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APP亂象多 號召學生「拉人頭賺錢」

2020-12-14 環球網

生活日報記者郭春雨

9月5日,教育部等八部門重拳出擊,專項整治學習類APP,已經查處了「互動作業」「同學幫」等10餘個違法違規平臺,下架了200餘款嚴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應用。

近年來,各類學習類APP已成為中小學生輔助學習的重要手段。雖然這些學習類APP方便了老師教學、學生練習,但也暴露出諸多亂象。記者調查發現,不少打著學習名義的學習類APP,不僅成了「抄答案神器」,還充斥著大量的遊戲等內容,甚至還有學習類APP號召學生報名收費課程「拉人頭賺錢」。

小遊戲跟學習綁定在一起

對於家有學生的家長來說,學習類APP都不陌生。記者在iOS系統的應用商店發現,學習類APP的下載和使用率很高。「一起小學學生」APP的下載量有130萬,小猿搜題的下載量有52.1萬,其他一些比較知名的學習類APP下載量也都不少。此外,據有關方面預測,2019年在線教育市場將超過2600億元,中小學生在線教育用戶將達到8000萬人,可謂方興未艾、勢頭強勁。

「我手機上有六七個APP,有些是老師要求下載的,有些是自己覺得有用下載的,現在碰到不會的題拍照搜一下,確實也比較方便。」家長孫女士告訴記者,早在去年孩子上4年級的時候,老師就在家長群裡通知下載一款學習類APP,老師在上面布置作業、下通知、批改作業,有一次期末考試的英語口語測試都是通過APP進行。

然而,開始比較好用,到後來這款APP廣告越來越多、遊戲類視頻越來越多,老師就通知重新用另一款APP。現在老師已經不通過APP布置作業了,都是家長自助下載應用。

「上面有小遊戲可以充值,之前班裡有個孩子充值遊戲幣花了1000多塊錢,從那之後老師就不再用APP了。」孫女士告訴記者,一些小遊戲跟學習綁定在一起,比如通過遊戲來學習一些英語繪本、速算,那就要先充值才能玩。「雖然打著『玩中學』的名義,但是孩子對遊戲的興趣明顯高於學習。越好玩的通關遊戲,越需要充值才能解鎖,錢也不多,一般一次幾十到幾百。」孫女士說,自己還保留著多款這類APP,主要是給孩子檢查作業用,有些題目自己也不會,「掃一掃」就能出答案,覺得很方便。

不過,孫女士也坦言,學習類APP雖然方便了檢查作業,但是也給自己製造了不少麻煩。最突出的一點就是,要時刻防著孩子拿手機「搜一搜」抄作業。「好幾次了,說是拿著手機查資料,實際上就是打開手機抄作業。」

學習類APP內容魚目混珠

記者下載了多款學習類APP,發現這類APP的質量良莠不齊,不少學習類APP中充斥著大量與學習無關的內容。

在一款名為「作業答案」的學習類APP上,在最上方的核心展示區寫著「別在該放肆的年紀假裝佛系」,記者點開後發現是一個公眾號的推送廣告,公眾號的內容和學習並無關係。

另外一款名為「作業大師」的學習類APP,點開之後最上方的推薦區上標註「校園隊長招募中,在學習的同時順便把錢賺了」。記者點開進入,這是一款「拉人頭賺提成」的APP廣告。推薦學生報名該APP的補習課,即可獲得「獎學金」,拉的同學越多,賺的「獎學金」也就越多。

此外,各種打著學習名義的小遊戲在學習類APP裡極為常見,不僅如此,不少學習類APP中還有大量的笑話、動漫等。記者下載一款「阿凡題搜題」的學習類APP,裡面的「ACG傳送門」板塊介紹是「宅男宅女聚集地,帶你走進二次元」,裡面的內容基本都是圍繞著動漫及其周邊,其中一篇名為「看動漫學動作,萌妹們都喜歡這麼做」的帖子中,用動漫人物教「很中二或羞恥」的動作。帖子下方顯示已經有691條跟帖評論。

相關連結學生坦言「抄一下」更便捷

為了驗證學習類APP的功能,記者下載了在學生群體中下載量比較大的「小猿搜題」和「作業幫」兩款軟體體驗,上傳了3道初中數學題,其中兩道給出了答案。這些軟體的題庫涵蓋了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政治、生物、化學等幾乎所有學科。

「暑假作業用到的比較多。」今年讀六年級的學生小飛(化名)告訴記者,雖然在搜出答案的時候也給出了解題思路,但暑假作業量大,往往就忍不住直接「抄答案」。此外,暑假比較容易拿到父母的手機,因此幾個同學聚在一起做暑假作業,用APP「拍一下,抄一抄」成了常事。

「我們班不少人都用了。開始大家還覺得有解題步驟挺好,但是後來覺得用這個根本管不住自己,越是難題越忍不住抄。」小飛說,「所以現在除非作業量特別大,儘量忍住不用。」

此外,此次八部門重拳出擊點名的「互動作業」「同學幫」等10餘個違法違規平臺目前已經下架,記者在iOS系統的應用商店內無法找到。記者郭春雨

相關焦點

  • 邀請他人獲得獎勵,賺錢類App拉人頭攢金幣涉嫌傳銷
    法制日報8月9日消息,近日,媒體報導了賺錢類App的違法亂象問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據了解,目前多個手機App以能賺錢為噱頭吸引用戶,其應用類型包括新聞閱讀、影音播放、教育培訓、輸入法、健康運動等,有些App的下載量甚至超過千萬次。
  • 妙贊APP點讚賺錢? 是否又是一個騙局?
    妙贊APP點讚賺錢? 是否又是一個騙局?今天,想知道的小夥伴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拉人頭賺錢 巴比兔模式遭質疑
    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中心特約研究員趙佔領表示,拉人頭、將發展人員作為銷售業績一部分等方式涉嫌傳銷,而將代餐營養餅乾渲染為減肥餅乾則涉嫌虛假宣傳。宣稱「穩賺不賠」「不賺錢我囤好幾十萬的貨幹嘛啊。」一位在微信朋友圈中銷售巴比兔的微商非常激動地向北京商報記者解釋。「當然賺錢」、「穩賺不賠」是多個巴比兔代理商給出的承若。
  • 趣步APP走路能賺錢,傳銷倒閉了吧,不要拉人頭就是不聽!
    今天再重申一下啊,你選擇項目一定不要選那些出力不落好的項目,就像哪一種呢,拉人頭的這種項目就是出力不落好,首先你要想一下你拉人頭你給人家平臺去推的,是不是人家平臺政策一變,可能你之前的努力都付之東流了。這個我有深深的經驗教訓。去年開始推廣一個叫某象生活的購物APP!當時是說,終身合伙人邀請20個vIp之後呢就可以了。
  • 「賺錢APP」不能成監管盲區
    一批打著「看新聞、看視頻、走路能賺錢」旗號的賺錢APP頻現,吸引大量用戶下載安裝。然而,媒體調查發現,賺錢APP並非真的能賺錢,從註冊使用到現金提現,整個過程圈套重重,一不留神,不僅白費功夫,還可能掉入陷阱。  不僅如此,隨意註冊使用賺錢APP,還存在洩露個人信息風險。賺錢APP在註冊時,大都要求用戶填寫真實姓名、手機號碼、身份證號,因為涉及利益與提現,還要綁定銀行帳號、微信號等。
  • 醫美亂象層出不窮:好友推薦竟是「賺錢模式」拿回扣
    醫美亂象層出不窮:好友推薦竟是「賺錢模式」拿回扣金羊網  作者:張豪  2020-04-15 近兩年,許多打著「兼職賺錢」的幌子,讓求美者利用自身人脈為其輸送顧客
  • 「走路就能賺錢」APP終於栽了!
    「走路賺錢」背後的套路據了解,這款APP靠走路換獎品吸引用戶,並洗腦用戶「拉人入夥」分股份,看似是零投資,實質上卻是卻利用傳銷拉人頭的方式發展下線。一位參與過虛擬貨幣交易的資深玩家介紹,趣步這樣的APP其實就是資金盤的玩法:先入場的用戶,會通過低價購入「糖果」,然後想盡辦法用大量買入、拉人頭等方式、把「糖果」的價格炒高,然後再把手裡的糖果高價拋售,賺取差價。業內人士表示,趣步之所以在短期內吸引了如此多的用戶,主要是因為成本低,每人繳納1元即可參與。
  • 躺賺、走賺、玩賺……「能賺錢」的App背後貓膩多
    據悉,「趣步」是一款號稱「走路就能賺錢」的網紅App。截至今年9月6日,「趣步」App的登記用戶已達7300萬。「趣步」推廣人員曾稱,在不投資、不推廣的情況下,每天走4000步,一個月只能掙200元,但通過投資和推廣發展團隊,即所謂的「拉人頭」,能夠月入幾千元甚至十幾萬元。這款App目前已被多個應用平臺下架。
  • 警惕「賺錢APP」成為網絡違法新通道
    編輯 常磊近期,一批號稱「使用就能賺錢」的app悄然興起。用戶刷視頻、走路跑步、打字都能掙錢,天上真能掉餡餅嗎?實際上,此類APP多數涉嫌誇大宣傳,承諾的高額回報往往無法兌現,其鼓勵用戶拉人頭發展下線的模式也引發「傳銷」質疑。
  • 拉人頭、無限層級、躺賺佣金:好省APP如何讓你掉進網絡傳銷陷阱
    如此直接的廣告語,還有大佬背書,難免會讓部分人對這個名為好省的app產生興趣,但是這背後,卻是一個類傳銷的網絡騙局。3月14日,一位網友在黑貓投訴上,投訴了一個名為好省app的平臺。這位網友表示,自己被拉進了好省推銷的微信群,群裡謊稱說好省是阿里巴巴投資,還可以發展「合伙人」,無限層級,躺賺千萬,非常玄乎!
  • 哪些人可以把手機app拉新作為副業來賺錢?
    首先要介紹什麼是手機app拉新。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人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網際網路,這使的移動網際網路成為了一個賺錢的行業,不少人因為網絡賺取了人生第一桶金。網際網路的發展使得手機成為了必不可少的工具,對於app開發商來說,用戶量是發展的根本,手機app拉新應用而生,通俗來講,通過讓廣大人群下載新的app即為拉新,每次推廣都有佣金,這樣就可以賺取一定的利潤,支付寶,淘寶的誕生也經歷了拉新這一過程,目前市面上比較火爆的拉新有京東白條,本色世界,秘樂。那麼什麼人適合做拉新呢?
  • 學生賺錢平臺 學生賺錢軟體 學生賺錢app
    學生賺錢平臺  學生賺錢軟體  學生賺錢app QQ群1:287701711
  • 推銷的產品「可替代汽油」 賺錢的方式為啥是拉人頭
    一個令人疑惑的賺錢「項目」  日前,市民李先生找到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講述了他的一位朋友介紹的「保賺錢」項目,聽了幾次講解,他感到很疑惑。  疑惑一:這是經銷產品還是拉人頭賺錢?  李先生說,他先後去兩家代理商了解過,雖然「尾氣清潔劑」生產的公司與品牌不同,但所講的內容與賺錢方式基本一樣。  李先生說,對方起初介紹這是一種高科技產品,能替代汽油用,可講來講去,變成了宣揚投資成會員有高回報、拉人入會有更豐厚收益甚至成為百萬富翁等內容,根本與經銷產品無關,甚至直接告訴你,只要拉來人就能保賺錢。
  • 好省app靠譜嗎?好省怎麼賺錢?app...
    好省app靠譜嗎?好省怎麼賺錢?好省app官網下載?好省app是正規的嗎?好省app是騙局嗎?好省app是傳銷嗎?好省app是真的嗎?好省是什麼是真的假的?不要認為這個很難,好省app有個夥伴1個多月就達到了這個目標,而這位夥伴僅僅是位大四剛畢業的學生。畢竟淘寶的用戶是一個龐大的群體。
  • 【曝光】家庭教育成拉人頭利器!深圳超越巔峰教育涉嫌傳銷
    (您身邊的防傳管家:添加【反傳聯盟】微信公眾號fcx114-com)深圳超越巔峰教育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叫黃昌波,其個人號稱「中國著名家庭教育導師、教育人性大師、本土化教育專家、自動自發教育系統研究院院長、深圳超越巔峰教育集團創始人、中國式家教智慧課程創始人主講人、獨家課程·天之驕子系列青少年訓練營創始人主講人
  • 「賺錢APP」真的能賺錢嗎?
    多款號稱「看新聞就能賺錢」的APP,根本沒有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資質,「新聞」也多為獵奇、八卦等垃圾信息。郭德鑫作 新華社發在「人手一部」手機的年代,讀新聞、看視頻、打遊戲已經成為一件尋常事。除了在各大網絡平臺植入廣告之外,記者發現,多個應用商城中也存在大量賺錢類APP,涉及多個品類,閱讀新聞賺錢、轉發文章賺錢、試玩APP賺錢、走路運動賺錢、知識問答賺錢、問卷調查賺錢……關於賺錢類APP的經驗貼也在網上隨處可見,這些文章大多以誘惑性文字為標題,打著分享經驗的幌子為APP做推廣。
  • 學生黨必備試玩遊戲賺錢app 手機玩遊戲賺錢平臺
    學生黨必備試玩遊戲賺錢app,不投入一分錢,玩玩遊戲就能夠賺錢,在打發無聊時間的同時還能夠為自己賺零花錢,指尖app就是這麼神奇,小夥伴們可以試試哦!   指尖app上面有海量遊戲可以試玩,玩遊戲還給你錢,還有各種簡單輕鬆的體驗任務、每天幾分鐘就能賺幾十塊,提現很快很方便隨時都可以,還能領遊戲禮包,換Q幣、話費等!
  • 未來集市app拉人頭獎勵機制被指涉傳銷 帳戶被凍結
    近日,澎湃新聞暗訪發現,未來集市APP實行繳費加盟、拉人頭、多層級獎勵機制的營銷模式。法律人士指出,依據《禁止傳銷條例》,未來集市的這一經營模式涉嫌非法傳銷。10月12日,澎湃新聞針對上述情況致電未來集市,未獲得回音。
  • 高仿APP、「AI算命」 網際網路亂象整治得如何了?
    原標題:高仿APP、「AI算命」 網際網路亂象整治得如何了?   山寨公眾號、高仿APP、「AI算命」、「賺錢」APP……這些網際網路亂象整治得如何了?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 題:山寨公眾號、高仿APP、「AI算命」、「賺錢」APP……這些網際網路亂象整治得如何了?
  • 國際商友圈俱樂部拉人頭涉嫌傳銷 拉100個人可分100萬
    (負責人在洗腦)近日,多地市民向非凡產經網爆料稱,一個名叫「國際商友圈俱樂部」的組織正大肆拉人頭涉嫌傳銷,非凡產經網就此進行了調查。「國際商友圈俱樂部」的運營主體是內蒙古商友圈國際網絡傳媒有限公司,該公司對創始人的吹噓可謂驚人,鼓吹其創始人受到《消費資本論》的啟發,創造的「《消費股權無限合伙人機制》和《原始股等量恆定發行機制》為全球首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