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腳步聲——次聲波

2020-12-17 背景提升那點事兒

地震的「腳步」聲——次聲波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通過多年觀測研究,找到了地震以及各種重大自然事件(如火山爆發、隕石墜落、海嘯)的「腳步」聲——次聲波。

次聲波,是指頻率低於20Hz,人耳無法直接聽見的聲波。它比普通聲音振動慢一些,每秒振動不到20次,因為它振動太慢,人的耳朵就聽不到它了。

次聲波的危害

雖然聽不到,它對人的危害卻很大。

次聲波的頻率與人體器官的固有頻率相近(人體各器官的固有頻率為3~17Hz,頭部的固有頻率為8~12Hz,腹部內臟的固有頻率為4~6Hz),當次聲波作用於人體時,人體器官容易發生共振,引起人體功能失調或損壞,血壓升高,全身不適;頭腦的平衡功能亦會遭到破壞,人因此會產生旋轉感、噁心難受。

如果次聲波的功率很強,人體便可能嘔吐不止、呼吸困難、肌肉痙攣、神經錯亂、失去知覺,甚至內臟血管破裂而喪命。

地震爆發時刻,震中的人們能夠聽到地底下隆隆的轟鳴聲,震耳欲聾,像千軍萬馬在怒吼,夾雜其中的強次聲波會使人頭暈、噁心、心慌,失去逃跑能力。

運用次聲波進行地震預警

雖說次聲波危害很大,但也可能成為預測地震的重要工具。比如,由於次聲波的頻率低,波長長,容易繞過障礙物傳播到很遠的地方,我們可以建立次聲波傳感器陣列,在遠處就能聽見地震發生的腳步聲。

在未來,次聲波監測也許會和其他技術手段一道成為地震預警的晴雨表,為我們科學防震減災提供不可或缺的信息支持。

(引用資料來自中科院聲學所)

相關文章(可點擊閱讀):

和它們一起改變世界!

日本3·11地震期間 這裡的存活率為99.8%

隨時隨地 不需要藥物與手術的治療法

澤儒課題推薦

由中科院研究員授課

計算機

人工智慧、仿生技術、大數據分析、區塊鏈技術

生物學

腫瘤細胞凋亡研究、RNA幹擾基因表達研究實踐

物理學

雷射光譜、太空探測、機械自動化設計與控制

化學

納米材料的合成與應用、光化學、有機化學

應用數學

機器學習、基於大數據國際航運市場走勢預測

理論數學

BSD猜想、不確定性量化理論、隨機微分方程

生命科學

分子生物學、酶活性及蛋白表達量、靶向治療

心理學

嗅視整合、催產素神經調製系統、心理統計學

交叉學科

輪式移動機器人研發、證券投資決策與量化建模

機械及設計

高精度支架控制、4W2永磁鐵控制、2K超導換熱器計算

自動化

專用集成電路設計、精密感知與控制、智能感知與計算

地理

中蒙俄經濟走廊多學科聯合考察、陸地生態系統研究

空間科學

空間等離子體、複雜航天系統綜合技術、微波遙感技術

無論是理科、工科、

還是文科、商科...

只要你需要

澤儒為你定製

歡迎留言諮詢

澤被蒼生 儒教天下

我們的使命 :

為申請國外名校留學與

國內讀研讀博的大、中學生,

提供全方位、定製化的

高端科研項目背景提升方案。

全面了解學生需求,

全心創建服務體系,

全力提升教育質量。

我們的核心價值觀:

立足科研,

深耕教育,

踏實求進,

共創未來。

北京澤儒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相關焦點

  • 汶川地震十周年紀念——捕捉地震中的次聲波
    悲劇提醒我們,科學認識地震、科學防震減災,對國家、社會和個人都至關重要。 多次自然災害事件的記錄以及研究表明,次聲波與許多自然災害存在著密切的關聯性。「次聲波存在於地震孕育早期、爆發、餘震的全過程,是與地震直接關聯的物理波,可建立次聲波和地震的某種相關關係,怎麼建立這種關係就值得我們研究了。」
  • 地震時為什麼有些人會感到頭暈?
    第二個原因是:——次聲波關於地震次聲波:次聲波是頻率低於可聽聲頻率範圍的聲波,範圍大致為小於20赫茲。地震、火山爆發、風暴、海浪衝擊、槍炮發射、熱核爆炸等都可以產生次聲波,地震中的次聲波應該是來自於地層巖石在斷裂、碰撞過程中所發生的震動,頻率多集中在1至10赫茲之間。次聲波的頻率低、波長長,容易與建築物、人體等產生共振,還能輕易繞過障礙物,可謂是「無孔不入」。
  • 中考物理知識點:超聲波和次聲波
    中考物理知識點:超聲波和次聲波   1、超聲波:把頻率高於20000Hz的聲音稱為超聲波。超聲波的波長短,在均勻介質中能沿直線傳播,應用於探傷、測距、測厚、醫學診斷和成像。   2、次聲波:通常把頻率低於20Hz的聲音稱為次聲波。
  • 環保工程師基礎知識輔導:次聲波的產生及特點
    在自然界中,海上風暴、火山爆發、大隕石落地、海嘯、電閃雷鳴、波浪擊岸、水中漩渦、空中湍流、龍捲風、磁暴、極光等都可能伴有次聲波的發生。在人類活動中,次聲波的波形諸如核爆炸、飛彈飛行、火炮發射、輪船航行、汽車爭馳、高樓和大橋搖晃,甚至像鼓風機、攪拌機、擴音喇叭等在發聲的同時也都能產生次聲波。
  • 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超聲波和次聲波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超聲波和次聲波,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超聲波和次聲波   1、人耳感受到聲音的頻率有一個範圍:20Hz~20000Hz,高於20000Hz叫超聲波;低於20Hz叫次聲波;   2、動物的聽覺範圍和人不同,大象靠次聲波交流,地震、火山爆發、颱風、海嘯都要產生次聲波。
  • 《三體章北海傳》次聲波氫彈的可行性,現實中的次聲波武器
    在《章北海傳》中,次聲波氫彈上場。它可以將殺傷範圍限定在人員,這是非常科幻的武器,畢竟現在還沒有宇宙戰艦。在原著中,次聲波氫彈的殺傷原理是人在次聲波環境下會產生共振,人體形成巨大振幅就會被傷害。而太空中是真空的,所以波傳播是靠光,準確來說是電磁輻射,電磁輻射和飛船的外殼作用,將電磁能量變成超強次聲波傳入船體內。
  • 「初中物理一百問」可怕的次聲波和聰明的超聲波
    關注樂學一百 第一時間為您送達中小學教育 | 家庭教育 | 學習資料 | 免費課程可怕的次聲波1890年,一艘名叫「馬爾波羅」號的帆船滿載貨物從紐西蘭啟航開往英國經過科學家們的探究,終於發現這個罪魁禍首——次聲波。《聲音到底是什麼》中我們說到,人類可以聽到的聲音頻率範圍是20Hz到20000Hz。而次聲波是低於20Hz的物體振動發出的聲波,人類無法聽到,可是次聲波卻和人身體內臟的固有頻率非常接近,它能在穿過人類的身體時讓內臟發生劇烈振動,輕則讓人噁心不安,重則震裂內臟讓人斃命。
  • 論大功率次聲波的危害
    大功率次聲波其器官性攻擊就不用說了,神經性攻擊會使目標產生長達十幾年甚至一生的抑鬱症,上世紀聽過混入次聲波的禁曲後很多人相繼自殺,這是因為大功率次聲波僅僅在幾分鐘甚至幾十秒就會另目標永久性聽力損失或永久性耳鳴,並帶有永久性精神抑鬱的可能,被攻擊者會終日惶恐不安必須有人陪伴,這是抑鬱症的表現而可怕的是,僅僅幾十秒就會使人這樣。
  • 唐山5.1級地震,那些可以預測地震的動物們「上崗」了沒有?
    說起地震,往往因為地震的突發性和難以預測性成為了人們頭疼的問題,但是地震也不是嬰兒的心情說變臉就變臉的,在地震發生前,在自然界也會有一些異常的現象,這些地震的前兆分為宏觀前兆和微觀前兆,微觀前兆就是儀器才能捕捉到的地震前的細微變化,比起看不見摸不著的微觀前兆,我們對宏觀前兆更感興趣,因為動物們在地震前的異常反應,就包含於宏觀前兆。
  • 次聲波檢測器,讓你了解地球上大小事
    IT之家3月29日消息 面對各種天災、氣候變化,人類大多只能通過電視或網絡知曉,在這方面動物顯得比人類敏銳很多,這主要是因為人類的「次聲波」感知能力太弱,很多聲音或波動人類無法感知。次聲波指的是頻率低於20Hz,人耳無法聽見的聲音,它擁有傳播範圍廣、不易受障礙物阻擋的特性。那麼基於這款次聲波檢測器我們能檢測到什麼呢?答案是火山爆發、狂風暴雨、火箭發射、打雷、槍擊案、放煙火……怎麼樣,功能是不是很全呢?
  • 人類可以聽到次聲波和超聲波,會有什麼驚人的發展
    機械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稱為機械波,地震波(seismic wave)是由地震震源向四處傳播的振動。那麼它和聲波有什麼不同呢?地震波是一種機械運動的傳布,產生於地球介質的彈性,所以又叫彈性波,也是一種應力波。它的性質和聲波很接近,因此又稱地聲波。但普通的聲波在流體中傳播,而地震波是在地球介質中傳播,所以要複雜得多,在計算上地震波和光波有些相似之處。
  • 地震局、氣象專家解讀:「地震雲」 就是普通雲
    但是,「地震雲」真的存在嗎?雲真的可以預測地震嗎?  實際上,在8日晚11時19分,國家地震臺網官方微博已經用8個字和3個感嘆號,對「地震雲」說法進行了闢謠——「雲,和地震沒有關聯!!!」  ■「地震雲」的說法有無依據?
  • 腳步聲 ​| 陸文夫
    照理不應該被自己的腳步聲嚇住,因為在少年時我就在黑暗無人的曠野間聽到過此種腳步。那時我住在江邊的一個水陸碼頭上,那裡沒有學校,只有二裡路外的村莊上有一位塾師在那裡授館,我只能去那裡讀書。那位塾師要求學生們苦讀,即使不頭懸梁、錐刺股,卻也要「聞雞起舞」,所謂聞雞起舞就是在雞鳴時分趕到學塾裡去讀早書。農村裡沒有鍾,全靠雞報時。
  • 為什麼我們可以聽到別人的腳步聲,卻聽不到自己的腳步聲?
    你走在一條廢棄的街道上,突然聽到腳步聲。因為,雖然街上很安靜,但你永遠不會聽到自己的腳步聲,只會聽到陌生人的腳步聲。為什麼我們聽不到自己發出的聲音呢? 科學家們早就知道,我們能夠屏蔽自己的個人噪音,但之前對大腦是如何完成這一壯舉還一無所知。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的結果,旨在通過關註腳步聲,加強我們對這一現象的理解。
  • 如何預防地震?
    如果在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遇到地震,切忌慌亂,應立即躲到課桌、椅子或堅固物體下面,注意避開弔燈、電扇等懸掛物,用書包等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後再有序撤離。現場工作人員要冷靜指揮人們就地避震,決不可帶頭亂跑。如果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避開玻璃門窗、櫥窗或櫃檯,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懸掛物,跑到街心一帶。
  • 《三體》狂想曲:次聲波氫彈攻擊警報後的四秒鐘到底發生了什麼?
    當然,根據飛船的設置,飛船遭受毀滅性攻擊後,飛船上的所有記錄和行情日誌都將自動發送回地球,但由於次聲波氫彈強烈的衝擊波,飛船上的通信系統和部分攝像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後來經「藍色空間」號上關一帆的維修,這段珍貴的完整版視頻才得以流傳下來。根據褚巖上校的提議,後來這段珍貴的全息影像視頻被永遠封存於銀河系人類6個世界的歷史檔案博物館中。
  • 經典丨陶繼森:腳步聲
    「我曾聽到走廊有腳步聲,沒想到是您呀。」「聽腳步聲,哪能知道是媽?」「媽,記得我小時候,您下田怕我和姐姐下塘玩水,常把我們鎖在家裡,有時您中途突然回村,我就能辨別出您的腳步聲。姐姐不相信,同我打賭。我們趴在窗口看見您,姐姐好佩服我的聽力!」老人揉揉昏花的眼睛,難過地說:「哎,那時候,你心裡只有媽呀!」
  • 地震時人為什麼會頭暈? 是什麼原因讓人產生眩暈的感覺?
    地震時人為什麼會頭暈? 是什麼原因讓人產生眩暈的感覺?時間:2016-10-14 14:02   來源:知道日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地震時人為什麼會頭暈? 是什麼原因讓人產生眩暈的感覺? 許多經歷過地震的人都會說,感覺到頭暈,象喝醉酒一樣,這種症狀是眩暈,是運動病的一種表現。
  • 由一次破壞性地震揪出背後四大「幫兇」,看中國地震帶,地震...
    是中國東部大陸區一條強烈地震活動帶。1668年山東郯城8.5級地震、1969年渤海7.4級地震、1974年海城7.4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地震帶上,據記載,本帶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60餘次。其中7-7.9級地震6次;8級以上地震1次。  ⑵華北平原地震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