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反應原理知識點電解質溶液總結

2020-12-12 高考網

  以下是分享給大家高中化學反應原理知識點電解質溶液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一、化學平衡

  弱電解質的電離、鹽類的水解、難溶電解質的溶解等問題都涉及化學平衡的理念,基於此,研究這類問題,我們要從平衡的角度出發,運用化學平衡的觀念分析問題。化學平衡的研究對象是一定條件下的可逆反應,而弱電解質的電離、鹽類的水解、難溶電解質的溶解等都是可逆反應,在水溶液中的行為都表現為一種動態的平衡,這些平衡可看作化學平衡中的一種特例(水溶液中的化學平衡),因此它們有化學平衡的共性,也有其鮮明的個性。

  1.弱電解質的電離(以CH3COOH的電離為例)

  (1)弱電解質的電離:CH3COOHCH3COO—+H+。

  (2)電離平衡常數:用K表示,CH3COOH的電離平衡常數可表示為K(CH3COOH)=[c(H+)·c(CH3COO—)]/c(CH3COOH)。

  注意:電離平衡常數隻隨溫度的變化而改變,不隨參與電離平衡的分子和各離子的濃度變化而變化。K電離表達式中的各濃度指平衡時的濃度。通常都用在25℃的電離常數來討論室溫下各種弱電解質溶液的平衡狀態。多元弱酸是分步電離的,它的每一步電離都有相應的電離常數,通常用K1、K2、K3等表示,其大小關係為K1>K2>K3,一般都要相差104~105倍。

  (3)弱電解質電離的特點:

  ①共性特點:動(動態平衡)、定(各微粒的含量保持不變)、等(電離的速率等於離子結合成分子的速率)、變(條件改變,平衡發生移動)。

  ②個性特點:電離過程吸熱;電離程度較小。

  (4)外界條件對電離平衡的影響:

  ①濃度:增大弱電解質的濃度,電離平衡向右移動,溶質分子的電離程度減小;增大離子的濃度,電離平衡向左移動,溶質分子的電離程度減小。

  ②溫度:升高溫度,電離平衡向右移動,溶質分子的電離程度增大;降低溫度,電離平衡向左移動,溶質分子的電離程度減小。

  注意:區分電離平衡移動與電離程度變化的關係,電離平衡移動的方向利用化學平衡移動原理來分析,而電離程度是一個相對值,即使電離平衡向右移動,電離程度也不一定增大。例如,增大弱電解質的濃度,電離平衡向右移動,但未電離的弱電解質分子數目增加更大,溶質分子的電離程度減小反而減小。

  2.鹽類的水解

  (1)鹽類水解的實質:鹽電離出的弱離子(弱酸根離子或弱鹼陽離子)和水所電離出的H+或OH-結合生成弱電解質,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從而使溶液呈現出酸性或鹼性。

  (2)鹽類水解的規律:

  判斷鹽類是否發生水解以及水解後溶液的酸鹼性,要看鹽的離子對應的酸或鹼的相對強弱。水解規律:「有弱才水解,無弱不水解,誰弱誰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誰強顯誰性,同強顯中性。」

  (3)鹽類水解的特點:

  ①共性特點:動(動態平衡)、定(各微粒的含量保持不變)、等(離子水解的速率等於分子電離的速率)、變(條件改變,平衡發生移動)。

  ②個性特點:鹽類的水解過程是吸熱的;鹽類的水解程度一般都很小。

  (4)鹽類水解方程式的書寫:

  ①鹽類的水解一般是微弱的,而且反應是可逆的,故書寫鹽類水解反應離子方程式時要用「」,且水解生成的難溶物及氣體,一般不標「↓」或「↑」(雙水解反應除外)。例如FeCl3水解:Fe3++3H2OFe(OH)3+3H+。

  ②多元弱酸鹽的水解是分步進行的,且以第一步為主,而多元弱鹼鹽的水解是一步完成的。

  (5)外界條件對鹽類水解的影響:

  ①溫度:鹽的水解是吸熱過程,故升高溫度有利於鹽的水解。例如,在Na2CO3溶液中加2滴酚酞試液,將溶液加熱後,其紅色加深。

  ②濃度:增大鹽的濃度,根據平衡移動的原理,可使水解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但鹽的總量增大,水解的百分數(即轉化率)反而減小。鹽的濃度增大,鹽溶液的H+或OH—濃度增大,酸性或鹼性會隨之增強,例如0.1 mol/L的Na2CO3溶液的鹼性要比0.01 mol/LNa2CO3溶液的鹼性強。

  ③溶液的酸鹼性:水解顯酸性的鹽溶液中加入鹼,肯定促進鹽的水解;水解顯酸性的鹽溶液中加入較強的酸,肯定抑制鹽的水解。同理水解顯鹼性的鹽溶液中加入酸,會促進鹽的水解;水解顯鹼性的鹽溶液中加入較強的鹼,會抑制鹽的水解。例如,配製FeCl3、AgNO3溶液時常加入少量相應的酸來抑制鹽的水解,以防產生氫氧化物的沉澱。例如:不同條件對FeCl3水解平衡的影響:Fe3++3H2OFe(OH)3+3H+。

  3.難溶電解質的溶解

  (1)溶解平衡:對於難溶電解質AmBn來說,存在平衡 AmBn(s)mAn+(aq)+nBm—(aq)。

  (2)溶度積常數:

  在一定溫度下,難溶電解質的飽和溶液中各組分離子濃度冪的乘積為一常數,稱為溶度積常數,簡稱溶度積,用符號「Ksp」表示。對於難溶電解質AmBn的溶解平衡:AmBn(s)mAn+(aq)+nBm—(aq),其溶度積常數為Ksp=[c(An+)]m·[c(Bm—)]n,這裡c(An+)與c(Bm—)為平衡濃度。

  注意:Ksp與物質的濃度無關,與溫度有關,與化學方程式的寫法有關,例如:Cu(OH)2(s)Cu2+(aq)+2OH-(aq)的溶度積為Ksp=c(Cu2+)·c2(OH—),而1/2Cu(OH)2(s) 1/2Cu2+(aq)+OH-(aq)的溶度積為Ksp2=c1/2(Cu2+)·c(OH—),顯然Ksp=(Ksp2)2。

  (3)溶解平衡的特點:

  ①共性特點:動(動態平衡)、定(各微粒的含量保持不變)、等(溶解的速率等於電離的速率)、變(條件改變,平衡發生移動)。

  ②個性特點:溶解過程是吸熱的;溶解程度都較小。

  (4)溶度積規則:

  某難溶電解質的溶液中任一情況下有關離子濃度的乘積Qc(離子積),則Qc=[c(An+)]m·[c(Bm—)]n,這裡c(An+)與c(Bm—)為任意濃度,不一定是平衡濃度。

  ①當Qc>Ksp時,溶液達到過飽和狀態,溶液中有沉澱析出,直至溶液飽和,達到新的平衡;

  ②當Qc=Ksp時,溶液達到飽和狀態,沉澱與溶解處於平衡狀態;

  ③當Qc<Ksp時,溶液未飽和,溶液中無沉澱析出,若加入過量難溶電解質,難溶電解質溶解直至溶液飽和,達到新的平衡。

  (5)外界條件對溶解平衡的影響:

  溶解平衡主要受溫度的影響,一般來說,溫度升高,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動,溶解與電離程度增大。

  二、化學守恆

  守恆是化學反應過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則,在水溶液中的化學反應,會存在多種守恆關係,如電荷守恆、物料守恆、質子守恆等。

  1.電荷守恆關係:

  電荷守恆是指電解質溶液中,無論存在多少種離子,電解質溶液必須保持電中性,即溶液中陽離子所帶的正電荷總數與陰離子所帶的負電荷總數相等,用離子濃度代替電荷濃度可列等式。常用於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或計算某離子的濃度等,例如:

  ①在NaHCO3溶液中:c(Na+)+c(H+)=c(OH-) +2c(CO32-)+c(HCO3-);

  ②在(NH4)2SO4溶液中:c(NH4+)+c(H+)=c(OH-) +c(SO42—)。

  2.物料守恆關係:

  物料守恆也就是元素守恆,電解質溶液中由於電離或水解因素,離子會發生變化變成其它離子或分子等,但離子或分子中某種特定元素的原子的總數是不會改變的。

  可從加入電解質的化學式角度分析,各元素的原子存在守恆關係,要同時考慮鹽本身的電離、鹽的水解及離子配比關係。例如:

  ①在NaHCO3溶液中:c(Na+)=c(CO32-)+c(HCO3-)+c(H2CO3);

  ②在NH4Cl溶液中:c(Cl-)=c(NH4+)+c(NH3·H2O)。

  3.質子守恆關係:

  酸鹼反應達到平衡時,酸(含廣義酸)失去質子(H+)的總數等於鹼(或廣義鹼)得到的質子(H+)總數,這種得失質子(H+)數相等的關係就稱為質子守恆。

  在鹽溶液中,溶劑水也發生電離:H2OH++OH-,從水分子角度分析:H2O電離出來的H+總數與H2O電離出來的OH—總數相等(這裡包括已被其它離子結合的部分),可由電荷守恆和物料守恆推導,例如:

  ①在NaHCO3溶液中:c(OH-)=c(H+)+ c(CO32-)+c(H2CO3);

  ②在NH4Cl溶液中:c(H+)=c(OH-)+ c(NH3·H2O)。

  綜上所述,化學守恆的觀念是分析溶液中存在的微粒關係的重要觀念,也是解決溶液中微粒濃度關係問題的重要依據。

  三、離子反應

  離子反應就是從溶液中離子相互作用的角度去認識化學反應的本質,明確化學反應的機理。

  1.離子反應的實質

  離子反應的實質是指反應物的某些離子濃度的減小。從本質上說,如果反應物的某些離子間能反應生成新物質而使溶液中的這些離子濃度減小,就會發生離子反應。

  2.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

  研究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實質上就是研究在什麼條件下可以使反應物的某些離子濃度減小。總起來講,具備下列條件之一就可以使反應物的某些離子濃度降低。

  ①生成難溶的物質:

  生成難溶的物質可以使某些離子濃度減小,因此離子反應能夠發生。例如:向NaCl溶液中滴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發生下列反應: Ag++Cl-===AgCl↓(可溶→難溶,使Cl—濃度降低)。

  ②生成難電離的物質:

  生成難電離的物質(如更弱的酸、更弱的鹼或生成水等)可以降低某些離子的濃度,故能發生離子反應。例如:鹽酸和燒鹼中和反應:H++OH-==H2O生成難電離的水。

  ③生成揮發性的物質:

  若離子間能結合而生成氣體,則可以降低某些離子的濃度,離子反應也就能夠發生。一般來說判斷依據是生成不穩定的酸(H2CO3、H2SO3等)、生成不穩定的鹼(如NH3·H2O)和生成揮發性的酸(如H2S)等。

  ④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一般來說強氧化性的物質與強還原性的物質,在合適的酸鹼性溶液中,可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例如NO3—、H+與Fe2+等。

  3.離子方程式的意義

  離子方程式不僅表示某些物質的某一具體反應,而且還表示了所有同一類型物質間的某一類反應,並且更能反映這類反應的本質,更具有典型代表性和概括性。例如:離子方程式H++OH—===H2O不僅表示鹽酸與燒鹼溶液的中和反應,而且還可以表示所有強酸與強鹼發生中和反應生成可溶性鹽和水的一類反應。

  4.離子方程式書寫步驟

  書寫離子方程式一般可分四步進行:

  (1)寫——根據客觀事實,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

  (2)拆——把易溶於水且易電離的物質寫成離子形式,把難溶於水的物質或難電離的物質以及氣體、單質、氧化物仍用分子式表示。對於難溶於水但易溶於酸的物質,如CaCO3、FeS、Cu(OH)2、Mg(OH)2等仍寫成分子式。

  (3)刪——對方程式的兩邊都有的相同離子,把其中不參加反應的離子,應「按數」刪除。

  (4)查——檢查寫出的離子方程式是否符合前三項的要求,並檢查是否符合質量守恆、是否符合電荷守恆。

  高考試題對離子反應的觀念的考查形式主要有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與判斷、離子共存、離子推斷及離子反應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四、化學實驗

  高中化學實驗的內容是很豐富的,它包括對實驗原理、實驗操作、注意事項、數據處理及誤差分析等問題的理解並轉化成自身的化學學科素質,在解決實驗問題的過程中能夠實現問題解決的自動化、條理化和準確化。電解質溶液專題中對化學實驗理念的考查主要集中在「酸鹼中和滴定」這個定量實驗上,考查中和滴定實驗操作的相關知識及其遷移應用。

  1.實驗原理:

  利用中和反應,用已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酸(或鹼)來測定未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鹼(或酸)的實驗方法。

  2. 指示劑的選擇:

  在中和滴定的操作過程中,指示劑常常預先滴加到被滴定溶液中,並放置於錐形瓶中。選擇指示劑時,可考慮恰好中和時生成鹽的水解情況,先判斷滴定終點時溶液的酸、鹼性,然後再確定選擇上述哪種指示劑。

  甲基橙和酚酞的變色範圍較窄,變色相對靈敏,常用作中和滴定的指示劑,而石蕊的變色範圍較寬,變色不靈敏,一般不用作中和滴定的指示劑。

  3.操作過程:檢漏→洗滌儀器→潤洗→裝液→量取→滴定→計算。

  (1)滴定操作: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或玻璃球,右手不停振蕩錐形瓶,眼睛要注視錐形瓶內溶液顏色的變化。

  (2)滴速控制:先快後慢,當接近終點時,應一滴一搖。

  (3)判斷終點:當滴加最後一滴,溶液鹽酸變化且30s內不再恢復原來顏色即為滴定終點。

  4.誤差分析:

  中和滴定的誤差分析依據:c(待)=

  從上式可以看同,若用標準溶液滴定待測液,消耗標準溶液多,則結果偏高;反之,偏低。待測液濃度是否準確只取決於滴定管中讀取的體積。引起這個體積誤差的常有:①讀數,②儀器洗滌,③滴定管漏液,④標準溶液不標準(如稱量、配製、混入雜質等引起的),⑤批示劑用錯,⑥待測液的量取等。

相關焦點

  • 高中化學《化學反應原理》知識點歸納總結,寒假預習/複習必備!
    高中化學《化學反應原理》知識點歸納總結,寒假預習/複習必備!考點1:化學反應速率1、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化學反應速率通常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和生成物濃度的變化來表示。表達式:___________ 。其常用的單位是__________ 、 或__________ 。
  • 高中化學反應速率及化學平衡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複習知識點:化學反應速率及化學平衡,以下歸納出高中化學知識點化學反應速率及化學平衡知識點總結,大家好好看。  1、化學反應速率計算:通過給出的反應物的物質的量(或物質的量濃度)和容器體積及反應時間計算反應速率,或者通過給出的圖像,通過圖像分析進行反應速率的計算。
  • 老何高分化學:高中化學難度王者-化學反應原理究竟該怎麼學
    化學是一門充滿神奇魅力的學科,但由於高中化學具有繁、難、亂的特點,所以不少同學對學習高中化學感到困難。老何高分化學了解到,許多高中生普遍認為化學反應原理是高中化學中最難學的版塊。因為這一部分包括了電解質溶液、電化學原理、反應平衡和熱化學等內容,是高中化學中最偏「理科」的一門,對同學的計算能力與邏輯推導能力有極高的要求。
  • 高考化學反應原理知識點總結
    ③熱化學反應方程式要指明反應時的溫度和壓強(常溫常壓可不標)。  ④熱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分數。  ⑤各物質係數加倍,△H加倍;反應逆向進行,△H改變符號,數值不變  ⑥不標反應條件  ⑦  標ΔH,包括「+」或「-」、數字和單位  2、化學反應熱的計算  (1)   反應熱等於生成物具有的總能量與反應物具有的總能量的差值。
  • 高中化學高考必考知識點全解
    馬上迎來2020高考,今年疫情影響,高三的學子們複習壓力都比較大,我今天抽空把整個高中的化學框架,方程式以及反應現象總結出來,希望能幫助到每一個正在備考的學子們!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電解質溶液化學反應類型
  • 高中化學怎樣快速提分?碳十二老師突破策略之高中化學反應原理
    我是碳十二老師,湖南重點高中任教17年。經歷6屆高考,專注高考研究,所帶學生1萬+,一本率90%以上。我將我的教學經驗和學科總結分享給你們,祝大家在這個過程中快速提分、逆襲學霸!因此在重點高中執教十七年樂此不疲。高中化學最注重的是複習總結,通過複習總結加強記憶。一、高中化學圖表、圖像等信息的提取和加工1.圖表類分析①明義:明確圖表所呈現的化學含義(圖表的含義),如物質的量濃度變化[質量分數變化]與時間二維關係。
  •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 全國卷化學必考知識點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 全國卷化學必考知識點高中化學有哪些必考的知識點?全國卷化學知識點有哪些?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中化學的知識點大全,供參考!高中化學必考知識點總結( 1)物質的組成、性質和分類① 了解分子、原子、離子和原子團等概念的含義。
  • 高中化學《化學反應原理》期末複習知識大全
    考點1:化學反應速率1、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化學反應速率通常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和生成物濃度的變化來表示。表達式:___________ 。其常用的單位是__________ 、 或__________ 。
  • 高中化學選修4:金屬的電化學腐蝕知識點總結
    高中知識搜索小程序(1)金屬腐蝕內容:(2)金屬腐蝕的本質:都是金屬原子 失去 電子而被氧化的過程
  • 高中化學: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知識點總結+訓練題50道
    今天化學姐給大家整理了高中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知識點總結+對應訓練題!如需下載列印版,請直接拉到文末查看。⑴ 定義:用來衡量化學反應的快慢,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物質的量的變化⑵ 表示方法:單位時間內反應濃度的減少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來表示⑶ 計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濃度變化,Δt:時間)單位:mol/(L·s
  •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共500頁資料,很全面,值得收藏!
    高中化學學習的重點有三點,一是學習化學理論,在高中化學的學習過程中應掌握化學的基本理論、基本公式,學習常見的化學物質,初步認識物質的微觀結構,知道化學反應的一般原理,了解它們在生產、生活和化學科學研究中的應用。二是鍛鍊化學實踐動手能力,通過學習和操作練習必要的化學實驗技能,體驗和了解化學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和方法,明確實驗在化學學習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 高中化學選修4:章節知識點梳理,90+必備總結!早點收藏
    化學這門學科總的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初中的時候,大部分人都只學了一年,那個時候是一個初步接觸,學習的目的就是讓大家了解化學這門學科,高中化學的學習就更為深入,但是在很多領域還是全新的,初中化學並不能成為基礎。
  • 高中化學《化學反應的方向》微課精講+知識點+教案課件+習題
    ▼高中全部學科課程預習匯總高中化學思維導圖(必修+選修)匯總高中化學必修第一冊微課
  • 高中化學選修四:化學反應原理,家有高中生碼住收藏
    因為化學反應原理很抽象,看似簡單,實則不好理解,誤區多。同學都感到學起來很吃力,其實只要抓住知識的實質,就能掌握整冊書的內容。學姐去年和清北的一名化學老師聊過,他們班的化學大部分都是95分以上的,所以很多很好的學習方法是值得借鑑的!
  • 高中化學《化學反應的速率與限度》微課精講+知識點+教案課件+習題
    ▼高中全部學科課程預習匯總高中化學思維導圖(必修+選修)匯總高中化學必修第一冊微課
  • 高中化學選修4知識點總結,別再費勁整理了,都給你準備好了
    高中化學選修4,主要學習化學反應與原理。概念和化學方程式很多,上課跟著老師的進度聽課,來不及整理筆記,下課後知識點又記憶不全,複習根本找不到重點。這是同學們跟助教老師反應最多的問題。高中化學想要得高分,就要弄懂基礎知識,然後再刷題總結答題技巧。這樣才能在考場上發揮自如。我們的主講老師是北京大學畢業的,他會教同學們一些答題技巧,更強調的基礎知識的掌握。只有基礎掌握好了,才有可能達到更高的水平。
  • 高中化學選修4知識點總結,孩子吃透,再笨也能考98分!建議收藏
    高中化學選修4知識點總結,孩子吃透,再笨也能考98分!建議收藏化學是比較基礎的一門學科,也是升學考試中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尤其是在高考中,理綜的學習,是尤為重要的,化學相對而言是比較簡單的,化學方程式,化學實驗反應以及實驗的原理,都是重中之重,在必修四的教科書中,甚至還會專門對化學反應以及原理進行講解和學習,不難看出其重要性。
  • 點心優課化學於汐:高中化學必修二知識點易錯警示總結(全)
    高中化學必修二的定位是化學中的一些常識,所以內容比較駁雜,廣而不深,稱作選修三、四、五的合體簡易版教材,需要記憶的內容非常多,同時必修二的基礎弱不紮實,可能導致選修三、四、五聽課的時候脫節。今天對高中化學必修二進行知識點總結及易錯警示整理。
  • 高中化學:化學反應中的熱效應專題詳解,含知識點、考向大全!
    清北助學團隊:由清華北大學子組成,致力於高中教育,每天分享高中提分秘籍,答題技巧,幫助高中生快速提分。在學習化學的時候,同學們都知道在一個化學反應的過程中,不但會生成一個新的物質,還會伴隨著產生一些能量的變化。而且這個反應的過程中有兩個必須點!要麼是需要吸熱的、要麼就是需要放熱的。
  • 和孩子一起畫思維導圖學習篇 之 歸納總結高中化學知識點
    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之一是採用思維導圖這個工具,讓所學的知識在大腦中匯集並歸納總結,然後梳理出完整的知識體系出來。雖然之前我們的系列文章談論的都是用思維導圖訓練低齡兒童,但其實它是可以運用在不同領域的。今天我們就舉例將其用於「梳理已經掌握的化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