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局、氣象專家解讀:「地震雲」 就是普通雲

2020-12-11 四川在線

  昨日上午8點左右,不少市民的朋友圈開始被成都的雲刷屏。拍攝下天空中一排排繩狀形雲的同時,有市民配上了這樣的文字:「地震雲?」

  但是,「地震雲」真的存在嗎?雲真的可以預測地震嗎?

  實際上,在8日晚11時19分,國家地震臺網官方微博已經用8個字和3個感嘆號,對「地震雲」說法進行了闢謠——「雲,和地震沒有關聯!!!」

  ■「地震雲」的說法有無依據?

  「學者們普遍認為這是一種『偽科學』」

  昨日,四川省地震局研究院工作人員朱航對「地震雲」一說進行了解釋。

  「『地震雲』其實是一個來自民間的提法,在專業領域是沒有這個說法的。」朱航表示,目前國際上也有學者開展這項研究,不過研究還比較表面。「據我了解,學者們普遍認為這是一種『偽科學』,不可信。因為沒有發現任何實質性的證據去支撐『雲可以預測地震』這個說法。」

  ■「孕震期」積蓄能量形成「地震雲」?

  四川境內有監測設備 未發現確切聯繫

  除了「地震雲」的照片,其實網上甚至還流傳著「地震雲的原理」。諸如:地震前的「孕震期」,大地積蓄很多能量,從「斷裂縫洩射出地表」「上逸到空中」,影響雲的形狀。

  對此,朱航表示,四川省地震局在四川境內的一些地下斷層上布置了監測水準、基線活動的設備,還有一個實驗點位布置了可以監測能量變化、次聲波的設備。「已經積累了一些觀測資料,而根據目前的資料來看,地震和氣象現象是沒有確切聯繫的。」

  ■民間為何出現「地震雲理論」?

  源於大眾心理需求、「心理聚焦效應」

  成都商報記者在果殼網上看到,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博士後李汀也在《讓你失望了,地震雲並不存在》一文裡,從氣象學角度對「地震雲」進行了解釋。李汀指出,大家常常認為的地震雲其實不過是各種高積雲、層積雲、捲雲、捲積雲,其實是再正常不過的自然現象了。

  李汀認為,「地震雲理論」能在民間收穫信任,是源於大眾的心理需求。「當人們遭遇諸如地震這樣的重大災難後,往往會反覆回憶起事件發生前的各種細節,並傾向於認為這些細節是『罕見和異常』的。其實這些『罕見和異常』經常發生,只不過平時人們不會去特意觀察和記憶罷了。這被稱為心理聚焦效應。」

  朱航也表示,本來這種氣象現象就很常見,所以在地震時出現也不足為怪,只是既定的說法形成後,大家就很容易把這種雲和地震聯繫起來。朱航指出,有大量事實證明,所謂地震雲與地震之間的關係並無科學依據。

  成都商報記者 尹沁彤 實習生 高彥雄

相關焦點

  • 百度百科修改「地震雲」詞條
    本報訊(記者孫樂琪)昨天,曾經誤導無數網友的百度百科「地震雲」詞條,在來自氣象局、中科院等多位學者的共同努力下終於完成了勘誤和修改。打開新詞條,可以看到,目前「地震雲」的定義顯示為:「一種被誤傳為可以提前預測地震的雲,目前尚無準確定義,也不被氣象專業或地質專業所認可,主要在中國和日本民間流傳。
  • 唐山5.1級地震的背景是什麼情況?北京市地震局專家解讀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020年7月12日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震源深度10公裡。為回應公眾關切,北京市地震局官方微博發布了專家解讀。問題一:此次地震對北京的波及影響是什麼情況?答:該地震造成北京全市有感,其中東部的平谷、順義、通州等地區震感較為強烈,儀器記錄的最大地震烈度為III度,出現在平谷區東高村鎮、馬昌營鎮、鎮羅營鎮和順義區龍灣屯鎮,未造成明顯震害和人員生命財產損失。
  • 北京市地震局:此次唐山地震不會對北京的地殼應力應變和地震活動...
    據北京市地震局微博消息,為回應公眾關切,北京市地震局對此次唐山地震進行專家解讀。問題一:此次地震對北京的波及影響是什麼情況?答:該地震造成北京全市有感,其中東部的平谷、順義、通州等地區震感較為強烈,儀器記錄的最大地震烈度為III度,出現在平谷區東高村鎮、馬昌營鎮、鎮羅營鎮和順義區龍灣屯鎮,未造成明顯震害和人員生命財產損失。
  • 省地震局:從未發布應城地震有大型餘震預測!
    記者從省地震局了解到,該局從未發布類似信息。請大家不信謠,不傳謠。武漢消防也第一時間在微博上闢謠:目前尚未接到武漢市民相關地震報警。地震發生後,省地震局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省地震局專家會商認為,此次地震事件屬於正常地震能量釋放,後續發生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當前全省地震數據記錄沒有發現明顯地震異常。
  • 地震雲這種偽科學,為何會有許多人信?
    好在百度百科的「地震雲」詞條,在來自氣象局與中科院的多位學者的共同努力下,首次接受學術界意見,修改了「地震雲」的定義:地震雲,是一種被誤傳為可以提前預測地震的雲,目前尚無準確定義,也不被氣象專業或地質專業所認可,主要在中國和日本民間流傳。中外科學界、地震局和氣象局等機構曾多次對此進行闢謠,強調目前沒有有效證據表明雲可以用於預測地震。
  • 四川省地震局和阿壩州防震局:從未隱瞞地震信息
    針對網上"地震部門故意隱瞞地震預報信息不報"的猜疑,四川省地震局和阿壩州防震減災局有關負責人5月15日在接受四川新聞網採訪時說,他們從未隱瞞地震信息。據悉,省地震局5月9日在"四川防震減災信息網"上登載了一條信息:《阿壩州防震減災局成功平息地震誤傳事件》。
  • 北川今日凌晨再連發3次地震,四川地震局:均為汶川地震餘震
    北川今日凌晨再連發3次地震,四川地震局:均為汶川地震餘震 川觀新聞10月23日消息,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0月23日凌晨,在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連續發生兩次3.0級和一次2.8級地震。
  • 中國氣象局闢謠:再說一遍,沒有地震雲!
    神馬「地震雲」,都是「浮雲」早在我國古代明清時期的《天元玉曆祥異賦》一書中就專門論述過「震兆雲霞」,認為「地裂」之前會出現「天裂」,也就是現在人們常說的「地震雲」,而「地震雲」概念在近代首次被提出則出自一位日本政治家,曾任奈良市市長的鍵田忠三郎。他曾在1956年日本福岡7級地震之前看到一條非常奇特的雲帶。之後他留意到,只要出現這樣的雲,某處就會有地震發生。於是他稱這樣的云為「地震雲」。隨後幾十年間,不少中日民間愛好者紛紛對其進行了觀測和總結,認為「地震雲」是地震在醞釀階段向天空釋放的雲霧信號。
  • 省地震局發布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情況報告 
    日前,省地震局發布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工作3年情況報告。報告從地震預警、斷層普查、抗震設防、隱患整治等多個方面,梳理九寨溝地震三年來防震減災工作相關成果。省地震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工程將建成地震緊急信息服務平臺及技術支持與保障阿壩分中心、九寨溝服務站,在中小學校、應急單位和部分政府機構設置地震預警終端,通過應急廣播平臺發布預警信息,將實現秒級地震預警和分鐘級地震烈度速報,為當地政府應急指揮決策、公眾逃生避險、工程緊急處置、地震科學研究等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 中國地震局:臺灣花蓮地震對東南沿海地震活動無顯著影響
    新京報快訊(記者 周依)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今天(4月18日)13時1分,在臺灣花蓮縣海域(北緯24.02度,東經121.65度)發生6.7級地震,震源深度24千米。今天下午17時許,記者從中國地震局獲悉,此次地震與2018年2月6日臺灣花蓮海域6.5級震群震中基本重合。
  • 四川省地震局召開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推進會議
    12月16日,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專題視頻會議後,四川省地震局迅速召開推進會議,傳達落實中國地震局閔宜仁局長和陰朝民、王昆副局長講話精神,安排部署四川地區相關工作。省地震局黨組主要負責人、副局長雷建成出席會議並講話,黨組成員、副局長張永久主持會議。
  • 中國地震局推出疫期中小學生地震安全科普知識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地震局推出疫期中小學生地震安全科普知識中新網北京3月30日電 (記者 孫自法)今年的3月30日是中國第25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中國地震局當天組織推出《居家防疫期間如何做好地震安全準備》科普視頻和
  • 莆田地震局專家建議每個家庭應備一個地震應急包
    莆田地震局專家建議每個家庭應備一個地震應急包 pt.fjsen.com 2013-09-12 09:18  吳智飛 馬俊傑 來源:東南網     一般有壓縮乾糧、7天量淡水、手搖手電等裝備東南網9月12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吳智飛 馬俊傑)一個多月來,莆田仙遊發生6次地震,震級最高為4.8級。不少市民開始關注地震發生時應如何採取正確避震措施,市地震局專家表示,每個家庭應儘量備一個地震應急包。近日,有市民在專家的指導下,在自家附近的超市購買物品,備上了一個應急包。
  • 固原市地震局開展紀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系列活動
    100年前的今天,寧夏海原發生8.5級大地震,地震波及甘、陝、青、晉等17個省市,約27萬人遇難,史稱「寰球大震」。為紀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引導公眾進一步增強防震減災意識,積極參與新時代防震減災工作,市地震局組織開展了紀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系列活動。一是開展防震減災知識進農村、進家庭活動。
  • 北京地震前有「地震雲」?「日暈」能預測地震?其實沒關聯
    而此前北京曾出現過「放射雲」。5月19日,石家莊上空出現罕見的「日暈」,今日,西安天空又出現「日暈」。太陽周邊圍著一圈彩虹,色彩斑斕絢麗迷人。有傳言將氣象變化與地震關聯,稱「地震前天空中出現了『地震雲』」「日暈過後會有旱災、地震等災難」。那麼,「地震雲」「日暈」能預測地震嗎?
  • 中再集團與中國地震局聯合發布中國地震巨災模型3.0
    中再集團總裁和春雷、中國地震局副局長王昆、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副會長王玉祥出席會議並致辭。中國保險學會副會長姚飛等出席會議,來自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地震局、地震領域科研院所、應急管理部國家減災中心、中國銀行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公司、中國精算師協會、保險行業等各方專家代表共60餘人現場參會,超過200人線上參會。
  • 【熱點排行榜】南京發生2.2級地震 地震局:是正常能量釋放
    江寧、鼓樓、玄武、建鄴的部分市民表示有感,很多市民的手機被地震刷屏,有網友戲稱,震中在朋友圈。地震發生後,南京市地震局召開了緊急會商會,會商的結果是:南京市近期發生5級左右破壞性地震的可能性較小。南京市地震局科技監測處副處長趙兵說,臨近年關了,希望大家不要驚慌。
  • 四川省地震局組織召開四川地震(GNSS)臺站規劃與應用研討會
    近日,四川省地震局在成都組織召開四川地震(GNSS)臺站規劃與應用研討會,研究部署四川GNSS站點規劃、建設、應用及學科發展等相關工作。四川省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皇甫崗出席會議並講話,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永久主持會議。
  • 臺灣南部海域連續地震 長沙地震局電話被打爆
    臺灣南部海域連續地震 長沙地震局電話被打爆  昨晚,在臺灣南部海域發生了連續地震,儘管震中距大陸最近海岸線約350公裡,但也波及到大陸中南部地區。從內陸的湖南、湖北,到沿海的福建、廣東等省份都受到影響,很多市民反映感受到了震感。  但這次地震並未對大陸地區造成破壞性損失。
  • 北京市地震局到市廣播電視臺商談地震預警信息播發工作
    12月3日,北京市地震局到市廣播電視臺商談地震預警信息播發工作。市地震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谷永新,市廣播電視臺黨組成員、副總編輯艾冬雲出席會議,市地震局震害防禦處(公共服務處)、地震監測與信息中心,市廣播電視臺總編室、新聞節目中心、北京交通廣播、北京新聞廣播負責同志及相關技術人員參加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