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的球衣專題,ENJOYZ是向各位介紹了新賽季的J聯賽球衣。而今天要介紹的,是在上周末拉開新賽季戰幕,且只有20多年歷史,擁有諸多大牌球星加盟,球衣被同一品牌打包的聯賽。這是中超麼?不不不~咱們要說的就是美國足球大聯盟,也就是MLS。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堅,「football」一詞是被賦予給了美式橄欖球,而被稱為「soccer」的足球一直以來不被重視,直到近些年才稍獲改觀。但這並非意味著聯賽的職業化程度就此減退,尤其是在球衣設計這方面,我們卻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今天就來介紹一下屬於北美大陸的戰袍精品。(圖內紅字標註為2017賽季發布)
亞特蘭大聯(Atlanta United)
作為今年加入MLS的新軍,亞特蘭大聯在聯賽的前景也是不得而知,但俱樂部的目標依舊宏大。主場球衣紅黑相間的五組條紋代表俱樂部團結、堅定、友好、卓越與創新的個性,黑色體現了亞特蘭大作為火車城的歷史、紅色象徵驕傲和激情。白色客場球衣採用紅色與之搭配,正面和袖子引入微妙的灰色細紋,以此紀念亞特蘭大身為鐵路城的光榮史。
芝加哥火焰(Chicago Fire)
紅色的主場球衣胸前白色橫紋格外醒目,並加入了獨特的「粗砂礫」圖案印花。客場球衣被設計成隊徽的主色灰色,正面引入動感十足的細紋設計,象徵芝加哥這座鋼筋混凝土鑄起的快節奏的大都市。而兩條紅色橫紋代表了流經城市的兩條河流將整座城市劃分為三個主要區域。此外兩款球衣背部領口都嵌有一個以交叉的消防斧和六芒星組成圖案,這象徵著發生在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也是芝加哥火焰隊名的由來。
科羅拉多急流(Colorado Rapids)
主場球衣延續了俱樂部酒紅色、白色和天藍色搭配的傳統,客場球衣則是延續科羅拉多州旗的顏色設計,以黃色為主色輔以藍色的袖子。兩款也繼續加入州旗圖案和數字「5280」等本土元素,5280這個數字是源於科羅拉多首府丹佛的海拔為5280英尺,其別稱「英裡城」也是由此而來。
哥倫布機員(Columbus Crew SC)
新賽季黃色重新成為俱樂部主場球衣的主色,側面引入的黃黑色棋盤格紋是球迷組織「Nordecke(北看臺)」的標誌,強調了與球迷密不可分的聯繫。球衣左側下方印有「Charter Member #01(憲章會員1號)」的標識,代表俱樂部作為大聯盟1號初創會員的引以為傲的歷史和身份。客場球衣則是以黑色為主色,棋盤格紋是出現在領內織帶上。
華盛頓特區聯(D.C.United)
主場球衣延續俱樂部黑色與紅色的傳統設計,白色客場球衣則是搭配紅色衣袖,正面造型誇張的灰色圖案代表老鷹的翅膀,並自上而下逐漸淡化。背部領口的下方則刻有「District of Columbia(哥倫比亞特區)」字樣,代表俱樂部的所屬地。兩款球衣都印有俱樂部的非官方口號「無代表,不納稅(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作為特區在國會中爭取投票權運動的一部分,被用來宣傳首都居民為聯邦賦稅的同時卻沒有國會席位的情況。
達拉斯FC(FC Dallas)
主場球衣略微回歸了球隊的紅白橫條衫設計,藍色客場球衣靈感來自於德州廣袤的地平線上的美景,11顆五角星閃耀在德克薩斯湛藍的夜空,代表球隊首發的十一名球員。兩款球衣在不同位置都印有球隊信條「死忠達拉斯(Dallas 'Til I Die)」,而「LH」臂章則是為了紀念已故的MLS前總裁拉瑪爾·亨特(Lamar Hunt)。
休斯頓迪納摩(Houston Dynamo)
橙色的主場球衣在正面呈現天藍色的水平細紋,代表了休斯敦這座著名的太空城。客場球衣則是首次選擇黑色,胸前三道不同色調的橙色條紋組成一個巨大的V字形,呼應俱樂部「永遠橙色」的口號。俱樂部口號「FOREVER ORANGE(永遠橙色)」都出現在了兩款球衣的不同位置,且在左側下方印有德克薩斯州的州旗——孤星旗。
洛杉磯銀河(LA Galaxy)
主場球衣繼續以傳統的海軍藍色和金黃色綬帶作為重要部分,客場球衣以「Out Of The Blue(出於藍)」為主題,海軍藍色的球衣下新潮的條紋細節動感十足。球衣下方印有響亮而簡短的口號——「This is LA(這裡是洛杉磯)」。
明尼蘇達聯(Minnesota United)
同樣是今年新加入的球隊,明尼蘇達聯的待遇就差了點。主場球衣整體以淺灰色為主,胸前佩有天藍色的綬帶,灰色代表明尼蘇達州儲備豐富的鐵礦,天藍色則象徵流經明尼蘇達州的密西西比河。當然,這也是隊徽的主題設計。客場球衣以白色為主,肩部的淺灰色和天藍色裝飾與主場球衣顏色相呼應。
蒙特婁衝擊(Montreal Impact)
主場球衣受到之前一款廣受球迷喜愛的第二客場球衣的啟發,球衣由藍色和黑色組成,並搭配上銀色的細節。客場球衣整體呈白色,飾以藍色的細節,領口巧妙地加入鐳射三角形插片,當球員身處聚光燈下時會散發出絢爛的光輝。兩款球衣領內包帶上都繡有俱樂部口號「TOUS POUR GAGNER(一切通向勝利)」。
新英格蘭革命(New England Revolution)
主場球衣以獨立戰爭時期美軍外套樣式為啟發,紅白色彩條在深海軍藍色球衣上脫穎而出。客場球衣則是從美國國旗中獲得靈感,正面被均勻劃分為右紅左白兩個部分。兩款球衣都在不同位置印有俱樂部成立的年份「EST. 1996」。
紐約城FC(New York City FC)
主場球衣延續了天藍色主色,海軍藍和橙色的細節都來源於俱樂部隊徽,同時也來自紐約市的旗幟。新球衣側下方也印有一面紐約市旗。客場的海軍藍色球衣則是以胸前的隊徽通過模擬震源中心向外輻射的景象來反映出紐約城的巨大能量。
紐約紅牛(New York Red Bulls)
主場球衣上醒目的相交線條既表達了球隊靈活的、快速的、富有攻擊性的特點,同時它也象徵都會區照亮夜空的燈光,和那些建築,道路、橋梁、隧道將所有人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客場球衣是延續了球隊標誌性的黃藍顏色,它來源於紐約隨處可見的路牌。
奧蘭多城(Orlando City)
主場球衣延續了紫色為主色,飾以金色的裝飾。球衣正面和袖子都採用了精心設計的混紡面料。右袖袖口刻有白色數字「28.5410645°, -081.3890350°」,這是俱樂部新主場奧蘭多城市體育場場地正中心的地理坐標。客場球衣則繼續以白色為主體,加入醒目的紫色袖子。領內的包帶上以英文、西班牙文和葡萄牙文三種語言寫有俱樂部座右銘「超出預期」。
費城聯合(Philadelphia Union)
主場球衣繼續以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大陸軍軍服的金色和海軍藍色為傳統主色,金色條紋中加入了蛇皮的紋理,領內、領後以及左側下方都有蛇的圖案,它是美國革命的象徵,也是俱樂部最重要的象徵。領內包帶上還印有口號「We are one」。客場球衣則以白色為主色,並搭配海軍藍色和金色細節。
波特蘭伐木工(Portland Timbers)
主場球衣採用了創新功能的絨布面料,並呈現出獨特的格紋質感。綠色與金色的搭配源於上世紀70年代NASL聯賽時期的經典球衣,領內還印有球迷歌曲《Party in Portland》中的一段歌詞——「There’s a party in Portland, No one is sleeping tonight」(在波特蘭這裡有一場派對,而今夜無人入眠)。下方還印有一面波特蘭市旗。客場球衣則是以紅黑色的漸變縱向條紋為主要設計,與條紋上方的突出點組成荊棘般交錯的條紋,以此表達波特蘭「玫瑰城」的特色。
皇家鹽湖城(Real Salt Lake)
主場球衣繼續以紅黃色的西班牙風格為主,正面微妙的縱向織紋帶來強烈的細節感。客場球衣是延續了俱樂部的白色傳統,右袖袖口還標有口號「RSL AS ONE」(皇家鹽湖城如一人)。
聖何塞地震(San Jose Earthquakes)
主場球衣正面設計來自俱樂部隊徽圖案,領內的紅色織帶則是向成立於1974年的那支身穿紅色球衣的聖何塞地震致敬。右袖袖口繡有「團結(Unity)、奉獻(Devotion)、傳承(Heritage)」三個單詞,代表了俱樂部的品牌支柱。客場球衣由白色和紅色組成,紅色代表成立於1974年的聖何塞地震隊,白色則代表成立於1996年的聖何塞衝擊隊。
西雅圖海灣人(Seattle Sounders)
主場綠色球衣以瑞尼爾山(Mt. Rainier)為啟發,環環相扣的字母「S」型圖案加入到提花的設計中,如同延綿的山脈,環環相扣的圖案也如同西雅圖社會的基本結構。白色客場球衣官方名稱為「Heritage Kit(歷史球衣)」,從NASL時代的西雅圖海灣人球衣中獲得靈感,球衣的衣領、袖口及肩部的條紋都被設計成淺太平洋藍,與那支老西雅圖海灣人的球衣保持一致。第二客場球衣選用了俱樂部典型的太平洋藍色,受俱樂部獨特名稱的來源「普吉特灣」(Puget Sound)的啟發,斑斕的圖案如同普吉特灣海面上泛起的漣漪。
堪薩斯城競技(Sporting Kansas City)
主場球衣延續了自2010年重塑品牌以來的天藍色傳統,白色翻領上加入的紐扣設計也是阿迪達斯在同類產品中第一次使用,正面的四道淺色豎紋帶來不同以往的時尚感。右袖袖口印有後衛馬特·貝斯勒手書的口號「No other club(再無其他俱樂部)」。深靛藍色的客場球衣在正面引入了淺藍色的水平紋,領後寫有堪薩斯城競技俱樂部的縮寫「SKC」。
多倫多FC(Toronto FC)
主場球衣以「Dawn of the Reds(紅軍黎明)」為主題,正面採用了紅色混紡面料,並呈現出明暗交替的水平條紋形態,球衣的兩側和袖子是深煤灰色,這兩種顏色都來自於俱樂部隊徽。白色客場球衣胸前醒目的紅色帶表明了紅色永遠是球隊最主要的顏色,微妙的藍色細節加入到新球衣中,它既源於市旗,代表著多倫多這座城市,也是多倫多曾經的球隊多倫多暴雪的顏色之一,球隊曾在1976年奪得NASL的冠軍,這是多倫多足球迄今為止取得過的最高榮譽。
溫哥華白浪(Vancouver Whitecaps)
主場球衣被命名為「Rain Jersey」,受到與溫哥華人長期相伴的雨水的啟發,並且加入隊徽以及溫哥華變化的地平線元素,天藍色的小型三角形均勻分布在明快的白色球衣上,象徵雨滴以及組成這座城市的每一個人。客場球衣以「Sea to Sky」為主題,將溫哥華著名的99號公路「海天公路」沿線的自然風景與俱樂部菱形的品牌元素結合,自下而上由深色的太平洋海水通過層層漣漪過渡到城市天空明亮的天藍色。
估計不少小夥伴要頂著黑人問號來問我:為啥MLS的球衣會是主客場交替換新,而不是像歐洲足壇那樣賽季更迭時全數換掉?其實這與美國的體育文化也有點關係。美國傳統的四大體育聯盟球衣幾乎都是被同一品牌所全包,而且其球衣的設計很少有所更迭。以NBA為例,很多球隊的球衣設計是沿用了好幾年,更別說像湖人和凱爾特人這樣的元老級球隊,10年前後的球衣設計幾乎沒有差別。
然而四大聯盟的體育項目本身幾乎全為美國所主導,話語權在手,想咋弄就咋弄。但以歐洲南美為主導的足球要這麼弄可就有點行不通了,畢竟MLS掌權人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將聯賽推廣至全球,在球衣上搞萬年不變的設計對於聯賽形象也不好。然而骨子裡就有點傳統的美國人還是稍微做了妥協,於是球衣品牌打包和主客場球衣交替更迭的情況就出現了。不過正所謂慢工出細活,因為使用周期的延長,也給予了設計師們更多充裕的時間,也就基本杜絕了套模板這種業界毒瘤的情況。
此外消費能力也決定了生產力的發展。美國是當今毫無爭議的世界頭號體育營銷大國,哪怕是足球這項在美國還不能算是主流的運動,其聯賽的產品消費也是非常驚人,這自然也要得益於美國人民強大的消費能力。贊助商錢賺到手了,自然也樂於投入更多精力來設計球衣。你總不能指望贊助商球衣都賣不出幾件,還要倒貼錢來設計吧?
我們在感嘆人家的光鮮亮麗時,也時常忍不住埋汰一下自家還原地踏步。與其想太多,不如再看看卡爾美剛剛發布的中甲和中乙球衣,希望也許就在前方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