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三個失誤確實太致命了,至今很難解釋清楚為什麼會這樣,他們一點個人責任感和榮譽感都談不上。」近日,有國內媒體援引並翻譯義大利媒體的報導,稱裡皮發表了上述言論。一時間,已離開國足帥位的裡皮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銀狐」真的說過這番話嗎?
資料圖
在阿聯亞洲杯結束後,不再是國足主帥的裡皮首次接受了媒體的採訪,但這個「首次」卻引起了渲染大波。對於裡皮的言論,國內輿論褒貶不一,評論員董路在個人社交平臺上向裡皮開炮。
董路質疑裡皮的言論:裡皮最新採訪中將國腳亞洲杯對伊朗的三個嚴重失誤歸結為「沒有一點責任和榮譽感」,這個定義有點意思。不知贏吉爾吉斯斯坦、菲律賓、泰國的時候,他們有沒有「責任和榮譽感」,如果也沒有,為什麼還用他們?如果有,為什麼對伊朗就沒了呢? ????
據核實,裡皮在接受採訪時根本沒有提及「他們一點個人責任感和榮譽感都談不上」這句話。由於翻譯緣故,裡皮所說的義大利語翻譯成中文時產生了極大的爭議,「銀狐」的原意是:儘管發生了低級失誤,但國家隊是個集體,不想談論球員的個人責任。
如果用翻譯軟體直接將義大利語轉化為中文,事實上與裡皮真實意思有極大的出入。拿國內媒體翻譯報導裡皮的言論,與裡皮真實意思相比,實際上相差了不止一丁半點。
這一次,因為翻譯的緣故,我們真的冤枉裡皮了,至少他沒有說出「無責任感和榮譽感」之類的詞語。
延伸閱讀
裡皮正式告別國足 球迷:「銀狐」給中國男足留下了什麼?
隨著中國男足結束亞洲杯徵程,義大利籍主教練裡皮將告別國足帥位,這標誌著歷時兩年多的「裡皮時代」結束。
裡皮 新華社記者丁旭攝
當告別這位最大牌的國足主帥時,他兌現承諾所做出的努力,比如——打破「第12名」的宿命論、讓國家隊重回正軌、拼出100%實力和比賽態度等方面,並不能因為大賽的結束而「非白即黑」地被遺忘。同時,「銀狐」未能完成的球隊「新老交替」工程,也應將由繼任者在中國足球界重抓青訓的共識下,成為「卡達周期」的重要任務。
激發出國足全部實力
本屆亞洲杯上,拿主帥裡皮的話說,當所有23名球員「精神上統一、踢得更有侵略性、整體上發揮好了」,球隊還是有能力與亞洲球隊一拼高下的,這也在比賽中得到體現。
縱觀本屆亞洲杯賽,裡皮的球隊數次在逆境中反擊,展現出了較強的凝聚力和鬥志,這是需要肯定的。
無論是首戰一度被「新軍」吉爾吉斯斯坦隊逼上絕境,還是在淘汰賽必須要贏下的泰國隊,裡皮率領的這支以老將為主的球隊,雖然體能受到外界擔心,但沒有被壓力和更年輕對手的衝擊力所擊垮,而是以足夠的凝聚力、拼勁和大賽經驗,順利完成進入八強的既定目標。
從這個層面來說,裡皮完成了國家隊主帥應有的任務——發揮出球隊的全部戰鬥力。
拼到2002年後距世界盃最近的位置
儘管有媒體質疑裡皮為了球隊信心所做的鼓勵只是「精神勝利法」,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他的任期內除亞洲杯之外的另一項正式比賽——世預賽12強賽上,球迷們看到了近些年最強的國家隊。
在2016年10月上任時,裡皮接手的國足在12強賽上4戰只拿1分、且全隊瀰漫著「第12名」的悲觀論。但他通過球隊的「心理建設」,幫助球隊重塑信心;並且用世界級教頭的改造能力,讓所有球員回歸熟悉位置,並在技戰術細節、陣容捏合以及戰術紀律上加以強化。
最終,國足不僅在主場面對卡達、韓國等比賽中踢出近年來最強的技戰術表現,而且最終拿到12分,距離獲得附加賽資格的敘利亞隊只差1分,頑強將晉級俄羅斯世界盃的希望保留到最後一輪,取得了在國足唯一一次晉級世界盃(2002)後的15年裡最大的進步。
主教練負責制和複合型團隊
裡皮執教也為中國男足的管理模式取得探索。他在上任初就介紹,要執教一個國家隊需要建立兩個團隊,一個是上場踢球的球員,另外一個是幫助這些球員的團隊——這個團隊包括主教練、教練組、醫療、後勤保障、足協各職能部門,所有的人在一起幫助國家隊球員。
正是對裡皮能力的信任,足協給了他的團隊絕對的支持和保障,並保證了主教練負責制的絕對權威,也成為國家隊在12強賽、亞洲杯賽上能夠消除後顧之憂、發揮出全部實力的重要保障,這也為今後的國家隊建設提供了借鑑意義。
技術沒有根本性改變青訓依然是重點
裡皮任期內當然也有未能如願的遺憾。比如,他的教練團隊在帶隊出戰U23亞錦賽和亞運會上的戰績不理想,這使得沒能讓U23球員獲得更多歷練,也未能讓更多新人獲得信任、進入到國家隊陣中,這使得國足的年齡結構趨於老化,在本屆亞洲杯上也暴露出速度、天賦和衝擊力的不足。
由於裡皮與足協的合約就到本屆亞洲杯,他也無法對國足發展有長遠規劃。拿這位老帥的話說,「(本屆亞洲杯)我已經挑選了中國最好的球員了,此前我在一些比賽中使用過一些年輕球員,但他們的比賽經驗還達不到要求。」
從中反映出的,還是年輕球員的「短板」。因為聯賽「U23」政策的出臺,恰恰反映了年輕球員能力不足、可管理者又不得不讓他們獲得鍛鍊、儘快成長的矛盾。從根源上說,這不是一位世界名帥能夠改變的現狀。
畢竟,在高度職業化的世界足壇,國家隊主帥大多時間都只是聯賽看臺上的考察者,他們只能在短期集訓和大賽任務中,選拔出其中表現優秀的球員,並在國家隊中進行戰術強化。而球員的技術能力等細節,從成長軌跡來看,到了國家隊的階段已經定型。因此,對於未來的國足主帥,管理者也當有理性的認識。因為要想讓中國球員能夠跟上世界潮流、有「脫胎換骨」的改變,還是要從青訓中入手。 新華社記者 嶽東興 劉寧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網易
編輯:TF003