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山樊村收購加工點,工人們忙著加工,一天能賺100多元。加工好的知了半成品中放入冰塊,再運往麗水。
就像青島人喝啤酒,在永康,消夏美食要數知了。
據不完全統計,永康街上專門炒知了的門店有三四十家(這還不包括酒店自製),其中一半以上集中在新河路,成了「知了一條街」。
最多的一天,永康能消化掉5噸知了,包括吃到本地人肚子裡的,送到金華、義烏,甚至快遞到外省的,還有冷凍起來的。
永康第一家知了館老闆李品美
請了十多個廚師 一天炒賣500多公斤
這一美味,並非永康人的傳統小吃。
知了一條街最老的館子,叫姐妹知了,老闆娘叫李品美,她是最早把知了作為美味引進永康的。
今年7月5月至28日,她一天要炒賣掉500多公斤知了,請了20多個小工,十多個炒制廚師。
李品美還在義烏開有分店,金華的一些飯店也由其代制。她的知了也爬上了永康一些大飯店,成了新永康特色小吃。
2006年夏天,李品美的女兒剛滿1周歲,嫁到麗水的小姐妹來看她,帶來當地名小吃——炒知了。嘗了一下,大家都覺得味道鮮美,好吃得很。
小姐妹見她們一家人都很喜歡吃,回去後,就通過車子託運了10公斤知了。
打開箱包一看,全是活知了。
這下完了,本想吃現成的,只能自己燒了。於是,李品美打電話向小姐妹討來了製作方法。
如法炮製,先去頭切尾,清洗乾淨,有2.5公斤的肉。不知道自己燒制的味道好不好,第一鍋只燒了0.5公斤。
油裡爆炒,加入生薑大蒜桂皮茴香,再加料酒,最後慢火煨乾。出鍋後,她懷著忐忑的心情,用小碗裝著端給鄰居吃。鄰居們嘗後都說:微微有點辣,味道鮮極了。她就把所有的知了,分四鍋都燒了起來,叫來姐弟和朋友嘗鮮,大家都說好吃。
第二年7月,弟弟又來向她討知了吃。為了讓大家吃過癮,這次,她讓麗水的小姐妹買了100公斤。
父親吃了她燒的知了,說鬧饑荒時,要是知道知了可以吃,多好!
她和姐姐兩個人,幾乎每天都要燒50公斤的知了,人也累得夠嗆。
第二年,不想燒了,但拗不過朋友們拿著活知了讓她幫忙,還一定要塞錢給她。朋友們不好意思老讓她倒貼。這樣燒了一個月,賺了幾千元,她第一次感覺到,炒知了可以賺錢養家。
2009年7月1日,經朋友們一再要求,她租了家小店面,請了工人,正兒八經開起知了館。姐姐也經常過來幫忙。
知了館總得有個名字吧,於是就取了「姐妹知了」,後來還註冊了商標,印製了專門的包裝袋。
十來個工人,分揀、清洗、加料、炒制、上菜等,流水線作業。從上午8點鐘,一直忙到晚上8點鐘,每天都能賣掉100公斤的知了。
一個月下來,姐妹倆賣了3000公斤的知了。她們還把鮮知了肉冷凍起來,第一次把知了生意做到國慶節後。
現在,她的姐妹知了店,幾乎一年賣到頭。最火的時候是七八月份。
永康知了小吃一條街
清一色外賣 還快遞到省外
昨天,李品美一個勁地請我品嘗,我吃得飽飽的,胃又不大好,警告自己不能吃。可坐了半小時後,香味燻得我直咽口水,也顧不了客套,夾起知了,啜一口,那汁水,濃香而不膩,微微的辣味馬上觸發了味蕾,輕輕剝開殼,露出了滿滿的知了肉,咬一口,嘖嘖,怎一個鮮字了得!不由自主又去夾第二個、第三個……
正是知了肉的鮮美,姐妹知了館一年做到頭,生意一直很好。受其帶動,新河路上知了館一年比一年多,今年,這條不足500米的地方,有近20家知了館,佔了一半左右。
另外十多家,分布在離新河路不到1000米的街巷。
今年,李品美的弟弟也自立門戶,開起阿德知了館。
說是知了一條街,知了館前,清一色沒有供顧客食用的桌椅。來買的都是說:「微辣,稱50元的」(昨天售價是180元/公斤),稱好後,帶走吃。不時有飯店打電話來,要求送貨。
還有快遞。昨天下午4點,一個快遞員正在放冰塊打包,看了看上面的發送地址,有江西上饒、本省杭州,還有廣東深圳。
王先生做小龍蝦13年了,自去年起,他店裡的主打菜從小龍蝦變成了知了,「一天能賣出三四百斤知了,比小龍蝦賺多了」。
永康批發商黃同興
今年知了價格比往年漲了
黃同興,64歲,2009年起,在永康第一個做知了批發商。
「最早時,一天賣個幾百斤就不錯了,最多也就500斤,現在吧,生意最淡的時候也比那時好。」
黃同興說,今年知了上市較早,6月底就有了,7月達到高峰,一天能賣4000公斤。現在漸少,只能批發拿到千把斤的貨。
每年也就做40天的知了批發生意。
每天凌晨兩點,他兒子就要起床去接貨。4點半菜場開門,夫妻倆帶著小工,把鮮活的知了以最快的速度去頭尾殺掉。
我在旁邊看了看,鮮活的知了都用小網袋裝,上面蓋著冰塊。四個女工手指頭戴著指套,飛快地掐頭去尾。有不少馬大嫂過來選購知了肉。
「吃知了講究的就是個『鮮』字,所以,要快速處理。放時間長了,知了就會變味甚至死掉。今天知了少些,多的時候,一天要30多個工人,才能在上午把所有知了殺掉。」
今年,知了價格比往年漲了。最貴的時候,要75元/公斤,便宜的時候,只要44元/公斤。一般是2.3斤鮮活知了,出一斤知了肉。
麗水批發商周偉紅
永康賣的知了 九成是從她那拿貨
黃同興的上家是麗水的周偉紅,做知了生意已有十多年,是麗水三個知了批發商中做得最大的。今年,她批發量最大的一天有10噸,主要銷往永康、麗水和溫州、義烏等地。其中,麗水和永康各佔四成。
「永康賣的知了,九成以上是從我手上批發的,最多一天批發近5噸。」周偉紅說,知了的銷售期在夏至到立秋這40天左右,其他時間,只有百來斤、甚至幾十斤。一般量多的時候價低,今年最低價是36元/公斤,最貴的時候是6月底,70多元/公斤,昨天是50多元/公斤。一般五到十天調一次價。
昨天,她批發了1000多公斤,馬上就要立秋了,今年天氣熱,可以多賣幾天。往年這個時候,已經很少了。
麗水九成以上的知了來自衢州。她一般在衢州收購價的基礎上,再加上4到10元/公斤。如衢州收購價36元/公斤,她批發賣40元/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