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鑑民法研究系列作品 | 書單

2021-02-08 中國民商法律網

中國民商法律網

本文轉自公眾號「燕大元照法律圖書」。



王澤鑑先生的系列講座讓大家一睹華人民法第一人的風採,引發了「王澤鑑熱潮」。然而想要真正理解王澤鑑先生學術精髓僅靠追講座、傳講義是遠遠不夠的,這與學習民法一樣本無捷徑可尋。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王澤鑑先生作品一覽,是時候給自己定個計劃,安安靜靜「啃啃」大部頭了。也許計劃達成那天,你會突然發現自己已經打通任督二脈、參透武功絕學。


王澤鑑先生對於學習民法的建議




為增加學習的效率,須採積極主動的態度,在此提出三點建議:


1.加強研讀法律條文。讀到教科書引用的法律條文時,必須確實查閱精讀該條文及相關規定,來回於教科書與法律條文之間,始能真正把握理解法學理論與解釋適用的相互關係。經常閱讀法條有助於了解法律規範目的,探究社會問題,發現爭點、探尋解決可能性。民法條文的文字精確典雅,經常研讀、背誦,確可提升駕馭法律文字的素養。


2.從大一開始即須演練實例題,並將其列入課程內容,由簡入繁,始能透徹了解法律概念體系,運用法律解釋適用方法,培養處理案例的能力。在臺灣地區的大學圖書館,學生多在看書。在德國(或美國)大學法學院圖書館,從早到晚,座無虛席,學生多在查閱資料,解答實例題,研讀判例、提出報告。此涉及法學教育的目的及使命,教學研究及司法考試的核心問題。


3.加強溝通及共同討論。法學是在共同研討中成長進步的,遇到疑難問題時,應求教於老師,查閱文獻,與同學討論。為演練實例題,得組成小組,定期聚會輪流出題(此可促使我們認真閱讀資料,培養發掘問題設計案例的能力),同時個別作答、集體討論,若能持之以恆,必有顯著效果。


民法學者如何讀王澤鑑




高聖平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民法本為裁判規則,民法之學的目的即在於構建科學的裁判規則,以資助益法院貫徹民法之公平、正義,實現法治之目的。當事人主張權利,亦須於法有據,提供準確的請求權基礎。著此為出發點,先生獨樹一幟,創造性地構建了請求權基礎的民法研習方法,並貫徹於整個民法研究之全部領域。請求權基礎的思考方法是尋找問題、並論證其解決之道的根本方法,是民法學說與實務結合的最佳途徑。請求權基礎的思考方法須藉助於實例來演習,透過個案研讀,形成民法的概念與構建民法的規範體系與模式。是以,先生之著述往往以實例引導,抽絲剝繭,鞭辟入裡,曲徑通幽,將研究不斷引向深入。先生之實例不僅來源於本土實務,自有設計,更取自法治發達之各國實務。案例比較方法為比較法之高級境界,觀察相同案例的各國不同裁判方法,可窺得各國法治之要義,並達至為我所用之境界。要言之,以請求權基礎結合實例演習的民法釋義學,可謂先生法學方法論之精義所在。


葛雲松 | 北京大學法學院


開始我對民法懵懂無知,實在看不出「天龍八部」有什麼好,很快忽略過去。在艱難地啃過史尚寬先生的部分著作後,有一天又看起王老師的文章,突然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仿佛一扇門被打開了。這些文章從提出問題,到整理學說判例,到比較法資料的援引,到邏輯分析、政策衡量,有如水銀瀉地,你能感到一種完美的「線條」,一種庖丁解牛般的輕鬆瀟灑。他的文字樸實、簡潔,有一種不疾不徐、溫文爾雅的君子之風。就好像傳說中真正的武林高手,你看到的似乎都是平常的招式,可是一招一式揮灑自如,其運用之妙,讀起來真是一種享受。


韓世遠 | 清華大學法學院


無論是法學研究還是法律適用,均離不開方法。讀王澤鑑先生的書,不能僅僅讀其中的法學知識,更要琢磨其中的法學方法。擇其要者,可概括為四端:其一,請求權基礎的思考及論證方法;其二,法解釋學的方法;其三,案例研究的方法;其四,比較法的方法。法學方法猶如遊泳方法,如果只談如何遊泳而不能實際下水實踐,必然是誤人子弟的空談。同樣,如果只學習遊泳的理論而不實際下水實踐,自己的能力根本不會有實際的提升。王澤鑑先生的著作,既有對相應方法的闡述,更多的則是實際應用這些方法的思考和論證。讀書不僅應領會作者的意思,同時應注意作者的方法。正是這些方法,對於中國民法研究水平的提升,至關重要。


田士永 |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


民法學習有很多目的,掌握基本概念和民法基本理念當然非常重要,但僅僅這些顯然不夠,因為幾乎沒有誰是為學民法而學民法。學習民法首先是為適用民法解決具體問題。為此,除需要掌握民法基礎知識,還需要形成法律思維。這些知識、思維,以及將來所謂的法律職業能力,顯然不是上課聽老師講下課看書就能為學生所掌握的。但是,法科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時間有限,不可能事事親歷,案例研習就成為法科學生掌握法學知識的有效手段,並是法學知識內化為自身素質和能力的有效途徑,是養成法律思維的重要環節。


易軍 |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


讀先生的著作,受益匪淺。有三個方面給我留下了尤其深刻的印象。一是靈活自如地運用法釋義學。在尊重民法典權威性的前提下,先生對之進行卓有成效的描述、概念釐清或體系建構。二是高度重視法院判例。先生深諳司法活動對法律之變化與生長的重要作用,對法院判決,進行分析、批評、注釋,或組成體系或闡明法理,並藉此參與或指導創造法律的工作。三是力倡平等、自由與人格尊嚴的民法觀念。先生不僅多次明確宣示與呼籲「民法的終極價值乃在於維護、促進、保障個人的自由、平等、人格的發展與尊嚴」,而且於具體制度的研究中,闡幽發微,揭櫫制度背後潛藏的基本民法價值。職是之故,每次閱讀先生的著作都不啻是一次法學思維的訓練與法治觀念的洗禮。

王澤鑑先生民法研究系列作品一覽







責任編輯:崔耀燁

圖片編輯:師文、李欣南、劉小鈴、金今


相關焦點

  •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重排合訂本序言
    *按照民法體系重排篇目的《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八合一合訂本(王澤鑑老師印章珍藏版),將於10月
  • 王澤鑑《民法思維》書評
    其所展現與代表的,正是我國民法繼受西方與施行八十年以來,會通與轉化的成果。 相應於公法與刑法也有其各自的方法論,民法方法論之研究,是以對民法規定之理解與運用而生之問題,作為展示其方法論內容之主要素材。法律思維與民法實例有感文|蘇冠錚最近拜讀了臺灣王澤鑑先生的作品《法律思維與民法實例——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
  •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重排合訂本)
    書名: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重排合訂本) 作者:王澤鑑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書號:
  • 王澤鑑之於中國大陸民法:知識與方法
    來源 | 燕大元照王澤鑑先生的著作持續不斷在影響著大陸的民法學人。今天思考王澤鑑先生對於中國民法的意義,我以為可以從知識與方法兩個方面進行分析。20世紀70年代後期,中國恢復高等法學教育時,面臨著嚴重的法學書籍荒。而兩卷影印的《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不知對於多少渴望知識的人,猶如久旱逢甘霖。
  • 「海峽兩岸當代民法第一人」,著作等身的王澤鑑先生
    在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學習期間,以第一名考取臺灣公費留學,後赴德國海德堡大學深造,半年後轉學至慕尼黑大學,師承德國法學家卡爾·拉倫茨(Karl Larenz)教授研究民法及法學方法論,於1968年獲法學博士學位。
  • 關於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的三篇讀後感:我的「全體系」民法基礎
    民法學的基本任務——《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讀後感(一)嚴格以現行法律為根據——《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讀後感(二)法律之比較在法律適用中的功能——《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讀後感(三)這三篇讀後感實際上並不僅僅是閱讀《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的讀後感,而更是自己當時學習民法的體會
  • 王澤鑑之於中國大陸民法: 知識與方法 | 開學季
    王澤鑑先生的著作持續不斷在影響著大陸的民法學人。今天思考王澤鑑先生對於中國民法的意義,我以為可以從知識與方法兩個方面進行分析。20世紀70年代後期,中國恢復高等法學教育時,面臨著嚴重的法學書籍荒。而兩卷影印的《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不知對於多少渴望知識的人,猶如久旱逢甘霖。直至今天,我們讀那些30年前寫就的文字,依然要感佩其精準可信。如今大陸學子已經不患書荒,反而要患書濫成災了。但真正能像王澤鑑先生的著作那樣精準可信的,比例實屬少之又少。結果法學書籍雖有數量的大幅增長,卻少有學術質量的顯著提升。
  • 法官如何維護法律適用的安定性 ——讀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
    作者:楊克彬王澤鑑先生的《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一書視野廣闊、案例生動、文風謙卑儒雅,每重讀一遍都有新的感受。
  • 民法學界的天龍八部——《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
    王澤鑑先生,1938年出生於臺北。畢業於臺灣大學法律系,獲德國 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
  • 王澤鑑先生解讀「損害賠償法」 | 新書
    2016年5月間,曾在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院圖書館校閱本書,想起早年師從Karl Larenz教授學習民法的情景,並反省檢視多年來研究民法的思考方法,更深刻地認識到法學上的概念形成與利益評價,以及如何運用請求權基礎方法解析案例,尤其是致力於結合體系思考與法律原則,建構損害賠償法釋義學(法教義學)的體系。
  • 重磅:著名民法學者王澤鑑對《民法典》的七個看法
    為使廣大讀者朋友深入了解《民法典》的創製背景、意義、立法進程,探究立法過程中極富爭議的重大法律問題,明晰《民法典》的精髓,在司法實務中和日常生產、生活中更好地運用《民法典》,北京德恆(深圳)律師事務所特別邀請了參加《民法典》立法的法律專家及著名法律學人,暢談《民法典》的重大理論與實務。本期接受專訪嘉賓為中國臺灣民法著名學者王澤鑑教授,敬請關注。
  • 民法:王澤鑑老師精彩語錄!
    王澤鑑教授,1938年出生於臺北。臺灣大學法學學士、法學碩士。
  •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有關無權處分之疏理
  • 江平對談王澤鑑:中國民法典怎麼立?
    、王澤鑑在北京進行了一場對談。城市裡,憲法、民法通則過去都強調國有企業的不可動搖的壟斷地位。現在看來,民法總則已經打破了國家的壟斷地位,體現了國家和其他民事主體地位平等。這一點非常重要。王澤鑑:這麼一個大國要有一部民法典作為基礎,承擔體系整合、理念宣示的基本功能。它一方面要鞏固所取得的成就,一方面要發展進步。這兩方面要兼顧,保持平衡。
  • 民商法實務書單(第五版)
    【按語】根據大家推薦的書目和自己閱讀的體驗,現製作此「民商法實務書單」,篩選標準為:1、讀過覺得好的,列入;2、沒有讀過、但廣泛推薦、且少人強烈反對的,列入;3、全國人大法工委的法律釋義書和最高院的司解理解與適用書,屬當然書目,就不一一列入了。
  • 民商法實務書單(第五版)|高杉LEGAL
    配圖:LEGAL HIGH 劇照【按語】根據大家推薦的書目和自己閱讀的體驗,現製作此「民商法實務書單」,篩選標準為:1、讀過覺得好的,列入;2、沒有讀過、但廣泛推薦、且少人強烈反對的,列入;3、全國人大法工委的法律釋義書和最高院的司解理解與適用書,屬當然書目,就不一一列入了。
  • 民商法實務書單(第七版)|高杉LEGAL
    配圖:LEGAL HIGH 劇照 「高杉LEGAL」致力於中國民商法實務研究及交流。歡迎各位實務界人士投稿,請寄:gaoshanLEGAL@163.com。《審判監督指導》(最高院審監庭)《執行工作指導》(最高院執行局)《法律適用方法》(叢書,國家法官學院 & GIZ) 六、教材與理論類 《民法思維: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王澤鑑)《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黃茂榮) 《民事訴訟法要論
  • 【好書推薦】民商法書單
  • 「收藏」一份關於民法總則的優秀書單,這就夠了!
    總之,《民法要義》是梅先生治學嚴謹求實、富有批判性和創造力的代表作品,但是它的時代局限性也是存在的,所以在閱讀的時候,應當有所取捨。2佟柔著這本書借鑑民法在調整商品關係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基本原理和制度,分析比較當代兩大法系中一些國家的學說和法例,按照傳統民法總則的體例,結合我國的國情,對我國民事活動和民法規範中的共通性的問題進行了研究
  • 民商法書單 | 基礎理論向 | 最新版
    這時如果能有一份過來人給出的詳盡書單,無疑能夠使學生迅速了解學科體系,為將來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基礎。一份好的書單,可以讓初學者按圖索驥,事半功倍地開啟學習之路。在普遍失敗的法學教育及成因一文中,葛雲松教授提到法學院學生理論與實踐都不足。今日這份偏向基礎理論的書單,由李昊(人稱「月半大叔」)老師開具,也會持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