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兒英語學習中,如果感到詞彙記憶不準確;是使用中熟悉。怎麼使用單詞呢?在文章中,鍛鍊的是閱讀和理解;在互動中,鍛鍊的是口語表達;在書寫中,鍛鍊的是拼寫和寫作。多使用,也就能夠在細節處得以完善。孩子自己親自得到的體驗,是肯定的。如果直接獲取體驗是來源課本或老師,只是搬來搬去地應對,而不知道如何使用。其實在教的時候,老師已經教會了怎麼使用了,只是提問和互動中,更側重了記憶效果。而家長在輔導孩子學英語的時候,也是止於記住了。其實記憶單詞,本身也是在練習使用單詞,只是不能落實,眼睛只盯著目標,而忽略了過程。其實過程才是達到目標的關鍵。
課堂上教孩子學英語,孩子在記憶看到的動作和現象,記憶聽到的發音和口語。但記憶總是靠不住的,時間長了就容易忘記。只是因為使用機率少,就會忽略了,只選擇當前有用的。在學少兒英語口語的時候,因為環境中不需要英語口語,所以就忽略了。課堂上需要口語互動,所以才在使用。老師教詞彙的過程,就是方法,也是詞彙的使用。在互動中掌握的是詞彙和對話內容,往往忽略了如何對話,怎麼培養孩子有效表達。當記住了詞彙,就忘記了詞彙是如何學來的;看到了美麗的花朵,而忘記了如何澆灌和培養。課後複習中,孩子分享給家長,會表現老師教的過程,所以記憶深刻,也能使用得當。當不能分享的時候,就只是自己記住,而不能使用。
少兒英語閱讀教材或讀物,是在使用英語思維在閱讀,也是在使用句子來展示情景或現象。學英語學的是什麼呢?就是學習使用英語。單詞是為了讓孩子記住如何使用,才暫時記住;如果只停留在記憶,那就忘記了教學的根本了。反覆學習,是為了鍛鍊認知和理解思維,從而提升英語使用能力。在選擇題中,是為了鍛鍊孩子分辨能力;如果不了解詞義和語境,就沒辦法使用。完形填空,並不是記憶單詞,而是為了鍛鍊語境掌握能力,大局觀念。閱讀理解,是為了鍛鍊理解能力,閱讀的過程很重要,直接決定了閱讀結果。就像每個人走的路不同,達到目標也不一樣。所以路,就是思維,也是在過程中鍛鍊出來的。在課堂上,就是使用英語互動和表達;在課後是使用英語思考和實踐。
有家長說,學英語的時候,總是想用漢語思維去翻譯。是因為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先種下了一棵大樹;平時的練習和互動,都是為了滋養這棵大樹。如果一直用漢語思維去學英語,學習過程只是增強了漢語思維,效果自然不太明顯。這就是為什麼啟蒙少兒英語階段,孩子能夠更容易掌握英語學習方法。所以,在英語學習中,要用英語去鍛鍊聽說讀寫;而不是去鍛鍊英語聽說讀寫。學習是循序漸進的,不必操之過急,也不要拔苗助長。比如孩子喜歡看動畫片,能夠清楚的記憶情節,而不是結果。少兒英語,家長看重的是孩子學習效果,但不必表現出來,培養孩子學習過程中的興趣,掌握面臨和解決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