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記者 吳公然 潘錦 王詩穎 長沙報導
先看一組湖南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數據:
2020年2月26日0-24時,湖南省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增確診病例1例,新增重症病例0例,新增死亡病例0例,新增出院病例14例。
作為毗鄰湖北的省份,在應對疫情大考中,能取得如今這樣的成績殊為不易。
如果要為湖南的疫情防控「應考答題」劃一個重點,「充分發揮人民團體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值得打上波浪線。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依據職業、年齡、性別等劃分的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有天然的群眾屬性,作為所聯繫群眾的「娘家」,其凝聚力和戰鬥力不可小覷。
習近平總書記說,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要組織動員所聯繫群眾積極投身疫情防控。
那麼,湖南的這些人民團體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長沙市總工會為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者,送去慰問信、慰問金及相關物資。
「咱們工人有力量」的湖南詮釋
大年初一,湖南首批支援湖北的省級醫療隊出發時的情景,相信大家還歷歷在目。
這支137人志願隊的率領者,湖南省衛生工會主任高紀平身上就有著醒目的工會標籤,他帶領的湖南醫療隊成為援助湖北黃岡的首支醫療力量。
向最危險的「疫」線地帶帶頭衝鋒,工會人的先鋒意識、獻身精神這樣強的原因,不能忽視工會這個後盾。
疫情暴發以來, 湖南省總工會在疫情防控、馳援湖北、復工復產等方面勇於擔當,主動作為,擦亮了「咱們工人有力量」「咱們工會有作為」的品牌。
1月29日,湖南省總工會發出倡議書,號召工會人行動起來,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
1月23日和1月26日分別就關愛一線醫務人員以及發揮工會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下發專門通知,並迅速成立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對全省工會系統疫情防控工作作出詳細部署。
工會送溫暖,暖到心坎裡。
去年臘月二十九,湖南省總工會下發專門通知,先後下撥了2199萬元專款用於慰問和關愛疫情防控一線人員。
2月3日,湖南省總工會決定再次下撥專項資金1604萬元,用於疫情防控,全省地方工會累計投入4047萬元。
2月24日,緊急購置1400份帶「辣」味的湖南特色食品寄給支援湖北武漢和黃岡的湖南醫務人員,讓他們能吃到鄉味,感受鄉情,緩解鄉愁。這一小小物資捐贈舉動,妥妥地暖到了人的心坎上。
復工和防疫,一個都不能少!湖南省總工會等4部門結合湖南實際,出臺疫情防控期間穩定勞動關係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意見,規範企業用工,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目前,一場湖南工會引導全省職工群眾防疫復工的熱潮席捲三湘大地,帶來了穩經濟促發展的好消息,也帶去了工會的關愛和溫暖。
湖南助企復工青年志願服務隊進企義剪。
組織發動青年起最流行的「酷範兒」
近現代以來,在獻身奉獻中歷來不失青春色的湖湘青年,此次戰「疫」中又燃燒了怎樣的青春熱血?
先講一個小故事。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骨科6病室青年護士陳潔,在從正月初三開始,緊急支援發熱門診的抗「疫」護理工作。厚重的防護服把她裹得嚴嚴實實,既密不透氣,又行動不便,每天一穿就是8個小時,期間不能吃喝,也無法上廁所。幾天下來,她感覺自己快被悶熟了。儘管如此,支援工作結束後,她又主動請纓,加入了湘雅醫院第三批支援湖北國家醫療隊馳援武漢。
一大批像陳潔一樣的青年人在抗疫一線築起的「青春長城」,成為一道守護人民群眾健康與安全的堅實屏障。
抗疫中的衝鋒姿態,是2020年初流行於青年人中最帥、最燃、最酷的範兒。這麼多青年有組織的起範兒,就得提提團委這個組織發動者。
「全省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幹部、團員青年要發揮『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光榮傳統,立即行動起來,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切實履職盡責,全力服務大局……」在共青團湖南省委的號召下,各級團組織發動青年人在各條戰線迅猛出擊。
「請戰書上必須有我的名字!」「我年輕,請讓我先上!」……突擊隊、先鋒隊、服務隊等各種青年隊活躍於「疫」線。
其中,很多湖南高校返鄉大學生在寒假中,主動去社區(村)報到,積極參加當地防疫宣傳、物資配送、站崗守卡等志願活動,從度假模式切換成戰「疫」模式,用勇氣和擔當踐行大學之道,完成了人生前所未有的一次「開掛」。
抗疫最吃勁階段,青春之力又顯得如此給力。
2月24日,共青團湖南省委、省青年志願者協會牽頭組建了第一支湖南省疫情防控應急志願服務直屬隊——助企復工青年志願服務隊,招募的200餘名社會各界青年志願者以「六類服務」,助力企業復工生產。
剪髮、物資支持、心理疏導等志願直屬隊服務,讓復工企業享受到全方位SPA,解決了大量難題。
長沙市望城區婦聯執委劉建華(左二)充當「臨時媽媽」照顧被隔離觀察的孩子桐桐(右二)。
婦聯「補天」構築穩固「大後方」
你們在前方守護生命,我們在後方為你守護家庭!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批又一批湖湘白衣戰士,告別親人,奔赴抗疫戰場。為了給這些白衣戰士們構築一個穩固可靠的「大後方」,婦聯充當穩舵壓艙角色。
自2月1日起,在湖南省婦聯統一安排下,積極爭取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加油!抗疫天使」項目100萬元支持,並自籌資金為全省每個支援湖北醫務人員家庭送去價值800元的生活物資,連續三周每周配送兩次蔬菜上門,盡最大努力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俗話說,婦女能頂半邊天。在諸多穩固後方的角色中,「半邊天」不能「塌」,於是出現了婦聯「補天」的感人場景。
桐桐一家是浙江溫州人,其父母在長沙市望城區經商,被確診為新冠肺炎,需隔離治療。而3歲的桐桐也必須定點隔離進行醫學觀察14天,需要「臨時媽媽」幫助照顧。望城區婦聯在婦聯執委群發布求助信息,半小時就有29位執委踴躍報名,爭當「臨時媽媽」,最後46歲的「愛心媽媽」劉建華陪伴桐桐隔離並照顧了14天。2月22日「臨時母子」平安解除隔離後,因桐桐父母還在治療中,劉建華又把桐桐帶到自己家繼續照看。
全省各級婦聯發揮聯繫廣泛的優勢,通過微信公眾號、婦女網、婦聯微信矩陣等平臺,公開各縣市區招聘崗位信息,幫助居民足不出戶實現工崗對接。同時,引導婦女群眾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發揮獨特作用。
看完湖南工、青、婦的表現,大家是否發現了力量、熱血、穩固三個關鍵詞?就是這樣一群人,他們對抗「疫」大局貢獻了很大的力量,這也是湖南應對疫情大考的重要訣竅之一。
來源:紅網
作者:吳公然 潘錦 王詩穎
編輯:胡衝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2/27/6817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