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可以聽到次聲波和超聲波,會有什麼驚人的發展

2020-12-17 國學大觀

導讀:如果人類可以聽到次聲波和超聲波,會有什麼驚人的發展。本文1萬1千字,需要30分鐘閱讀時間。一篇文章,讓你了解人類的局限性以及對聲音有全方面的了解。

第七章:我們是自己的第三隻眼睛

——靈遁者

如果讀了前面六個章節的內容,你對於意識還保持原來的看法,我也不勉強你。因為那就是你的意識,你停留在自己的意識中。事實上也是,我們都停留在自己的意識中,能夠不斷升級自我意識的人,一定是少之又少。

從本章的一開頭,我就說過,我們聽到的聲音,看到的顏色……全都是被限制的。那麼如果沒有被限制,我們眼中的世界,以及我們眼中的自己又是什麼樣子呢?又會處於什麼境界呢?我們只能去想像,那麼這一章就試著想像一下,來試著做第一個看見和聽見全部秘密的人。顯然我的認知,其實不容許我寫這樣的文章,因為我和你一樣,看不到那麼多顏色,也聽不到那麼多聲音……一切從無開始,一切從假設開始,一切從自我出發。

首先你必須對前面章節有足夠的認識,明白了意識的層次,以及意識與物質的關係。

人的定義: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

意識的定義:意識是物質逆熵存在的表徵。

人的意識的定義:意識是社會關係的總和的表徵。也可以表述為:意識是人的總和的表徵。

物質的定義:物質是意識存在的本源。

意識層次的劃分:

1、無感覺。一塊石頭是沒有感覺的。

2、感覺

【高級生命體,意識最低的層次就是感覺。感覺包括觸覺,聽覺,視覺,嗅覺等。】

3、知覺【我覺察到了危險。就是知覺。】

4、想像【把太陽看成一個點,就屬於想像。】

5、思維

6、超思維

最簡單的東西,永遠是最重要的東西。當我們把意識定義為意識是物質逆熵存在的表徵的時候,我們就要清楚,意識和物質是一體的,從無感覺開始【包括無感覺】劃分意識範疇。那就是說一切存在只有在被表徵的時候才是真實的,它也只能是被意識表徵著。

那麼有人肯定要提問:「那什麼時候物質不被表徵著?」答案是:「什麼時候它都被表徵著!」也就是說物質存在本身就是在表徵自己。那麼玻爾和愛因斯坦爭論的難題就不存在了,也就是說月亮始終被表徵著,你看不看它,它都存在。它的被被表徵與你有關,但不為你決定!因為首先它是被「自己」表徵的,而不是被你表徵的!

哲學上有一個被大家不解的問題,那就是你一定要明白,自證者只需要自己,涉及到邏輯就要通過自身之外的邏輯或邏輯體去證明。我是我,這就是自證!但如果說「我是誰?我等於什麼?」就包含了邏輯,就需要自身之外的邏輯或邏輯體去證明。再舉個例子,1是1,這是自證。而問1為什麼是1,1為什麼等於1就需要去證明。有些問題需要去證明,因為問題本身存在,就比如說「我是誰?」這個問題,但去證明不一定有答案,因為邏輯本身不存在或者存在邏輯矛盾,邏輯bug。而這種情況,竟然是宇宙中的常態,但你還是要明白,沒有bug的世界是不可想像的,對人類而言是具有毀滅性災難的。路那麼完美,路路又相通,等於無路可走!這樣說你應該更好理解。所以永動機和永生這樣的存在是不可想像的,是具有毀滅性的!

人類永遠不要追求永生,永生不是人類的本質!我之所以相信宇宙永生是因為相信它無邊,是因為能量守恆定律,是因為絕對零度不可達到,這些都在佐證宇宙是一個無邊的非線性波動系統。

在這裡格外提一下存在這個詞,幾乎所有的哲學都無法避開它。還是我上面說的存在是存在,這是自證,無需懷疑。存在是什麼,需要佐證。就是說,我意識到我是存在的,這對於哲學家而言是神奇的。那麼我如何意識到我是存在的?這個問題先留著,你思考一下,然後下一章我來解答。這個問題不是這一章的主題。

我一直在強調,儘管我一直說我們是自己的局限,但我還是告訴大家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五官感受。因為如果你不相信自己,那麼你相信誰都是可怕的。

接下來就說說五官感受,先說耳朵聽到聲音這個概念。聲音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很清楚了,聲音(sound)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波。是通過介質(空氣或固體、液體)傳播並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象。最初發出振動(震動)的物體叫聲源。聲音以波的形式振動(震動)傳播。

聲音是一種波,可以被人耳識別的聲(頻率在20 Hz~20000 Hz之間),我們稱之為聲音。

先來了解一個概念,就是赫茲。赫茲(hertz)簡寫為Hz。物理上頻率的測量單位,指每秒發生周期波動的次數。高頻率的計量單位主要有kHz(即1000Hz)、MHz(即1000kHz)、GHz(即1000MHz)、THz(即1000GHz)。以我們人類能聽到的20Hz來說,就是說聲波每秒震蕩20次的頻率。在這裡你還要明白兩個知識點,一是聲音是能量波,也就說這種波是具有做功本領的;二是這種能量波是機械波,是機械震蕩而產生的。機械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稱為機械波,機械波和電磁波不同,不同之處就說在於電磁波無需介質也能傳播。

最常見的,我們會拿電磁波在真空中可以傳播,而聲音卻不可以。也就是說,真空中你是聽不到任何聲音。比如說真空中鬧鐘響了,我們看到了它在振動,但我們聽不到聲音。同理,你在真空中敲擊一根鐵管,鐵管振動了,但你沒有聽到聲音。哪怕你把耳朵貼在鐵管上,你也聽不到聲音。事實上你也不能把耳朵貼在鐵管上,因為在真空環境下,人體就像一顆炸彈【因為體內外壓強不同的原因】,會爆炸。

還有一點,那就是聲音一般而言是縱波,但也有橫波。比如在固體中傳播的時候,聲音有時候是橫波。

寫到這裡,你意識到了聲音的本質是什麼了嗎?「聲音」的本質是物體的振動能量在介質中傳播,你懂了嗎?從這個角度講,機械波和彈力波沒有本質區別。機械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稱為機械波,地震波(seismic wave)是由地震震源向四處傳播的振動。那麼它和聲波有什麼不同呢?地震波是一種機械運動的傳布,產生於地球介質的彈性,所以又叫彈性波,也是一種應力波。它的性質和聲波很接近,因此又稱地聲波。但普通的聲波在流體中傳播,而地震波是在地球介質中傳播,所以要複雜得多,在計算上地震波和光波有些相似之處。

上面關於聲音的知識和定義,你們不用問我也都能通過網絡找到。但我的任務是啟發你們不只是看到這些知識和定義,還要思考這些知識和定義。所以通過上面的論述,你明白了「聲音」是人的「專利」,意識的「結果」。振動對於一塊石頭而言,是沒有「聲音」概念的,而我們有。但在我的意識定義中,不是說一塊石頭是沒有意識的,是有意識的,但是這種意識能力是不足以認識到「聲音」。

而且大家要知道,就振動而言,什麼物體不振動?沒有物質不振動,一切都在振動,在運動!所以說一切都有「聲音」。即使在真空中,「聲音」依然是存在的,只是對於人而言是不存在的。

答案很明顯,一個是絕對真空不存在,別忘了這個「聲音」本質上是具有能量屬性的,你能說能量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嗎?關於真空不空的理論實驗,我在科普書籍《變化》中就寫過,在此就不長篇重述了。第二個原因是空間是有質感的,是可以彎曲的,引力波能傳過來就是最好的證明!這說明什麼,聲音傳播所需的介質,為什麼不可以是空間呢!空間當然可以是一種介質,這毋容置疑!只是當我們把空間當作物體振動傳播的介質的時候,聲音似乎是無的,其實是有的。去了解一下引力波的產生,引力波是指時空彎曲中的漣漪,通過波的形式從輻射源向外傳播。兩個太陽大的天體的合併,才能產生讓我們人類檢測到的引力波,所以以空間為介質的尋常物體振動能量,就不值得一提。但不值得一提和有這個事情是兩個概念,你得懂,它【空間】是一種介質,只是你聽不到而已。所以對於「聲音」來說,是人的「專利」。

但我們還想著突破自己的聽力極限,來聽到更多頻率的聲音。假如我們可以聽到各個頻率的聲音,我們會是什麼狀態。

首先大家肯定有一個疑問:「為什麼人就只能聽到頻率在20 Hz~20000 Hz的聲音?」「聲音的傳播速度最快為多塊?」,「最高有多少赫茲的聲音?」……這些問題你想過沒有?

先來說聲音的最快速度為多塊?2020年英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進展》雜誌中指出,他們發現了聲波迄今最大速度上限是約36千米/秒!來自倫敦瑪麗皇后大學、劍橋大學和高壓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在固態氫原子內發現了這一聲速上限,這一速度是聲波在鑽石(迄今已知地球上最堅固材料)內傳輸速度的兩倍左右。

聲波可通過不同介質(如空氣或水)傳播,而且,不同介質內聲波的傳播速度也不同,其在固體內比在液體或氣體內「跑得更快」。研究還發現,聲速的上限取決於兩個基本常數:精細結構常數和質子—電子質量比。

研究人員解釋稱,這兩個常數對於我們理解宇宙也至關重要。比如,這兩個常數掌控著核反應,如質子衰變和恆星內的核合成。而且,這兩個數值間的平衡提供了一個狹窄的「宜居區域」——在該區域內,恆星和行星得以形成,生命的分子結構也悄然出現。

此外,其他新發現還表明,這兩個基本常數還可以限制特定材料屬性(如聲速)的數值,影響材料學和凝聚態物理等科學領域。

研究人員首先提出了一種預測——聲速應隨原子質量的增大而降低。這表明,聲音在固體原子氫內傳輸速度最快。由於氫僅在壓力達100萬個大氣壓以上才變為固體,而在這樣的高壓下,氫成為一種金屬固體導電材料,且有可能是一種室溫超導體。隨後,研究人員在多種材料上進行檢測,並進行了最先進的量子力學計算,結果表明,聲波在固體氫原子內的傳輸速度接近理論極限值。【信息來源:新浪科技】

再回到第一個問題:「人為什麼只能聽到20 Hz~20000 Hz的聲音?」科學家給出答案是這樣的:一個聲音能夠讓我們感知到,必須振動先由外耳道傳進來,外耳道是有固有頻率的(3KHz~4KHz),這個頻率也是人類說話聲音的頻率。所以人聲在我們聽來是被特別放大的。之後到了鼓膜(eardrum),鼓膜隨著振動產生壓力,帶動三塊聽小骨【如下圖】振動。聽小骨一邊連著鼓膜,一邊連著內耳的耳蝸的卵圓窗,它就像一個槓桿,把振動統統放大了傳入內耳的淋巴液裡。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振動頻率過大,連接聽小骨的肌肉會把聽小骨拉回來,不讓它因為振動過大而破壞內耳)

振動進入耳蝸內淋巴液後,就遇到了基底膜,基底膜在離入口卵圓窗的地方比較硬,而在離入口遠的地方比較鬆軟,這導致了它每一段的固有頻率不一樣,外層的頻率高,內層的頻率低。當特定的振動正好是某一段的固有頻率,基底膜就會劇烈共振起來,連著上面的毛毛也會彎曲搖擺,聽毛連著神經細胞,所以就會產生電位差。而不同位置的基底膜產生電位差,讓我們就感知到了不同的聲音。(所以並不是鼓膜共振,而是耳蝸內部的共振。)

我們平常能夠聽到的聲音都在20hz到20000hz內,是因為耳蝸能共振的就是這個範圍。而由於神經細胞和基底膜的老化,人一生中聽力的下降也是不可逆的,這一現象由我們失去對高音的知覺開始。

如果你在一個非常安靜的環境中,你現在把耳朵捂著,然後靜靜地聽,你聽了什麼?那是你頭顱振動的聲音,你好好聽聽吧。

知道次聲波為什麼對人有危害嗎?不是說人類聽不見嗎?對的,人類聽不到次聲波,但不代表它不對人產生影響。目前認為次聲波是通過共振來影響人類的。就好比上面讓你捂著耳朵,聽聽你的頭顱的振動。假如你的大腦神經系統的振動小於20hz,那麼發出的就是次聲波。如果此刻正好外界有一個和此頻率相同的次聲波,就會和神經系統共振,從而導致你死亡或者出現暈厥之類的事情。

所以次聲波會干擾人的神經系統正常功能,危害人體健康。一定強度的次聲波,能使人頭暈、噁心、嘔吐、喪失平衡感,甚至精神沮喪。有人認為,暈車、暈船就是車、船在運行時伴生的次聲波引起的。住在十幾層高的樓房裡的人,遇到大風天氣,往往感到頭暈、噁心,這也是因為大風使高樓搖晃產生次聲波的緣故【所以說居家選擇環境是有必要的】。更強的次聲波還能使人耳聾、昏迷、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1890年,一艘名叫「馬爾波羅號」帆船在從紐西蘭駛往英國的途中,突然神秘地失蹤了。20年後,人們在火地島海岸邊發現了它。奇怪的是,船上的東西都原封未動,完好如初。船長航海日記的字跡仍然依稀可辨;就連那些已死多年的船員,也都「各在其位,」保持著當年在崗時的「姿勢」。

1948年初,一艘荷蘭貨船在通過馬六甲海峽時,一場風暴過後,全船海員莫名其妙地死光;在匈牙利鮑拉得利山洞入口, 3名旅遊者齊刷刷地突然倒地,停止了呼吸......上述慘案,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普遍關注,其中不少人還對船員的遇難原因進行了長期的研究.

就以1980年那樁慘案來說,船員們是怎麼死的?做了很多假設都排除了。經過反覆調查,終於弄清了製造上述慘案的「兇手」,是一種為人們所不很了解的次聲聲波。

50年前,美國一個物理學家羅伯特·伍德專門為英國倫敦一家新劇院做音響效果檢查,當劇場開演後,羅伯特·伍德悄悄打開了儀器,儀器無聲無息地在工作著。不一會兒,劇場內一部分觀眾便出現了惶惶不安的神情,並逐漸蔓延至整個劇場,當他關閉儀器後,觀眾的神情才恢復正常。這就是著名的次聲波反應試驗。

原來,人體內臟固有的振動頻率和次聲頻率相近似(0.01-20赫),倘若外來的次聲頻率與體內臟的振動頻率相似或相同,就會引起人體內臟的「共振」,從而使人產生上面提到的頭暈、煩躁、耳鳴、噁心等等一系列症狀。特別是當人的腹腔、胸腔等固有的振動頻率與外來次聲頻率一致時,更易引起人體內臟的共振,使人體內臟受損而喪命。前面開頭提到的發生在馬六甲海峽的那樁慘案,就是因為這艘貨船在駛近該海峽時,恰遇海上起了風暴,風暴與海浪摩擦,產生了次聲波。次聲波使人的心臟及其它內臟劇烈抖動、狂跳,以致血管破裂,最後促使死亡。

因此,科學家們發現,當次聲波的振蕩頻率與人們的大腦節律相近,且引起共振時,能強烈刺激人的大腦,輕者恐懼,狂癲不安。重者突然暈厥或完全喪失自控能力,乃至死亡。當次聲波振蕩頻率與人體內臟器官的振蕩節律相當,而當人處在強度較高的次聲波環境中,五臟六腑就會發生強烈的共振。剎那間,大小血管就會一齊破裂,導致死亡。

正因為次聲波對人體能造成危害,世界上有許多國家已明確將其列為公害之一,並規定了最大允許次聲波的標準。並從聲源、接受噪聲、傳播途逕入手,實施了可行的防治方法。

再給大家摘錄一個我前幾天看到的新聞:2020年11月11日,據印度《斯坦時報》報導,印度軍方披露了今年8月遭到特殊武器攻擊的戰例,大約1500名山地特種兵在8月29日突襲並佔領了克什米爾的措木昂拉仁波湖南岸兩處高地,但是印度軍隊還沒有來得及鞏固陣地,就在幾天後遭到了疑似聲波武器、微波武器的攻擊,所有士兵都出現噁心嘔吐、無法入睡的情況,許多士兵甚至精神崩潰,完全喪失了作戰能力。印度軍方最終被迫歸還了鄰國的兩座高地,這些士兵離開高地後,症狀很快就消失了。

這些士兵後來被集中到列城基地接受治療,印度總理莫迪專門到醫院看望這些傷兵。由於「山地特種兵」的潰敗,導致印度第14軍的士氣嚴重受挫,最終第14軍軍長哈林德·辛格被解職,由梅農中將接任。隨著冬季的到來,印度軍隊已經無法繼續在克什米爾地區展開行動,失去了在措木昂拉仁波湖最好機會。【內容來源:騰訊新聞】

有中國網友認為是高原反應,高原反應不至於所有人都高原反應了。這回大家知道次聲波的威力了吧,殺人無於形之間,所以大國都在研製次聲波武器,這是公開的秘密。你可以認為上述事件為降維打擊,如果不掌握核心技術,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而且次聲波正好是傳播能很遠的聲波,甚至可以繞地球幾圈。假如有某外星團隊,他們本身就可以發出次聲波,也就是相當於他們本身就是武器!站在你旁邊,立刻就能聽到你身體心臟或者神經系統發出什麼頻率的次聲,他就發出頻率的次聲,來與你的身體產生共振,從而擊潰你。

所以能聽到次聲,能聽到超聲波的好處,你知道了吧。尤其是老人和小孩,身體器官薄弱,一旦被次聲波傷害,死亡概率是很大的。所以全球70億人,持續被次聲波攻擊的話,你想像一下後果。

次聲波武器大體可分為兩類:神經型次聲武器,和器官型次聲武器。「神經型」次聲武器的次聲頻率和人腦阿爾法節律(8-12Hz)相同,所以次聲波作用於人體時便要損傷人的大腦,引起共振,對人的心理和意識產生嚴重影響:輕者感覺不適,注意力下降,情緒不安,導致頭昏、噁心;嚴重時使人神經錯亂,癲狂不止,休克昏厥,喪失思維能力,甚至死亡。

「器官型」次聲武器的次聲頻率和人體內臟器官的固有頻率(4-18Hz)相同,會引起人的五臟六腑產生強烈共振。輕者肌肉痙攣,全身顫抖,呼吸困難;重者血管破裂,內臟損傷,甚至迅速死亡。

法國,美國等都是次聲武器研究的先進國家。法國軍方曾經在實驗次聲武器時候發生過事故,也就是讓次聲波跑出了實驗室,使得附近正勞作的16位農民而亡。次聲波也可以輕易穿透坦克等重型武器,所以厲害程度不言而喻。

當然我們是更希望通過研究次聲波和超聲波來造福人類。

1.研究自然次聲的特性和產生機制,預測自然災害性事件.例如颱風和海浪摩擦產生的次聲波,由於它的傳播速度遠快於颱風移動速度,因此,人們利用一種叫「水母耳」的儀器,監測風暴發出的次聲波,即可在風暴到來之前發出警報。利用類似方法,也可預報火山爆發、雷暴等自然災害。

2.通過測定自然或人工產生的次聲在大氣中傳播的特性,可探測某些大規模氣象過程的性質和規律。如沙塵暴、龍捲風及大氣中電磁波的擾動等。

3.通過測定人和其他生物的某些器官發出的微弱次聲的特性,可以了解人體或其他生物相應器官的活動情況。例如人們研製出的「次聲波診療儀」可以檢查人體器官工作是否正常.

4.次聲在軍事上的應用,利用次聲的強穿透性製造出能穿透坦克、裝甲車的武器。次聲武器,一般只傷害人員,不會造成環境汙染的。

雖然我們人類聽不到次聲波,但有的動物可以。

一、能聽見次聲波的常見動物

狗(15Hz-50000Hz)

大象(1Hz-20000Hz)

鯨(15Hz-10000Hz)

水母(8Hz-13Hz)

二、能發出次聲波的常見動物

大象:用腳踩踏地面發出次聲波,在遠處的同類用腳就能感覺到同類了。

鱷魚:在求偶期間會在水面靠震動背部發出次聲波,在遠處的異性就能感覺到。

老虎:虎嘯擁有次聲波的威力,可以震錯位人的耳朵關節,聲音由低到高,能傳播很遠。

既能發出次聲波又能聽到次聲波的常見動物是大象。

所以請諸位一定要敬畏自然,敬畏動物,你做不到的事情,它們可以。我們保護它們,它們其實也保護我們。

再簡單說一下超聲波的好處,尤其是超聲波在治療方面,好處多多。超聲在介質中前進時所產生的效應。(超聲在介質中傳播是由反射而產生的機械效應)它可引起機體若干反應。超聲振動可引起組織細胞內物質運動,由於超聲的細微按摩,使細胞漿流動、細胞振蕩、旋轉、摩擦、從而產生細胞按摩的作用,也稱為「內按摩」,這是超聲波治療所獨有的特性,可以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刺激細胞半透膜的彌散過程,促進新陳代謝、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環、改善細胞缺血缺氧狀態,改善組織營養、改變蛋白合成率、提高再生機能等。使細胞內部結構發生變化,導致細胞的功能變化,使堅硬的結締組織延伸,鬆軟。

超聲波的機械作用可軟化組織,增強滲透,提高代謝,促進血液循環,刺激神經系統和細胞功能,因此具有超聲波獨特的治療意義。

我想起了生活中還有幾個例子,給大家分享一下。最強大腦上面有一個四川小夥叫呂飛龍可以通過口腔音震碎杯子,他利用的就是聲音的共振。高曉松給的預判分是1分,是認為不可能,事實是可行的。而且我記得有個小細節,就是一開始放在託架上的時候,他無法震碎杯子,你知道是為什麼嗎?有兩個原因,一是他不能很好感受到杯子與自己口腔音頻率的配合;二是放在託架上,他的音的能量被託架「卸掉」了,也就是通過應力降低了。這就是為什麼他把杯子緊握在手裡,可以把杯子震碎。

這個事情具體得這麼操作,你會發現小夥的聲音是由低到高的,強度是遞增的。也就是他先以一個低的音來影響杯子,使得杯子的頻率跟著自己的節奏走,然後不斷加大音量【也就是能量】,記住聲波具有能量,能量具有做功本領,所以震碎杯子是可行的。只是一般人是不行,這個小夥開頭介紹的時候也說了,練了好多年。也就是丹田氣必須足。為什麼放在託架上震碎不了,你可以理解為把杯子固定在「彈簧」上了,只見搖晃,不見碎杯。其實放在託架上也能震碎杯子,只是需要小夥有更足的發音功力!

其他案例再說一個住房選擇問題,應該要考慮到噪音汙染。旁邊如果有發電廠,軍工廠等化工類大型工廠,建議還是避開。還有有的商場頂部有大型中央空調那個風扇,買那個房子的時候一定注意,聲音很大,會很煩人。

超聲波的頻率上限是多少?我不知道,我也沒有找到相關文獻和新聞,所以無法為大家分享。這個有點像溫度,溫度呢我們知道溫度下限是絕對零度,但溫度的上限我們不不知道,我說的是目前實驗的最高溫度上限多少沒有出來。目前人類能產生的高溫是5.1億度。理論上有個普朗克溫度。根據黑體輻射理論,萬物有輻射,就是輻射電磁波,物體越熱,電磁波能量越強,波長越短。根據量子力學理論,最短不能短過普朗克尺度啊。所以釋放普朗克尺寸波長的物體就是理論上溫度最高的物體,然後計算這個溫度就是1.42×1032 開爾文。

靈遁者油畫

當然這個僅僅理論,有反對的聲音,而且我認為這種反對是值得的。就是普朗克尺度是用基本物理量推出來一個數字而已,把它說成「最高溫度」「最小尺度」不靠譜。大家都知道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都很完美,得到了實驗證實,但是它們從根本上不能相容。進一步用簡單的量綱分析就知道,當實驗的解析度小到那個普朗克尺度的時候,引力效應和量子效應都不可忽略,這個理論上不可調和的矛盾就會顯露出來。所以普朗克尺度是一個我們通過簡單的量綱分析得到的,但目前理論不可預測的近似尺度。簡單地說就是到了普朗克尺度我們就肯定什麼都不知道了。因此有沒有「最高」溫度。

而且你要知道,到了普朗克尺寸,這個物體就是量子了。單個量子有溫度嗎?溫度是什麼概念?溫度是大量分子熱運動的集體表現,含有統計學意義。單個量子有啥統計學意義?

在這裡為什麼要突然說到溫度呢?其實沒有跑題,你沒有發現超聲波其實和溫度是有關係的。超聲波也是具有波短,頻率快等特點,和高能量的電磁波有相似之處。聲音在不同溫度環境下傳遞速度不同,這個大家要知道,而且是成正比的。

說到這裡提一下微波爐的加熱原理,簡單的說,微波爐原理就是在微波爐裡面安裝有一個微波發生器,該器件能產生頻率非常高的電磁波,而電磁波是變化的磁場和變化的電場交替變換產生的,在高頻率交替變化的電磁場作用下,食物分子中的正負帶電微細粒子也隨電磁場的變化而不斷來回運動,教科書上稱這叫極化,在反覆極化的作用下,食物內釋放大量的熱能,故在微波爐內,食物都是從內部熟開來的,而金屬外殼能有效屏蔽電磁波。

微波爐的頻率是2450MHz ,電場方向每秒鐘變化24.5 億次,其生成的熱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微波爐原理是由一種電子真空管--磁控管,產生2450MHz 的超短波電磁波,通過微波傳導元件--波導管,發射到爐內各處,通過發射、傳導、被食物吸收,引起食物內的極性分子(如水、脂肪、蛋白質、糖等)以每秒 24.5 億次的極高速振動,並由振動所引起的摩擦使食物內部產生高熱將食物烹熟。

其實超聲波也可以加熱物體,還有超聲波手術就是運用這一原理來進行的。聚焦超聲手術是將體外無害的低能超聲波穿過身體聚焦到體內患處,聚焦焦點的溫度瞬間可達60~100℃,使患處的細胞及組織發生凝固性壞死,從而達到治療效果。那麼這麼高的焦點溫度會不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傷害呢?當超聲波穿過人的手時,手只會感覺到微微振動,但是超聲波聚焦成一個點時,其溫度瞬間升高,身體中的腫瘤細胞會被徹底殺死,由於焦點具有較高的精確性,所以身體其他組織不會受到傷害。

講到這裡問大家一個問題:從量子角度來講,聲波是什麼?很明顯就是分子,原子等的振動!從這個角度講,你身邊的一切物體,都在「發聲」,因為它們都是在振動!只是它的發聲頻率不在你能聽到的範圍,懂了嗎?一張桌子是會「說話」的,一塊石頭也會。你再次回到第一章開始讀,你再次去體會意識該如何定義!物質和意識真的就是一體的,我們需要轉變一個思路,來認識這個世界。那麼很多問題和困惑就迎刃而解了。

能聽到超聲波的有:狗、貓、海豚、蝙蝠、飛蛾等。而蛐蛐、蟋蟀、蝗蟲、蛾子、蚯蚓、老鼠和鯨魚等動物,是用超聲波進行通信聯繫的。很多人都知道,蝙蝠和海豚都能發出超聲波。蝙蝠在飛行的時候,喉內能夠產生超聲波,超聲波通過口腔發射出來。當超聲波遇到昆蟲或障礙物而反射回來時,蝙蝠能夠用耳朵接収,並能判斷探測目標是昆蟲還是障礙物,以及距離它有多遠。人們通常把蝙蝠的這種探測目標的方式,叫做「回聲定位」。

現在你想想,如果人類能夠突破聽覺系統的局限,那是什麼樣子?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就好像人有了千裡眼一樣,順風耳一樣,一下子成了「超人」。他能夠做到很多,我們無法想像的事情。人類的文明也將因此突飛猛進。我們現在的文明,還僅僅是藉助了解了這些知識,才得以發展的。如果我們人本身具備和使用這些能力,那就更得心應手,和現在的級別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我對於外星人擁有這些能力持積極態度,我相信這也是他們優異於我們的先天條件。他們能夠避開一次次突發的自然災害,而我們卻現在也無能為力。

關於聽覺,我再說一個案例,是我見過的。我的一個讀者患有神經性耳鳴。關於神經性耳鳴我專門查看了網絡資料和網上網友的留言,我發現竟然有相當多的網友得過神經性耳鳴,但是大多數都能好。一般的是一個月內能好,但很多會復發,有的是再也沒有復發。比如好多網友說通過高壓氧艙治好的,還有一些通過中藥。【內容來源是豆瓣網友自己分享】。

而我這個讀者是很多年的神經性耳鳴患者,大概近20年吧。給他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和痛苦。他耳鳴,聽力也不好,所以我和他交流,我是寫字,他來回答。耳鳴和聽力不好,也影響到了他的口音表達,就是說話像含著東西一樣,吐字不清。按他說,他的耳鳴是時時刻刻存在著,大多數時候是像有火車駛過一樣,所以非常痛苦。有時候又是像救護車駛過一樣。但是睡著之後,就聽不到了。

沒有相應的刺激源,卻聽到了各種聲音。神經性耳鳴的病因一般很複雜,原因是很多的,腫瘤、血管性異常、局部炎症、多發性硬化,耳朵感染,聽神經纖維異常,梅尼埃病等等。

而我要表達什麼呢?所有神經性耳鳴都被認為具有主觀性的,也就是我們是不相信他確實腦中有這個聲音。似乎如果有,我們也聽見了。但對於他而言,這個聲音就是無比真切。我們有理由相信,哪怕沒有振動源,但神經異常【各種情況導致的神經元異常】導致給了這樣的聲音信號,你能說這是假聲音信號嗎?肯定是真的!既然信號是真的,那麼憑什麼說是假的?

有沒有可能不是聽神經異常而給出的信號,我的意思是他把一種聲音形成了記憶,而這個「記憶」反覆在播放,他聽到的實際上是他的「記憶」,所以你其實慢慢會體會到「意識裡沒有假的東西。」

正如我一直在強調的,物質和意識是一體,分不開,這是「意識裡沒有假的東西」 的原因。所以我其實也不是支持二元論哲學的人,無法分開,哪來的二元?而且當代哲學,依然沒有突破自我。我的意思是唯物論者總認為物質第一,意識第二,物質決定意識。唯心論者總認為意識第一,物質第二,意識決定物質。二元論者又把彼此獨立,導致了割裂。其實把它們看作「並列第一」不好嗎?非要誰決定誰嗎?真實的世界是這樣的嗎?你好好思考一下這個問題。電場和磁場誰決定誰?顯然不存在這樣的邏輯,它們是互相影響,互相決定對方的。

就這一個轉變,可以產生很多新的認識,你自己思考,下一章我講一些,但依然不會是面面俱到,留給你們思考的空間也必須多。我也做不到把它無比細化。寫50萬字和寫10萬字,我現在傾向於寫10萬字,而不是50萬字。因為寫作和思考確實應該以簡單,深刻明了為主。我們不是小學生寫作文,不能以字數代表能力。

靈遁者油畫

獨立學者,作家,藝術家靈遁者哲學書籍《重構世界》第七章上篇。

靈遁者:生命在於運動,更在於探索。歡迎交流互動:lingdunzhe。

相關焦點

  • 「初中物理一百問」可怕的次聲波和聰明的超聲波
    到底發生了什麼導致船員的離奇死亡呢?經過科學家們的探究,終於發現這個罪魁禍首——次聲波。《聲音到底是什麼》中我們說到,人類可以聽到的聲音頻率範圍是20Hz到20000Hz。而次聲波是低於20Hz的物體振動發出的聲波,人類無法聽到,可是次聲波卻和人身體內臟的固有頻率非常接近,它能在穿過人類的身體時讓內臟發生劇烈振動,輕則讓人噁心不安,重則震裂內臟讓人斃命。而自然界的次聲波可以產生於海上風暴。當風暴運動過程中與海水摩擦產生一定頻率的振動時,這個振動就有可能成為次聲波,成為海上的「隱形殺手」。
  • 中考物理知識點:超聲波和次聲波
    中考物理知識點:超聲波和次聲波   1、超聲波:把頻率高於20000Hz的聲音稱為超聲波。超聲波的波長短,在均勻介質中能沿直線傳播,應用於探傷、測距、測厚、醫學診斷和成像。   2、次聲波:通常把頻率低於20Hz的聲音稱為次聲波。
  • 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超聲波和次聲波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超聲波和次聲波,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超聲波和次聲波   1、人耳感受到聲音的頻率有一個範圍:20Hz~20000Hz,高於20000Hz叫超聲波;低於20Hz叫次聲波;   2、動物的聽覺範圍和人不同,大象靠次聲波交流,地震、火山爆發、颱風、海嘯都要產生次聲波。
  • 蝙蝠給人類的啟示是什麼?超聲波技術是什麼?
    提起仿生學,不能忽略人類在發現利用超聲波過程中兩次對動物的學習過程。另一次是對海豚的學習。1793年義大利科學家納扎羅,對蝙蝠在黑夜裡飛行感到十分好奇。這種他發現了超聲波的存在。後來人們根據機械振動波的頻率,將20千赫以上的稱為超聲波,介於這兩者之間的即為普通聲波。由於次聲波穿透力強,常用於地質勘查,普通聲波可以用於海底深吶定位和勘測。超聲波除了用於聲納技術外,還可以運用在液體霧化超聲清洗,超聲碎石,超聲醫學診斷等領域。生物學家們在研究海豚發聲系統時發現過一種奇特的現象。海豚擁有變化的發聲結構。
  • 聲波賜予人類美好享受,也可頃刻間殺人於無形,其中的科學很深奧
    人類耳朵一般所能接受的聽覺範圍在20~20000Hz,也就是每秒振動20次到20000次的振動頻率,低了或者高了就聽不不到了。低於這個頻率範圍的聲波叫次聲波,高於這個頻率範圍的聲波叫超聲波。在這個世界,有些動物能夠聽到和發出次聲波和超聲波,因此具備比人類更強的聽覺能力。
  • 為什麼我們聽不到超聲波呢?
    人的耳朵只能聽見頻率在20-20000HZ之間的聲音,那些聲音頻率超過20000HZ的聲音被稱為超聲波,低於20HZ的聲音被稱為次聲波。這些知識通過各種方式傳遞給人類幼崽,變成了科學常識,但你可能沒有想過,為什麼人類聽不到超聲波和次聲波呢?
  • 超聲波對人類的貢獻
    超聲是什麼,它為什麼能溼化空氣?我們知道,超聲屬於聲的範疇。可是人耳能感知的聲音頻率範圍是16~2×104赫,低於16赫的聲波稱為次聲波,高於2×104赫的稱為超聲波。次聲和超聲人耳都聽不到,但作為一種物理量,次聲和超聲都包含著很大的機械能,超聲霧化器正是利用了這個特點。水在超聲波的作用下,一會兒受壓變密,一會兒受拉變疏。
  • 次聲波檢測器,讓你了解地球上大小事
    IT之家3月29日消息 面對各種天災、氣候變化,人類大多只能通過電視或網絡知曉,在這方面動物顯得比人類敏銳很多,這主要是因為人類的「次聲波」感知能力太弱,很多聲音或波動人類無法感知。次聲波指的是頻率低於20Hz,人耳無法聽見的聲音,它擁有傳播範圍廣、不易受障礙物阻擋的特性。那麼基於這款次聲波檢測器我們能檢測到什麼呢?答案是火山爆發、狂風暴雨、火箭發射、打雷、槍擊案、放煙火……怎麼樣,功能是不是很全呢?
  • 物理教材延伸閱讀5:除了B超,超聲波還有什麼用?
    上一期中,我們說到了次聲波,次聲波可不是什麼好東西,可謂謀財害命,殺人滅口必備良藥,唯一的用途就是武器。有次聲波當然還有超聲波,超聲波可是個好東西,用途不少,是人類的好朋友。超聲波的最常見應用就是大家在醫院裡看到的The B is super,說就是我們常見的B超了。
  • 超聲波傳播介質是什麼_超聲波是怎麼發波的
    聲波是一種可以在氣體,液體,固體中傳播的,類型機械波.根據頻率,聲波可分為次聲波,聲波和超聲波。 聲波頻率在16Hz-20kHz之間,是人耳可以聽到的機械波;次聲波是頻率低於16 Hz的機器,而超聲波是頻率高於20kHz的機械波。
  • 超聲波對語音助手有什麼風險
    超聲波對語音助手有什麼風險 謝開飛 發表於 2020-03-31 16:35:46 隨著人工智慧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發展,聲音已經成為人機互動的重要方式。
  • 超聲波驅蟑螂真的有用嗎?
    近年來,有一種新概念的除蟑產品——超聲波除蟑器大行其道,其原理是否科學?其效果到底如何?下面,讓我們走進一個神秘的領域——超聲波!人類感官之外超聲波是一種頻率高於20000赫茲的聲波,因其頻率下限大於人的聽覺上限而得名。
  • 手機驅狗超聲波mp3真的可以驅狗嗎?
    手機已經成為大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隨身用品,那麼在遇到惡犬的時候,能不能利用手機發出超聲波mp3驅狗呢?超聲波為什麼可以驅狗?大家在生活中可能有碰到這樣的情況,在強烈的炮竹聲下,狗會受到驚嚇,並本能的選擇安全的角落躲起來。狗對巨響聲會感到害怕,會將其視為一種安全威脅。正常人的聽覺範圍是20Hz-20000Hz,而狗的聽覺是人的16倍,狗可以聽見16Hz-50000Hz範圍內的聲音。
  • 超聲波清洗機常見問題
    人們所聽到的聲音是頻率20-20000Hz 的聲波信號,高於20000Hz 的聲波稱之為超聲波,聲波的傳遞依照正弦曲線縱向傳播,即一層強一層弱,依次傳遞,當弱的聲波信號作用於液體中時,會對液體產生一定的負壓,即液體體積增加,液體中分子空隙加大,形成許許多多微小的氣泡,而當強的聲波信號作用於液體時
  • 《三體章北海傳》次聲波氫彈的可行性,現實中的次聲波武器
    在《章北海傳》中,次聲波氫彈上場。它可以將殺傷範圍限定在人員,這是非常科幻的武器,畢竟現在還沒有宇宙戰艦。在原著中,次聲波氫彈的殺傷原理是人在次聲波環境下會產生共振,人體形成巨大振幅就會被傷害。而太空中是真空的,所以波傳播是靠光,準確來說是電磁輻射,電磁輻射和飛船的外殼作用,將電磁能量變成超強次聲波傳入船體內。
  • 超聲波清洗機的原理介紹
    超聲波清洗機的原理       眾所周知,人們所聽到的聲音是頻率
  • 超聲波清洗原理及注意
    眾所周知,人們所聽到的聲音是頻率20Hz~20000Hz的聲波信號,高於20000Hz的聲波稱為超聲波,聲波的傳遞依照正弦曲線縱向傳播,即一層強一層弱,依次傳遞,當弱的聲波信號作用於液體中時,會對液體產生一定的負壓,使液體內形成許許多多微小的氣泡,而當強的聲波信號作用於液體時,則會對液體產生一定的正壓,因而,液體中形成的微小氣泡被壓碎。
  • 超聲波清洗機到底如何工作的,它的用途有哪些?
    大家可能會對超聲波清洗機感到好奇,在想這個東西怎麼一下子就可以把東西洗乾淨?怎麼都沒看到它怎麼動就看到一些氣泡,並且你把手放進去會刺手下面我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超聲波以及它的原理和用途。次聲波的頻率為20Hz以下;聲波的頻率為20Hz~20kHz;超聲波的頻率則為20kHz以上。其中的次聲波和超聲波一般人耳是聽不到的。超聲波由於頻率高、波長短,因而傳播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這也就是為什麼設計製作超聲波清洗機的原因。
  • 地震的腳步聲——次聲波
    地震的「腳步」聲——次聲波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通過多年觀測研究,找到了地震以及各種重大自然事件(如火山爆發、隕石墜落、海嘯)的「腳步」聲——次聲波。次聲波,是指頻率低於20Hz,人耳無法直接聽見的聲波。
  • 試試用超聲波震走水滴
    手機輕度進水或是揚聲器有異常的情況可以使用 Sonic 試一試,這是一款可以產生 0 Hz 到 25 kHz 頻率的聲波 app,幫你把手機不小心進水的水珠「震」走。在界面上下滑動時,改數值可以進行調整。經過測試,向下調整至 30 Hz,向上調整至 18.4 kHz 時成年人耳就幾乎聽不見聲音。圖片來源:英語維基百科的 LightYear.人耳可以聽到的聲音的頻率範圍在20到2萬赫茲(Hz)之間。 高於這個範圍的波動稱為超聲波,而低於這一範圍的稱為次聲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