華秋實結碩果,鶴嶺書聲續弦歌。在區委、區政府和區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朋友的關心支持下,增城中學師生員工直面困難,勠力同心,創新方法,砥礪前行,在2020年高考中再創佳績,以優異的成績超額完成高優預測目標。
  • 素質教育結碩果,多元發展譜新篇!鹹寧這所學校獲家長點讚
    素質教育結出碩果。近幾年來,鹹寧高中高考成績逐年上升。一本上線人數從原來的200多人,去年一下子飆升到451人,今年又創新紀錄,全校532名學生(不含體藝一本)過一本線。今年高考,全校600分以上108人,650分以上22人,均創歷史新高。4名考生被中科大少年班錄取,其中1名就讀「創新試點班」。
  • 西華一高2020年高考再創佳績
    立德樹人,桃李三年結碩果;辛勤耕耘,學子七月創榮光。西華一高在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和社會各界關心支持下,2020年高考再創佳績! 2020年,西華一高取得輝煌成績,彰顯了學校「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辦學理念,秉承了學校「追求卓越,腳踏實地」校訓,是全體教師凝心聚力、深化教研、細化教學結果,是全體學生刻苦努力、拼搏進取、敢於超越結果,更是縣委縣政府關心厚愛和縣教體局、社會各界大力支持結果。
  • 我市2020年高考再創佳績
    發展優質教育建設教育高地我市2020年高考再創佳績今年我市高考再創佳績,核心指標再創新高,發展優質教育、建設教育高地取得新成效。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參加高考2091人,本科上線474人,一本161人。廣元外國語學校對口幫扶學生參考172人,本科上線166人,一本161人,貴州籍考生李若鈺等4人位列全省前125名。市樹人中學首屆青海玉樹班高考實現開門紅,本科上線95人,上線率48%,居玉樹州異地辦學高考質量前列。
  • 2020年「新高考」延慶區捷報頻傳,再創佳績
    隨著2020年高考成績的揭曉延慶區考生捷報頻傳,再創佳績今年是北京市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年高考600分以上的共有85人本科上線率創最好成績繼續培養出多名民航飛行學員今年,高考考生的複習工作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校生無法按時返校學習。在這一情況下,延慶區教育部門迅速反應,完成高三線上教學平臺選用、資源配置等工作,依託延海教育合作項目,全面開展高三年級線上教學。同時,延慶區教委積極組織延慶區教師開展線上教師交流研討會,組織全區優秀教師錄製高三視頻課程560餘節,為師生提供個性化資源。
  • 服務中部教育提質升級!湖北教師教育創新發展聯盟成立!
    服務中部教育提質升級!湖北教師教育創新發展聯盟成立!「湖北省教師教育創新發展聯盟」成立儀式大屏幕。作為部屬重點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對於教師教育的戰略部署,真切回應地方教師教育的發展需求,以教育創新和教師教育為切入點,立足湖北(省市區)三個圈層,牽頭組建湖北教師教育創新發展聯盟,整合匯聚湖北教師教育優質資源,致力於推動教育實現內涵發展、創新發展、特色發展。
  • 3年100億,6大行動助力順德教育高質量發展
    除此之外,順德將力爭三年內,引進、培育一批教育領軍人才。設立專項激勵機制,對專業領域拔尖的優秀教師設置特殊津貼,對作出突出貢獻的校長、教師實施重獎。不斷優化和健全教師成長發展梯級路徑,調動並保護教師對於成為卓越優秀教育人才的積極性,鼓勵廣大教職員工競相向上、奮發有為。至2022年,全區高層次教育人才佔比達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