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期間照顧寶寶,新手爸媽容易踩這四個「坑」,希望你一個沒中

2020-12-20 兩口育兒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所謂產褥期,就是指女性產後的42天,又叫做坐月子。因為經歷過懷孕、生產的寶媽們元氣大傷,需要這一段時間來慢慢恢復。不過這不僅是寶媽們的恢復時期,也是父母和剛出生寶寶的磨合期。

很多父母都是新手父母,第一次和孩子打交道。都說「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可憐父母對於頭胎寶寶的照顧有多麼小心翼翼和重視。因為這是他們第一次當父母,沒有經驗,難免會手忙腳亂、力不從心,甚至很多護理知識都不懂,踩了好幾個坑!

來看看新生兒護理的四大坑,有沒有寶媽踩過吧?

一、總覺得寶寶冷

講真,母親眼中寶寶的體溫大概跟現實中的溫度都不一樣。明明空調打的是28度最適宜的溫度,不過看在寶媽眼裡就好像是什麼數九寒天,恨不得將柜子裡的大棉襖二棉褲通通安排上。這大概就是母愛的溫度吧。

不過媽媽是放心了,寶寶可難受了。雖說他代謝快,會比成年人更怕冷一點。但這並不代表他是個冰塊,需要在炎炎夏日裹著啊?這大夏天的,裡一層外一層裹的寶寶根本喘不過氣來,還容易長痱子。那可真是遭罪了。不過很多寶媽可能就會反駁了「不會啊,我摸過我家寶貝的手腳,明明都很冰,這難道不是冷了?」

寶寶的手腳表示:「這鍋我不背!」

須知嬰兒血液循環慢,在手腳這一類的肢體末端血液到達就更慢了,因此他們的小手小腳會偏涼一點。這並不能代表寶寶感覺到冷了。正確的做法是摸嬰兒的後頸和軀幹,如果這兩個地方比較涼那就說明寶寶感覺到冷了。

二、總覺得寶寶餓

如果小嬰兒能說話的話,那他大概最想跟父母說一句話:「別餵啦,要撐死啦!」

不過可惜的是他們不會說話,唯一能夠和父母溝通的方式就是——哭。但是他們一哭,寶爸寶媽的第一反應卻是——孩子餓了。然後不管不顧地給寶寶餵奶。「可憐」的小寶寶本來腸胃就小,還「被迫營業」,又噸噸噸喝下好多奶,小肚子都脹鼓鼓的了。這種滋味並不好受,甚至會影響他們的睡眠情況。

其實只要大人換位思考一下,自己吃了三碗大米飯之後還能不能再吃的下去。寶寶的消化能力就是再快,那也不是漏鬥,剛下肚沒多久轉頭就消化好了。餵奶過多容易讓他打嗝、吐奶,睡眠不安穩。寶媽應該養成記錄寶寶進食時間和攝入量的習慣,以此來作為判斷他是不是餓了。

三、喜歡把屎把尿

老一輩人特別喜歡給孩子把屎把尿,把住他的雙腿,哄他尿尿,覺得這能讓他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俗話說一把屎一把尿地餵養大,大概就有這個意思。但這種方式不利於寶寶的膀胱發育。

可以說寶寶存尿到存不住才想尿出來,這個過程是膀胱擴張的過程。而大便鍛鍊的就是括約肌的控制能力。

四、看到寶寶有眼屎就如臨大敵

實際上寶寶有眼屎是因為新生兒鼻淚管堵塞造成的,並不是寶媽們認為的上火了。也沒有必要煮什麼綠豆湯或者敗火偏方讓他喝。如果比較嚴重應該就醫,而不是盲目相信所謂的民間偏方。降不降火倒是小事,吃壞了肚子可就得不償失了。

結尾

坐月子其實不光是寶媽需要照顧,寶寶也更需要照顧。一個需要恢復元氣,一個需要慢慢發育。在這個期間,上面這幾個護理的坑儘量避免開來。

相關焦點

  • 育兒老手都會踩坑的4大謠言,個個都與寶寶顏值有關
    育兒道路上到處都是坑,一不小心就掉坑裡去了。一些坑不僅新手父母容易掉下去?老手也容易翻車?這幾個謠言,你都聽過哪些?給剛出生的寶寶擠奶頭,防止乳頭凹陷!接下來,我們來聊聊這些新生兒寶寶最容易踩坑的4大謠言,個個都與寶寶的顏值有關。這些謠言是每位新手爸媽最關心的問題,也是最容易踩的坑!謠言1:給剛出生的寶寶擠奶頭,防止乳頭凹陷!
  • 新手爸媽如何照顧新生兒 ?新手必備!樹袋寶寶來總結
    一個新手媽媽在寶媽群裡說,剛生完寶寶有點手忙腳亂,家裡面的老人又總是喜歡用老習俗來照顧寶寶,所以才來寶媽群來交流學習…… 在新生兒護理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新手爸媽因為缺乏經驗而常常被折騰得筋疲力盡,同時又為寶寶心疼,為不能幫助寶寶解決問題而著急。小編整理了新生兒護理期間的禁忌和常見的問題,希望可以幫助新手爸媽輕鬆育兒。
  • 寶媽坐月子期間,6個「坑」儘量別觸碰,不然容易落下「月子病」
    坐月子是人生大事,對於產婦來說,要謹慎,尤其不要踩月子裡的那些「坑」。但對於孕婦來說,生完孩子之後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尤其是在坐月子期間,有些「坑」真的不能觸碰,不然很容易落下「月子病」,身體也難恢復好。那麼到底應該注意的事情有哪些呢?相信這是每個孕婦都想知道的問題。
  • 新手爸媽小課堂:新生兒這四個部位很容易受傷,照顧寶寶時要避開
    >所以今天我們的新手爸媽小課堂就來講講,照顧新生寶寶時,究竟是哪四個部位需要避開呢?有些新手爸媽看到塌陷下去的滷門,就非常好奇,甚至用手去頻繁觸摸,這都是錯誤做法。但熟不知,我們自以為很輕的力道,很可能就傷到了寶寶耳朵中脆弱的骨骼,使娃受傷。所以寶寶的大耳朵,新手爸媽們不要碰呀!
  • 新手爸媽小課堂:新生兒這四個部位很容易受傷,照顧寶寶時要避開
    專家表示:新生兒的身體很脆弱,如果家長不注意,很可能會傷害寶寶。看著剛出生的小寶寶,新手爸媽們充滿著好奇,但因為沒有經驗,想去上前照顧寶寶,卻又不知如何下手,就怕將寶寶給傷到。確實是這樣,新生兒很嬌弱,非常容易受傷,所以今天我們的新手爸媽小課堂就來講講,照顧新生寶寶時,究竟是哪四個部位需要避開呢?第一個部位:寶寶的滷門老人常講:頭頂的滷門,就是寶寶的命門所在。
  • 月子裡寶寶如何睡有講究,新手爸媽這樣護理,有利寶寶發育
    寶寶在一歲內有三個快速發育期,其中一個就是出生後的月子裡。據研究發現,寶寶出生頭一個月,身長增高3-5釐米,體重可增加約1千克。除了身高和體重,智力、視力甚至各器官都在發育。由此可見,月子裡是寶寶發育的關鍵期,爸媽照顧好了,能讓寶寶「贏在起跑線」。
  • 月子期間,請月嫂還是家中老人照顧?新手媽媽應注意的產後護理
    月子期間,新手媽媽要了解的幾項產後護理 小鹿懷孕36周了,眼看著要生了,小鹿的婆婆和媽媽商量著照顧月子的事,小鹿覺得有兩個「媽媽」特別的幸福,月子期間自己也能好好休息。
  • 照顧未滿月的寶寶,不能在這四件事上偷懶,新手爸媽要提前知道
    隨著一聲啼哭,寶寶順利的來到了這個世界,但對於新手爸媽來興奮的同時更多的是束手無策的,原因畢竟是第一次身為人母照顧孩子毫無經驗,就連抱孩子也是小心翼翼,生怕孩子受到傷害。就像平時寶寶吃過母乳進行拍嗝,恐怕都已變成很多新手爸媽的噩夢了。
  • 生娃坐月子事宜讓新手爸媽手忙腳亂?實用攻略送給你
    文/奶球媽咪(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近幾年,80、90後逐漸晉升為年輕的父母一代,這群年輕的父母因為童年生活優越並且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並沒有照顧別人的經驗,又因為普遍不相信老一輩的育兒經驗,在面對剛降生的寶寶和分娩後的身體疼痛,無論是新手媽媽還是新手爸爸都感覺壓力感爆棚。
  • 兩個月齡的寶寶踩過的坑
    ,新手爸媽在陪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是操碎了心,以下就是我家寶寶可樂從出生到現在兩個月齡一路走來踩過的坑。因為我的大意,可樂出生七八天的時候就因為換尿不溼的時候肚臍進風受涼出現泡泡便,一天拉個三四次,寶寶難受,粑粑麻麻也跟著折騰,後來在月嫂的指導下用煮熟的熱雞蛋在寶寶腹部繞著肚臍滾了幾天就恢復正常了。
  • 細數育兒路上踩的那些坑,尤其這9個,看看你都踩了哪幾個?
    新手爸媽在選擇育兒用品時難免會踩坑,包括我本人在育兒道路上也踩了很多坑,特別是以下這些常用的育兒用品,今天給大家整理了下,希望對寶媽們有所幫助。1.學步車 嬰兒學步車的安全問題由來已久,長期使用會造成嬰兒骨骼發育異常,形成O型腿或X型腿;過早的使用學步車還會導致寶寶養成走路踮腳習慣;最重要的是還加大了寶寶意外傷害的概率。
  • 寶寶腹脹、腸壞死!竟是衝奶粉這些小動作害的!新手爸媽別踩坑
    導讀:寶寶腹脹、腸壞死!竟是衝奶粉這些小動作害的!新手爸媽別踩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腹脹、腸壞死!竟是衝奶粉這些小動作害的!新手爸媽別踩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月子期間沒出現3種狀況,那就太幸運了,說明你沒落下「月子病」
    還是真的有「月子病」這一說法呢?同事芳芳自從生完兩個雙胞胎兒子之後,身體變得特別虛弱,待在空調屋裡都要穿長袖,最近因為臉色發黃,也正在喝中藥調理身體。芳芳表示,這些病大多是因為自己在月子期間沒有養好造成的,起夜、哄娃、全都是親力親為,最後自己沒休息好,一到陰雨天就感覺腰酸脹痛,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
  • 好多個產後恢復錯誤觀念,你踩中了沒?新手媽媽要留意避坑啦
    它是大部分媽媽的困惑,今日我就來講下產後修復一些普遍的錯誤觀念,媽媽們看一下你自己是否有踩這種坑。第一個坑,用束縛帶修復身型。許多媽媽在生完孩子也是有修復的觀念,可是又不願花大錢去技術專業的組織做產後修復,因此就要目前市面上買來一個生完孩子束縛帶,聽聞繫到了能夠讓腹部變瘦。那你就入了第一個坑了。
  • 二月齡寶寶踩過的坑
    ,新手爸媽在陪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是操碎了心,以下就是我家寶寶可樂從出生到現在兩個月齡一路走來踩過的坑。因為我的大意,可樂出生七八天的時候就因為換尿不溼的時候肚臍進風受涼出現泡泡便,一天拉個三四次,寶寶難受,粑粑麻麻也跟著折騰,後來在月嫂的指導下用煮熟的熱雞蛋在寶寶腹部繞著肚臍滾了幾天就恢復正常了。
  • 8個月寶寶頭型又偏又扁,都怪媽媽太無知。拉低了寶寶顏值。
    接下來是舅媽,「到時給你媽帶,你就可以去工作羅,看看找個離家裡近的地方,差不多合適就行。」「嗯嗯,是啊是啊,肯定要工作的,不然壓力也大。」不失禮貌微笑的回應著舅媽。然後又到了外婆,「寶寶長得真好看,就是這頭髮,長不出來,像個小男孩樣。這頭型如果時男孩就好了,有點偏了,小時候沒哥哥睡好。」
  • 這些新手媽媽容易遇到的坑,你還要繼續踩嗎?
    自從有了娃,寶媽仿佛就配上了雷達,很多媽媽們自從有了寶寶以後,三天兩頭就聽到各種關於寶寶餵養方面的謠言。「你怎麼不用米湯泡奶粉呢?那裡面可都是精華啊!」「母乳只能喝到六個月,以後就沒營養了。」這些謠言簡直無孔不入,讓媽媽們都信以為真,有道是:造謠動動嘴,闢謠跑斷腿。今天咱們就幹件大事,一次性揭開這些「秘密」,給新手爸媽們排排雷!
  • 照顧百天內嬰兒的注意事項,新手爸媽正式「上路」別「踩雷」
    導讀:照顧百天內嬰兒的注意事項,新手爸媽正式「上路」別「踩雷」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照顧百天內嬰兒的注意事項,新手爸媽正式「上路」別「踩雷」!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那些年育兒踩過的坑(嬰兒期)
    雖然現在的我看上去是久經沙場,說起育兒經驗頭頭是道的老手,但當年作為新手媽媽我也踩過不少坑,在這裡寫出來給新手媽媽們作為前車之鑑,咱們繞過去。一次兩次我可以當沒聽見,可禁不住從早到晚這麼說啊,時間長了我也開始自我懷疑了,我真的沒奶水。然後家裡所有的奶粉都被餵掉了,所以前面建議大家不要多買奶粉,有了倚仗就不容易堅持。在婆婆的不懈努力下,我感覺我快瘋了,每天老公出門的那一剎那我就盼著他下班回來。終於有一天,受不了的我丟下孩子跑醫院去看醫生,醫生問我哪裡不舒服,我問她奶水不夠怎麼辦?她幫我看了看說:「這奶水不是挺好的麼!」
  • 陳小春奶爸模擬考試,給新生兒洗澡處處掉坑,新手爸媽要提前學學
    不少準爸媽在寶寶出生之前,可能會覺得「不就是帶娃嗎?有什麼難的」。但其實,新生兒寶寶並沒想的那麼好帶,就比如說「給新生兒寶寶洗澡」這事兒,遠比想的複雜的多,稍不注意可能就掉坑了。接下來就來說說「給新生兒寶寶洗澡時」需要避開的坑,新手爸媽們都要好好學學哦,可別到時候做錯了坑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