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4日電 中國製造2025,為中國製造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作為中國家電業製造的「名片」,長虹華意一直是媒體跟蹤的對象,據了解,華意壓縮的產品在歐洲市場佔有率已達到35%。在全球,每生產五臺電冰箱,就有一臺電冰箱的壓縮機來自華意。
對於華意的母公司長虹來說,不僅要進一步做大做強、鞏固華意在冰壓行業的綜合實力,更要以長虹家電產業集團為主體,發揮「華意+美菱」的垂直產業鏈優勢,實現白電的二次騰飛。同時,母公司長虹的數十年積累的信息家電技術,為華意、美菱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共享核心技術。
長虹+華意 中國冰壓躍居全球第一
數據顯示,自2013年起,華意生產的冰箱壓縮機在全球的市場佔有率已躍居第一。據了解,華意目前與海爾、海信、美的、美菱以及惠而浦、博世—西門子、伊萊克斯、利勃海爾、三星、東芝等國內外著名冰箱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夥伴關係。在全球壓縮機行業擁有主動權和話語權。
行業觀察人士指出,華意的崛起,離不開四川長虹的及時拯救。由於歷史原因,華意在2008年遭遇「生死劫」——企業陷入寵大債務危機之中。長虹通過競拍購得華意9710萬股,成為第一大股東,成功化解華意債務風險、獲得重組成功。隨即,華意走了的全面轉型和重振之路。
一方面,依託母公司長虹全球化的資源、技術和產業優勢,進行內部資源整合,推進華意各生產基地技術、市場、採購等方面的協同,充分整體發揮規模優勢;另一方面,通過資本市場的操作,迅速擴大了華意壓縮的資產規模,為獲得更多市場份額提供了保障。
華意常務副總吳巍嶼近日向媒體表示,「華意已經形成了『兩洲四地六工廠』的產業格局,在江西景德鎮、浙江嘉興、湖北荊州和西班牙巴塞隆納總共擁有六家工廠。我們力爭到2018年,成為全球綜合實力最強的壓縮機企業。」
遇產業寒冬 華意屢次「避險」
華意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華意實現淨利潤1.82億元,同比增幅達到12.91%。與此相對應的是,今年上半年全球冰箱行業和壓縮機行業整體下滑。中怡康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冰箱市場零售額為427億元,同比下降2.1%,但銷量同比下滑7.4%,領跌四大類家電產品(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中怡康統計,上半年空調零售量同比下跌1.2%,洗衣機零售量基本持平,而彩電有所上升。
行業觀察人士指出,華意逆市增長的因素是多方面,包括規模優勢、領先的技術、更佳的產品結構以及多年來積累的品質品牌認可度等。在家電冰壓產品上,華意旗下西拉貝加工廠新建的500萬臺超高效和變頻壓縮機生產線於2013年底峻工投產,2014年開始大規模產量。與此同時,其後端產業冰箱行業也迎來了變頻冰箱的爆發期。華意的技術創新,及對未來市場的前瞻性,確保其在今年的經濟「寒冬」中溫暖過冬。
而從全球來看,最近幾年歐美等國家壓縮機廠商不斷收縮、重組甚至退出市場,壓縮機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行業的全球範圍內整合仍將延續。
隨著國家能效制度的發布,冰箱智能化、網絡化、變頻化推廣及普及,國家城鎮化推進和電商購物比例大幅增加,「高效化、小型化、變頻化、智能化」將是壓縮機發展的主流,新的製冷技術、工藝的探索創新也將對行業的長遠發展產生深遠影響。而這,正成為華意壓縮技術創新的新方向。
不止於華意 長虹布局白電大格局
在長虹白電產業整體布局之下,美菱攜手華意一起參與冰箱核心技術創新和新品定義,形成冰箱產業前端、後端產業鏈協同。而通過冰壓產品和冰箱產品在產品結構、市場結構及產業相關配套生產要素上的協同,從而產生產業鏈協同效應。今年年初,在華意前端變頻冰壓產品的支持之下,美菱啟動「變頻冰箱普及風暴」,成功擠身國內變頻冰箱市場佔有率第二位,10月29日美菱第1000萬臺變頻產品下線。
奧維雲網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冰箱線下零售量下滑7.6%,零售額下滑2.1%。但變頻冰箱卻出現逆勢增長,線下監測銷售額佔比達到45.3%,提升4.1%。
11月18日,美菱發布公告,擬非公開發股票募集資金15.7億元,投資發展智能製造、智能研發能力建設及智能家電技術新產品開發、智慧生活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長虹次日發布公告,表示擬使用現金近4億元參與美菱電器非公開發行股票認購。長虹白電的布局與發展,再次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顯然,對於華意的母公司長虹來說,不僅要進一步做大做強、鞏固華意在冰壓行業的綜合實力,更要以「華意+美菱」的垂直產業鏈優勢,實現長虹在白電領域的二次騰飛。而通過白電產業的做強,又將進一步夯實華意在冰壓領域的話語權。從「瓷都」景德鎮起飛的華意,將在長虹智能轉型戰略、「產品+服務」轉型戰略、全球化轉型戰略的引領下,在全球成為中國製造的一張閃亮的「名片」。(中新網IT頻道)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